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戴志天很耐心的聽着,一路聽下來正好把車停在院子中,林敬松也講完了。

下車來,戴志天坐在椅子上就開始埋頭在板子上塗鴉,林敬松去廚房煮茶的功夫,再回來看見板子上已經是他這幾片山頭的草圖了。

就連大小規模都特別合适,嘿,別說,還真是個人才!

等林敬松端了茶水過來坐下,戴志天指着板子對林敬松道:“你要是想住在桃花嶺,以便可以看到兩邊情況的話,是需要在半山腰挖個小平臺的,否則這邊山體太陡,不好建房子,但是一挖山,就會導致山體岩石的松塌,很容易導致滑坡問題。”

這确實是個是問題!

林敬松皺着眉毛,問:“就沒有別的什麽辦法了嗎?”

戴志天在桃花嶺跟它旁邊的小山頭上畫一個圈兒,道:“我們可以把這個山溝填平,這裏也算是個高處。上,可以仰視桃花嶺山頭,下,正好可以看到山下的平地,向南可以清楚看到翠山情況,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小東山沒辦法一欄全貌了。”

這個結果林敬松還算是可以接受,畢竟要是真追究下來,住在哪兒都沒辦法把全部地方都監視在眼皮子底下。

地址一确定,林敬松又多嘴一句:“剛才說挖山不安全,那填埋山溝呢?”

戴志天很有自信的笑笑,從圖庫裏翻出幾張照片,照的正是那個山溝,他翻到最後一張上面,指着裏面的大石頭道:“我們可以把這些大石頭墊在這裏、這裏,以巨石做支撐,從下面看會很漂亮。

同時在裏面用鋼筋水泥加固,再加上巨石本身的重量,而且這邊又是桃花嶺的緩坡方向,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這下,林敬松就放心了,于是又開始商讨房子風格問題。

按着林敬松的想法,他是想把房子建得盡量大一點兒,反正這裏空間足夠大,他完全可以多造些房間,可以招待大量的朋友來小住。

按着林敬松的意見,戴志天給出一個方案,大概是建一個現代化的四合院結構。靠山一面是雙層小樓,另外拐角是一個整間和半個閣樓的設計,那裏平臺足夠大,整個房子完全可以設計得很闊。

房子草案商定出來結果,戴志天就埋頭在板子上寫寫畫畫,另外在剛才的圖上又做修改,當中都沒怎麽擡頭,除了中間口渴,喝了一口茶水被驚豔到之外,一直都在認真工作。

一會兒,房子設計得草稿圖就出來了,戴志天給林敬松看一下,林敬松表示滿意。

接着他又正色道:“是這樣的,我手裏一直有個合作的工程團隊,我們一起合作很多次也有了默契,是希望可以再在林先生這次的委托中再次共事的。”

“當然可以,只要價錢合理,只要幹活細致!”林敬松是沒有任何意見的,他本身也更喜歡跟更加知根知底的人合作。

現在要是突然有個人冒出來,要以二十塊錢一斤的價格收購他的西瓜,林敬松還真不願意賣,一來是不想毀約,二來也是懶得麻煩。

上次搞個修路的事兒就足夠他煩了,這種人事林敬松現在還真不想摻和。

“當然不會,我們合作出來的成果一向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戴志天笑的完全自信。

方方面面一談攏,戴志天就準備回去用電腦做三維例圖了,他要思考空間規劃的問題,到時候再發給林敬松,要是都沒問題就可以簽訂合同,就可以開始動工了。

在戴志天分別之時,林敬松還沒忘給他準備的小禮物,這讓戴志天非常驚喜,他道:“聽說亭臺樓榭不少食材都是你這邊供應的,這些一定很美味。”

瞧瞧,不用看他就能猜到裏面是食物,這份精明!難怪是跟許英劉東他們慣常合作的。

戴志天一開車,林敬松也開車準備下山給大洋彼岸的那些遠朋友寄禮物。

兩人一人一車,戴志天招呼着林敬松走在前面,苦笑:“這山路開得我實在提心吊膽,我就在後面學習你下山的經驗。”

于是林敬松就走在前面,在後視鏡裏看到戴志天的車一直等到他走一裏多才開始發動。

房子的大概框架一商定下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大概兩天後林敬松收到了戴志天的郵件,裏面是設計的三維立體圖,裏面還包括各個房間的功能分區,林敬松一見着實不錯,就答應下來,準備簽合同。

設計款是十多萬,剩下還得三十多萬的工程材料錢,這已經是劉東介紹過來,打了招呼的價錢了。當然其中也有最近地産業不景氣,價錢回跌的可能性。

先付一半訂金,剩下一半由收驗房子時再付。

林敬松本來還以為自己随便蓋個房子,花個二十萬就差不多了,竟然超額一倍多,不過到底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房子,就是比平常沒什麽特色的老款房子看着漂亮。

反正房子到底還是給人住的,住來舒坦的房子也不在乎多花這麽多錢了。

歸根到底,還是賣西瓜賺的二百萬給了林敬松不小的底氣,他膨脹了啊,要住山景房大別墅了啊!

