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勢均力敵

姜老太太已經起來梳洗好了,正坐在南窗木炕上喝杏仁甜茶。

加了花生、芝麻,枸杞子等十餘種佐料,同杏仁一塊兒搗碎煮熟。喝的時候再加上白糖和糖桂花汁,隔着好遠就能聞到純正的香味。是滋補益壽的好東西。

姜清婉屈膝給姜老太太請安。姜老太太叫她在炕上坐,又叫桃葉給她上一盞杏仁甜茶來。

看到她眼下有一圈淡淡的青色,就關切的問道:“你昨晚沒有睡好?”

姜清婉昨晚确實沒有睡好。一整晚都夢見了崔季陵,幾乎都要夢魇了。

不過這些話是肯定不能對姜老太太說的。就笑着說道:“昨晚我聽祖母和父親說請了嬷嬷過來教我們女工的事,擔心我學不好,所以晚上就沒有睡好。叫祖母挂念了。”

上輩子她的女工一開始确實做的不大好,這也是崔老太太日常用來嘲諷她的一件事。不過後來在浣衣局的那三年,她結識了孫姑姑。

孫姑姑一開始在宮裏的針線房裏當差,會的一手好蘇繡。原本只是犯了點小錯,卻被一直看她不順眼的太監借故給發放到這浣衣局來了。

她是個很溫和良善的人。還信佛,對各樣佛經的典故都是知道的。姜清婉一開始心中難過,人很沉默。旁人見她軟弱就會欺負她,孫姑姑很護了她幾次。知道了她的事之後便各種解勸她,叫她放下,也不要怨恨任何人,好修個來世凡事順暢。閑時還會教她女工。所以現在她雖然不說做的一手好女工,但總歸也還算拿得出手。

姜老太太聽了,就放下心來。又笑道:“你是個聰明的,只要你真的沉下心來做一件事,祖母相信你肯定能學會。不要妄自菲薄。”

這幾日她冷眼看自己的這幾個孫女兒,姜清萱雖然性子溫順,但言談舉止太小家子氣。姜清玉自是不必說,個性嬌蠻跋扈,是肯定要好好管教的。姜清雲是個活潑的,不過未必沉得下心來,年紀也還小。這般看來,姜清婉就是這一衆姐妹裏面最出挑的了。

姜清婉謝了姜老太太,又問起那個教女工的嬷嬷什麽時候過來的事。姜老太太就說只這一兩日就要過來,已經叫人收拾一間幹淨的屋子出來給她住了。

祖孫兩個說了一會兒話,姚氏就帶着姜清萱姐妹幾個過來給姜老太太請安。

姜清婉原本是想每日早間都去給姚氏請安,但姚氏心疼她早起,只想讓她多睡一會兒,就說她左右每天都要到老太太這裏來請安,就不必姜清婉每日早起特地的去她那裏請安。姜清婉聽了便也罷了。

而姜清玉經過姜老太太前幾日的敲打,這會兒對着姜老太太的時候表面上就規矩了不少,再也不敢起晚了。

一時衆人對姜老太太請了安,姜老太太就叫丫鬟放桌擺飯。飯後說起請了嬷嬷過來教府裏姑娘女工和讀書認字的事。

Advertisement

“我已經同你們的父親說好了。往後每日上午你們姐妹幾個跟着女先生讀書認字,下午就跟着嬷嬷學女工。可都要用心勤勉起來,不得懈怠。”

叫桃葉拿了一只玉佩過來。是平安扣的樣式,羊脂白玉做的,看起來很溫潤細膩。

“我是個賞罰分明的人,今兒就先把這規矩定好。若你們學的不好,是肯定要罰的。跪祖宗牌位,抄寫女誡之類。但若你們學的好,祖母也會賞。”

就指着那塊白玉平安扣說道:“你們當中這個月學的最好的人,我就将這只平安扣賞給她。”

姜清萱和姜清婉看了那只平安扣一眼,面上都是淡淡的神情。姜清雲眼中倒有幾分興趣,但都不及姜清玉來的濃烈。

其實姜天佑寵愛姜清玉,她什麽好東西沒有?這只白玉平安扣雖然貴重,但對她而言其實也不算什麽。

不過她這幾日一直被姜老太太當着衆人的面責罰,心裏很是不服氣,覺得很丢面子。就想着一定要在衆人面前揚眉吐氣一次,好叫衆人心裏不敢小瞧她。也是要扳回自己面子的意思。

不由的就摩拳擦掌起來。回去還叫瑞香叫早就不知道丢到哪塊犄角旮旯的書冊全都找出來。還準備了一只精致的針線笸籮,叫人去買各色絲線。

看起來好像要從此洗心改過,發憤圖強一般。孟姨娘知道後很高興,叮囑瑞香要好生的伺候她。

一時姜清萱等人各自回去,姚氏留下來陪姜老太太說話。

就說起了昨兒晚上姜天佑沒有去留香園的事:“......後來我叫個丫鬟去問,聽說老爺過來的路上看到孟姨娘在摘忍冬花,說要煎了水給老爺喝。老爺很高興的樣子,就跟着她去了宜春苑。今兒早上也是在宜春苑用膳的。”

語氣有些幽怨。

老爺在她那裏才歇宿了幾夜?這就去了孟姨娘那裏。

姜清婉聽了,唇角彎起一個嘲諷的弧度。

雖然來永昌伯府才幾天,但她也知道,去留香園的路上是不會經過忍冬花架的。而且摘忍冬花最好是在清晨,那個時候花苞還沒有開放,氣味濃,顏色也好。再不濟也是在下午太陽落山之前采摘。可沒有聽說過晚上摘忍冬花來煎水喝的。

可見這孟姨娘就是特地做了這個樣子,說了那些話給姜天佑聽的。姜天佑還真聽進去了,樂颠颠的就跟着她走了。

不過男人總是喜歡溫順,如菟絲花一般依賴着自己的女子吧?這樣便會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孫映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看着人的時候目光總是柔柔的,給人的感覺很柔順,就想要保護她......

