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山中來人

“我又夢見我們小時候了。”

一個“又”字便說明了這并不是第一次。

皇帝聽得這十個字, 只覺得心頭咯噔一下,過往的許多被忽視的細節也被跟着被記了起來:東奚山上,沈采采夜裏也曾做夢夢見沈将軍, 哭着醒來.......

皇帝了解過百日樂的毒性——中毒者會失去所有記憶, 渾渾噩噩直到最後百日毒發,然後才會真正想起全部的記憶。而沈采采卻是與衆不同, 她神智清明且保留部分記憶, 導致賀家師兄弟一直都沒想到她是中了百日樂之毒。在知道沈采采中毒之後, 皇帝已暗自把情況反複思量過了, 心裏也一直懷疑這中間究竟是出了什麽岔子, 竟是導致了沈采采中毒之後與衆不同的症狀。

思來想去,皇帝還是覺得約莫是沈采采那日只沾了一點百日樂, 随後落水大病,幾番變故正好沖去了百日樂的小部分藥性,這才讓她保留部分記憶和神志, 或許這百日樂的毒性也沒有想象中的激烈。他私心裏以為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可現在想起來卻又覺得自己太過樂觀——沈采采的與衆不同或許并不是幸運,她保留了部分的記憶和神志, 因此她恢複記憶的速度也會加快, 而恢複記憶的速度加快則會導致百日樂毒性發作的加快.......

他本以為距離百日樂毒發至少還有四個月, 本還覺得這四個月太短太短。可是,現今想來:或許他們剩下的時間連四個月都不到!

皇帝第一次感覺到了那近在眼前的死亡和恐懼。

他一直冷淡且漠然的面容徒然的變得有些蒼白起來,在燈影和昏沉的天光下,那張臉更是白如宣紙。而他那雙黑沉沉的眸子卻是定定的看這兒榻上抱被坐起的沈采采。

沈采采原本正垂頭回憶着夢中情景, 沉浸在那些從夢裏帶出來的激烈情緒裏,但她還是很快便注意到了皇帝不同尋常的反應。她擡起頭去看皇帝,眨了眨眼睛,好奇的問道:“怎麽了?”

皇帝近乎倉促的避開了她那近乎天真的目光,緩緩阖上眼,盡量用平穩聲調回答:“沒什麽,只是有些好奇你想起了什麽。”他神色淡定從容,可藏在袖中的手卻幾乎已經刺破血肉。

沈采采聽到這話卻是忍不住抿了抿唇,眨巴着眼睛試探道:“所以呢?你該不會做了什麽對不起我的事,怕我想起來吧?”

皇帝只虛虛的瞥了她一眼,沒有說話,只是移開目光去看窗外那隐隐泛白的天空,低聲道:“快五更了,朕要去上朝,你便再睡會兒吧,莫要累着。”

沈采采看着他緊繃的側臉,隐約感覺到了他複雜且不同尋常的心緒,還欲多說,一側的皇帝卻仿佛已經沒了耐心,這便領着一衆的太監宮人匆匆離開。

沈采采沒法子,只得瞪着皇帝的背影嘀咕幾句,然後她又打了個哈欠,困倦重又席卷而上。她左右也是無事,這便抱着被子躺回床上,準備接着再睡。

*******

沈采采這回籠覺一睡便是到天亮,醒來的時候還是頭暈暈的,靠坐在榻上好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不過,結合她之前做過的夢以及皇帝告訴過自己的一些話語聯系在一起,将原主十四歲之前的經歷大概的梳理了一遍:

她生來失母卻幸有沈鈞這個慈父疼愛,倒是不缺衣食,更有元貞皇後也就是當時的鎮北侯夫人憐惜,因此常入鎮北侯府,與皇帝這個鎮北侯世子少小相識。在她四歲的時候,正逢北胡犯境,沈鈞為此都沒能回來陪她過五歲生辰。再後來,沈鈞戰場犧牲,她孤苦無依,因此入了鎮北侯府又與鎮北侯世子朝夕相處,原本的口頭婚約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真正的定了下來。再後來,為着元貞皇後之事,太,祖皇帝終于舉兵,登基為帝,她也成了準太子妃,就等她過完十四歲生辰,嫁入東宮。事實上,她十四歲生辰之後也确實是加入了東宮,成為了太子妃,如今更是皇後。

她的前半生脈絡已然清晰無比,那青梅竹馬的情誼亦是真摯且隽永。所以,她唯一不清楚的便只剩下十四歲之後,嫁入東宮之後那一段時日了。

不過,依着這夢境越來越頻繁的規律,想必也很快就能記起來。

沈采采這般想着,倒是靠在床上發了許久的呆,直到清墨上前提醒,她才強撐起精神去用早膳。等用過了早膳,沈采采這才想起來問一句:“陛下呢?”皇帝平時總是在她眼前晃來晃去,現下都在她殿內加了榻,可今日卻是大半天沒見着人,實在是有些奇怪。

