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太君将太夫人迎到自己身邊坐下,又招呼孟将軍坐下。

孟将軍長得高大,坐下之後不僅是背挺得筆直,連眼神都是只落在自己身前三五寸處,老太君越發的滿意了。

說起來孟将軍幾乎是從小就在邊關長大,雖然早有骁勇善戰的名聲,而且這兩日消息傳開,不少人都來恭喜她們,但是說真的,老太君一直擔心孟将軍英勇有餘,但是卻不怎麽通人情世故,又怕他在邊關待久了,身上一股子匪氣。

畢竟嫁過去的是她們家裏的姑娘,雖現在也沒什麽反悔的餘地了,可是……如今看見孟将軍這個樣子,老太君還是很滿意的。

兩邊的人一一介紹完畢,又各自坐下。

太夫人笑了笑,道:“原本昨天就該上門的,不過那時候除了知道婚期,連吉時欽天監都沒選出來,而且我們家裏也要合計合計,便今日才來了。”

太夫人一邊說,一邊從袖口拿出一張大紅灑金的紙來,“這是禮部今天早上送來我府上的。”

老太君接過來一看,上頭寫了成親的吉時,還有禮部準備的聘禮。她算了算道:“怕是辰時就要出門了。”

太夫人也道:“我們離得不遠,辰時便夠了。”

老太君笑了笑,不管這親事是不是皇帝賜的,不過女方家裏總是要矜持些的,她将禮單遞給二夫人,道:“你們兩個也看看。”

“雖是皇帝下的旨意,不過畢竟是成親,三書六禮還是要走一遍的。”

老太君聽了這話很是開心,點頭沖太夫人笑了笑,太夫人又道:“禮部的聘禮說是明日備好,一早我便差人送來。”想了想又說:“不過畢竟是我孫兒娶親,除了名面上禮部的準備,我們也是會再備一份聘禮的。”

老太君越發的滿意,笑着跟兩個兒媳婦說,“太夫人行事周全,我們家裏九姑娘嫁過去,全家都放心了。”

顧九曦此刻在碧紗櫥裏也是有些緊張,她這個角度望過去,剛好看見孟将軍的背影。

因為是上門商量婚期,将軍并沒有穿戎裝,而是一身常服,可是就算這樣,将軍的肩膀也是要比一般人寬得多,很是讓人信賴呢。

只是做衣服來怕是要費料子了,她伸手比劃了一下,覺得要是給将軍做衣裳,肩寬怕是要放到一尺半了,都快趕上自己腰了……顧九曦不由得輕笑出聲來,發覺自己想的有點遠,又有莫名的羞恥感,往自己臉上拍了拍。

不過……她看見孟将軍的背動了動,甚至将軍還想轉頭過來,只是剛側頭就忍住了。

顧九曦急忙屏息靜氣,想起将軍是個順風耳來着,越發的不敢出聲了。

兩位老太君已經将聘禮嫁妝還有成親說了個遍,連請什麽客人都聊了一圈。

老太君想了想,道:“不知道禮部有沒有給準備家具?我們這裏也有些家具,若是能用上便跟着嫁妝一起過去。”

這便是委婉的試探了,畢竟離婚期也沒幾天了,怎麽也都是不可能現做家具,而且又有禮部在中間,沒了借口量房子。只是看不見将來九曦住的地方,也不知道是個什麽光景,老太君難免不放心。

這個暗示不僅僅是太夫人聽懂了,顧九曦也聽懂了。

她打起精神,聽見太夫人笑道:“他雖不常住在府裏,不過畢竟也是這麽大的人了,放在別人家裏,分出去單過也能支撐起來一個家了。我們府上人口不多,給他預備的地方很大,整個東路除了前頭的祠堂,後頭有他一個書房,還有一個練武場,再往後就是将來成親的院子了。”

老太君聽見笑了笑,試探道:“我們姑娘還小,操心這麽多地方,還要太夫人教她了。”

