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顧六靈一愣,思忖片刻道:“大哥……雖是大伯母生的,但若是找大伯母告密……怕是不會。”

顧九曦道:“若是大伯母查出來呢?你覺得大伯母看出破綻來詢問大哥,大哥會不會瞞着大伯母。”

“這……”顧六靈說不出話來了。

顧九曦又問,“方才着急,沒來得及問你,你究竟是怎麽跟大哥說的,信裏又寫了什麽,你怎麽知道等在隔壁的就一定是趙家表哥呢?”

顧六靈看她一眼,贊了一句道:“妹妹心思慎密。”現如今連想着貴妃死都敢說出口,她也沒什麽好瞞着顧九曦的了,“我先找大哥給趙家表哥送了一個荷包,見他收了之後才又寫了信。”

說到這兒,顧六靈冷笑了一聲,“若是他當時就将這荷包退回來,我也就知道他是個正人君子,從此再不做他想。”

顧九曦點頭,年初的時候趙家表哥常來玩,不過幾次就跟她們都熟了。除了八珍天真的還跟孩子一樣,以為趙家表哥真的是來跟她們玩的,剩下的人……她還跟七巧因為趙家表哥打了一架。

趙家表哥從來都不是什麽正人君子,不然就不會明知道跟六靈有婚約,還來跟她和七巧示好了。

“你也想明白了?”顧六靈繼續道,“我見他收了荷包,這才想了後頭這個計策。咱們府裏子嗣不豐,你三房的不常來不知道,祖母已經念叨了好幾年了,那會剛傳出來你姨娘有身孕的時候,祖母就來大相國寺燒香了,現在兒子也生出來,又在祖母身邊養着,祖母是必來還願的。”

顧九曦有點頭,“滿月還願。”

“嗯,”顧六靈道:“我讓他十一月十日附近那兩天來大相國寺找我。”

“你可收到他的回信?”

顧六靈搖頭,“不曾,這才要去看一看。”

顧九曦想了想,“我們偷偷去。”

兩人往顧六靈同趙鴻淵約好的廂房過去。

能來大相國寺廂房裏歇息的,都是京中的貴人,因此廂房這一帶都被隔成了小院子,一個院子三五間房,也夠一家人用了。

Advertisement

兩人站在院子門口一看,裏頭安安靜靜的看不出來什麽。

顧九曦想了想,道:“姐姐的手帕借我一用。”

六靈不疑有他,也沒問就将手帕遞給了顧九曦,誰知顧九曦轉眼就将手帕往院子裏一扔。

“你!”

顧九曦看她一眼,道:“稍安勿躁。”轉身就從前頭叫來一個小沙彌,低着頭心虛道:“大師,方才有風,正拿手帕擦眼,一時不慎将手帕吹了進去,我等女子不方便,可否請大師進去一拿。”

廂房裏多有女眷,這邊來往的都是年不到十二的小沙彌,聽見顧九曦叫他大師,臉都要紅了,當下就進去幫她們取手帕了。

顧九曦拉着六靈兩個,在拐角看不見的地方躲着。

只見這小沙彌剛撿起手帕來,側間就出來一個婆子,笑着問道:“小師父有何貴幹啊?”

一聽這聲音,顧九曦跟六靈兩個面面相觑!

是齊嬷嬷!大伯母身邊的齊嬷嬷!

顧六靈慌忙一拉九曦,小聲焦急道:“她萬一認得我的手帕——”

顧九曦掃她一眼,将她嘴捂住了,又拉着她往裏縮了縮。

那小沙彌才被顧九曦叫了大師,心中還在得意,又道女子東西不可外洩,聽見這話不緊不慢道了聲佛號,“施主,已是齋飯時候,貧僧特地來通傳的。”

齊嬷嬷笑了笑,道:“多謝小師父。”

顧六靈幾乎要癱軟了下來,她心有餘悸道:“方才……我這才知道我心裏有多怕。”

這一關算是過了,顧九曦将手帕還給顧六靈,又跟小沙彌道謝,拉這她走遠了。

“不能叫祖母看出來!”顧九曦看顧六靈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不免提醒她兩句。

顧六靈眼神裏有點哀怨,道:“大伯母她果真知道了……”

