第13章 同病相憐
興慶宮夏季地勢低,悶熱潮濕,皇上覺得對太皇太後身體不好,便執意催着宮人在這幾日給太皇太後搬到了明華殿,那裏景色開闊,殿前有花園,花園後又有荷花池,春夏居住最是适宜。
劉公公進殿時,太皇太後正和當今說着話:“你父親去世時,你年紀小,才這麽點,那時祖母覺得天都塌了,可人活着,日子總要過的,慢慢的,也緩了過來。祖母如今行将就木,皇上又孝順,祖母便也知足了。”
“您老萬壽無疆,福壽無極,萬不可說這傷感的話。”十一歲的小皇上到現在都還沒有真正接觸朝事處理,朝廷閣議,曹太後陪在身邊,時不時宮外的外祖父也會來教導于他。
他政事插不上手,只好尋些別的事情做,太皇太後和他的感情也是這幾年才漸好的。
母親不太喜歡他來皇祖母這裏,但他卻總忍不住過來看看,在這裏沒有朝堂黨政,倒也清淨。
他朝事即便看着明白,卻也不能插手,朝臣都以外祖父或者母親的意見為主,他這皇帝可不就如那剪紙戲的紙人傀儡麽。
“好,不說就是,先祖曾立碑于後宮,“後宮不得幹政。”,民間還有老話,不癡不聾,難做阿翁,祖母這些年也清淨慣了,您能來,哀家也高興。”太皇太後笑着說道,然後——停頓了一會,又接着說道,“你母親不同,你母親垂簾聽政的是因你年紀小,等你成年後,必然要還政于你的。”
“是,皇祖母。”小皇帝神色木然,點頭道。
“老身聽說申國公世子請封被拒?”太後看着皇孫的面色,他能理解他的苦悶,可此時不是小皇帝掌權時機不到,她便換了話題,不動聲音的問道。
“是,祖母。”小皇帝無奈的回答道。
“無妨,小孩子嘛,總得受得了一定的磨練,有話說是欲帶其冠,必承其重。哀家聽說異國草原上有一種草,有“草原之王”的美稱,生長過程很是特別。最初半年,它們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半年後雨水一到,三五天,它們便能長到六七丈高。原來這種草冒頭的前六個月裏一直伸張根部,雨季前,雖露一寸,但紮根地下卻超過八十多丈長,當儲積了足夠的養料和能量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幾天時間裏,就能長成了草地之王。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話你要明白!”
太後看着小皇帝郁郁不快的神色開導着,她已經活得夠久了,就算有人把她說得話傳給皇後聽,她也不怕。
“孫兒謹遵皇祖母教誨。”小皇帝勉強的笑道,他外家曹氏一族強勢了,朝政他一點也做不了主,皇祖母的開導還是不能令他想開。
而上一世也是因為他顧念親情這樣的性子造成了他被迫遜位與親弟,最終被幽禁而死。可皇家怎會有親情,一把九五之尊的寶座上染滿了多少人的鮮血!
“不坐轎了,寡人走走吧。”小皇帝悶悶不樂的從太皇太後宮裏走出,他沒有乘步攆,想要直接走回宮室。
“皇上,可知申國公如今的兒女都多大?”伺候在皇帝身邊的公公姓陳,這位陳公公有五十多歲的年紀了,他本是孝明帝的掌印太監,後來被孝明帝給了小皇帝。
“聽說那次子如今僅僅五歲,不過那世子林承已經十六歲了吧。”小皇帝背着手環顧着四周不在意的說道。
“這是為何,咱家可是知道的。說來若不是周夫人善妒的話,周夫人的德行也堪為賢良淑德之典範啦,咱家這裏說給皇上聽的,可算是申國公府的風流轶事呢。”
“哦?朕就聽聽周夫人是如何善妒的。”小皇帝聽到這裏,便笑了,他看向陳公公問道。
“這事周夫人雖然沒有鬧出來。不過朝裏的人都知道,申國公因為在定國公參加宴席,喝醉睡了那府上的丫鬟,便被帶了回去,那丫鬟還生了個兒子。因為這事,周夫人有兩三年都沒讓申國公進屋,所以外面才傳周夫人善妒的。不過最終周夫人還是妥協了,後來又生了二子一女,那女兒如今才九歲,兒子嘛,最大的五歲,最小的還不滿一歲呢。”
“哦,那小的竟然這麽小,家中長輩都已去世,那他們如何過日子?”
“所以說,皇上也不必發愁,看那林家的孩子,祖母還是填房來着。”陳公公忙趕上前來恭敬回話。
佛家有言,當你哭自己沒有鞋子的時候,還有人沒有腳了,陳公公想着這樣說起申國公府來,對小皇上也多少有些安慰作用吧。
“大膽,你拿不懂事的孩子和我這九五之尊作比較。”小皇帝也不知為何,聽了陳公公的話後,心情倒也安慰些,最起碼太後是他親生母親,他嘴上雖說着責怪的話,嘴角卻忍不住的向上翹起。
“奴才不敢。”陳公公趕忙跪下認錯,他剛剛趕上前就為了能看見小皇帝的表情,雖然小皇帝斥責了他,但可見也不是真的生氣,他很識時務的跪下認了錯,做人奴才的就得彎得下腰才能得賞識不是?
小皇帝蕭煜沉吟了一小會,想着同是幼年失怙,一些事請不能自主,不免同病相憐,于是他對陳公公招了招手,示意陳公公近前,然後在他耳邊低聲說道:“你去暗地裏找人注意那國公府姐弟三人,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就報來于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