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如姜穂兒所擔憂的那樣,端王妃朱氏這兩日差點被氣瘋。
昨日那菊香跟姜穂兒在丹華苑外才剛吵起來時,就有丫鬟來通報了她,而她之所以置之不理,确實是想等事情鬧大了再出去責罰,好出一出最近受的這股悶氣,哪知還沒等她出手,蕭元翊竟叫人把那菊香給她扔回來了,鮮血淋漓不說,還生生在丹華苑斷的氣,這不是明擺着找她的晦氣嗎!
一連兩日,朱氏都氣得吃不下睡不着,好不容易平複下去的心口重又疼了起來,叫她連傳了好幾回府醫。
秋淩看在眼中,忍不住跟她請示道,“王妃,今次世子如此過分,王爺總不會還要縱容吧,與其您在這裏生氣,何不去求王爺主持公道?”
朱氏卻哼道,“說到底那也是他的親兒子,他就算不縱容,還能怎麽着?我也想明白了,今後不能再指望他。”
秋淩一愣,“那……要指望誰?”
朱氏卻并未直接答,而是哼笑一聲,道,“再有半個月,就是太皇太後的壽辰了,我這麽多年都忍了,難道還忍不了這麽幾天?”
秋淩這才明白,原來主子這是打算越級,直接把狀告到宮裏去呢!
這果然是個好主意,不是前幾日太皇太後還斥責過王爺,說什麽萬壽節的當口卻要生出血腥之事抹煞福氣,那如若叫宮裏那幾位貴人知道蕭元翊幹的事兒,就不信誰還會護着他。
秋淩對主子佩服的五體投地,由衷道了聲,“王妃英明。”
~~
在床上接連躺了兩日後,姜穂兒終于下了床。
燒已經退了,然身子骨還是有些軟,但她有自知之明,身為一個下人,住在廂房就算了,如若還趁着生病偷懶不幹活,那她也沒多大用處了,極易自身難保。
所以為了生存下去,她堅持着給世子爺每日做點心,好證明自己還是有用的。
眼看着一日日過去,秋夕節就要到了。
秋夕歷來是大節日,尋常百姓阖家團圓,而對于蕭家皇室來說,這個日子還是太皇太後的壽辰。
Advertisement
尤其,今年正逢太皇太後七十大壽,宮中陛下為彰顯孝心,下令為皇祖母大辦,因此今年的七夕會格外隆重些。
姜穂兒一直把這個日子放在心上,先前在丹華苑時,她就曉得二公子蕭元泰會有一番特別的準備,也特意跑來告訴了蕭元翊,想提醒他也做點準備,以免到時落了人後。
然而眼看日子近在眼前了,這位爺竟然一點動靜也沒有。
正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姜穂兒實在沒忍住,趁着送點心的時候問了他一句,“爺,眼看就要到太皇太後萬壽節了,您可備好了賀禮?”
正準備吃點心的世子爺揚眉看她,“你很關心?”
姜穂兒點頭,“這于您來說是大事,奴婢自然關心,奴婢之前就跟您禀報過,二公子早已經單獨備好了賀禮,您可是長兄,到處若沒有準備,豈不很被動?”
“有道理,”
蕭元翊聞言點了點頭,複又看她,“那你覺得,我該備些什麽?”
姜穂兒頓時無語,敢情他還真的沒開始準備?
“奴婢哪敢為您出主意,奴婢不過廚房燒火做飯的,要見識沒見識,除了做點心,根本不懂其他。”
卻見蕭元翊發話,“那你就替本公子做份點心,到時我帶進宮去便是。”
姜穂兒啊了一聲,懷疑自己聽錯了,“您要給太皇太後送奴婢做的點心?”
這可是皇家哎,不是布衣平民,好歹是皇祖母過生日,你就只提包點心去?合适嗎?
蕭元翊卻似乎并不覺得有什麽不合适,道了聲正是,又補充道,“就做上回的那種蜜三刀,那是老太太最愛吃的。”
老,老太太?
姜穂兒瞠目結舌,原來尊貴如太皇太後那樣的人物,居然能被稱為老太太?
