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軍師,我想去打架

公孫瓒派人夜襲,無功而返不說還被蘇雲卿派人給圍了,只是蘇雲卿似乎對這幾千人馬并不在意,只是随意派軍圍着,自己則沒有多管。

好吧,圍而不殺,這是荀攸的主意,蘇雲卿對此極為不解。

“難道公孫瓒還會派人來救麽?”

之前他們特意放着那群人給公孫瓒發出求援的消息,可蘇雲卿覺得公孫瓒來救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要說圍點打援什麽的,這做的實在是不怎麽高明。

至少,圍而不殺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疑,再加上目前算是蘇雲卿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公孫瓒應該還沒傻白甜到那種地步吧?

公孫瓒當然不傻,所以說荀攸要的就是公孫瓒不來救。

“以公孫瓒的為人,這些敗軍被圍困之後沒有選擇拼死突圍,而是選擇向他求援這就足夠讓他不高興了,因此他絕不會選擇來救人。”

事實上公孫瓒确實不打算救。

用他自己的話說,今天這群人輸了他去救,那麽下次其他人輸了怎麽辦?如果失敗了他就去救,那麽士卒們以後就不會英勇作戰了,因此他選擇了不救,他要通過這種方法來告訴所有人,只有奮力拼殺才能有活路,膽怯畏縮的死不足惜。

這種做法本就在荀攸的預料之中,絲毫不讓人意外,公孫瓒以前也不是沒有這麽幹過。

但公孫瓒忘了一點。

與匈奴作戰時他的不救援是建立在自己的條件也十分艱難,救援十分勉強的基礎上的,更因為匈奴畢竟是異族人,從本質上來說互相之間就是敵對的,再加上匈奴的手段殘忍,更能激起士卒們的仇恨之心,因此他的不救援有時候确實是能夠激起士氣的。

可現在的情況不同,公孫瓒的不救援在将士們看來就是冷血無情的表現,更何況失敗就一定是因為膽怯畏縮嗎?有些時候實力上的差距并不是随便說說就能以士氣和勇猛彌補的,也就是說,對公孫瓒的士卒而言,他們為公孫瓒浴血奮戰,但只要他們出現失誤,公孫瓒就會立刻抛棄他們,絲毫不講情面。

一旦有這種想法出現,那麽就是很危險的事情了。

荀攸所要的就是這個。

幾千人的部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要蘇雲卿圍而不殺就是為了體現公孫瓒的冷血自私從根本上動搖軍心。

Advertisement

畢竟大家雖說是來當兵打仗的,但打仗和送死是兩回事吧?更別提是自家主帥眼睜睜的看着自己送死卻不救援。

毫無保障的仗誰都不會想打的,尤其是主将還是個冷血自私的人。

在荀攸解釋了這一點之後蘇雲卿也就不管那幾千人了,總歸她要的是幽州全境,至于說這幾千人殺還是不殺其實也沒什麽區別,總歸不差這麽點人啊。

可荀攸到底漏算了一件事情,公孫瓒确實不會救援,但不代表其他人不會救援。

比如說劉備。

劉備早在平定黃巾之亂的時候就有過不錯的表現,只是他到底和盧植有些牽扯,當時盧植正被宦官陷害,可以說凡是和盧植有親密關系的都不怎麽容易得到升遷,劉備本人又是個倔脾氣,覺得如果為了求官而昧着良心撇清他和盧植的關系實在不是君子所為,因此便不願意為了官位封賞而故意撇清與盧植的關系,後期雖然有皇甫嵩朱儁等人聯手保下盧植,但劉備到底最後也只是得了個小官而已。

于是劉備就這麽安安靜靜的等了多年,直到諸侯讨董時期再次出山,只可惜他到底是沒什麽家底的,袁紹因為本身的家世原因也十分看重出身門第,劉備說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可實際上在清楚的人看來也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中山靖王劉勝光兒子就一百多個,至于說兒子的兒子那就更多了,如今距離劉勝時期已經過去兩三百年,說的稍微誇張一點,中山國這地方但凡是個姓劉的都能和劉勝扯上點關系,更別提劉備本身家境就不怎麽樣,以織席販履為生,可以說是徹底沒落了,除了姓劉其他的沒有任何可以拿出來說道的地方,就算是姓劉……其實也不怎麽值錢。

所以說,被人看不起也是很正常的。

袁紹家中四世三公,且到了袁紹這一代,袁紹自己表現的也很不錯的樣子,因此他對劉備是真的看不上眼。

四百年大漢,別說一個中山靖王劉勝了,這天底下姓劉的拉出來十個有九個仔細追溯一下恐怕都能和皇室扯上點關系。

因此劉備在袁紹的手下基本也是個不得重用的狀态,不過劉備本人卻是有真本事的,再加上關羽張飛都是猛将,一路打下來戰績相對其他諸侯還是很能看的,袁紹沒辦法,就算他再怎麽看不上劉備,但作為聯軍的盟主,他表面上的公正和賞罰分明還是要有的。

于是在洛陽散夥之後,劉備倒是混到了千餘兵馬,如今聽說他的同門公孫瓒與蘇雲卿交戰的形式不太好,于是就來給公孫瓒助陣了,當年他在盧植門下的時候也曾的公孫瓒的幫助,此時來幫助公孫瓒,一方面是同門的情誼,另一方面也算是報恩了。

對于劉備的到來公孫瓒還是很歡迎的,他對劉備可以說是熱情款待,只是兩人說起第一件正事的時候意見就出現了分歧。

劉備是個非常講仁義的人,因此對于那些被圍困的士卒,無論如何劉備都只有一個做法,他要去救,可公孫瓒卻不願意去救,兩人就為這事就出現了分歧。

好說歹說公孫瓒那裏就是說不通,劉備被逼的沒辦法,甚至直言道:“将軍此舉于軍心不利啊,若是不救,日後誰還敢為将軍奮戰呢?”

