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秦悅說走就走,秦奶奶完全沒來得及攔住,不由懊悔不已。比起醫院的飯菜,她自是更想吃吳桐做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吳桐做的不需要花錢。

“媽,中飯我讓小楠做好了送來。”送飯在秦大海看來,不過是小事一樁,不值一提。

也只能這樣了。秦奶奶點點頭,難得沒有拒絕給吳楠表現的機會。總不能真的花錢在外面買吧?那多浪費?

什麽?讓她做好飯給秦奶奶送過去?吳楠的臉色變得不怎麽好看。倒不是不想給秦奶奶做,而是她本人廚藝不精,以往都是別人做給她吃的。更何況她還要照看秦帆,哪來的精力和功夫出門買菜,再回來做一大桌子的飯菜去讨好秦奶奶?

是以,秦大海的叮囑落在吳楠耳裏變成了刻意的刁難。再聽聞秦奶奶的早飯是吳桐做好讓秦悅送過去的,吳楠的心情更是不佳。

“她到底什麽意思?都離婚了幹什麽還跑去讨好媽?故意搶我風頭,想要讓媽更讨厭我?”吳楠不高興的說道。

“行了,不就是一頓飯嘛!她好歹做了媽這麽多年的兒媳婦,知道媽住院,做頓飯送過去不是再正常不過?而且是讓秦悅送去的,她自己沒有露面,擺明就是想讓媽多喜歡喜歡秦悅,沒你想的那麽複雜。”吳楠的猜測,秦大海并不以為意。他知道吳桐是個什麽樣的人,吳桐不會耍心機讨好秦奶奶,她只是一個不折不扣默不出聲的行動派。

比起吳桐,吳楠才更懂得長袖善舞。以往他和吳楠的事情沒有鬧出來之前,但凡吳楠想要讨好人,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那時候的吳楠,不管走到哪裏得到的都是誇贊和贊美。而不像現在,處處碰壁,一而再的被人指着鼻子罵。

秦大海不想還好,一想又忽然覺得很是對不住吳楠。要不是因為他,吳楠本不該遭遇這些,也不會丢掉幼兒園的工作。如今呆在家裏照顧孩子,對吳楠何嘗不是一種煎熬?

如此想着,秦大海長嘆一口氣,兀自出門去買菜了。既然已經應下秦奶奶要送飯過去,無論如何都不能改口的。在外面買倒也是個法子,但總歸瞞不住秦奶奶,所以還是他去買回來做吧!現下的狀況,禁不住火上澆油了。

秦家這邊鬧得厲害,韓家亦沒有消停。

盡管韓奶奶親自來邀請過,陶怡和韓韬仍是沒有出現在清泉村。對此,韓奶奶極為不高興,左等右等都沒能等回身影,索性就再度找上門來了。

這一次來的并非韓奶奶獨自一人,還有韓家所有沾親帶故的親戚。按着韓奶奶的話來說,陶怡和韓韬已經在鎮上安了家,親朋好友都得來認個門,以後才方便來往。

方便來往?陶怡其實并不是那般期待,韓韬更是不帶半點興趣。

只不過……畢竟是韓山的親人,陶怡總是沒辦法做到徹底無視。她總想着好歹為韓山做點什麽,希望能讓大家偶爾空閑的時候會想起這個世上曾經還有過韓山這樣一個人的存在。陶怡不想看到韓山就這樣被衆人抹去痕跡,哪怕大家口不應心的嘴上念念,也能帶給陶怡一種堪稱滿足的思念。

因着種種說不出口的想法,陶怡沒有冷着臉将韓家一衆親戚趕走。讓韓韬将衆人讓進門,主動去廚房幫着陶外婆做起飯來。

堂屋裏只剩下韓韬一個主人來招待一衆人,氣氛委實冷凝不已,衆人更是尴尬的坐立不安,差點就忍不住起身告辭走人了。

韓韬和陶怡現下住的地方,在韓家一衆親戚看來,其實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盡管鎮西邊的地段不是很好,房子也不是很值錢,但容下陶怡母子已然足以。怪不得韓奶奶要可勁撺掇他們都跟來看看,估計還是惦記着陶怡當初從韓家帶走的那一萬塊錢吧!

大家心中都有同樣的認知,卻沒人打算當出頭鳥。之前韓奶奶強行跟陶怡分家的時候,大家袖手旁觀,沒有幫着陶怡。那時候衆人只是想着,韓奶奶太厲害,陶怡根本不是對手,還不如就乖乖聽韓奶奶的話,遂了韓奶奶的意便安寧了。

然而讓衆人詫異的是,陶怡居然真的跟韓奶奶杠上了,還帶着韓韬離開了清泉村。彼時的清泉村人,多少背後議論陶怡不識相的?為了一萬塊錢就帶着孩子背井離鄉,流落在外,陶怡是瘋了吧?怎麽就不能為韓韬想想?