不過說到底人家是親祖孫倆,大約人家一直是這麽互動的,姜穂兒自是不敢置喙,而眼見世子爺主意堅決,也實在無法,只好照吩咐做了一包蜜三刀。
後來又覺得世子爺只提這麽一包點心是在寒摻,于心不忍下,又做了一份蘇氏的椒鹽月餅,也算是合了時宜,一起送到了世子爺的面前。
“這是奴婢剛做好的蜜三刀,還另有一份椒鹽月餅,請您過目。”她小心道。
因着要入宮赴宴,蕭元翊今日換了麒麟紋的吉服,一身的朱紅,頭戴玉冠,更顯得人精氣十足,聞言将目光掃向她手中的點心,道了聲知道了,便打算出門。
姜穂兒自覺立定垂首,做出要恭送他的樣子,餘光卻見,世子爺又停下腳步來看她。
“身子好些了嗎?”
姜穂兒慣常要點頭,然而未開口,卻忽然咳了兩聲。
他便停住不走了,凝眉道,“和尚的藥現在不管用了?”
姜穂兒明白過來什麽意思,馬上搖頭道,“不不是的,大師的藥很好,是奴婢的身子太不争氣了。”
其實她剛才只是被口水嗆得,只不過礙于面子,沒好意思說。
不明真相的世子爺卻有些不太放心,想了想道,“今日好好歇着吧,教膳房給你弄飯,別忙活了。”
瞧她的那點腰,病過這一場後,似乎更細了。
姜穂兒只能道是,一時之間,心間竟還有些感動……
咳咳,這位主子倒挺會關心人的。
囑咐完這些,世子爺再無什麽挂心事,便出門去乘馬車了,倒沒忘叫人把姜穂兒做好的點心提上。
端王府距皇宮不遠,時候不久,就到了宮門外。
皇宮今日裝點得很是隆重,宮燈高挂,花團錦簇,來來往往的侍衛太監們都穿着吉服,滿是節慶的氣氛,蕭元翊落地後大致打量一圈,宮門口值守的侍衛們認出他來,趕忙低頭行禮,“見過世子。”
他微微颔首,大步邁了進去。
~~
今日皇室宗親齊聚,皆是為太皇太後祝壽而來,因此整個皇宮就數老太太的壽安宮最為熱鬧,衆人到後,先排好隊列向太皇太後行了隆重的賀壽禮,緊接着,便獻寶似的依次展示各起自的壽禮來了。
“老祖宗您看,這尊觀音以天山白玉雕制而成,通體一點兒瑕疵都沒有,這可是我們家王爺親自督促匠人完成的,恭祝您老神明保佑萬壽無疆。”
順安王妃嘴跟抹了蜜似的,叫人一眼瞧上去,直覺那觀音像剔透玲珑,愈發的貴重了。
老壽星太皇太後笑道,“不錯,你們有心了。”
順安王妃很得意,一旁的順安王也很滿意,兩口子獻完禮,就到一邊坐着去了。
緊接着又有南安王府敬獻的南海壽山石,鎮北王敬獻的天山雪蓮王,叫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然最為特別的,卻要數東陵王府敬獻的一尊金佛,用十足赤金打造,雕工十分精細,竟有三尺來高,從箱中乍一擡出便驚豔整座宮殿,金燦燦的差點要閃瞎衆人的眼。
東陵屬地內有金礦,東陵王富可敵國,這都是天下皆知的事實,然而直到衆人親眼見到這麽大塊的金子,才對東陵王的有錢程度有了一個具體的認知。
那可真的是……好有錢啊!!!
上座的皇帝十分意外,老壽星太皇太後也被吓到了,趕忙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對有錢人東陵王道,“震池,何須如此破費?”
東陵王笑呵呵的對老壽星道,“今年逢您七十大壽,這麽吉利的日子,自然該敬獻特殊的賀禮,再說,若非當年您的撫育之恩,我怕是也當不上這東陵王了,這點心意算什麽呢?”