太夫人笑道:“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的,當年我嫁進來的時候不也一樣,慢慢學着就會了。”

這便是讓她管着孟将軍名下的所有地方還有所有人了。

眼見說的差不多,太夫人忽然笑道,“說了這麽多,我倒是有個不情之請……”

老太君神色嚴肅了些,大太太臉上不由得有點幸災樂禍起來。

“聽聞九姑娘初九及笄,不知道現在正賓可請好了?若是還沒請好,我也想來湊個熱鬧。”

老太君一下愣住了……正賓就是在及笄禮上給加笄的人,一般都是女性長者,級別自然是越高越好。老太君原本是想自己來的,不過……

她笑了笑,“正為正賓發愁呢,若是您肯來是再好不過的。”

太夫人笑了笑,這才站起身來,沖自己不知道在聽什麽的孫子道:“走吧。”

老太君帶着兩位太太親自将人送到二門上,回來看見顧九曦已經坐在廳裏了,她笑道:“雖然沒說什麽,也沒什麽好商量的,不過她們肯來就是好的,說了這一陣子話,我也舒心了不少。”

“你的太婆婆給你上笄,想必你的婆婆也會來,到時候打扮漂亮些。”

顧九曦很是婉轉一笑,老太君卻比她笑得更開心,“總算是有點将要出嫁的嬌羞了,看看你昨兒說的那個話,我都以為是你給別人準備嫁妝呢。”

錢嬷嬷扶着老太君坐下,老太君錘了錘腿,笑道:“這兩日走的路比往常一旬走的都多,回頭你嫁過去了,三日回門的時候給我帶點虎骨來泡酒喝,他們家裏肯定有這個。”

顧九曦輕聲笑了兩聲,“我這還沒進門的,祖母就惦記上人家的東西了。”

“這可都是為了你操勞的。”老太君笑道,又看大太太,不過笑容已經有點冷了,“你方才抓耳撓腮的想說什麽?”

大太太讪笑兩聲,“孟将軍前頭不是還有一對庶子庶女嗎?怎麽老太君也不問兩句?那兩個生下孩子的……不知道是姨娘還是通房的丫鬟,雖年紀已經大了,不過也得——”

大太太一段話說的是又急又快,等到老太君阻止她的時候,已經将該說的都說出來了。

“你倒是真會說話!”老太君咬牙切齒起來,“我真該謝謝你沒在孟家太夫人面前說出來!”

大太太掩飾般笑了兩聲,“我這也是為了我們姑娘好,前頭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十歲了,還有通房丫鬟,要我說不如大方些将人擡成姨娘再說,也好叫人看看我們國公府的教養。”

屋裏忽然沉默了起來,老太君胸口劇烈起伏了片刻,只是大太太話雖說的不好聽,但是……早先想這個問題,總比進門了抓瞎的好。

二太太咳嗽一聲,問道:“上回你去将軍府,不是說遇見過其中一個孩子。你……這也沒幾天了,你想明白該怎麽待他們了嗎?”

顧九曦想起上輩子這一對庶子庶女,一個過繼給了二房,一個遠嫁他鄉,孟将軍想必也是不待見這兩個人的,或者……就是孟将軍回京之後這兩人做了什麽事情。

至于姨娘……上輩子孟将軍都孤獨一生了,這輩子……沒了這兩個姨娘也沒什麽打緊的。

顧九曦半低着頭,婉婉道來:“先頭沒我,這兩個孩子也長到十歲了,等我進去自然是按照原先的舊例來了。我曾去過太夫人院子裏,看那樣子不像是養了孩子的……所以這孩子多半是孟夫人給養的。”

老太君點了點頭,“你心思慎密,繼續說。”

“兩個孩子都是十歲出頭,這個年紀,男孩子想必已經搬到外院去住了,不用我操心,女孩子……沒兩年就要嫁人,再說我才多大?”顧九曦搖了搖頭,“還是要麻煩孟夫人了。”

