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姐妹兩個一個焦急,一個猜疑,都有了心事,相坐無言回到國公府。
顧九曦想着八珍一直對她很好,不管是七巧還是六靈的明嘲暗諷,八珍只要聽見了,肯定會替她出頭,又想八珍的性子這般天真,就算是暗算了也不自知。
她上輩子怕就是被暗算的。
八珍則是覺得顧九曦想是對四皇子起了點心思,又想起來年初的時候她跟顧七巧多有争執,也是為了當時來她們府上的趙鴻淵。
只是趙鴻淵現在不來了。
回了國公府,兩人分別回房洗漱,沒過一會便是晚飯時間,兩人又到了老太君屋裏。
老太君一見,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這是怎麽了,怎麽一起出門反而上了親姐妹的感情?平常來我這兒八珍都是拉着九曦的,怎麽今天手也不挽,臉上也不笑了。”
八珍下意識沖九曦一個讨好的笑容,不管怎麽說,針線活流出去總歸不是什麽好事,萬一讓祖母知道了……
九曦沒說什麽,照常在桌邊坐下了。這時候情況未明,等仔細問過八珍再說,錢嬷嬷視線在兩人身上轉了轉,笑道:“我知道了,定是八姑娘想吃肉,九姑娘不叫她多吃來着。”
老太君笑了起來,“雖說八珍才是姐姐,長得也比九曦高大些,不過九曦只要一個眼神,八珍就乖了。”
錢嬷嬷親自擺了一盤玫瑰鹌鹑肉在八珍面前,笑道:“鹿肉是不能多吃,姑娘嘗嘗這個。”
八珍笑了笑,九曦端了茶道:“姐姐,方才是我太着急了,我給你陪個不是。”
八珍慌忙接過茶杯,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
“好了好了,看你們兩個和好了,我也就有了胃口。”老太君大笑,“再給我盛碗飯來。”
等到吃過晚飯,各人回房,顧九曦原本是打算等八珍跟她都冷一冷,過去今晚再說,只是八珍一直待她很好,九曦想來想去,還是趁熱打鐵把這事兒都說清楚了。
Advertisement
誰知到了後院,聽見八珍的丫鬟說她去大太太屋裏了,九曦無法,又轉了回來。
原來八珍吃完晚飯,也覺得心裏難安,想去找人問一問,問老太君吧……沒那個膽子,若是來找九曦……她又覺得像是服軟了,有點不甘心。
思來想去,不如去問一問母親。
打定主意,八珍也不叫丫鬟跟着,只說去找母親,便從屋裏出來,都是在內院,又是去大太太哪兒,丫鬟也就放心的沒跟去了。
八珍一路想,一路忐忑,連什麽時候進了大太太的院子都不知道。
只是這一進去,她就覺得有點不對,母親的房門關着,司琴和知書兩個在門口守着,裏頭隐隐能聽見母親的叫聲,八珍想了想,便從後頭繞了過去。
這一處雖種着樹木花草,不過有個缺口,小時候她經常躲在這裏,現在想必也能過去。
到了地方,八珍終于聽見母親再說什麽了。
“你是不是糊塗了!”趙氏訓斥道:“這種事情你也敢做!你這是拿你妹妹的名節開玩笑!”
八珍心裏一顫,妹妹……她也是妹妹來着。
“母親,我知道錯了。”
是大哥哥青榕的聲音。只是這妹妹究竟是誰呢?
“她讓你送荷包你就送,她讓你送信你也敢接!”趙氏的手在桌子上拍的啪啪直響,“你這三年的知縣是做到狗身上了!怪不得回來到現在都沒補上缺兒!”
青榕的聲音響起,很是難堪,“母親何苦這樣說我,我這等中上的考評本就是該再做一任知縣的,您和老太君說要請貴妃幫着活動,只是三個月過去了,什麽消息都沒有。兒子吊在這兒,心裏也是難受。”
“你是不是怪我了,”趙氏聲音有點顫,半響才道:“貴妃說讓你等一等,說年底很多空缺兒,你安心等着便是。”
青榕嗯了一聲,忍不住又道:“做到知府再回京才是正經升遷。”
趙氏嘆了一聲,“有娘娘在,必定給你辦的妥妥當當的。”半響,她又嚴厲道:“女孩子家的針線活是不能外傳的!你尋個機會,去找鴻淵把東西要回來!”