東陵王大字蕭震池,乃先帝堂弟,因幼年喪父又喪母,太皇太後那時念他可憐,就做主帶進宮中親自撫養成人,雖不是一母同胞,但與先帝自幼在一處屋檐下長大,感情深厚,故先帝登基後,便把他封去了富庶的東陵。
要知道今日獻寶,衆人都是暗自較着勁兒的,都想壓別人一頭,然而這尋金佛一請出來,頓時無人再敢與之争鋒,殿中衆人表面稱贊東陵王孝感動天,暗地裏怕不是都在罵他出風頭。
皇帝适時出聲,笑呵呵的對太皇太後道,“皇祖母,這尊金佛如此貴重,不如朕命人在宮中建一座金佛堂來專門供奉,如何?”
這麽大的金佛,如若不放在佛堂,還能怎麽安置,老壽星只得說好,又引得衆人一陣馬屁。
端王府今次敬獻的賀禮,乃是有幾百名繡娘共同繡制成的萬壽山河圖,方才就已經拿出來了,此時,眼見長輩們都已經敬獻完,朱氏便趕緊朝蕭元泰使了個眼色。
蕭元泰于是咳了咳,上前道,“孫兒不才,也為皇祖母備了賀禮,還望祖母不要嫌棄。”
太皇太後有些意外,“你也給哀家準備了賀禮?”
蕭元泰點頭道是,随即拿出一個紫檀木的盒子,手掌寬,約莫半尺長,上頭還雕刻了梵文,看樣子倒是挺精致,也不由得更叫人期待起裏頭的東西來。
而等盒子打開,便露出裏頭的東西來,如鴿子蛋般大小的珠子穿成串,顆顆圓潤,純白無瑕。
懂行的已經看出端倪,蕭元泰也自己介紹到,“上月孫子無意間獲得一批砗磲,便叫人制成了佛珠,特意敬獻給皇祖母。”
太皇太後似乎還有些意外,“這是砗磲?哀家可從未見過這樣大的砗磲。”
蕭元泰笑得溫文爾雅,“是孫兒親自看見工匠打磨的,确實是貨真價實的砗磲無誤,皇祖母請放心。”說着又解釋道,“因着原物就比尋常的砗磲要大,所以制成珠子後就更大一些。”
方才被東陵王的金佛閃瞎了眼,眼下用這種純白的寶物洗洗眼也好,一時間,衆人都跟着贊嘆起來,誇獎蕭元泰的孝心。
朱氏很是得意,然得意完後,卻把目光投向一旁的蕭元翊身上,咳了咳,似笑非笑的道,“翊兒,聽說你也為皇祖母準備了賀禮,怎麽還不拿出來?”
下章看世子如何打臉~~
---
咳咳,暑假在老家待美了,沒想到回來後水土不服了(吐血.JPG,目前本人正處于暈暈乎乎病秧狀态,如果明天能爬起來大概會有加更,如果沒有就還是晚上了嘤嘤,請寶貝們見諒麽麽啾~~
推薦《穿成七個大佬的白月光》by北宮如如
文案:
謝錦寧穿越後,父親是大胤朝雄踞一方的異姓王;
師兄是皇位第二順序繼承人,盛京城萬千少女做夢都想嫁的古往今來最帥皇長孫;
從小玩到大的竹馬,是日後名垂青史、醫術通神、活人無數的醫聖。
而她自己,就更牛了,她成了七個大佬願用盡一生寵愛呵護的白月光:
出門散個步,救回來的被人追殺、遍體鱗傷的小孩,日後成了威名赫赫的戰神。
不經意保護的一個遭受古代校園霸淩的小可憐,未來是權傾朝野的攝政王。
路邊撿到個小乞丐,日後居然是劍術通神、載入史冊、刺殺一國之君還能全身而退的傳奇刺客。
周游列國,作為賭資贏回來的爹不疼、娘不愛的慘兮兮小女孩,未來是魅惑衆生、一笑傾城,卻只肯在她面前笑的天下第一美人。
……
于是日後,畫風成了:
謝錦寧無論做什麽說什麽。
大佬們:“阿寧說什麽做什麽都是對的。如果不對,參考前一句。”
……
謝錦寧打人臉時,
大佬們對被打的人道:“阿寧打你是看得起你,你居然敢躲?”
……
謝錦寧出行時,
大佬們:“她在哪裏受傷,我就讓哪裏血流成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