老太君點了點頭,笑道:“你這個主意不錯,将來進了将軍府之後,記得時不時在人前問兩句便是。”

顧九曦低聲應了聲是。

二太太也道:“倒是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老太君站起身來,嘆道:“繼續給你收拾嫁妝去!”說完衆人便一一散去了。

顧九曦回到屋裏,發現屋裏已經有人等着她了。

黎氏。

“姨娘。”顧九曦兩步走到黎氏身邊,“姨娘怎麽來了,我還想着晚上去看姨娘呢,我——”

要出嫁了這幾個字有點說不出來。

黎氏摸了摸她的頭,笑道:“府裏都傳遍了,你要嫁去将軍府了。”她看着顧九曦很是慈愛道:“我姑娘什麽都好,樣貌好,性子好,人又聰慧,沒理由找不到好親事的。你看這不就來了?”

顧九曦嗯了一聲。

黎氏從帶着孩子住進清風閣裏,這還是第一次出門,顧九曦其實很能理解她的意圖。無非就是給老太君一個态度,“我絕對不會惹是生非的”,況且說起來她是三房的妾侍,能留在府裏……她雖然不說,但是心裏想必也會覺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吧……

黎氏看見女兒有點呆住了,道:“這是門好親事,不過我想着既然要嫁進去将軍府,你身邊這兩個人就不夠用了。”

顧九曦看着黎氏,有點明白她想說什麽了。

“你把露瑤帶上。”

顧九曦皺了皺眉頭,聽見黎氏又道:“她雖然是老太君當初給我的,不過你帶着走想必也別人也說不了什麽,況且……”黎氏頓了頓,“露瑤從我有孕在身便在身邊伺候着,現在你弟弟都半歲了,府裏哪個丫鬟照顧過孕婦?看過孩子?你把她帶上也放心些。”

“姨娘,可是……”顧九曦很是感謝黎氏的心意,而且被黎氏這麽一說,她的确是覺得露瑤的确是個好人選,“弟弟怎麽辦?”

“我屋裏那麽多丫鬟婆子看着,還有老太太的話,她們那個敢怠慢我?再說這已經是我第二個孩子了,我自己也知道的,你聽姨娘的話,嫁過去姨娘才能放心。”

顧九曦點了點頭,黎氏又拿出來幾個荷包道:“給你準備着賞人用的,裏頭的銀子回頭讓老太君給你添,我也就能做這麽多了。”

“已經很多了……”顧九曦不由得有些熱淚盈眶,黎氏她……“我會好好過日子的,姨娘放心!”

黎氏笑笑便離開了。

要在五天之內準備好原先花半年甚至一年準備的婚事,國公府裏是人人都忙亂,就連顧九曦都是從睜眼忙到天黑。

轉眼便是三月初五,離她出嫁還有六天。

這天是跟将軍府說好的送聘禮的日子,一大早國公府便開了中門等着,家裏幾個男人也都告了假等在前頭正院,女人則按照品級穿了大妝等在老太君屋裏。

顧九曦坐在老太君身邊,顧沅今兒也被叫了出來,坐在老太君另一邊。

眼看着就到了時辰,顧沅從老太君身邊探出個頭來,沖着顧九曦笑道:“恭喜姐姐了,将軍的名聲可真是傳遍大江南北,就連我們那邊都知道他呢。”

顧九曦很是矜持的笑了笑,卻不免有些擔心,就是這個傳遍大江南北的名聲……上輩子将軍熬過這個對他忌憚很深的皇帝,可是這輩子……畢竟不一樣了,至少貴妃……比上輩子早死了怕是一年都不止。

顧九曦臉上若有所思的表情被顧沅看在眼裏,她笑了笑,“姐姐難道不滿意?将軍可是連公主都沒看——”

