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七十三、己身擇

聽見了帳外的響動,沈言一驚之下差點咬到自己舌頭。

陸淵臉色也難看了起來,他按住要爬起來的沈言,拍了拍:“你躺着。”

掀開帷帳的陸淵随意地披了一件外衫,整了整衣領便向屏風外走去。

“進來吧。”

“請陛下安。”

“平身。”

侍衛壓着低着頭的女子,女子身着宮女的衣服,但是此刻法飾和裙擺卻有些淩亂,宮鞋上沾滿了泥巴。

“見到皇上還不速速行禮?”

“罷了。”陸淵擺了擺手,“我知道這個宮女,太後想收她為義女,放了吧。”

侍衛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但随即意識到自己是管了不該管的事情,趕緊松了壓在宮女肩頭的手:“抱歉,多有得罪了。”

宮女沉默地搖了搖頭。

待侍衛退出帳子,帳內的陸淵就這樣靜靜地看着她,扯了扯嘴角:“行了,起來吧。”

說罷攏了攏外衫轉頭向室內走。

“臣……”說到一半宮女頓了頓,“我能不能今夜留在這裏?”

“留在這裏?”陸淵莫名其妙地回頭看她,“你好不容易混進來,留在朕這裏有什麽意義嗎?”

Advertisement

“我好像被他發現了……我不能留在這裏嗎?”

“不能。”陸淵嘴角抽了抽,“不方便。”

陸淵直接滅了一盞燈,整個帳內變得昏暗無比,他本來想不搭理她的,但随後還是多說了一句:“別覺得委屈,有些事情注定如此。你當初若不是進宮,而是不顧你爹的反對跟定了薛明,不在意他的身份和家世,今日你們也不至于如此。”

陸淵不是不知道她的為難,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選擇。所有秀女入宮時,他都會屏退宮人問上一句可是自願,若不願意離開便是他不會追究任何人的。在他眼中,他與後宮妃嫔不過是各取所需,皇家需要血脈傳承,而妃嫔家中希望得蔭家族。

如此而已。

“那皇上您呢?”

“朕?”陸淵一哂,“朕不會讓沈言委屈的。”

七十四、我疼您

“皇上?”隔着層層疊疊的帷帳沈言聽得不太真切,“外面的是……”

陸淵看了一眼沈言,想了想覺得這件事還是應該讓他知道。

“柳玉璃。”

沈言驚得差點摔下床,他張了張嘴卻什麽聲音都沒發出來。

他腦子裏亂成一團,不知道該問皇後娘娘怎麽在這裏?還是問皇後知道他們的事了?還是問皇後怎麽會變成行跡可疑的宮女?

沈言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抿了抿唇,輕聲道:“皇後,她……”

陸淵剛想安慰他沒關系的,結果就被半跪在床上的沈言摟住了肩頭,他聽見沈言的下巴輕輕蹭着自己的頭頂:“別難過,是她們沒眼光。”

陸淵哭笑不得,但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仿佛被觸碰到了,他聽見沈言反反複複念叨着——“她們不喜歡您,我喜歡您。

沈言只是覺得有些憋屈,陸淵對嫔妃從不強求,宮中的生活是怎麽樣的,這些官家千金早就知曉。皇上沒有逼過她們更未在衣食住行虧待過她們,那為何她們進了宮為家族帶來庇蔭後,再背叛皇上追求真愛?

沈言不明白,天底下哪有這般好的事情?

陸淵拍了拍他的後背:“朕不難過,你也無需為朕難過。朕有所愛,所以看着她們,只會憐憫不會難過。”

“你還憐憫她們?!”沈言鼓着腮幫子,頓時覺得整個皇宮就皇上最委屈。

“怎麽掉金豆豆了?”陸淵把黏在自己身上沈言扒拉下來,拇指蹭了蹭他的眼角,“嗯,哭什麽。”

“沒什麽。”沈言不知道該怎麽說自己的心情,所有人都覺得皇上說一不二,但是每天跟着陸淵的他知道皇上有多少無奈。權衡廟堂,平衡前朝後宮,近到京都,遠至邊疆,整個天下的人都指着他生活。

可誰又真正地關心他的感受?

“別哭了,朕又不在意他們喜歡誰,只要別給皇家丢臉,朕可以睜一只眼閉一眼。”

“皇上。”沈言突然抱緊了陸淵,“她們不疼您,我疼您。”

七十五、柳府事

看着頭頂的帷帳,聽着帷帳外喧鬧的聲音,沈言意識到自己似乎起晚了。

一骨碌爬起來,床邊已經沒了人。

他趕忙打理着自己,帷帳就被掀了起來:“醒了?”

“皇上……”沈言讷讷道,有些不好意思,昨天自己似乎哭着睡着的,這會兒眼睛還有些酸澀。

陸淵遞給他一塊冰涼的布巾:“來,醒醒神。”

沈言手忙腳亂地:“現在什麽時辰了?”

“圍獵快開始了,就等你一人了。”

沈言頓時慌了,陸淵自我反省了一下覺得不能這麽欺負人:“逗你的,薛明也還沒到。”

大将軍薛明……

沈言抿了抿唇,不是很高興。

陸淵見狀有些好笑:“你想得比我還多,放心,他沒到不是藐視皇威。朕估計……他一整宿都沒睡着。”

“為什麽?”沈言憤憤道,“難道您給的誠意還不夠大嗎?”昨天的盛宴已經表示了皇上對于武将的賞識,之後論功行賞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

陸淵點了點他的鼻子:“你知道皇後禮佛的寺廟在何處嗎?”

“皇後不是昨日……”

陸淵手指抵唇“噓”了一聲:“那寺廟離這裏只需半個時辰的馬車,你以為她為何非要以宮女的身份混進來?”

自然是見在宮中見不到的人……

沈言睜大了眼睛,臉上滿是愕然。

腦子裏突然閃過了薛明的身世——

薛明出身低微,父母皆是柳家家奴,後受柳國公賞識,免了他的奴籍。薛明一直為薛府效力,之後入伍從軍。

皇後柳玉璃想見的人竟是此時征讨柔然的最大功臣——薛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