顧九曦也在想這個問題,大伯母知道這件事情,但是卻沒張揚出來,又叫自己的手下來這裏堵她,要說大伯母是為了顧六靈好,顧九曦是一個字都不敢信的。

要是真為了顧六靈好,那為什麽不在府裏頭說明白?大伯母這是要抓住顧六靈的錯兒,然後用這個把柄來拿捏她。或者……是二伯母。

顧六靈深吸了兩口氣,稍稍平靜下來道:“這事兒總算是過去了……”然而說到後半句她自己也不那麽肯定了,她還有個荷包在趙家人手裏呢!

“不能這麽過去!”顧九曦突然轉身過來看着顧六靈,顧六靈被她看得有點心虛,聽見顧九曦問道:“你難道還想去趙家做妾?”

顧六靈一怔,半響緩緩搖了搖頭。

顧九曦眯着眼睛,“能不能嫁出去做正妻,就看這一回了。”她拉着顧六靈的手,“你去找二伯母,去跟她請罪。”

顧六靈直愣愣的看着顧九曦,從她的眼神裏看出了千般的意思。

“母親她……能駁過大伯母?這親事祖母也知道的。”

顧九曦想起上輩子二伯母甘願讓二房絕後,斬釘截鐵道:“她敢!”

“六姑娘,九姑娘!”翠夏的聲音響起,“老太君差我來找您二位。”

顧九曦迎上前一笑,道:“正要往回走呢,可巧遇見你了,這地方看着都眼熟。”

被顧九曦先擋了擋,顧六靈也反應過來,笑道:“繞了兩圈,看着哪個都像,就是不敢進去。”

翠夏笑道:“姑娘快随我來吧。”

這個時候,除了顧家的老太君在念叨這一對姐妹,離她們不遠處的一個廂房裏,也有個老太太在念叨她們,不過主要念叨的還是顧九曦。

“這姑娘我一看就喜歡,經念的好,人長得也順眼,就是瘦小了些。”

正是早先在在大殿裏遇見的那個老太太。

“太夫人,你歇一歇喝口水?”丫鬟一邊勸道。

老太太接過杯子喝了一口,道:“怎麽還不來。”

話音剛落,便見門口進來四個人,打頭的那個丫鬟打扮,一邊往裏走一邊讓,“李夫人,你小心門檻。”

丫鬟進來往側邊一站,後頭跟着三個人,一個年約四十的中年婦人,身後跟着兩個十四五歲的姑娘。

中年婦人一見老太太就笑了,裏頭還有幾分谄媚,屈身行禮,口中尊稱道:“孟太夫人。”

誰知這太夫人竟然分毫沒理會她,只往她身後的兩個姑娘身上看去。

“不是,居然不是。”孟太夫人一臉錯愕,似乎在驚訝自己居然叫個小姑娘給糊弄過去了,只是随即臉上又現了笑容,輕聲道:“很好,很好。”

李夫人一愣,不明白孟太夫人究竟是個什麽意思。

站在太夫人身邊的丫鬟急忙道:“我們太夫人今兒一人來的廟裏,想着不如跟李夫人搭個伴,一起吃上一頓齋飯?不止李夫人可否賞光?”

李夫人如何肯不答應,急忙伸手将自己身後的兩個姑娘拉了出來,道:“這是我三姑娘和四姑娘,還不快給太夫人行禮。”

兩位姑娘盈盈下拜,孟太夫人勉強受了一禮,轉過頭去又跟自己的丫鬟小聲道:“去查查看誰家今兒還帶了兩個姑娘來。”