話沒說完,就見錢嬷嬷掀了簾子,笑眯眯的一路小跑進來,道:“來了來了!送聘禮的是将軍的大管家,他在前廳待着,他家裏的婆子拿了禮單正在外頭等着呢。”

只見門口進來一個年約五十的婆子,臉上帶笑,頭發梳的一絲不亂,一進來就給老太君行禮道:“恭喜老太君!”她雙手捧上禮單,笑道:“一份是禮部的,還有一份是我們将軍府備下的。”

老太君急忙叫賞,又要上茶,這婆子笑道:“婚期急,我們府裏頭也是一大堆的事情,就不多待了。”又看着顧九曦笑道:“不過既然這差事派給我了,我也給我們新夫人磕個頭再走!”

說着就跪了下去,咚咚咚磕了三個頭才起來,顧九曦将早就準備好的荷包遞給錢嬷嬷,由錢嬷嬷交給了管家婆子。

顧九曦笑道:“第一次見,今兒賞你個大的,也算是彩頭,不過往後再見了,又或者是什麽差事,就沒這麽多了。”

管家婆子又要磕頭謝賞,錢嬷嬷一把将人拉住,笑道:“快別了,留着幾個等我們姑娘進門了再說。”

管家婆子這才直起身來,笑道:“我一見新夫人就開心的什麽都忘了。”

又說了兩句話,這才離開。

老太君拿着禮單看,顧沅笑道:“姐姐真是好福氣,見了這婆子說話一點都不膽怯,跟往常都不怎麽想了。”

大太太聽見了,只是老太君專注着看着禮單,像是沒往心裏去的樣子,顧九曦笑了笑,道:“往常?往常是在家裏做姑娘的,眼下可不一樣了。”她看見顧沅又想說什麽,“再說妹妹才來了多久?跟我也沒朝夕相伴過,怎麽就知道我往常是什麽樣子了?”

顧九曦似笑非笑看着顧沅,顧沅有點說不出話來。

半響,老太君看完禮單,長舒一口氣嘆道:“按照我們原先備的嫁妝,再加上三成。”

大太太一下子愣住了,雖然老太君說是嫁妝她出,但是顧九曦畢竟從國公府裏出嫁,大太太要是一點不出的話,那也太難看了,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老太君出了五成,二太太除了三成,大太太出一成。

只是就這一成……讓剛剛經歷過分家的大太太也有點心疼了。

畢竟按照大太太原來的設想,國公府最後是要全部歸到她名下的,可是分家的時候……生生分出去了六成。

眼下顧九曦的嫁妝還要再加……大太太只覺得心也疼是肉也疼。

二太太接過禮單看了看,除了點頭,倒是看不出什麽表情來。

正在這時,大老爺和二老爺進來了。

大老爺一臉的紅潤,看着就很是興奮,一進來就笑道:“裏頭還有一匹西域的汗血寶馬,我剛看了,正是壯年,這樣的好馬,怕是幾千兩銀子也買不來。”

說着又對二老爺笑道:“明兒我要騎着它去衙門,好好饞一饞他們!”

二老爺也是一臉的笑容,對二太太道:“還有兩卷前朝文人去西域的畫作,一會東西整理好了我們好好看看。”

二太太揚了揚手裏的禮單,笑道:“我正想跟老爺說這個呢。”

大太太不免有些不自在,拉了拉在她身邊坐下的大老爺,“那是給二房的聘禮!”

語氣有點酸,大老爺臉一下吊了下來。他看看屋裏有點沉默的氣氛,知道這話被人都聽見了,小聲訓斥道:“那是我的親弟弟,親侄女兒,騎一騎怎麽了?”

說着又大聲道:“這馬皇帝宮裏也不過兩三匹,回頭要是能問将軍要來一匹母馬就好了。”

老太君這才露了笑臉,“美得你!”

