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禁城深宮

“小浩呢,人該下學了罷。”董欲言主意已定,便不再去想它。

“這不在弄巷裏跟那幾個娃娃捉着迷藏呢。”姚媽答道。

“唔,我也去。”欲言面上露出一個孩童般的笑。

她太累了,該喘口氣了。

第二日,姚叔便揣着這枚玉佩,走遍了京城大大小小幾乎所有的當鋪,只是這玉佩上雖沒寫着禦賜二字,在行家眼裏,卻是一眼便看出這物來自大內,竟無一家敢收。

正當絕望之際,卻在一家當鋪內遇到了一位來自東洋的珠寶商人,願意将此物收下,只是給的價錢,卻是相當的低。

“四百兩,再多就不要了。”那商人是這般說的。

“四百兩,這東西兩千兩怕都不止啊!”姚叔不可置信的看着那位東洋商人。

“這東西一看就是贓物,你是遇到了我,否則這東西就是有價無市,一文錢都賣不出去。”那商人雖一臉狡詐,這話說的卻是實話。

于是最終姚叔只得沮喪着臉帶回了四百兩白銀。

當天晚上,欲言開始坐在燈下盤算着她所有的家産,這一年來她多少是攢下了近百兩銀子,再去催讨一些未結的藥費,然後再想辦法借一些——

或許能在半年期滿之前湊夠六百一十六兩紋銀也未不可說。

*——*——*

這般過了兩天,這日上午,欲言正如往常一般坐在堂中替人號脈診病,突然聞得門外傳來一陣馬蹄聲,緊接着,又是梆子聲在門外響起。

一時間,堂內所有的人包括來看病捉藥的客人都吓了一跳,正詫異間,卻見三位黃門差人出現在了杏林堂門口。

當中一人手裏捧着一紙诏書,另外兩位小太監伴在左右兩旁,一行人來到了大堂的正中。

Advertisement

“宣太後懿旨,董欲言接旨。”當中那位太監打開诏書,表情慎重的念了起來。

欲言心中一慌,不知到底何事,急忙走出來,雙膝着地跪了下來。

“民女董欲言接旨。”董欲言一臉的忐忑不安。

同樣,姚叔姚媽等人亦慌張的跪了下來,不曉得這黃門中人此番前來是兇是吉。

總不會那麽巧,被太後發現他們當了那塊玉佩吧,只是即便如此,也應該是由吏部的人前來審訊,怎麽會讓宮裏的人來呢。

待那太監将懿旨念完,這杏林堂的人懸着的心終于放下。

原來太後那日游園受驚後,身子一直不适,吃了多少禦醫的方子調理,卻怎麽也不見好,後來經提醒,魏總管方記得董欲言曾留下過一個方子,于是試着按方煎服了一劑藥給太後,

不想太後服下之後,氣色竟好了許多,于是便急急派人召欲言入宮替太後繼續診治。

這一下,杏林堂即刻又變得亂糟糟了起來。姚媽開始為欲言進宮的衣着發愁,姚叔則在急忙替欲言收拾着醫囊,生怕有遺漏。

大約鬧騰了兩炷香的功夫,欲言終于收拾停當,依舊穿着那件藍色的杏花裳,攜着醫囊,坐上早安排好的轎子,随那三個公公進宮去了。

這轎子到了皇宮東邊的側門陽武門前那條護城河的橋頭便停了下來,欲言下了轎,跟着宣旨的太監進了門,便有兩位年紀較長的宮女前來相迎,其中一位看了眼欲言,不禁笑了起來道“姑娘這是來見太後呀,這也穿得太磕碜了吧。”

“姐姐取笑了,這已經是民女最好的衣裳了。”到底是十四五歲的少女,望着眼前衣着考究的宮女,欲言難免幾分自慚形穢。

那兩位宮女面上露出微微驚訝之色,随即相視一笑,便開始跟欲言說這一會觐見太後的規矩,這路要怎麽走,手要怎麽放,眼睛要怎麽看,說着說着,終于來到了太後日常起居的懿壽宮。待到了福禧齋門口,這兩位宮女打住了腳,其中一位對屋內喊道:“杏林堂董欲言觐見!”

“宣。”裏面傳來一位宮女的聲音,董欲言這才敢邁過門檻,朝屋內走去。

屋子裏面似乎有不少的人,欲言謹記最開始那兩位宮女的教誨,眼睛不敢別處打量,只徑直朝太後走去。

太後此刻正坐在她常坐的北炕上那張紅漆嵌螺钿壽字炕桌邊,與上次在王府花園相比,人面色明顯晦暗了許多,雖強打着精神,卻依然難掩疲憊之色。她身邊躬腰站着另外兩三位身着太醫院服飾的男子,似乎正在跟太後說着什麽,欲言行至太後跟前,便雙膝一屈,跪了下去,認認真真的叩頭行了一個大禮,嘴裏一字一句的念道“民女杏林堂董欲言叩見太後,恭祝太後萬福金安。”

念罷,又叩了一個頭。

“起來罷,孩子,秀春,給董姑娘讓座。”太後帶着幾分倦意,淡笑着朝欲言微微擡了一下下巴。

“謝太後。”欲言站了起來,便見那個叫秀春的宮女來到欲言身邊,指引着欲言來到炕邊的一張圓木凳前。

欲言哪裏敢坐下,她朝太後微屈了一下膝蓋,行了半個禮,擡眼望着太後嘴裏道“謝太後賜座。”人卻依然站着。

只是她這一眼,除了看見太後外,更是看到了太後身側的另外三位太醫。那個有點駝背的是李太醫,那個瘦骨嶙峋的是趙太醫,而另外一位發須花白的,卻正是那位一心要盤下她杏林堂的馮太醫馮元凱!

咦,他怎麽正好也在這裏。欲言詫異之下,便旋即反應過來——馮元凱現在是太醫院的首席太醫,他在這裏是理所應當,自己的出現才是叫人驚訝呢。

“馮伯父好,李伯父,趙伯父好。”欲言向他三人一一屈膝行禮。

不管怎麽讨厭馮元凱,此刻在太後寝宮,這該有的禮節是一分不能少的。

這三人都是她父親昔日的同僚,自然都是認識的,趙李二位太醫撚着胡子朝欲言點了點頭回應道:“董小姐好。”只是面上卻難掩輕視不服之色。

終究一個半大的小丫頭,不過湊巧撿了次便宜,竟真的就還登堂入殿了。

馮元凱卻滿臉謙恭微笑,“董小姐年紀輕輕,醫術竟能有如此精湛,老夫是在是佩服啊佩服啊!”

這小妮子一年多不見,竟是越發的好看了,只是那一雙眼睛卻不像個十五歲的少女,太清寒了。

“馮叔叔過獎了。”欲言亦含笑作答。

這兩人在太後面前把戲演得得極好,任誰也看不出他們的心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