丫鬟出去,李夫人帶着兩個姑娘坐在孟太夫人對面,吃了一頓膽戰心驚卻又有點小驕傲的齋飯。

不由得她不多想。

這一位孟太夫人正是剛受封的孟将軍的祖母,老孟将軍的夫人。小孟将軍翻過年去便是二十六,膝下兩個庶子,但是卻沒有正室。

眼看着邊疆平定,這孟将軍一旦班師回朝,下一件事情就是娶妻成家了。

年紀雖大了一點,但是才二十六就是正三品的昭武将軍,就算算上陪太祖打天下的那一批開國将領,他也能排進前五去。

吃完齋飯,李夫人帶着自己兩個姑娘告辭,一邊走,視線不停的往兩人身上落。

孟将軍……聽說當年上戰場走的急,加上年紀不大,沒來得及娶正室,便只有兩三個通房丫鬟,想着無論如何留個後。

然而一眨眼,這孟将軍就在邊關待了十餘年,李夫人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這是一門好親事。

他的庶子打生出來就沒怎麽見過,親近程度有限,當年留了後的通房丫鬟就算還活着,現在怎麽也往三十去了,不足為懼。

李夫人又看自己兩個女兒,老三今年十五,老四十四,她不由自主的笑了,能想看女孩子的地方,除了各種各樣的宴會,就是寺廟庵堂上香的時候看一看了。

不過宴會有點不好,大家都打扮的花枝招展,而且來之前都被各家母親提醒再提醒,一點多餘的事情都不會做,倒是看不出來什麽。

李夫人一邊朝前走,一邊身後跟上來一個婆子,那婆子小聲道:“我去找知客僧打聽了一下,孟太夫人隔三差五的來,這一個月才過去十天,她都來了三次了。”

李夫人的笑容越發的明媚,只是……老三已經在說人家了……要不要找個什麽借口推一推呢?

憑着孟将軍的軍功,嫁進去都不用請封,直接就是正三品的诰命了。

李夫人打定主意,晚上回去就跟夫君商量商量。就算做不了正室嫡妻,進去做個貴妾也是自家賺了。

顧家祖孫三個回到國公府。

老太君看着面色蒼白的六靈,還有依舊沒怎麽長肉的九曦,道:“你們兩個回去歇着吧。”

六靈心神蕩漾間,又想着一會要怎麽跟母親說這一茬,便沒再說什麽,福了福身子就告退了。

顧九曦卻想起老太君布施的時候,方丈給的一個護身符,說是在佛祖前頭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開過光聽過佛經的,拿來挂在小孩子身上,最是能擋災報平安的。

“我陪祖母去姨娘哪兒?”顧九曦笑道:“方才方丈還給了個護身符呢。”

老太君笑了笑,“你倒是記得清楚。”說着一伸手給顧九曦,“你是個有孝心的,正好你也很久沒見你姨娘了,扶着我一同去。”

當下招福跟顧九曦兩個一左一右攙着老太君,往清風閣去了。

坐月子的時候并不能多見人,加之又是冬天,家裏除了奶媽還有照顧黎氏的鄭嬷嬷,連老太君都是洗三的那天見了一面,因此越往裏走,顧九曦就越是緊張。

直到那小小的院子出現在眼前。

鄭嬷嬷正端着烤幹的尿布進去,一見老太君立刻笑道:“您來了,黎姨娘一切都好,小少爺也長大了,雖是早産的,不過前些天眼睛睜開了,黑溜溜一雙很是靈動呢。”

老太君笑道:“你端着尿布就別在院子裏站着了,天氣冷,仔細又返潮了。”

“不礙事,”鄭嬷嬷将盆子遞給來接她的小丫鬟,将手在身後蹭了蹭,親自掀了門簾,道:“老太君,您請。”

幾人在堂屋裏将身上冷氣都烘個幹淨,這才進了內室。

跟洗三那天相比,是大大的不一樣了,黎氏臉上已經白淨了許多,而且人也胖了一些。顧九曦一看見就沖黎氏笑了笑,黎氏也回了一個笑容,對老太君道:“孩子現如今吃得好,睡得香,您來看看。”

黎氏大變樣,她懷裏抱着的顧安更是明顯,洗三那天還是小小的紅彤彤一個,現在全長開了,露出的小手更是跟饅頭一樣。

聽見外頭進來人,他将頭扭了過來,一雙烏黑的眼珠子看着這邊轉個不停,老太君一看就喜歡上了,也不用人扶,兩步走到床邊坐下,将孩子抱在了懷裏,笑個不停。

顧九曦也跟着坐了下來,伸手給顧安,只見顧安一把抓着顧九曦的手指,嘴裏嗯啊個不停,顧九曦驚喜道:“他勁兒好大,我都掙不開了。”

老太君見狀也去試,開心道:“招福,去拿新得的銀锞子來,就是給過年預備的!”

