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空悲切.楚寒
那一年的春過,桃花零落,流水悲歌。
他立于楚軍帳中,問她姓名。
她的身上還披着昨日的衣。一夜未眠,妝容淩亂,面若蒼雪。
“怎麽,聽不清麽?”
他低頭看她,“孤問你,你叫什麽?”
她不語。
妝已花,發已亂,她仰着頭,眼角含淚,冷眼相對。
“不說?”
子硯笑了,帶着楚地的冷硬,“孤自有本事讓你開口!”
她仍不言。
不語,不食,不寝。
她坐在王帳之中,側頭遠望。陽光暈染于她雙頰,抹出一片琉璃色澤。
“你想要何?”子硯問她。
她不答。
車馬辚辚,一路駛向楚地。
子硯終于妥協,“來人,帶她去見一眼息王。”
Advertisement
她猛地轉頭看他。
他抿着唇,眉眼剛強。
那或許,才是她命中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清楚王子硯。
那人端坐于地,脊背直硬。劍眉星目,黑袍長衣。
不同于江南水鄉的風骨。
太不同了。
若說息王是三月的春意,儒雅風流,卷開一樹桃花。那子硯就像楚地凜冽的長風,單是坐着,就是一派殺伐血氣。
途上夜宿,安營紮寨。子硯叫了兩個兵卒,帶她出去,去看息王。
他被囚于王帳之外的小帳中,發絲淩亂,綴飾全無,軟坐于地。
帳內擺設并非華貴,卻也齊全。
看來子硯雖非中原之人,卻到底,給這中原的息王,留了最後一絲體面。
她顫聲道,“夫君……”
他猛地擡頭看她。
相顧無言,淚眼凝噎。
短短幾天,他已發覆微雪,眉間成壑。
他盯了她許久,才低低喚了聲“小桃”。
“小桃,小桃……”他輕輕喚着,“這時還可再見你一面,想必蒼天不薄。”
她撲在地上,淚染雙頰。
“夫君莫怕,莫怕!君若入黃泉,妾必随君側!死生不——”
“不!”他忽得猛扯過她臂膀,狠狠道“孤不會死!孤不會!”
“孤是大息的王!”
他眼紅成血,死死拽着她,“小桃,你會幫孤對不對?對不對!”
欲救無從,何處幫起?
這一生已是落葉浮萍,誰又知最終會沉至哪裏?
她怔怔地看着他。
他的五指扣在她臂膀,仿佛要一寸寸地,碾碎她魂靈。
“小桃,別只顧着自個兒,你去幫孤同楚王說說軟話!”
“小桃,你不是很會吹枕邊風麽?幫幫孤,幫幫孤!”
“小桃,讓他放孤回去!”
“小桃,小桃……”
他在絮絮叨叨,她卻覺得聽不大分明。
那講話的人是誰?那話裏說的人,又是誰?
她似乎不認識。
原來他眼裏的她是那樣卑劣不堪的矯情女子。
那世人眼裏的她,又是如何?
紅顏禍水。
禍水紅顏。
“小桃……”
他哀哀地求她。
忽然想起當年溫潤俊雅的少年公子,一挽手,一揮袖,便是清風霁月,修竹風姿。
那時他論國論世,眼裏滿是熠熠星光。哪裏,又會有此時的悲涼瘋狂?
她不知哪來的力氣,生生扯落他。
他整個人跌在地上。
她聽見自己問,“夫君,妾身備好鸠酒,最後一段路,共走如何?”
黃泉空冷。
卻不失為息最體面的歸宿。
“不!”他的聲音尖利,“你為何不肯讓孤活着!你!你這個妖精禍患!若非你,息又怎會遭此劫難……”
他後來又說了什麽?
