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合歡

這一帶山勢大多平緩,寒山舍利塔就坐落在山腰的一處平緩地帶,塔後翠峰環繞,塔前平湖如鏡,湖光塔影、翠峰天光,天然成趣。

端王雖說是帶着沈妱來瞻仰那佛骨舍利的,到底還是沒能見着,他又不是拿身份逼迫住持的人,只好遺憾作罷。

不過沈妱依舊興致盎然,反正她對佛骨舍利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今日一心奔着那合歡花叢而來,待徐琰在塔下随便轉了一圈,她便提議道:“這寺廟後頭有一片長坡,說是景色極美,殿下要不要去瞧瞧?”

徐琰低頭瞧一瞧她那裹得跟粽子一樣的小腿,“吹風太多,不利于傷口恢複。”

“無妨無妨。”沈妱哪裏還會顧忌這點小事兒,又指了指後頭那個肩輿,笑道:“不是還有他們嘛。”

說起來這位端王殿下不愧戰神稱號,做事前思慮得格外周全——

答應沈妱游山之後,他便顧安去找了一副肩輿,又不知從哪裏找來了兩個腳程快的青年,叫他們擡着沈妱上山。是以沈妱雖然腿上有傷,這一路卻是安安穩穩的坐在肩輿裏頭,腿上蓋了軟毯擋風,那倆青年似乎還會輕功,走路穩穩當當、不疾不徐,沈妱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徐琰倒是沒什麽不耐煩,見她意猶未盡,便道:“那就走吧。”

沈妱依舊到肩輿上坐了,指揮着那倆青年繞過平湖佛寺,拐進一條山間小路,從山腰橫插過去。

沒走多久,眼前豁然開朗,但見山腳下農田桑陌、樹叢丘陵如棋盤般縱橫交織,中間流水人家相繞,開闊明朗。

往遠處看是起伏連綿的城郭山巒,往近處看,那山坡平緩延伸,入目的是大片大片的合歡花樹。這時節裏合歡花開得正好,綠葉之間花朵連綿成簇,如同一把把緞面羽扇立在其間,整片山坡上像是潑開了滿盒的胭脂,點點灑落,嬌豔無比。

成片的合歡花拱衛着中間一棵極高壯、極茂盛的菩提樹,樹冠如傘舒展,底下枝葉層層疊疊,上面綴着許多祈福的香囊絲帶,在風裏微微晃着,別具情致。

沈妱下得肩輿,自石楠手中接過那副拐杖,笑嘻嘻的向徐琰道了聲“請”,便一跳一跳的往那合歡花叢裏走。

徐琰跟随在後,擡手止住了後面的石楠,極目展望這滿坡風景時,心中倒也甚為贊嘆。

這時候的顧安又玩起了時隐時現的把戲,剩下個石楠不敢去攪擾端王殿下,只好跟那兩個擡肩輿的青年等着。

沈妱卻是渾然不覺。世間奇花異草無數,各有其嬌豔動人之處,其中最叫沈妱喜歡的便是這合歡花了。合歡的寓意自是叫人心生歡喜,那絲絲嬌豔的絨花在風中微顫時綽約纖秀,妙麗的風姿更能深入心間——

Advertisement

妙手仙姝織錦繡,細品恍惚如夢。脈脈抽丹,纖纖鋪翠,風韻由天定。

手指觸碰着那絨絨花絲時,心底都能軟和起來。

徐琰不遠不近的跟着她,瞧見她嬌嫩膩白的臉頰輕輕擦過合歡,那唇色比起胭脂般的花也并不遜色,勾唇微笑時帶起曼妙弧線,更有柔軟*的況味。

心裏某個混沌的地方仿佛瞬間有些清明,這樣暖融融的景致像是能融化在漠北堆積起的堅冰,他有些不明所以,目光落在沈妱身上,随手摘了朵合歡放在指尖,呵氣一吹,便盈盈飄走了。

沈妱卻已回身向他跳了過來,玉冠束發,錦衣精幹。

她的手掌托着幾朵合歡,臉上笑容未散,“你帶着荷包嗎?放幾朵合歡進去,寧神靜氣十分有用。”——此時人多眼雜,她自然是不敢以“王爺”稱呼的。

徐琰瞧着她柔膩的掌心,卻是一笑,“我從不用這些東西,你多采些吧。”說着,徑自朝那棵菩提樹走過去。

沈妱也沒在意,拿了荷包出來,小心翼翼的把合歡裝進去。轉頭一看,徐琰走得忒快,竟然已經到了那菩提樹下。

她下意識的就想過去,跳了兩跳,見徐琰瞧着那樹上的祈福香袋出神,又想起什麽,連忙頓住腳步。

那棵菩提樹因是被合歡圍繞,便被喚作相思樹,上頭的香囊絲帶多是求姻緣的。徐琰年滿二十卻從未娶妻,此時對着相思樹出神,沈妱便自然而然的以為是他心裏藏了事情,被這相思合歡勾起了情思,因此沒敢過去打攪,依舊賞她的合歡去了。