清墨細聲禀道:“聽說是鄭首輔上折乞骸骨,前朝險些鬧翻了天,陛下才下朝便又召見了諸位閣老議事。”

沈采采回憶了一下齊史,總覺得鄭啓昌乞骸骨這事很是不對:按照齊史記載,明天開春鄭婉兮入宮為後時鄭啓昌這個做父親的仍舊是鄭首輔、仍舊是權傾半朝的鄭半朝。現在,先有鄭婉兮入宮求她賜婚,後有鄭啓昌乞骸骨請辭.......這鄭家父女究竟搞什麽鬼?又或者說,她穿越以來,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竟是讓歷史發生了這樣大的轉折?而這轉折,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沈采采想得出了神,一時沒有說話,只垂着頭,秀眉微微蹙着。

清墨在旁見着,見皇後猶自出神,不禁輕聲提醒了一句:“娘娘,陛下今日國事繁忙,想必現今都還未用早膳呢......”

沈采采這才回過神來,立時便明白了清墨的話中之意——哦,她這會兒都吃飽喝足了,是該叫人給皇帝送個飯?

這麽想着,沈采采也微微颔首,側頭吩咐道:“叫人備點熱粥送去給陛下吧。”頓了一下,倒是又想起那些大清早趕來上朝然後又給皇帝拉去議論的朝臣,沈采采估計那些大臣也都沒來得及用早膳,幹脆便好人做到底的接了一句,“讓廚房那些人多備點粥點,正好給那些大人也送一份——便是國事要緊,也不能不顧身子。”

宮人應聲去了,沈采采便又開始琢磨起來:她的夢境回憶大部分都是有規律的,一般是什麽地方受到了刺激便會回憶起一些相關的。比如說上次在東奚山上提到騎馬想起沈鈞帶着她騎馬,在山洞裏避難便又想起當初小時在山洞裏和皇帝說話;昨日皇帝說起沈鈞逝世之後兩人的日常,她也跟着想起了一些......既然她現在好奇嫁入東宮後的日子,或許可以去東宮看看,是不是能觸景生情,想起什麽?

沈采采想到哪便是哪,這便與清墨道:“到底是剛用過早膳,久坐也不好。正好出去走走,多少也算是消消食。”

清墨倒是巴不得沈采采多走動走動,哪裏會不依,這便扶着沈采采出了鳳來殿。

沈采采有心要去東宮看看,這便一面走一面與清墨閑話:“我記得,東宮是往這條路走的?”

清墨沒想到沈采采是要去東宮,不免勸了一句:“自陛下登基,東宮便空了幾年,便是有宮人灑掃守着多半也荒廢許多.......”說到這裏,清墨心裏頭暗暗又琢磨着日後若是皇後生了太子,東宮少不得要重新修繕,嘴裏則是好奇的問了一句,“娘娘這會兒怎的想起要過去?”

沈采采和皇帝處久了,倒也有些學會了對方那不動聲色的本事,這便道:“沒什麽,只是昨日和陛下說了些舊時的事情,倒是難得起了一些故地重游的興致。”

清墨回憶了一下東宮生涯,實在沒能想出有什麽好事值得故地重游,但她也不好攔着便擡手扶着沈采采過了石橋,輕輕的道:“娘娘小心腳下。”

********

南方。

鳳凰山下的平林村。

白家娘子從窗口看見從山裏下來的年輕姑娘,這便扯着嗓子招呼着:“阿顧,有人找你呢。”

那被喚作“阿顧”的姑娘是村裏獵戶顧老頭的獨女,方才十四五歲的年紀,生得卻是難得的好模樣,乃南地山水靈秀所鐘,靈動嬌俏,別有天真意味。因她年紀小,頰邊的嬰兒肥還未褪去,白嫩嫩的雪膚好似能掐出水來,一襲單紅衫子,從山林裏緩緩行過,便好似山中未長大的精怪豔鬼。

只見她生了一雙纖細的柳眉,杏眸眼尾微挑,眸光盈盈,顧盼含笑時,雪玉頰邊梨渦一顯,靈動嬌俏到了極點。

而正在顧家等着這位“阿顧”姑娘的暗衛不錯眼的看着來人,眸光微動,難掩訝色:這位顧姑娘生得實在是太像......太像皇後了。

阿顧手裏此時拎着一只才從山上逮着的山雞,像是吃驚極了似的,瞪大了杏眸,用南地特有的綿軟聲音問道:“誰找我呀?”

作者有話要說: 哎呀,感覺要理一下後面的線,要不然都不好收尾了~

晚上還有一更,等等再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