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
老太君主動的拉着明氏的手,“這些年,府上的事務多虧你了。”“老太君,這是妾身應該做的,您要是這樣說,妾身有些惶恐。”說着明氏起身跪在老太君的面前,“趕緊起來,這些年你對定國公府盡心盡力,鞠躬盡瘁,老身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也難為你了,老大家不中用。
老三家你也看到了,你別跟她們一般見識,府上還指望着你。”接着老太君從枕頭下面拿出一個梓木的盒子遞到明氏的面前:“這些年辛苦你了,也沒有什麽好東西給你,這顆夜明珠你拿着。”老太君給明氏夜明珠,明氏迅速的推辭,明氏越是推辭,老太君的臉色越是不好看。
“怎麽,老身的話,你也敢不聽。”板着臉,明氏只得收下。這樣老太君高興了不少,明氏離開老太君的院子,松了一口氣。想必陳氏和劉氏根本不會碰到定國公府的中饋,這樣就行。至于三夫人劉氏一回到院子就大火,對着丫鬟破口大罵。身邊的丫鬟都低着頭,不敢招惹劉氏。
也習慣劉氏的脾氣,就給劉氏罵兩句,劉嬷嬷揮揮手:“行了,你們都下去吧!”丫鬟們迅速的告退,劉嬷嬷關上門。有些責備的說道:“夫人,您別生氣了。”“嬷嬷,你說我怎麽能不生氣呢?往日老太君哪裏會護着齊玉娴那個丫頭,還是明氏,也不知道哪裏抽風,居然也幫着齊玉娴。
我在她們眼裏算什麽,什麽也不算,是不是?”嬷嬷輕輕的走到劉氏的身後拍着劉氏的肩膀,“好了,夫人,消消氣。”“嬷嬷,你讓我怎麽消消氣,現在一個丫頭片子都爬到我的頭上來了,要是我再忍氣吞聲下去,他們都以為我們三房好欺負。”劉氏這一次不能再容忍着老太君和明氏。
“夫人,您就算生氣又能怎麽樣,要不然這樣,等到三老爺回來,您好好的跟着三老爺商量着。”劉嬷嬷勸着明氏,明氏冷哼着:“我跟他怎麽商量,他會聽我的嗎?”要是能聽劉氏,劉氏早就高興,還用得着現在那麽麻煩嗎?齊玉紫還以為連姨娘不會再責怪着自己,哪裏知道回到屋裏。
連姨娘就給了齊玉紫一個巴掌,齊玉娴握住嘴巴不敢置信的盯着連姨娘:“姨娘,您這是做什麽?我哪裏做錯了嗎?”“不是跟你說的很清楚,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你不過是大房的庶女,怎麽可以沒大沒小的依偎在老太君的懷裏。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麽還記不住!”
說着連姨娘氣憤的點着齊玉紫的小腦袋,齊玉紫的眼淚嘩嘩的流下:“那是老太君要我到她的身邊,我難道還不聽老太君的話,姨娘。你太過分了,我不想你做我的姨娘了。我是庶女,那又怎麽樣?”連姨娘氣的臉色蒼白:“既然知道你是庶女,那就應該有庶女的樣子,你瞧着二姑娘。”
敢情在連姨娘的心裏,庶女就應該一輩子沒有出息。齊玉紫現在跟連姨娘說不通,不辯解。連姨娘的話,大不了齊玉紫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連姨娘瞧着低着頭的齊玉紫,似乎知道錯了。畢竟是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哪裏有不心疼的道理,連姨娘走到齊玉紫的身邊:“紫兒,你日後可斷然不能今日一樣。”
輕輕的拍着齊玉紫的後背,抱着齊玉紫。相對于連姨娘的欣慰,王姨娘就生氣多了,跟着齊玉琴說了半天。齊玉琴什麽話也不說,“你這個丫頭,我跟你說話,你怎麽都不吱聲,怎麽了,你也不是啞巴。”氣憤的讓王姨娘扭着齊玉琴的耳朵,齊玉琴含着淚:“姨娘,我不要去讨好老太君。”
“為什麽?你瞧着你大姐姐和三妹妹都知道讨好老太君,你怎麽就不學着點兒。你要是能哄着老太君高興,我們娘倆在府上的日子也好過一些。姨娘可都指望着你呢!”王姨娘說話的聲音放低一些,可是就算這樣。齊玉琴也依舊沒有松口,王姨娘真的恨不得當初齊玉琴生下來的時候就掐死齊玉琴。
也不用現在生着悶氣,最後王姨娘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打着。陳嬷嬷一回到屋裏,就高興的不行,“大姑娘,這一次看府上誰還敢瞧不起我們。”“嬷嬷,可別說這些話,被人聽到就不好。”小心隔牆有耳,陳嬷嬷點點頭:“奴婢知道了,奴婢知道了。大姑娘,那你說三夫人會不會記恨我們?”
