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人都震驚了,包括陳留包括阿歡,陳留不知道自己怎麽不經大腦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想抽自己嘴巴幾下,阿歡還真是他的克星。阿歡是相當震驚陳留說出這樣的話,他眼裏不是只有何佳茹嗎?何佳茹則是只有震驚加憤怒了。

車裏很安靜,尴尬慢慢在車子裏蔓延開來,為了緩解這尴尬的氣氛,陳留對阿歡說:“車子上有零食,你要是閑着無聊可以吃一點,不過要少吃一點省得又胃疼。”這話說得好像車上只有他們兩個人似的。說完又驚覺不對,車上還有人呢,于是他又說:“佳茹,美美,你們兩個要吃嗎?”

陳留手裏拿着一包薯片往後遞,阿歡伸長了手一把接過,撕開,吃得“咔嗤咔嗤”響,陳留無奈地笑笑,阿歡有時候還是很可愛的,他伸出一只手揉揉她毛毛的頭發,阿歡一把拍開:“揉亂了。”何佳茹則是已經快噴火了。

第 33 章

車在路上行駛了一個小時終于上了後山,女人們支起了燒烤架準備燒烤,男人們則是一頭紮進了河裏,準備去撈魚,然而卻在裏面打起了水仗,女人們集體翻了個白眼,還能更幼稚一點嗎!

這條河是宛水河的源頭,河裏魚很多,夏商他們小時候經常約着來撈魚,回家就得挨打。

但是女人這邊,主要工作的就只有夏商跟阿歡,夏冰忙着帶小蘋果,何佳茹跟美美則是覺得這種工作不适合她們做,他們只适合吃。阿歡悄悄跟夏商說:“我現在非常想掐死她們。”

夏商答道:“我也是。丫的,來這裏觀光的嗎?”于是,夏商跟阿歡很壞心眼地數着只烤了夏冰和一群男人的……

男人們忙活了半個小時撈了一小桶魚,夏商很鄙視他們:“就撈了這麽一點?我們小時候半個小時能撈幾桶呢,你們丢不丢人啊。”

陳留冷哼:“有本事你去撈啊。”

夏商卷卷袖子和褲腿就想下去,林以非一把揪住她:“回去待着,你跟着湊什麽熱鬧?”

“我也可以去撈的,小時候我撈魚可厲害了。”

林以非說:“小時候你幾歲現在幾歲?這麽多年多少黃花菜都涼了,你覺得現在你還真有這本事?”

夏商表示林以非實在是太打擊她了,但還是回去坐着,她心裏美美地想着:我老公心疼我啊。

可是林以非說:“我只是怕你把魚吓跑了。”

三個男人坐在旁邊鬥地主,肉和蔬菜都烤好後,夏商一掃先前林以非打擊她的陰霾,一趟一趟地給林以非送吃的,夏冰說她:“姐,你少跑兩趟,都被你拿完了我們家蘋果吃什麽?”

Advertisement

夏商答:“吃蘋果啊。”

夏冰默默拿起一個蘋果放在小蘋果手裏給她啃,嘴裏說道:“娘一定會掙錢給你買好吃的。”

夏商看不下去了,終于折身走向夏冰将手裏本來是給林以非的牛肉遞給她。

夏冰端着手裏的東西直接走向了肖亞楠,夏商罵她:“夏冰,你這個白眼狼。”

陳留倒是阿歡給他拿什麽他就吃什麽,何佳茹跟她的小姐妹開始自己烤,因為夏商跟阿歡冷嘲熱諷地不讓她們吃。

他們混着吃着,烤完了燒烤,差不多就接近七點了,天開始慢慢黑下來,他們弄了一個小火堆圍着聊天,講故事,夏商跟阿歡啃零食啃得直響,衆人都很嫌棄她們。林以非奪走了夏商手裏的零食,說道:“你少吃些,這段時間怎麽這麽能吃?當心又吃壞肚子。”

夏商才不管他,踢了他一腳,往旁邊挪了挪坐在阿歡身邊,兩人很同步地吃零食。

何佳茹跟那個一點也不美的美美早早地就睡了,她們不想喂蚊子,何佳茹臨走時還跟陳留說:“阿留,待會兒來我帳篷,我們說說話。”

這是□□裸的挑釁啊,衆人都瞪直了眼睛看着陳留跟阿歡,陳留看了看阿歡,發現她還在一臉無所謂地啃零食,心裏涼了大半,又像有什麽堵着似的,他說:“好。”

聞言,阿歡擡起頭盯着他,不說一句話就這樣盯着,那眼神看得陳留冷得慌,但她就這樣在一直盯着他不放,他終于敗下陣來,走過去拖起她:“我們聊聊。”然後把她拉向遠處。

何佳茹見狀很是氣憤地進了帳篷。夏商戳戳林以非:“你說他們會聊些什麽?”