招福脆聲道:“是,轉身就跑了。”

老太君嘆道:“唉,雖經了些災,不過總算是沒落下什麽病根來。”說着,她将早上得來的護身符給了鄭嬷嬷,道:“裝在荷包裏給挂在孩子床角,等大一點給他系在身上。”

鄭嬷嬷忙伸手接了,轉身去準備,老太君又來看顧安。

“多受點劫難長大了才平順,”顧九曦道,老太君看她一眼,笑道:“你才多大一點,就說出這等話來,你自己還沒及笄呢。”

“早上聽方丈說的。”

“你倒是把這個記得清楚。”老太君低聲嘆了一句,又去逗顧安。

不多時,招福回來,就算在堂屋烤了一會,進來還是在喘氣,老太君笑道:“不用那麽急,我老胳膊老腿的又不會跑了。”

招福打開小盒子,連顧九曦都愣住了。

招福舉着盒子腼腆道:“是我自作主張了,給過年預備的銀锞子,從五十兩開始,到五分的都有,老太君雖沒說給姨娘哪個,我一高興也忘了問了。不過黎姨娘将孩子養的這樣好,老太君必定不會虧了姨娘的,因此我就拿了最大的一個。”

老太君笑了起來,“不枉你在我身邊伺候這麽久。”

招福狂喜,知道這一步走對了,又舉着盒子朝黎氏福了福身子,道:“姨娘請。”

黎氏讓露瑤出來接了老太君的賞賜,笑道:“如今抱着孩子,我便不多禮了,等到出月,我抱着他來給老太君磕頭。”

老太君笑着站起身子來,“雖看你恢複的不錯,孩子養的也結實,不過還是要做滿雙月才行。”老太君看了這一屋子的丫鬟嬷嬷還有奶娘,道:“你們好好伺候孩子跟姨娘,等到滿月酒的時候,也少不了你們的賞!”

一屋子人齊齊躬身,“多謝老太君。”

“你歇着,我也該走了。”老太君沖黎氏笑了笑,又看顧九曦,“你再坐坐,多說兩句話。”

顧九曦急忙道謝,老太君笑道:“都是一家人。”這才跟招福走了。

鄭嬷嬷也很是有眼色,給顧九曦到了茶,這才帶着丫鬟奶娘出去。

母女兩個對視一眼,相視一笑,笑中有淚。

黎氏開口:“現如今我也沒什麽可求的了,一是這孩子能安安穩穩長大,二就是明年你及笄,能找個好婆家。”

顧九曦靠在黎氏肩上,手裏不住的逗躺在床上嗯啊的弟弟。

“你別害羞,”黎氏道:“老太君肯養你在身前,為的就是給你找個好婆家。”

顧九曦剛想張口,黎氏道:“就算有別的意思,但是對你來說,就是為了給你找個好婆家。”

顧九曦面色一凜,想想還是含糊提了一句,“萬一她找的好婆家……我看着并不好呢?”

黎氏嘆了口氣才道:“你不用顧忌我,我有這個孩子傍身,已經是什麽都不怕了。”

“你好好想着你自己,還有小半年你及笄,也該好好想一想了。”

知道顧九曦從清風閣裏出來,耳邊還回想着姨娘的話,“好好為自己想一想。”

回到院子,顧九曦在門口看見顧六靈的丫鬟言冬,言冬手裏拿了個小包裹,正好在角門上跟顧九曦堵了個正着。

顧九曦疑惑,下意識看着言冬手裏的東西,言冬笑笑,“方才二太太差人來說,許久不見姑娘了想得很,今兒留姑娘在她屋裏住了,讓我收拾兩件換洗的衣裳送過去。”