陳嬷嬷有些擔憂的望着齊玉娴,“嬷嬷,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齊玉娴這樣說,陳嬷嬷也就準備幫齊玉娴準備筆墨紙硯。齊玉娴目送陳嬷嬷離開的背影,許久才收回目光,不知道在思考什麽。很快明氏就通知學堂,齊玉娴要去學堂。夫子也都準備好,今天陳嬷嬷早早的就喊着齊玉娴起身。
“大姑娘,趕緊的起來用膳,一會兒奴婢帶着您去學堂。”陳默默笑眯眯的盯着齊玉娴,所以的希望都放在齊玉娴的身上。齊玉娴睜開眼睛,撒嬌的說道:“嬷嬷,我再睡一會兒,就一小會兒,好不好?”陳嬷嬷也想答應,“不行,大姑娘,今日可是您去學堂的大日子,可不能遲到。
聽嬷嬷的話,要換做休息的日子,嬷嬷就由着你。可是今日真的不行!”陳嬷嬷見床上的齊玉娴沒有動靜,迅速走到床前催促齊玉娴。齊玉娴不過想跟着陳嬷嬷撒撒嬌,如今還是算了,早些起來,別讓陳嬷嬷擔心。快速的起身,見到陳嬷嬷臉上燦爛的笑容,齊玉娴覺得很值得。
用完早膳,齊玉娴想着:“嬷嬷,要不要去給祖母和母親請安?”陳嬷嬷輕柔的幫齊玉娴整理衣裳,“大姑娘,還是想去學堂,等到下午下學再去給老太君和夫人請安。”這樣似乎也行,齊玉娴在陳嬷嬷的帶領下,一路很安靜的來到學堂。還記得前一世,齊玉娴壓根沒有上過學堂。
Advertisement
從假山上摔倒之後,齊玉娴很少再出現在衆人的面前。兩個月後,陳氏去世,周氏很快就進門,還記得明氏曾經提起讓齊玉娴去學堂。周氏心疼齊玉娴,說了不少去學堂的壞處,齊玉娴會受到夫子的管教拘束。齊玉娴撒嬌的求着周氏,不想去學堂,周氏沒有辦法只有答應齊玉娴。
現在想來一切都是周氏的陰謀,早就等着自己鑽入圈套。不上學堂,能知道什麽大道理,一個人在院子裏面,整日就知道與仆婦為伍。這一世齊玉娴不能再重蹈覆轍,周氏,你別想進定國公府的大門。陳嬷嬷停下腳步,認真的說道:“大姑娘,到了。”随着陳嬷嬷一起進去,撲面而來的書香之氣。
齊玉娴一直低着頭走到屋裏,快速的打量着屋裏,只有二姑娘齊玉琴和三姑娘齊玉紫。二房到現在為止只有明氏所出的兩個嫡子,至于三房劉氏所生的五姑娘齊玉柔如今才四歲,平姨娘所生的四姑娘齊玉蘭也才四歲,她們還不到年齡。都在各自的院子養着,定國公府之前沒有規矩。
可是自從老太君的嫡幼女齊妃娘娘入宮之後,老太君定下規矩。定國公府的女眷等到五歲之後,就要送到學堂,不管學到什麽。送入學堂總是好的,只有齊玉娴那真的就是意外,齊玉紫如今五歲,齊玉琴六歲,都到了年紀。齊玉娴之前不入老太君的眼,整個人有些木讷,沉默少言。
加上生母陳氏在老太君的面前,甚至整個定國公府都沒有話語權。自然就容易忽視齊玉娴,現在情況有所好轉,老太君也想着培養齊玉娴,也許是一個好苗子,不能耽誤。另外還有明氏的推波助瀾,因為齊玉娴上學堂,劉氏可生了好大的氣,可惜自己所生的五姑娘才四歲,比她們可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