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光陰似箭

對項羽而言,項他這種和項羽直接對話都辦不到的族中邊緣人物,即便是沒有太大的才華也是值得培養的,起碼忠誠度沒有問題。

若是他真有大才,自然就可以和項莊一起成為項羽在族內的左膀右臂了,他們兩個一文一武加一起剛好可以接替項伯的位置。

別看項伯此人名聲不顯,卻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只是水分不小,說是文武雙庸亦可,但僅憑項莊一人還真代替不了他。

項伯是項氏一族現在輩分最高資格最老的人,在族中的權利頗大能文能武,甚至可以威脅到項羽在族中的地位。

若不是項羽當上了次将軍,或許項伯就要動手奪權了,以他的尿性,奪權之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賣項羽保全自己,然後徹底倒向懷王宋義那邊去。

盡管他這種做法很讓項羽不恥,但能夠在亂世之中保全自己一脈,也算有些本事了。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假設歷史上的項羽當了皇帝,那項伯又會是何等身份?

怎麽說也會在侯爵之上吧?項伯的子孫也不會在他死之後連個爵位都繼承不了,家道中落了。

所以啊,這個項伯有些本事,卻又沒太大的本事,是個樣樣精通樣樣稀松的人。

現在就看這項他給不給力了,若是歷史記載的沒錯,他和項莊二人加一起肯定要比項伯強的多。

“将軍,八千騎兵裝備絕非一個小數目,短期之內怕是難以籌集,而且只有時間充足,裝備的品質才能保證。敢問将軍口中的停留很長時間大概是指多久?或者說将軍給我多長時間準備?”

項他自然是相信項羽對于大軍會在安陽停留一段時間的判斷,但是他也必須要有個明确的完成時間才行。

項羽點了點頭,這确實是一個問題,但是安陽停留四十六天這件事卻不能明說。

“二十天可算充足?”項羽反問道。

項他苦笑,将軍給的這個時間實在是讓他無法拒絕,莫非大軍真的會在安陽停留二十天之久?趙國撐得住嗎?

“将軍,八千套裝備二十天準備完畢,每天需完成四百,時間有些倉促,卻也勉強夠了。将軍所求的長槍和弓弩,只要錢糧充足,問題不大。”

“那好,就先按二十天去準備吧。你和項莊一文一武要好好配合,多多溝通。”

項羽覺得項他的算法不對,但是也沒有去反駁他,只要能完成目标就行了,哪怕再晚幾天都行,反正戰馬也沒到位。

“項他遵命。”項他心中激動,項羽這句話是把他在族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和項莊等同啊。

“這有我一塊令牌,你且拿好,營中資源任你調動,若有不服者你就去找項莊。”項羽心說這次裝備的事就是對你的考驗啊,千萬別讓我失望。

“項他謹記,必不負将軍所托。”項他躬身雙手接過令牌,然後深施一禮退出了大帳。

大軍駐紮安陽,也沒有太多事需要項羽這個次将軍定奪,所以項羽在中軍大帳坐了一會之後就又去了練武場,箭術和槍法都要盡快提升才行。

特別是箭術,穩定殺傷距離每提升一丈,就能多占一丈的先機。

兩天後,項家軍大營的占地面積擴大了三倍有餘。

一個由上百名鐵匠和若幹學徒組成的兵工廠在大營之中拔地而起,八千名準騎兵也在新建的訓練場開始了訓練。

此事很快傳遍了楚軍乃至安陽,宋義和懷王一派的紛紛驚詫之餘,也多了一個茶餘飯後的話題,正愁閑的蛋疼呢。

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是當個笑話來講的,騎兵雖強,但耗費的資源也極高,光是八千匹戰馬就沒那麽容易籌集,這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數量啊。

就算真能買到,這樣臨時拼湊起來的騎兵軍隊不經過嚴格的訓練,上了戰場也只能是給秦軍送馬去了。

不得不說,項莊在訓練軍隊方面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八千人騎不到一千匹戰馬訓練,還能練得有模有樣。

每十人一匹戰馬,大家輪流騎乘,其餘的人騎竹竿,演練戰術的時候幹脆都不騎馬,只有考核的時候才會給十人都配上戰馬。

然而,項家軍這種窮酸的訓練方式很快就成了各路友軍的笑柄,特別是宋義所部的騎兵,經常組團來參觀。

“呦!快看,兩條腿的騎兵又在訓練啦!”

“哥三歲的時候就不玩這個了,沒想到項家軍現在還玩呢!”

“哇!快看,那邊的小子好像硌到蛋啦!哈哈哈……”

……

每當聽見這種嘲諷,項莊都有一種想找項羽要馬的沖動,“将軍啊,你這玩笑可開大了……”

光陰易逝,轉眼間,距離項羽穿越到古代,已經過了半月有餘。

時間已經是秦二世三年十月(秦朝以十月為首月),楚軍依舊駐紮在安陽,沒有半點開拔的跡象。

巨鹿危急,宋義卻又下令停軍休整數日,以項羽的火爆脾氣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沒奈何,項羽決定去會一會那位上将軍,也是時候怼一波宋義老兒了。

于是乎,項羽就大張旗鼓的騎上烏骓馬,怒氣沖沖的出了院子。

項伯見此心中害怕,急忙帶着營中的衛隊跟了上去。

宋義的軍隊駐紮在安陽城中,征用了城主府作為大本營。

安陽城守也是個妙人,第一時間就把自己新納的小妾送給了這位楚國上将軍。

宋義這半個月過得可謂十分舒爽,心中萬分得意。

每每回想起自己的發跡史,都不免讓他感慨萬千。

他原本只是一名不見經傳的謀臣,項梁統治期間又被範增壓的死死的,一直沒有什麽表現機會,卻沒想到能夠魚躍龍門成為了楚懷王的心腹。

楚懷王早就視項氏一族為眼中釘,也知道自己這個楚王就是項梁的傀儡,但是他又不甘心當一個傀儡,宋義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搭上了楚懷王,進而尋找機會算計了項梁。

戰場信息不暢,并不是每封信都能由斥候直接交到項梁手上,宋義只需要在情報上做些手腳,再将項梁的準确位置告知秦軍,剩下的事靠演技就行了。

項梁本來就連戰連捷,輕敵和僥幸心理多多少少總是有一些的,再加上宋義時不時的誤導一下,定陶之戰的結局可想而知。

至于他在逃脫的路上遇到高陵君田顯,那就是運氣使然了。

項梁死在定陶,宋義為楚懷王立下了大功,從此平步青雲不在話下,直至當上了楚國的上将軍,狠狠的壓了項羽一頭。

卿子冠軍宋義誰人不知?風頭一時無兩。

楚國第一猛将又怎樣?還不是要給本上将軍當副手。

宋義心中正盤算怎麽把項羽也給做掉,就在這時,有人禀報項羽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