青榕停了許久,答應了一聲。
趙氏思忖着,“裏頭還牽扯到二房,這事兒我不能出面,就當我沒查出來。你東西要回來直接給六靈,就說想來想去覺得不妥。”
青榕又答應,趙氏道:“你不要以為他們兩個說定了就能私傳東西了,小定下了才能送針線呢,送什麽都有定數,都有媒人從中傳遞,哪兒就用得上你了!況且她又不是嫁過去做太太的,哪兒有這個福氣!”
青榕啞口無言,只有低聲的“是”傳出來,聲音小到幾乎聽不見。
又是一陣沉默,青榕問道:“那這信……”
半響沒有聲音,就在八珍覺得自己腿都蹲麻了的時候,她聽見大哥一聲驚呼,随即聞到一陣燒焦的聲音。
母親将信燒了。
八珍覺得自己心裏撲通撲通跳個不停,聽見母親又道:“你嘴嚴嚴實實的!這事兒要是傳了出去,她說好的親事也要不作數了!只得遠遠找個沒人認識她的地方嫁了,再嚴重些,若不是你父親是族長,我們家裏又是國公府,是要綁上石頭沉塘的!”
啊!八珍死死捂着自己嘴,生怕自己發出一星半點的聲音。
半響,屋裏又有了動靜,青榕走了,丫鬟進來,八珍此刻再也沒有心情去找母親問了。
她腦海裏現在就兩個字不停的跳:沉塘!沉塘!
恍惚間也不知道怎麽回的屋子,叫了丫鬟梳洗,直到躺在床上,躲在厚厚的床幔裏,她才猛然間回過神來。
找九曦!
第二天一早,從吃飯的時候開始,顧九曦就覺得八珍眼神不住的往她身上掃,看着有點驚恐……還有哀求?
剛吃完飯,從老太君屋裏出來,八珍就急忙拉住九曦,小聲道:“到我屋裏來,我有事兒跟你說!”
九曦看她,八珍道:“十萬火急的事情!我錯了好妹妹,你救我一救!”
九曦被八珍拉到她屋裏,方才坐下,就見八珍吞吞吐吐道:“昨天你說的針線活……我想了一夜,心裏忐忑難安,眼下慌的沒了主意,還請妹妹教我。”
顧九曦剛想開口,門簾一掀進來一個人。
錢嬷嬷笑眯眯道:“宮裏頭來人了,說是臨近年下,宮裏各位主子都幫着皇後娘娘準備過年,貴妃因身子不好也沒給派什麽差事,聖上特地允許娘娘請一位姑娘進宮進宮陪她解悶。”
顧九曦看着八珍,果然,錢嬷嬷道:“八姑娘,還不快梳洗一番,碧菡在外頭等着您呢。”
這一下什麽事情都說不成了,顧九曦站起身來,道:“姐姐好好收拾,我先回去了。”
不過小半個時辰,八珍便帶着三套換洗衣裳,跟着碧菡進宮了。
顧九曦思來想去,如果她是四皇子,如果他現在已經拿到了顧八珍的荷包,現在是不是動手的好時機?