林敬松沒什麽意見,當即準備簽訂合同,只是這次他就不必往山上跑了,戴志天這次要領着施工隊上來先看下情況。

戴志天領了個黑黑矮矮的胖男人來,他腦袋圓圓的,眼睛也圓圓的,笑起來露着微微發黃的牙齒,不過笑容倒是看着不猥瑣,還挺陽光。

簽了合同,他們就去桃花嶺那邊看了,林敬松陪着也去走走,就在他倆對着地形指指點點交流意見時,林敬松在山上望着下面的平地。

平地有大概四分之一的沙地靠近白河,他全部用來種植西瓜了,另外超過四分之三的土地都是平常的土,他只占了一小半,用來種植蔬菜。

西瓜采收很多次了,林敬松也差不多賺到了二百萬元,這可是他之前從來沒想過的,即便是定價十八塊一斤,仍然沒想到西瓜的産量竟然遠遠高于當初村長的預期。

當時預計的是畝産三千斤,随着前兩次采收,産量遠遠超過三千這個數值,林敬松甚至大膽的預測産量在六千斤以上,而收了這麽多次來看,地裏竟然還有零散幾個西瓜還在長,估計畝産能達到七千斤之多!

這固然有西瓜原本就屬于多汁系的原因,但即便是這樣,産量也非常可觀了。

只是産量再多,到了現在地裏的西瓜已然不多了,林敬松便思考着西瓜收完了這片沙地再用來種什麽。

這片沙地靠近小河,特別是河邊那一片沙土當中水分尤其充足,另外邊緣處則稍顯幹旱,種西瓜時總是要隔三差五的從小河中引水灌溉。

最終,林敬松決定在靠近小河的一半沙地種上白蘿蔔,外圈稍顯幹的一圈種上辣椒,中間則是用紅蘿蔔過渡。

雖說現在八月初種辣椒有點稍晚,不過空間出産的種子一向生長速度快,生命力旺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敲定了主意,林敬松就準備回去育種了。

另外西瓜蔓也得想辦法清理掉,至于方法他準備去善用現代機械,去山下借兩臺機器作業,另外林敬松又想起了之前在跟米國那幾個農學家交流時,無意間翻到的漚肥方法。

林敬松準備用樹上的堆肥方式試一試,之前他用的棗莊農戶們都用的傳統堆肥方式,肥力轉化倒是可以,就是太臭了。

想起本子上寫的菌種,林敬松準備在網上采買一番,如果這次堆出來的肥不臭而且效果也還可以的話,林敬松打算以後都改良堆肥方法了。

戴志天兩人轉了好大一圈,也不顧頭頂上正炙熱的太陽,還準備親自登到山頂去看看。

兩人決定後就對林敬松打了聲招呼,說是不用他在後面一直跟着,林敬松樂得輕松,便道:“我在石屋冰個西瓜等你們。”

“成!”戴志天笑呵呵的對施工隊隊長說起了林敬松家西瓜的傳奇故事。

當真是西瓜界的傳奇,進價十八塊錢一斤的西瓜市場上未必沒有出現過,但轉手三百塊錢半斤都不到的賣價,還讓羊城的富人們趨之若鹜,這可就太驚人了!

從桃花嶺山腳下回家,林敬松再次看到霸占着他搖椅的大貓。

林敬松毫不客氣的把它驅趕走,當真是要在他這兒撒野了啊,剛才他經過時大貓眼皮子擡都不擡起來半下的,這可太嚣張了。

“去去,我待會兒要來客人呢。”林敬松沖它擺擺手。

感受到林敬松的靠近,卻聞到一股子不熟悉的味道,大貓立刻眼睛睜開、雙目清亮,它的鼻頭在林敬松身上湊着聞兩下,兩個後腿一蹬,就從搖椅上下來了。

瞬間空落落的搖椅前後搖擺着,仿佛在招攬林敬松過去。

林敬松并沒有直接坐下,他找了個毛巾,把上面又被大貓坐出來的灰塵和毛發打一遍,瞬間空氣裏就蕩起不少大貓的毛。

直到把灰塵毛發打得差不多了,林敬松才窩進去。

大貓對這個把自己叫起來,自己霸占搖搖樂的兩腳獸非常不滿意,沖着林敬松“噶啊”的一聲叫。

可惜林敬松并不甩它,大貓焦躁的在林敬松身邊走上一圈,又叫兩次發現他是完全不準備起來,于是傲嬌的一甩尾巴,往山上跑了。

林敬松則是舒舒服服的躺在搖椅裏,在手機上刷着淘寶。

又是臨近月底,政府家屬院那邊已經有積極的住戶給他先結了七月的入戶奶,雖然入賬的錢不多,但躺着收錢的滋味,真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