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年後,德國柏林。
汪曼春把一頭長發簡單的束在腦後,然後戴上一頂灰色鴨舌帽。她穿着一身男裝,圍了條圍巾就出門了。
這八年裏的前四年,唐十帶着她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以黃埔軍校為起.點,他們走過了東北、華北、華中和西北,住過洋房別墅也鑽過泥屋窯洞。用唐十的話來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等你學的多了,見的多了,自然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那四年裏汪曼春跟着唐十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沒錯,确實是純粹的知識,汪曼春每次回想起初學時的慘痛經歷,就不得不為自己掬一把同情淚。
汪曼春絕對不是笨蛋,她非常聰明,然而當唐十扔給她一堆古籍時,她還是傻眼了。
“你是要我去考科舉嗎……”
“當然不,”唐十小幅度的搖着扇子,“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再不濟也可以學學古人是怎麽耍嘴皮子罵人的。你需要在一個月內讀完這些書,然後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個角度各寫一篇三千字以上的總結交給我。記得認真讀,如果你随便應付了事,會兩個月沒有肉吃喲。”
汪曼春:我……
“這是什麽?”
“數理綜合,雖然我覺得你将來可能不太能用的上太高深的理科知識,不過好歹你得清楚你是怎麽來的将來每月領多少工資交多少稅子彈為什麽能殺人以及殺人之後怎麽毀屍滅跡。”
汪曼春:我……
“這又是什麽?”
“日語德語俄語英語法語基礎教程,你不需要學太多,這五門就夠了;也不需要學太深,能聽能說掌握日常用語就行。來日你痛罵侵略者和賣國賊,六種語言輪番上,再加上文言文,有沒有很爽?”
汪曼春:我……
當汪曼春委婉的表示自己做不到時,唐十的神色驚訝極了:“我都能做到的事,你為什麽做不到!”
#我錯了唐十我不該說你只會刷臉#
Advertisement
#心好累,每天都在拷問自己的智商#
唐十慢悠悠的拉着二胡:“其實我還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樣樣皆通的,你學完文化知識再來跟我學這些?”
汪曼春:“你還有什麽不會的?”
唐十笑道:“我不會打仗。你看我軍事理論豐富,可是真刀真槍上戰場,只有廣州商團那麽一次。說起來國內也不安穩,再過兩年我可以送你去德國,專門給你請個上過戰場的老師。”
“我又不打仗,學那個做什麽。”
四年間汪曼春只見過汪芙蕖一次,他看上去沒什麽變化,聽說唐十帶着汪曼春去了外地也沒有什麽異議。
四年前,奉系軍閥的頭子死在日本人手上,正在北平談生意的唐十接到蔣校長手書,放下手頭的生意前往沈陽勸說那位年輕的繼任者改旗易幟。
在走之前,唐十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他托人送汪曼春去德國學習軍事。
“我已經告訴你叔父了,”唐十笑着說,“阿春,不要妄自菲薄,你非常優秀,又喜歡軍事,誰說女子就不能帶兵打仗了?等你回來,我那套沙盤都送給你。”
四年一晃而過。
汪曼春無聊的攪拌着杯裏的咖啡。
唐十給她找的都是最好的老師,絲毫不遜于軍事學院的教官,只是如今戰事已起,他卻說什麽不願意讓她回國,只說叫她再多學些東西。倒是汪芙蕖叫她回去的電報一封接着一封。
汪芙蕖并不知道汪曼春在德國學的是什麽,只當她是來德國躲避戰亂的,然而這種時候戰火未熄,日本人甚至都打到了上海,叫她回去,汪芙蕖想做什麽?
“找我咯,”唐十在電話裏的聲音很無所謂,“我在國內都聽說了,上海那邊明家和汪家鬥得很兇,現在的明家家長明鏡完全不給汪芙蕖面子。汪芙蕖需要一個新勢力把上海的水攪混。”
“你的意思是不要我回去?”
“最好……別回來……呃,随你吧。”
還是要回去的,汪曼春想。
到了德國之後,汪曼春才明白為什麽人人都想拉攏唐十——他有錢啊!別看那貨整天嚷嚷着沒錢了混飯吃,他在歐洲有一套完整的産業鏈,最重要的是,他名下有規模非常大的醫藥公司和軍火公司,加之唐家的海外背景,連日本人也不能輕易動他。
唐十,就是各大勢力眼中的肥羊。然而唐十除了積極支持抗日之外別無所求,他孑然一身奔波在國內,幾乎沒有弱點。在汪芙蕖眼裏,大概得唐十盡心教導,還送到國外避亂的汪曼春,勉強可以算是他的軟肋。
而事實……也差不多。
“你真想回去也行,”唐十說,“不過你的安全就不能保證了,咱們兩個的關系,中.共高層和蔣校長那一派是知道的,想用你來綁定我的可不止汪芙蕖一個。”
汪曼春露出明豔的笑容:“如果因為害怕危險就躲着,那我就不是汪曼春了。”
三個月後,汪曼春悄悄回國,先去看望唐十。
唐十早先在東北組織抗日活動,九一八之後充當了當地抗日武裝和中央的聯絡人,直到三二年七月份才離開東北,暫居武漢。
汪曼春在唐家的別墅裏見到唐十的時候也愣住了:“你……也老了啊。”
僅僅是四年未見,唐十的變化大的驚人。這一年他三十二歲,頭發已經白了一半,眼角也爬上了細密的皺紋,瘦了很多,衣服穿在身上好像能透風。
唐十的眼睛很亮,他快步從門外走進來,身上的大衣也被帶的在空中揚起:“回來了?都變成大姑娘了。”
汪曼春心中泛起苦意。
“我在德國見過你的醫生,他說你的身體一直不好,不能勞神費力。我想這幾年你都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吧。”
“對不起讓你擔心了,”唐十笑道,“我這不是從東北退出來了?接下來我去幹後勤,這活兒輕松。”
汪曼春不滿道:“我覺得你才該避到國外去,好好養身體。你不是有錢嗎?多砸些錢給國內軍隊也是支持抗日了。”
“曼春,你信命嗎?以前有個人說我活不過四十五歲。”
“別胡說,是你教的我生物,算命的說的話,能信嗎?”
“人生苦短,”唐十說話時神采飛揚,“我不想做投機分子,也不想做政治家,我只想看到國家安定,百姓安康。”
汪曼春一時無言。在她看來,唐十和上輩子的明樓,其實是同樣的人,雖然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報國方式,但都願意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和我完全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 直接把時間線往後扯了好多年,我的老毛病,小說一上五千字就各種沒頭緒,已跪
另,電腦正在裝軟件,已卡成狗,好想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