顧九曦搖了搖頭,這等事情對四皇子來說也不是什麽好名聲,只不過對女孩子來說,名聲就是命。
既然要用這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必然要等一個好時機,比方……至少等到八珍及笄,貴妃病死,顧家再沒什麽能在皇帝面前說的上話的人。
離八珍及笄還有兩個月,離貴妃病死還有一年。
顧九曦稍稍放下心來,只是八珍眼下進了宮,也只能等她回來了。
接下來一陣子過得很是平靜,雖然有六靈時不時的諷刺,不過九曦一直都是冷臉對她,也不怎麽答話,兩三次之後六靈自己就覺得沒趣兒了,也不來找九曦,倒是比八珍在的時候更加安靜些。
宮裏過上三五天就傳回來一次消息,又時不時有賞賜,顧九曦想八珍那個性子,絕對不會觸怒了貴妃,便将她放在腦後,空閑時間要麽念念佛經,要麽給顧安繡兩個肚兜,日子過得也算舒服。
這天早上,衆人去老太君屋裏請安,剛說了兩句話,就聽見老太君一聲長嘆,随即又笑道:“早先黎氏有孕在身的時候,我就曾在大相國寺裏許了願,若是她能生個兒子,我在佛祖面前供一盞長明燈,給寺裏的僧人一人卷一套冬衣,還有兩千兩香火銀子。眼下這孩子也生了,雖然我們做的是雙月子,不過眼看着一個月過去了,我估摸着這時候也差不多了,該去還願了。”
衆人齊聲笑了起來,都是恭喜之聲。
連顧九曦不免也有幾分興奮,她性格再沉穩也是想有時候能出去看一看的,而寺廟安堂,就是她們這些沒什麽交際的未婚女子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想到這兒,她看着老太君的眼神不免也有了幾分期盼。
老太君笑着跟大太太二太太道:“你們兩個自己能出門,不帶你們去。”兩位太太笑笑并不說話。
老太君又看小周氏,道:“你這肚子也大了,外頭冷,山路不好走,等生了再出門。”
小周氏也點頭,小鄭氏毛遂自薦道:“老太君帶上我,我身強體壯又年輕,還能扶着老太君呢。”
老太君被逗得直笑,道:“帶你去了,你嫂嫂該不開心了,你也留家裏。”說着,跟顧九曦道:“帶你跟你六姐姐去,顧安畢竟是你胞弟,你也該去上一炷香的。”
顧九曦道:“多謝祖母。”
六靈比顧九曦更加的開心,說着就站起身來,“我去看看明天穿什麽衣裳。”
老太君笑道:“去廟裏,穿素一些。”
第二天一早,老太君帶着六靈和九曦,還有翠夏招福兩個丫鬟,身後跟着裝滿三輛馬車的冬衣,往大相國寺去了。
大相國寺是京郊最大的寺廟,幾乎京城裏所有的功勳人家都在這裏上香。
因這一次是來還願,接引的僧人直接将她們帶到了後殿。
三人上了香,老太君又跟主持說了兩句話,主持道:“請幾位施主先去後頭廂房歇息,稍帶片刻有素齋奉上。”
一到廂房,老太君就掌不住了,直接軟在榻上,道:“可是老了,方才就算有人扶着,這幾十臺階爬下來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
六靈忙道:“佛祖面前,祖母快別這麽說。”
九曦上去給老太君揉腿,老太君道了兩聲佛號,歇了一會覺得緩過來一些,道:“好容易出來一趟,你們兩個也別陪着我了,快出去轉轉。”
九曦跟六靈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睛裏看見了想出去三個字。
九曦道:“我們就在這院子裏走一走。”
老太君道:“我也是做過姑娘的,知道你們想什麽,去上柱香看看菩薩也行,就是別走太遠了。雖是素齋,涼了也都不好吃了,還傷腸胃。”
六靈還客氣,道:“不如讓妹妹去逛,我在這兒給老太君捶捶腿?”
“有丫鬟呢。”老太君笑道:“你的心意我領了,帶你出來不是為了讓你給我捶腿的。”
六靈這才跟老太君道別,姐妹兩個結伴而出,六靈笑道:“妹妹想去哪兒看看?”
顧九曦道:“倒沒什麽特別的地方,不過随便逛逛罷了。”
六靈點頭笑笑,道:“聽說旁邊有個求姻緣的特別靈,我去那兒了。”說着又看顧九曦,“妹妹年紀還輕了些,等到及笄再來吧。”
顧九曦只覺得不對,雖然這輩子她沒來過大相國寺,但是上輩子成了明玥大師,也曾來過大相國寺的水陸法會,那邊……根本不是什麽求姻緣的地方!
那邊也是廂房,出去就是後山,別說非但沒有大殿,沒有佛祖菩薩,連院牆都只有兩道!
“我翻過年去就十五了,”說着她低頭抿嘴一笑,“姐姐帶我一起去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