顧九曦點了點頭,錯開身子,顧六靈還是說了。

當天晚上,顧九曦就沒看見顧六靈,第二天早上她還是沒回來,一起吃飯的只有她跟老太君。

等到第三天,突然有了動靜,她早上吃完飯回來沒過一會,就見錢嬷嬷帶着兩個婆子前來,錢嬷嬷面色平平,淡淡一笑道:“姑娘冒犯了。二太太說六姑娘屋裏的丫鬟偷了六姑娘的東西拿出去賣了,老太君不放心,姑娘屋裏的東西豈能外傳?因此特地叫我帶着兩個婆子來九姑娘屋裏點一點。”

二伯母這個法子……

顧九曦笑了笑,道:“錢嬷嬷請。”又叫聽蘭跟聽音,“你們兩個倒了茶就出去。”

錢嬷嬷對顧九曦的配合很是滿意,笑道:“倒是不必出去,老太君的意思,是一個婆子跟着一個丫鬟,點過兩遍去,不管是多了什麽還是少了什麽,就都一清二楚了。”

顧九曦笑道,“那錢嬷嬷在這兒坐着,我去陪祖母說說話?”

錢嬷嬷笑着将她送了出去。

顧九曦的東西不多,而且好些都是到了老太君的院子裏才添置的,不過兩個時辰就全點完了,錢嬷嬷笑眯眯的帶着兩個婆子走了,臨走之前還不忘警告兩個丫鬟,“姑娘幹淨,你們能跟着她是福氣,可千萬別自己作孽!”

聽蘭聽音兩個急忙低頭,口中稱:“不敢。”

等到顧九曦再看見顧六靈的時候,已經又是兩天過去了,她看着雖然憔悴,眼睛也腫着,但是整個人都不一樣了,眼睛發出光來,沖着顧九曦微微一笑,真心實意的福了一禮,道:“多謝妹妹那天拉住我,母親說了,這就叫父親在翰林院給我找一庶吉士,明年就出嫁。”

顧九曦也沖她行了禮,鄭重其事道:“我先恭喜姐姐。”

顧六靈嘆息道:“我這才明白母親看着雖嚴厲,但卻是實打實為我好的。”

二太太說動手,速度很快,不過三五天過去,早上跟老太君請安的時候,就将事情說開了。

“……在翰林院找了個庶吉士,跟着我們家老爺做事的,剛過二十,家裏雖不是大富大貴,只有幾十畝薄田,不過人很是勤勉耿直,姑娘嫁過去不會吃虧的。”

六靈适時害羞低了頭,顧九曦克制不住去看大太太,只見她瞬間變了臉色,磕磕絆絆問道:“怎麽,不是說趙家的……”

二太太将她打斷了,笑道:“女大當嫁,六靈翻過年去就十七了,若是趙家真的有誠意,兩年的時間怎麽都不見下聘呢?”

大太太求助一般看着老太君,老太君皺了皺眉頭,“可說定了?”

二太太笑道:“已經取了八字,要說這孩子也挺有誠意的,特意去找欽天監合八字選日子了。”

老太君深吸了兩口氣,轉身便走,“都散了吧!”

顧九曦看着二太太出去的背影,嘆息不止,若是她也生在二房就好了。

顧家三位太太,只有二太太對上老太君不會那麽的誠惶誠恐,為了什麽?是因為她求不到老太君身上,也從來不指望着國公府的權勢過日子,她既不像大太太那樣指望着老太君讓她早日管家,也不想嫡母那樣骨子裏就懼怕權勢。

這種事情,只有她能做出來。

顧九曦緩緩走回屋裏,愣了沒一會,突然聽見外頭傳來丫鬟的一聲驚呼:下雪了!

她微微一笑,伸手出去接雪花。二伯父似乎對大伯父也有怨言,不然就不會瞞得死死的将這件事情做下了,大伯母做下來的那些事情……

又是一嘆,顧九曦想,要是她也生在二房就好了。

于此同時,皇宮清韻宮裏,貴妃叫了顧八珍說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