而相思樹下,徐琰的心思其實很簡單——

佛家講求無欲無求,常念□□,空即是色,一入佛門,便斬斷了俗世塵緣,自是不再有情思。而這裏卻又種着寓意男女情愛的合歡花、相思樹,還引得那麽女兒家來樹下祈求姻緣,細想起來,倒是有些“進可胭脂紅妝、退則青燈古佛”的意味了。

徐琰心中哂笑,忍不住向合歡叢中搜尋沈妱的身影,等瞧見了她,目光卻又久久未動。

回到客棧用晚飯的時候兩人閑談,徐琰無意間說了這茬,卻險些被沈妱嗤之以鼻。

當然,沈妱也只敢在內心嗤笑,态度卻還是恭敬的,還帶着笑意道:“佛寺種相思樹有什麽好奇怪的,經歷過才能大徹大悟、舍得放下,自然是跟常人有不同的見解。殿下難道沒聽說過石橋的故事嗎?”

“什麽石橋的故事?”

“就是阿難出家前的故事啊,佛家叫做石橋禪的。”沈妱提醒。

徐琰明顯有些茫然,想來并不曾聽過這個故事。

沈妱見狀,只好打了個哈哈,沒有細講——

阿難在出家前,曾路遇一女子,心甚愛之。他對佛祖說,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子。佛祖問你有多喜歡這個女子?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走過。

誰知道徐琰卻追着不放,又問道:“什麽石橋禪?”

沈妱雖說這些年在外面混慣了,跟同窗們談天說地之間甚少顧忌,卻還沒有跟這位王爺探讨堪破情緣的膽子,只得笑着道:“我胡謅的。”說着便又拿了荔枝來慢慢剝着吃。

纖細嫩白的手指頭剝着紅色的荔枝,露出裏頭晶瑩的果肉來,與那指雙手相映成趣。對面的徐琰忽然盯着她的手背笑了笑。

沈妱有些莫名所以,問道:“王爺笑什麽?”

徐琰搖了搖頭,笑着沒回答。沈妱十分不解,将手翻來覆去的看了會兒,沒什麽傷痕,也沒沾什麽東西,難道是……她的目光驀然落在指根處那兩個淺淺的小肉窩上。

“像個孩子似的。”徐琰笑着留下這兒一句,起身走了。

沈妱沒想到堂堂端王殿下竟然還會這般拿她取笑,一時忘了回話,等徐琰的身影消失了,才狠狠的一口咬住剛剝好的荔枝。

你才像個孩子!她腹诽。

次日啓程回廬陵,因為天氣晴好,衆人均是神清氣爽。漸漸的靠近廬陵的城郭,一草一木莫不熟悉,沈妱瞧着那尚未恢複的腿傷,一路上積攢着的猶豫終于按壓不住,掀簾向外道:“王爺,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商量。”

“什麽?”徐琰放緩馬速,靠近她的旁邊。

沈妱将頭探出去,笑嘻嘻的道:“我娘親最經不得吓,要是知道我這一趟受了重傷,指不定要怎麽擔憂,恐怕我往後想出門也難。所以,殿下能不能先把我安頓在哪個客棧,等我不必傷勢恢複一些,再回去?”

徐琰大概覺得意外,瞧着她沒說話。

沈妱有點心虛,但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退縮,她的目光不躲不閃,十分誠摯。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她沒說,那就是如果讓母親知道了她途中重傷的事情,等父親沈平回府,必然會受一通狠狠的唠叨,能把他埋怨一年半載都說不定。

當然,在端王殿下跟前,沈妱是絕不會掃自己父親面子的,只是露出點可憐兮兮的祈求之态,問道:“好不好?”

“客棧裏并不方便。”徐琰說。

沈妱生怕他直接把她送回家裏去,忙道:“沒什麽不方便,有石楠在,絕不會出差錯。”

“就你們兩個?”

呃……還得多找個人呀。沈妱想了想,若是通知了秦蓁,蔣姨媽第二天就能把話給傳過去,陸玥兒那邊更是愛莫能助,倒不如……沈妱立馬想到了一人,舉手保證道:“我讓董叔謹幫着安排,絕不會有問題!他是我在書院的同窗,做事很靠得住。”

徐琰依舊側頭瞧着她,不置可否。就在沈妱心裏愈來愈忐忑的時候,他忽然開口道:“不如住進留園吧,有人伺候,我也放心,不算辜負沈先生的托付。”說着,拍馬走了,留下沈妱在那裏目瞪口呆。

住進留園?

端王殿下是在開玩笑嗎?

她跟這位王爺的交情,什麽時候有這麽好了?

然而事實證明,徐琰并沒有開玩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