她不曉得了。
似乎只是靜靜地站着,聽一個陌生的人悲憤咒罵。
她只是一直在想。
當年的桃花三月,流水清風。
無論是景,還是人。
怕是都找不到了。
再見楚王時,她有一瞬間的恍惚。
仿佛方才與她夫君的那一見,轉瞬過了千年。
但,那只是仿佛。
人還未老,物還依舊。
他坐在帳中,脊梁筆挺,神色冷硬。見她進來,也不過微微一看。
她行到他身旁,看見他墨色的長衣垂散在地,看見衣上金色的秀線逶迤成山川圖樣。
她深吸一口氣。
千丘百岳,俱壓于身。
想起當年清風明月,芬芳人間。
那人曾笑,“長情最是桃花。”
長情,最是桃花。
偏偏此時,不願長情。
偏偏此刻,不可長情。
她坐至他身旁,道,“妾喚昙。”
多可笑,長情最是桃花。
到頭來卻不過,昙花一現。
芙蓉暖帳春宵短。
夢醒時分,卻恍惚又入了另一場大夢。
夢中人,夢裏景。
兜兜轉轉,尋覓不得。
褪了息朝的服,披上大楚的袍。她閉了目,由着子硯給她戴上楚的後冠。睜眼看時,銅鏡泛黃。
裏頭的女子,烏發潑墨,紅唇朱砂,面若芙蓉,眼似桃花。
她用指抹勻雙頰胭脂,忽又想起那一場燒了蔡的狼煙烽火,那漫天的灼灼的晚霞,那三月裏依稀的桃花。
紅紅粉粉,最後一寸寸,凝成了血的模樣。她看見鏡裏的人笑了,勾起了唇,皓齒開合。
一字一句地同她說。
“紅顏禍水。”
亂世兩國,因她而亡。
楚國之人,不喜辭令。
子硯更是個中翹楚。
他為人冷硬,鮮少說話。偶有笑容,也是不動聲色,一晃而過。
尤其是到了楚,他便更加寡言少語。一舉一動,都是王者風姿,瀚海威壓。
諸臣對新迎的楚後,毫無疑義。似乎她只是一個楚國的姑娘,清清白白的良家子。
進了楚宮,做了楚後。
當年的山盟海誓,果然是這天底下,第一等的笑話。
而子硯待她,不可謂好,也不可謂不好。他沒有蜜語甜言,卻又夜夜前來。他不賜珠寶不賞華服,卻常派了舞姬來與她解悶,找了名門閨秀教她楚地習俗。
楚地女子,果真風姿不俗。
少了江南兒女的溫軟可愛,卻多了遼闊楚空的豪爽大氣。
她們扯着她笑鬧,用佩刀切肉,用大碗喝酒。她們同她說,“天底下的女兒,都是鷹的女兒,天地那麽大,樂子那麽多!哪有悶悶不快的道理?”
楚人信奉鷹,他們覺得,王便是這天空的帝君,是這長空的鷹。他們便是鷹的兒女。
她聽的新奇,睜圓了眼。
她們便嘻嘻地笑,有個高個兒湊過來咬着她耳朵道,“王身旁有個侍衛,是何家的兒郎,可比草原上的狼還矯健呢!”
另一個呸了一聲,把她扯了過來,“見一個愛一個!你自己淌這渾水就夠了!何必扯了我們王後一道!”
高個兒又笑,“我看你是不服氣,那兒郎可是不要你的!”
“呸呸呸!”另一個一轉身,就去撓她,“叫你多嘴!我看上誰哪裏用得着你們管!”
“那是,不過你看上了,就去搶呗。”
其他姑娘笑嘻嘻地看她們鬧成一團。楚地的長空,楚地的風采,楚地的兒女。她睜着眼睛看,夏日的長風灼熱燙人,卷動一樹沙沙作響的葉。
夜裏,子硯又來尋她。
她坐于榻旁,一動不動地盯着地上。三千青絲散落,鋪就成墨色錦緞。
他伸手來攬她,她卻忽然避開,跪于地上,伏首,沉沉道。
“陛下,妾身有一事相求。”
他眉梢一跳,眼中極快地劃過一抹亮色,她卻因俯身垂眸,錯過了這一絲藏匿至深的歡欣。
“何事?”
她伏得更低,“求陛下,放了息王。”
她對他的第一次和顏悅色,開口相求,為的。
是息王。
是什麽昙花一現,然後霎那間歸于虛無?
他的瞳一寸寸地結上冰霜,語氣卻染着戲虐,“怎麽,我當你已經快忘了這回事了。”
為何又偏偏提起?
她深吸氣道,“求陛下,此等大恩,妾身願永生永世,結草相報。”
他靜靜坐着,她亦不動聲色地跪着。
事後想想,這算不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地老天荒?
近日來與楚國女子的相處,算是讓她明白了。江南水鄉的溫婉,中原諸國的客套,對楚,都不适用。
他們是草原的狼,是長空的鷹,是熱辣辣的炎夏。
他們不稀罕施舍來的東西,不稀罕別人的憐憫。他們看上的東西,看上的人,就去搶,去要,去争奪。
那麽,她又何必矯情?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等他心好地放了息王?
她所要的,不過是保全她曾經的夫君,保全那一場爛漫桃花——哪怕現在已是群芳凋落,花碎成泥。
下巴忽然被勾起,她揚起頭,看見那人深色的長衣,漆黑的眸。
“好,孤允了你。”
她心中一喜,果然!求楚人的事,必定要按楚人的路子來!
何時太天真,何處太無情。她那時總沒有留意,他只是想讓她順意,讓息王不如意。
但只要你要,只要。
我有。
傾盡人世,我必全部給你。
如她所願。
子硯放了息王,他帶着她,讓她親眼見着那人離開。
已經是盛夏時節,炎夏的陽光抹得那人一臉汗漬。
她梳着楚的發髻,穿着楚的後服,看息王被護送着離開。
那人走了,一步步,仿佛帶走了一整個春的芳華。
她咬唇,眼眶酸澀,卻忽的被一雙臂攬入懷中。
他未說話,她亦不開口。
他只是摟着她,哪怕她現在仍對他心存罅隙,但看起來,卻像要一起長長久久。
是啊,這世上有那麽多事,看起來都會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