“我怎麽知道,你跟過去看看?”林以非這句話才剛說完,夏商已經開始行動了,林以非揉揉眉心将她拖回來:“你怎麽說風就是雨啊。”

夏商說:“不是你讓我去的?”

“我是那個意思嗎?”

夏商陷入深思中,到底是哪個意思?

夏冰表示不想與她家腦子明顯已經離家出走的姐姐說話,抱着小蘋果跟孩子她爹進帳篷說悄悄話去了。

林以非拉着夏商在火堆旁邊坐下來。夏商說:“現在這種生活真好。”

林以非揉揉她的頭發,将她拉到自己懷裏抱着,問她:“怎麽就好了?”

夏商也答不出具體怎麽好,她只說:“有你就好啊。”

林以非問她:“夏夏,你喜歡這裏嗎?”

“宛城嗎?喜歡啊。”

林以非說:“那我們以後退休了就回到這裏來。”

“就我們兩個?”

“就我們兩個。”

“可是我們住在哪裏?”夏商問,這是個大問題,她不想回來跟夏冰擠,她喜歡有自己的房子跟林以非一起生活。

“我們有房子的,奶奶留下的,在東街你忘了?”林以非說。那是一座很大的園子,民國時期就留下來的了,小時候,奶奶每天都會跟他講個故事,關于這座園子的。夏商忽然很想聽,林以非便跟她講。

民國時候,宛城宋家是此地的大戶,錢財、地位都僅次于季家,宋家有個小女兒,名叫“書尋”,其母不詳,是有一晚還是小少爺的宋老爺子從外面抱回來的。但宋老爺子将其當做掌上明珠一樣,書尋十六歲時便被送到日本留學,沒想到三年後,書尋留學歸來,卻是帶着一個女娃回來了,并聲稱是自己的女兒。

宋老爺子雖震怒但愛女心切,想把這件事遮掩過去,但是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宋家族人知道了此事,只罵書尋給宋家丢人抹黑,未婚生子在宋家是絕對不允許的,于是,宋家族人給宋老爺子施壓表示要将宋書尋與那來歷不明的孩子燒死以儆效尤,宋老爺子想盡了辦法想護書尋都無法頂住族人的壓迫,只得将書尋與孩子交出,在六月初六正午時分将其燒死,整個過程宋家族人哪怕是個剛會走路的小孩子都要參加,卻是每一個人都冷眼相待,只有将書尋一手帶大的奶媽哭得撕心裂肺。

事情發生當晚,書尋奶媽當晚将書尋骸骨葬于後山,有一個墓碑,墓碑上只寫着“女兒書尋之墓”,其餘并未有任何生平介紹。而當晚,奶媽從宋家搬了出來在東街開了一個醫藥館叫做“書言”藥館,身邊還帶了一個小姑娘,奶媽喚她“宛尋”,宛尋喚她外婆。随着宛尋越長越大,眉眼卻與死去的書尋極為相似,宋家人都懷疑當年那個孩子是被掉了包,但是奶媽死活不肯承認,宋家人也只得作罷。

宛尋十六歲時,外婆去世,第二天夜裏宋老爺子也跟着走了,臨死前只說了一句話:“書言,我對不起你,對不起我們的女兒。”

外婆死後,宛尋便一個人生活,直到有一天,來了幾個日本人,先是到了宋家,此時的宋家已經開始沒落再不如從前,于是日本人成了他們的依靠,年長的日本人聲稱是宛尋的生父,另有一俊美的日本男子是他的徒弟叫做“千葉岩”,宋家人來認宛尋,表示她的親生父親想來認她,此時,宋家人已經自己表示宛尋便是當年未被燒死的孩子,是他宋家的孩子,可是,宛尋不願承認這一點,只強調自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與宋家并無關系。

千葉岩與宛尋所謂的父親自稱是來華商人,在不停的糾纏接觸中宛尋跟千葉岩相愛了,三個月後,在宛尋生父的見證下完成婚禮,婚後,千葉岩想帶宛尋回日本,宛尋表示不願意,千葉岩只得與其師父一起回國,讓宛尋等他三個月他便回來了。

三個月後日本攻入中國,侵華戰争開始,宛尋才明白這一切都是個騙局。她的丈夫她的父親,其實參與了侵華策劃,并且已經帶領軍隊進入了中國。

千葉岩來找宛尋,解釋了自己來華确實是有目的但對宛尋是真心喜歡,宛尋并未說什麽,千葉岩是她的丈夫可是中國是她的祖國,在情感上她不能背叛千葉岩,在愛國情懷上她不能背叛祖國,于是,在屢次救走千葉岩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