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吃完粥,顧九曦吩咐聽蘭将東西收好,洗漱完畢之後,拿了一本書在看,實際上卻在想兩位皇子來顧家的原因。

若是貴妃想要人傳話,只要碧菡一人過來便是,讓五皇子跟着過來,那就是說五皇子身上也有什麽差事。

五皇子今天除了談天說地,唯一有點內容的話,就是警告她不要入宮了。

不過這個肯定不是出自于貴妃的授意,那是什麽?

雖然上輩子的結局是她進了皇宮,但是眼下這個情景,如果要給顧家找個靠山,貴妃肯定是做了二手準備的,要麽進宮,要麽配給五皇子。

于是五皇子前來,就是要跟她們這些表姐表妹們好好相處。而且照五皇子的年紀……不是她就是八珍。

顧九曦皺了皺眉頭。

可惜被四皇子攪了。

于是四皇子或者說曹妃的目的也很明顯了。

四皇子在她們姐妹幾個面前這樣賣好……顧九曦會想起曹妃的行事風格來,她會怎麽辦呢?

她家裏也有一個适齡的皇子,若是真的看出來貴妃的後手,幹脆聘過來放到自己屋裏好了。

就算貴妃不答應……今天幾個姐姐看着四皇子可都是紅了臉的。

上輩子四皇子還有個風流的名聲……

最像貴妃的八珍,庶女裏頭最受寵的八珍,上輩子遠嫁,再無音訊……

曹妃真是打的好算盤,風流對一個皇子來說——特別是于大位無緣的皇子,并不是什麽壞名聲。

不過……顧九曦想起上輩子曹妃的懊惱來。

Advertisement

誰會知道太子突然暴斃了呢?

這麽說,上輩子多半是八珍要進宮,但是被四皇子中間插了一手,然後八珍遠嫁,最後進宮的是她這個被關了兩年的人。

可是畢竟不一樣了……

就像上輩子恨她恨得要死的五皇子,居然知道她怕水,還幫她掩蓋。

顧九曦忽然一震,想起今天在二門上聽見的另外一件事來,老孟将軍戰敗!現在不知道怎麽樣了。

老太君屋裏,她兩個兒子正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

老太君緊緊皺着眉頭,道:“究竟怎麽回事?你們讓人傳了那樣沒頭沒腦的一句話!”

兄弟兩個對視一眼,已經襲了爵定國侯顧明澤道:“你先說吧。”

顧明宇點點頭,想了想道:“我今日在翰林院輪值,早朝沒過多久,便見劉大人急匆匆進來。”怕母親不明白,他又解釋一句,“今日輪到劉大人在禦書房伺候,寫聖旨的。”

老太君點了點頭,顧明宇又道:“劉大人匆匆進來,放下東西又匆匆出去。兒子起了好奇之心,上前一看,原來是早上拟了一半的聖旨。”

“西北戰敗,孟将軍重傷,聖上想要另派将軍去西北。”

“啊!”老太君猛然站了起來,“你說什麽!”

“西北戰敗……”顧明宇重複一遍。

兄弟兩個起身将老太君扶着又坐了下來,顧明宇繼續道:“兒子知道這個消息,便借着午飯時候來找大哥了。”

顧明澤接了話茬,點了點頭道:“這讓我想起一件事來,前天孟将軍的手下來找我了,說是想安排兩個人進京營。”

“你答應了沒有!”老太君死死抓着他的手問道,“孟将軍戰敗,這時候差人回來必定是請罪的,你跟他千萬不能拉上關系!”

顧明澤搖了搖頭,“我借口只是左都督,并不能幹涉此類事物拒絕了。”

老太君若有所思,問道:“他可有說是什麽理由?”

