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臨時抱佛腳

項羽豪情萬丈,正猶豫着要不要先嘗試一下醉卧美人膝,此時卻又有軍兵來報。

“啓禀将軍,項伯項莊求見。”

“讓他們在前面廳堂等候,我馬上就到。”項羽把大槍往地上一戳,“虞姬,你們先吃,我去去就來。”

虞姬接過項羽手中的酒杯,“将軍快去忙吧,我們等你回來。”

“好。”項羽應了一聲轉身離去,心裏想着項莊二人來此的目的。

今天自己和宋義鬧的那些不愉快的事,項羽并未對外宣揚,而且還下了封口令。

主将次将大打出手這種事傳出去極有可能會引起軍心動蕩,于出征巨鹿大大的不利,對楚國而言也算是家醜外揚。

項羽相信英布等人也會明白其中的輕重,不會主動去宣揚此事,宋義作為丢臉的一方就更不會了,除非他想挑起楚國內戰。

至于,英布所說的增加守衛的建議,項羽也并不打算采納,那樣做顯得自己太膽小了,傳出去還要被宋義恥笑。

大敵當前,項羽相信宋義不會做出這樣不理智的事情來,就算宋義真的要對他不利,也會在離開彭城之後動手,而且還是借秦軍之手殺他,這樣才不會落下話柄。

總之,項伯和項莊二人若真是為了宋義的事情而來,那可就要加倍小心了。

項家的廳堂不大,只有主位上擺了一把椅子。

其實,這個時期的椅子并不叫椅子,形狀樣式也和大家所熟悉的椅子大不相同,更像床一些,古代稱之為榻或者枰,而且并沒有普及,只有少數統治階層的大人物家裏才有。

晉朝以前的古代人一般都是不懂得享受生活的,而且有點找虐的傾向。

明明可以很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卻非要跪坐,就算有墊子那滋味跟受刑也差不了多少。

項伯和項莊站在廳中,看見項羽過來立刻抱拳行禮。

“将軍。”

項羽仔細打量了一番此二人,特別是項伯其人。

按照輩分來講,項伯也是項羽的叔父,但是他心目中的地位和項梁沒法比。

對于項伯這個人,項羽打心眼裏反感。

不是因為他給張良通風報信讓劉邦躲過鴻門宴一劫,而是因為他日後繼續為劉邦辦事,并且多次出賣霸王項羽,甚至在劉邦統一天下後改姓劉,徹底背叛了項氏一族。

項莊是項羽的堂弟,也是項羽麾下的一員猛将,只不過他的光芒都被項羽給掩蓋了,只在鴻門宴上有了一次表現的機會,結果還被項伯給攪了。

現在,項羽的本部兵馬項家軍有八千精銳,平時都是由他們代為統領,只有在戰場之上項羽才會接掌兵權。

所以項伯和項莊自然就成了項氏一族的第二、第三號人物。

項羽坐定之後方才開口,“你二人來此所為何事?”

項莊看了項伯一眼,“将軍,兩天後大軍就要出征了,不知您可有什麽命令安排?”

項羽暗自松了口氣,此事倒是他疏忽了,畢竟他才是項氏一族的首領,出征巨鹿這麽大的事,不說開個軍事會議,也至少和主要将官交待幾句啊。

不過,自己到底該下什麽命令,做什麽安排呢?

普通的事情,他們倆應該能做主才對,所以他們來此的目的多半還是想要一些和往常不同的指示,畢竟這次可是關乎項氏一族存亡的大戰。

按道理來講,這種事應該問範增才對,但是他們卻偏偏來找項羽。

這是存心想給項羽難堪嗎?

項莊此人沒什麽心機,而且和項羽感情不錯,應該不會做出此等事來,多半還是被人利用了。

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必然是這個老匹夫項伯的主意。

此前項羽醉酒頹廢這段時間,項伯可沒少做小動作,只不過原來的項羽沒給他篡位的機會。

難道說這個老家夥還沒死心?這倒有意思了。

既然想到了這一點,項羽自然不能說出去找範增那種顯得自己無能的話來了,必須給他們爆點猛料才行。

“喔,想辦法多弄些幹糧以備不時之需,棉衣什麽的也準備一些吧,總之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就對了。別問我為什麽,直接按我說的去做就好。”

“末将領命。”項莊雖然有些不解,但還是選擇了服從命令。

“若是将軍沒有別的事,我們這就走了。”項伯雖有些疑問,卻也沒敢再多說什麽。

“嗯,下去吧,除了我剛提的那兩點,其餘的事情就按往常那樣準備吧。”

“喏。”二人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呼……

項羽松了口氣,他确實不知道大軍出征之前都要做什麽,原來的項羽根本就不用管這些事,小事項伯項莊自己就定了,大事也都是問項梁。

所以這事還真是個問題,總不能什麽事都問範增吧,幸好今天對付過去了,不然被下屬問倒了很尴尬的好吧。

項伯和項莊走後,項羽回到了後院,虞姬和那兩個新來的侍女都沒有開動。

四人邊吃邊聊,項羽的心思根本沒在三女身上,他一直在努力整理頭腦中與出征打仗有關的記憶,也包括以前聽項梁和範增所講的一些經驗,只不過這部分記憶有些模糊,足見當初的項羽也沒認真聽。

沒奈何,項羽決定還是自己臨時抱佛腳突擊一下吧,上過大學的人都熟得很。

于是,項羽就在虞姬驚訝的目光中鑽進了那個許久都沒去過的書房,而且天黑了都沒出來。

項家的書房之中多是項梁收集的一些與軍事兵法有關的書籍,什麽《孫子兵法》、《鬼谷子》、《司馬法》、《吳子》、《孫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等應有盡有。

還有一卷項家祖傳的無名兵法,項家世代為将帶兵打仗的經驗自然不少,包括名将項燕的用兵之法都記錄在裏面。

項羽看得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但是他還必須要看,因為看着看着他就發現,原來的項羽記憶中有不少兵法都是錯的!

唉,項羽心裏這個氣啊,堂堂的西楚霸王年輕的時候學習怎能如此不用功呢?

怪不得歷史上的項羽用兵大多都是正面突襲,也不管兵多兵少就直接開怼,反正自己夠猛也不怕打不開局面。

他這個新項羽倒是也想過繼續走霸王的老路,只管陣前沖殺,計謀方略什麽的通通交給範增,但是很快就被他否決了。

因為對于一個穿越者而言,最強大的武器始終都是自己掌握的知識,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已知的歷史事件。

這些必然會發生的大事有些可以和身邊的人分享,但有些卻是絕對不能透露的。

如此一來,若是一味的聽從範增的建議,那就等于廢掉了自己最強的武器。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一個範增那樣的人,然後根據現代已知的歷史線索去制定方略,哪怕本身達不到範增那樣的水平,實際的效果也要比範增以古代有限的情報做出的決定要強。

這可是關系到自己小命和在古代發展的大事,比高考什麽的意義可重大多了,項羽恨不得來個頭懸梁錐刺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