兩位老爺說了幾句話,又囑咐顧九曦幾句便都走了。

老太君正了正臉色,問大太太,“叫你準備的下人可準備好了?”

大太太起身,笑着将手上的名單遞給了老太君,“八房下人,還有八個丫鬟,都選好了。”

老太君一邊看着名單,大太太一邊道:“下人裏頭有四房都是三十左右的,膝下幾個十餘歲的孩子,略教一教就能用上,還有兩房已經三代同堂,還有兩房是才成婚的,二十餘歲正是最好用的時候。至于丫鬟,姑娘身邊不是還有兩個,我便只挑了六個,剩下兩個姑娘看怎麽辦。”

這麽一聽,倒是挑不出來什麽毛病。

不過什麽都不問也不是顧九曦的風格,再說去了将軍府……将軍不日就要出征,她是絕對不會讓将軍後院有什麽把柄被人抓住的……不管是将軍府的人,還是皇帝……

顧九曦側頭看了看這名單,這裏頭的下人她基本都不認得……不過她卻知道什麽人最容易做手腳。

顧九曦擡頭問道:“這八房下人連帶家裏的婆子,可是我們的家生子?”

大太太笑了笑,“正是,等姑娘出嫁的時候,身契一起給姑娘帶走。”

顧九曦點了點頭,又問:“人品呢?我去将軍是初來乍道,還是選些老實肯幹的人才好。”

大太太笑得越發的開心了,“都是老實人,大伯母給你打包票。”

顧九曦這才嗯了一聲,接過老太君手上的單子,裝作不經意道:“這個宋強,他家裏的長媳也是我們家裏的家生子?”

大太太面上有點僵硬,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老太君已經開始冷笑了,伸手在顧九曦手背上拍了拍。

二太太道:“雖是到了我們家裏才生下來的,不過這一位長媳是大太太身邊嬷嬷的小女兒,前頭還在二姑娘身邊伺候過。”

老太君嘆了口氣,又拿了份名單出來遞給顧九曦,“這是祖母給你挑的。”

大太太臉上不怎麽好看了。顧九曦接過老太君手上的單子,看也不看就道謝了。

要說她身邊的人……就算身契都在她手裏,總是會替別人傳些消息,将來等她站穩腳跟再一點點換便是。

不過這傳遞消息……也要看是給誰傳遞,至少現在來說,用老太君的人比用大太太的人要好上太多了。

想到這兒,顧九曦又道:“我還想跟老太君要一個人。”

老太君嗯了一聲,笑道:“錢嬷嬷不行,她在我身邊伺候久了,我離不開她。”

顧九曦道:“是露瑤。”

老太君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還是錢嬷嬷提醒她,“去年三四月份,換給黎姨娘的那個。”

老太君嗯了一聲,顧九曦将昨天晚上黎氏跟她說的理由又說了一遍。

老太君很是贊許的點頭嘆道:“你這樣,我便放心了。”又看手裏的單子,“去掉誰好呢?”

顧九曦道:“我屋裏兩個丫鬟,聽蘭年紀大了,從年前便跟我說家裏給她相了親事,想放出去成親了。”

這個理由不好不壞,雖然知道有隐情,不過老太君還是答應了,又對錢嬷嬷道:“你這就去将露瑤領來,再給黎氏添一個丫頭。聽蘭……好像伺候姑娘的日子也不短了,賞她二十兩銀子吧。”

錢嬷嬷領命前去,二太太笑道:“我有幾句話想跟九曦說說。”

老太君笑道:“她叫你一聲母親,有什麽說就是了。”

二太太這才帶着顧九曦出來,大太太讨了個沒趣,正想走,卻被老太君拉住了,“你等等,我有話要問你!”

大太太看見老太君臉上不好,心裏咯噔一下,心想壞事兒了!

二太太帶着顧九曦到了二房,又帶着她走到院子裏高大的梨樹下頭,這才道:“你知道……我前頭死了三個姑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