“這兩人是西北戰場上下來的,年紀大了,不忍他們再在戰場上厮殺,又許我一千兩銀子。”顧明澤一邊回憶,一邊皺眉,“後來我只說要拿吏部的條文來說話,他這才走了。”

老太君想不明白,顧家兩個兒子也想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半響,顧明澤道:“西北戰敗,消息想必不日傳開,母親看……要不要通知吳家一聲呢?他們家的商隊才去,現在怕是還追得上。”

老太君看着他,眯着眼睛道:“你忘了!”

被老太君這麽嚴厲一瞪,顧明澤低下頭來,道:“他同貴妃一年生的,兒子怎麽能忘得了。”

老太君這才點頭,道:“橫豎等到聖上下了明旨,這消息就再也瞞不住了。況且這消息是怎麽來的,你親弟弟從同僚的案桌上看來的,若是傳了出去,明宇的差事還要不要了!那可是翰林院!不中進士就進不去的翰林院!”

顧明澤忙說不敢。

老太君道:“這消息我知道了,現在這時候,一動不如一靜,你們兩個一切照舊便是。”

兩人忙起身,道:“不耽誤母親休息了。”

走到門口,顧明宇又多問了一句,“貴妃的身子可好些了?”

老太君越發的嘆氣不停了,“太醫說……也就是這一兩年了。”

兩人一陣,顧明澤安慰道:“母親放寬心,貴妃在宮裏什麽沒有,興許過一陣子又有新人入太醫院,就能将她的病治好了呢。”

老太君嘆氣,又想起另一件事兒來,道:“西北大敗,這事兒我小時候也經歷過一次……你們兩個這兩日安排心腹手下小心收購糧食,仔細瞞着三房,不敢叫他們知道了。”

顧明澤說知道了,又問:“公中呢……畢竟是——”

老太君拍着桌子,“要不是答應了你父親,要不是青正——我恨不得現在就把他分出去!”

轉眼兩天過去,顧九曦帶着她為數不多的家當,還有兩個丫鬟到了老太君的院子裏。

搬進老太君的院子,幾個人都很是低調,東西都帶的不多,甚至連顧七巧也是四個箱籠了事。

看見顧九曦的眼神若有似無往她的東西上飄,顧七巧外強中幹說了一句:“看什麽看,祖母這兒什麽都有。再說才入秋,冬天的大衣裳等我母親收拾好了再送來!”

顧九曦笑笑,回自己屋裏去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她甚至覺得原先貴妃院子裏的廂房,都比三房的大。

搬進老太君院子的第一天,顧九曦叫了兩個丫鬟吩咐事情。

“祖母院子裏不比別處,你們兩個要小心謹慎行事,”話音剛落,顧九曦先笑了,“倒是我白白吩咐了,你們兩個都不是會惹事的人。”

聽梅不由自主看了聽蘭一眼。

“聽蘭這兩年年紀也大了,沉穩許多。”顧九曦換了個話題,笑道:“現在離得近了,倒是能晚起一刻鐘了。”

一聽見這話,聽蘭着急了。“明天呢?第一次給老太君請安,姑娘早些起來才好!”

顧九曦搖了搖頭,“不用,一切照舊。”

聽蘭還想再說什麽,顧九曦道:“你們兩個去熟悉熟悉,比方熱水在哪兒提,管事的嬷嬷,送飯的丫鬟,都去問問。”

聽梅将聽蘭一拉,兩人一起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顧九曦起來洗漱完畢,又選了一根老太君才賞的簪子帶在頭上,這才出門。

一出去,就看見對面東廂房門打開,顧七巧的兩個丫鬟寶珠和玉珠正帶着兩個小丫鬟收拾屋子,看見她出來了,寶珠屈身行禮,笑道:“姑娘今兒可起晚了,我們姑娘都去了好一陣子了。”

顧九曦還沒顧得上回答,通往第七進的角門開了,顧六靈和顧八珍兩個一前一後走了出來,道:“哪兒晚了?”

說着,八珍沖着九曦笑了笑。

顧九曦也是狡黠一笑,顧七巧一個人去的那麽早……況且老太君年紀大了,現在天氣又涼快,難免要在床上賴一賴的,聽見顧七巧在外頭等着,老太君心裏能痛快?