之前白馬義從就沒救,這次如果再不救,公孫瓒就是真的要冷了手下将士的心了。

可公孫瓒在這個問題上十分固執:“玄德啊,你還是不明白,我今日若是真的去救了那才是要亂了軍心呢!”

若非必要,他是很少會去做救援這種事的,公孫瓒的作風向來十分硬氣,甚至硬氣到了冷血的地步。

劉備無法,只能說道:“若是将軍不願去救那麽便讓我去好了,将軍擔心将士們會因此産生畏縮之心,這是将軍的治軍之道,我并非将軍部下,若我去救可算是我自己的意思,與将軍無關的,到時候無論能不能救出來都不會對将軍有什麽損害。”

公孫瓒想想覺得這也能行,于是便點頭答應了,只是他難免還是要叨叨劉備幾句的:“玄德你啊,你就是心太軟才難以成大事。”

劉備因為不肯撇清與盧植的關系,在黃巾之亂過後只封了個小官這種事公孫瓒也是聽說過的。

雖然可以說劉備這做法太傻太天真,但也正是因為劉備是能夠做出這種事情的人,今日公孫瓒才會對他熱情款待,并且願意分給劉備兵馬讓他去救人,換個人來公孫瓒恐怕就要擔心借出去的兵馬能不能要的回來了。

于是就在荀攸剛給蘇雲卿打了包票說公孫瓒不會來救援的時候,轉臉就有探子來報說發現公孫瓒的兵馬,看樣子是來救援的了。

荀攸:“……”

突然覺得,臉被打的有點疼_(:3ゝ∠)_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之前才信心滿滿的和蘇雲卿說公孫瓒不會來,轉臉公孫瓒就來了,這會不會顯得他特別的不可靠啊?

好丢人qaq

蘇雲卿倒是不介意這個,看着荀攸那表情她甚至很好心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公達別在意,不小心臉黑蒙錯了也沒什麽,就算你不犯錯還不允許公孫瓒偶爾犯抽麽?”

荀攸:“……”

然而并沒有感受到所謂的安慰。

可荀攸并沒有為此糾結很久,他只是稍微想了想就對蘇雲卿說道:“主公,在下的判斷絕不會錯,公孫瓒絕不是那種會派兵前來救援的人,這其中定然是哪裏出現了變數。”

這樣說着,荀攸立刻詳細詢問探子那一路救援兵馬的情況,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這不是公孫瓒的兵。”

劉備有自己帶來的千餘士卒,公孫瓒又另外分了一千人給他,因此劉備此時手下是有兩千人馬的,可偏偏這兩千人馬穿的盔甲不一樣。

應該說很明顯就能看出來,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是公孫瓒的,另一部分卻是屬于其他人的。

可這個人是誰卻成了個問題。

當然,蘇雲卿此時不關心這個,她只是問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些被圍困的人馬,我們還要不要了?”

按照蘇雲卿的意思,幹脆連着這次來救援的人一起揍了算了。

只帶了兩千人就敢來,誰給他的膽子!

可荀攸卻在稍加思考後說道:“讓他去救!”

他有些事情想要弄清楚,因此這幾千人還給公孫瓒也沒什麽,讓他在意的不是這幾千人,而是領兵來救援的這個變數。

然後在當天晚上荀攸和蘇雲卿就拿到了詳細的情報,比如說被圍困的那些人已經突圍成功,高順在接到放過這些人的命令之後還是沒讓對方輕輕松松的離開,因此經過一番奮戰突圍之後,這群人真正跑出去還不到兩千人。

這個蘇雲卿倒是不在意,她覺得高順這樣做就挺好的,總不至于說放就真的打開大門讓人走,那樣也太假了一點,經過一場輸死戰鬥之後突圍什麽的那可就可信多了。

但真正讓蘇雲卿在意的不是這個,而是她終于知道了領兵來救援的人是誰。

“劉備,關羽,張飛……”

蘇雲卿怎麽也沒想到會是這三人,不,其實雖然在意料之外,可真要說起來的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聽到蘇雲卿這話,荀攸卻問道:“主公知道這三人?”

由于之前劉備實在是沒什麽名氣,因此荀攸對他還真沒什麽了解。

蘇雲卿點了點頭,随即一臉期待的看向了荀攸:“公達啊,我跟你說個事。”

荀攸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

“我決定了!我要去做先鋒!”

有關羽!有張飛!有兩個頂尖的武将在等着她!

蘇雲卿滿臉的期待。

之後就能幹了爽了!

這種好事必須上!

荀攸木然着一張臉:“……呵呵。”

不用問了,他已經知道了,劉關張三人之中肯定有武力值頂尖的武将,所以蘇雲卿才突然這麽興奮。

然而……

“……您現在是主公。”

哪家的主公親自上場和人家鬥将啊!一不小心出點啥事哭都沒地方哭好嗎!

然而向來很聽話的蘇雲卿偏偏這次脾氣上來了:“我不管我就要去。”

荀攸:“……”

看着扭過頭明顯是鬧變扭,一副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表情的蘇雲卿,荀攸只想問一句話。

你三歲嗎?

突然覺得心好累。

而且……

“主公你若是去做先鋒,這又要由誰來代替您目前的位置統領全軍呢?”

蘇雲卿回答的毫不猶豫:“讓奉先來不就好了。”

荀攸:“……”

呂布……主公你還不如直接殺了我算了_(:3ゝ∠)_

呂布是他能看得住的人嗎?荀攸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呂布聽說蘇雲卿跑前線了,自己也跟着跑過去,甚至能把他拉着一起走。

呂布真的能幹得出這種事!

荀攸毫不懷疑這一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