姜清婉垂下眼,目光看着自己裙擺上鏽的蘭花紋。

姜老太太也是個聰明通透的,聽了姚氏的話立刻就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面色不由的就有點沉了下來。

她的這松鶴堂裏果然是有孟姨娘安排下的人。

不過面上還在說姚氏:“不是我說你。怎麽孟姨娘知道老爺咳嗽了兩聲,就忙着要摘忍冬花煎水給他喝?這幾天老爺天天歇在你那裏,聽着他咳嗽了,你就沒想過要做點什麽事?可見你就不夠關心他。若我是老爺,看到孟姨娘這樣的關心自己,心裏肯定會感動。去她的宜春苑算什麽?往後還會更加的把她放在心上呢。”

哪怕孟姨娘的這出月下摘忍冬花的事有很大一部分是特意做給姜天佑看的,但男人誰不喜歡自己的女人關心自己?

姚氏面上讪讪的。

這件事确實是她不夠細心,教孟姨娘搶了先,在老爺心裏讨了好去。

又開始擔心起姜天佑心中會厭煩她,更喜歡孟姨娘的事來。不由的就愁眉不展。

姜清婉見了,就在心中哀嘆。

孟姨娘确實是很聰明,只怕姚氏不是她的對手。但是夫妻之間的這些事,她也實在不能總是插手,事事都給姚氏謀劃。畢竟誰知道會臨時出現什麽事?她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守在姚氏身邊。

也許可以另外找個和孟姨娘勢均力敵的人過來?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姚氏正室太太的位子。很顯然孟姨娘是想要這個位子的。

姜老太太又說了姚氏幾句,無非是叫她要細心,要以夫為天,時時刻刻的關心姜天佑。姚氏溫順的應承了下來。見姜老太太沒有再要和她說話的意思,就起身作辭。

等她走了,姜老太太的面色就沉了下來,叫桃葉:“你去給我查一查,昨兒晚上是哪個丫鬟打燈籠送老爺回去的?查到了也不要聲張,悄悄的過來告訴我。”

若不是那個丫鬟引着,昨兒晚上姜天佑能經過那處忍冬花架,看到孟姨娘月下摘忍冬花的事?可見這個丫鬟就是孟姨娘的人。

桃葉應了一聲是,轉過身去了。

姜清婉就知道,老太太這是要開始整頓松鶴堂裏的丫鬟了。不過這是好事,畢竟誰也不喜歡自己的身邊被人安插了人。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人知道。

特別還是姜老太太這樣強勢的人。

次日教女工的那個周嬷嬷就過來了。姜老太太叫人請了她到松鶴堂來說話,還叫姜清婉姐妹幾個都先過來拜見。

姜清婉見這位周嬷嬷不到六十歲的年紀。穿着一件蟹殼青色的比甲,頭上簪了一根菊花銀簪子,看起來很嚴厲的樣子。

她旁邊站着的那個少女十四五歲的年紀,穿着一件桃紅色的夏衫。一雙圓圓的眼滴溜溜的轉着,看着倒是很活潑。

這是周嬷嬷的孫女兒,名叫紅藥。

姜清婉等人對周嬷嬷屈膝行禮,周嬷嬷還了禮。

姜老太太叫周嬷嬷坐,周嬷嬷不坐,要站着聽老太太說話。

姜老太太也沒有勉強,叫桃葉拿了一根手指粗細的藤條過來給周嬷嬷,笑着說道:“我們家祖上也是為官的,這尊師重道一向是看的極重的。你過來教導她們女工,不要顧忌什麽,該罵罵,該罰罰。若有誰不聽你的話,你只管叫人來告訴我,我必不饒她。”

周嬷嬷應承了下來,伸手接了藤條。姜老太太又說了幾句話,就叫丫鬟領着周嬷嬷祖孫兩人去她們的屋子,讓她們今兒先歇息着。

然後又叮囑了姜清婉姐妹幾個幾句話,便叫她們散了。

次日便要早起去進學。學堂設在離松鶴堂不遠的一處院子裏,很幽靜。女夫子三十來歲的年紀,為人也是和氣的。

姜老太太也沒有想讓自己的這幾個孫女兒成為詩人大文豪,認得些字,知道女誡、女論語,列女傳這些,不至于讓外人嘲笑他們伯府的姑娘竟然文墨不通便足夠。

不過女工是要認真學的。在姜老太太的心裏,女工可是女子立身的根本了。

看得出來姜清萱和姜清雲都各自跟自己的母親學過女工刺繡,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姜清玉以前肯定很少拿針線剪刀這些,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手裏拿着的繡花針就有五次戳到了自己的手指。只痛的她眉頭都皺了起來,劈手就将手裏的繡繃扔到了面前的案上去。

正好就扔到了案上放着的小剪刀上面去。

這把小剪刀是張開着的,雪亮的刀刃露在外面。而這繡繃上的白絹原就繃的極緊,這會兒一碰到刀刃,只聽到嗤啦一聲響,那塊白絹立時就從中間被撕開來一道很長的口子。

姜清玉面上是很無所謂的樣子。不過一塊白絹而已,值得什麽?叫丫鬟再拿塊白絹來繃好就是了。

正這樣想着,就見面前有一片陰影兜頭罩了下來。

她擡頭一看,就見是周嬷嬷站在她案前。手裏還拿着那根藤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