但是之後韓韬和秦悅回清泉村收購種種山貨時候,并不曾給他們臉色看,也沒有克扣他們應得的錢。這一點,大家都銘記在心,不會忘記。

而今親眼看到陶怡和韓韬在靈溪鎮過的很好,衆人又不免唏噓萬千。看來他們之前都想錯了。離開了清泉村,陶怡和韓韬過的更自在,甚至還遠離了韓奶奶的謾罵和偏心,未曾不失為一件好事。

“韓韬,你和你媽過年為什麽不回清泉村?”沒有陶怡在眼前,韓奶奶的矛頭直指韓韬,源源不斷的怒氣宣洩而出。

“沒必要。”韓韬的言語很簡短,語氣更是堅定,聽在衆人耳裏竟是不知該如何反駁。

韓奶奶的臉色瞬間陰了下來。什麽叫沒必要?韓韬這是不把他自己當成韓家人了?打算跟韓家劃清界限?

要是以往,韓奶奶并不在意韓韬這個孫子究竟如何看待她。但是親眼目睹了韓韬和陶怡居住的地方,韓奶奶深深覺得,她還是失算了。她不相信陶怡手頭沒錢,指不定陶怡背着她還藏有其他私房錢?

這樣的念頭甫一浮現在韓奶奶的腦中,就再也消除不掉。篤定陶怡背着她有其他伎倆,韓奶奶是死也不會善罷甘休的。這才有了韓家一大幫人集體找來的場景,才有了韓奶奶面帶怒容質問韓韬的場景。

“小韬啊,大過年的,你怎麽可以不回家看望奶奶?要是你爸還在世,肯定不會準許你這樣不孝順的。要知道你爸活着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你奶奶,有什麽好吃的好喝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孝敬你奶奶……”旁的人沒話說,蔣梅花卻是一肚子話必須要說出來的。

同樣是韓家的兒媳婦,蔣梅花能明顯感覺到,陶怡現如今過的比她要好。不需要侍奉難纏的婆婆,還能帶着兒子住在靈溪鎮,自己又另外找了體面的工作……蔣梅花怎麽想怎麽覺得她虧了。

明明陶怡該比她過的更為凄慘,失去了可以仰仗的丈夫,沒有了作為支柱的賠償金,難道陶怡不該帶着韓韬可憐兮兮的回清泉村向她低頭乞讨?為什麽她看到的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陶怡過的很好,很滋潤,很風光!

聽蔣梅花說到韓山,韓韬的眼神冷了下來。沒有回應蔣梅花,只是目不轉睛的望着她,似乎在靜待她的下文。

被韓韬這樣盯着,蔣梅花哪裏還敢說其他的話?她慣常就是欺軟怕硬的性子,卻獨獨沒有想過離開了清泉村的韓韬越發變得可怕了。

“陶姨,家裏來客人了?怎麽讓你在廚房裏忙?喊我媽過來幫忙啊!”伴随着清脆的嗓音,韓家大門被推開,走進來的是一身新裝的秦悅和吳桐。

“就是。你做什麽飯啊?只管喊我一聲不就行了?”見到陶怡居然出現在廚房忙碌,吳桐連忙走過去搶過陶怡手中的菜刀,說話的功夫就把陶怡趕了出來。

“沒事,我……”陶怡還想說話,卻被秦悅按住了輪椅。

“哎呀陶姨,外面好冷,咱們進屋說話。”不給陶怡反對的機會,秦悅推着陶怡就往堂屋進。

不過在見到屋內坐着的一衆人之後,秦悅撇撇嘴,終于知曉陶怡為何會出現在廚房了。

要說韓家這些親戚,秦悅也并非全部不待見。很多事本就沒有黑與白,卯足了勁去評斷旁觀人的對與錯,反而是憑白自添煩惱。當然,對這些人,秦悅也沒有多喜歡就是了。

“原來是諸位叔叔嬸嬸來了啊!歡迎歡迎,都是稀客呢!”帶着那麽一絲嘲諷意味的,秦悅推着陶怡走了進來。也不需要韓韬招呼,就自顧自倒了一杯水,喝了起來。

看到秦悅喝水,陶怡這才發現韓韬只是把衆人帶了進來,連水都沒給大家倒,随即吩咐道:“小悅,給大家倒水。”

秦悅正喝着水,沒打算開口的。不過陶怡吩咐了,她只得乖乖點頭。默默轉過身,慢騰騰的找出杯子,有條不紊的倒起水來。反正她也沒有多想跟這些人打好關系,倒就倒呗,什麽時候全部倒完再端給他們喝。

明眼人都能看出秦悅對這裏的熟悉程度,再看陶怡毫無芥蒂的吩咐秦悅做事,衆人更是心中有數。在陶怡心中,怕是連秦悅這個外姓人都比他們這些真正的親人要更親近了。

認清這樣的現實,衆人心中紛紛不是滋味,卻也無力質疑陶怡。盡管陶怡沒有說,大家也清楚,吳桐母女給予了分家之後的陶怡和韓韬很多的幫助。比起他們,吳桐和秦悅确實更像是陶怡母子的家人,陪伴他們患難與共的親人。

“果然是不一樣啊!瞧瞧秦悅一進屋就有水喝,再看看咱媽都坐了好半天了還幹渴着嗓子眼,這典型的親疏怕是誰也看不過去吧!”一片沉默中,蔣梅花的嗓音尤其刺耳的響了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