“走吧。”六靈緩步到她身邊,沖她盈盈一笑。

三人到老太君屋裏的時候,裏頭只坐了兩個人。

顧七巧和吳氏,兩人的臉色都有點不太自然。

八珍拉了拉顧九曦,沖那兩個人笑了笑。

本來請安都是有時候的,老太君早就說過她什麽時候起,什麽時候早飯,說的這麽清楚,就是讓她們別在不該來的時候來。

可是這兩個……多半是因為最近事事不如意,失了分寸了。

過了一會,大太太和二太太也都來了,等到顧九曦等人同幾位太太見完禮,錢嬷嬷才扶着老太君出來。

老太君臉上有點疲憊,眼泡還有點腫,顧九曦立即便想到了昨天她在二門上聽的那一番話。

貴妃交待的事情進展不如意,又恰逢西北大敗。

不過……顧九曦皺了皺眉頭,她上輩子雖然被關着,但若是真的打了敗仗不會沒人議論的。

正想着,突然聽見吳氏點了她的名字。

“你若是有空也回去看看,你姨娘月份大了,行動不便,你回去了也能安安她的心。”

她這是什麽意思?顧九曦心裏飛速的轉的,面上卻很是平靜道:“母親說的是。”

老太君也跟着笑了兩聲,“雖搬來我這裏了,每日的晨昏定省不能停,該回去看誰就不用我吩咐了。”

顧九曦等人一一應了。

老太君又說了兩句話,起身道:“秋乏,我再去躺躺。”

搬進老太君院子的生活就這麽平靜的開始了,似乎跟以往并沒有什麽不同。

除了顧七巧,因為吳氏不在身邊給她撐腰,她那點銀子在老太君面前也不敢拿出來撒,身邊又只有兩個丫頭伺候,過的很是不如意。

不過……住在一起之後,顧九曦才知道八珍究竟多麽受寵。

她們四個姑娘,除了顧七巧是嫡女以外,剩下都是庶女。

顧八珍出門的頻率幾乎跟顧七巧一樣多!

可是顧七巧還有個外家可去,顧八珍就只剩下手帕交了,而且看着老太君笑眯眯的樣子,竟是鼓勵她多出去走走的。

眼看着進了八月,日子雖很是平靜,整個國公府都沉浸在大少爺和二少爺不日将歸的喜悅中,但是顧九曦心裏越發的不安定,這天下午,她回去三房看姨娘了。

屋裏一股子藥味,黎氏臉色蒼白躺在床上,顧九曦立即慌了神,兩步奔到跟前,沖着立在床邊的鄭嬷嬷就喊上了,“你早先是怎麽說的!姨娘怎麽成了這個樣子,你總不能推到已經死了的玉珠身上吧!”

鄭嬷嬷臉色變了變,黎氏伸手拉住顧九曦,笑道:“沒事兒,我好着呢。”說着,她拉着顧九曦的手往自己臉上摸了摸,顧九曦只覺得指尖一陣滑膩,伸到眼前一看,已經變白了。

稍稍平靜下來,顧九曦這才聞出來着藥不過是些甘草麥冬等物,熬出來雖然也是一股子藥味,但其實不怎麽治病的,至少不治孕婦的病。

“我方才錯怪嬷嬷了。”顧九曦立即低頭道歉,“一見姨娘這個樣子,我心裏就慌了。”

鄭嬷嬷看了黎氏一眼,皮笑肉不笑對顧九曦道:“姑娘好好跟姨娘說說話,我先出去熬藥了。”

顧九曦坐在黎氏床邊,黎氏摸着自己肚子,看着顧九曦的眼神很是柔和,“她都說了,我跟鄭嬷嬷詐出來的,我肚裏這個兒子,老太君打算過繼給二房了。”

這不可能!上輩子你死了二太太都沒要這個孩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