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背景2

一美二美出生以後,這個北部省份的農村就開始施行包幹到戶,當時的農村大家都習慣了生産隊長每天拿着喇叭喊上工的集體經濟,對于誰種誰得還保持疑慮,所以作為黨員及知識分子的楊大新就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當年楊大新在村支書的支持下包了5畝地,家裏人在地裏熬了一年,在當年秋收後就有了收獲,不但第二年能吃飽了,還有了3缸小麥和玉米的存糧。這些都是十多年後張奶奶跟人串門聊天的時候說的,在當年據說有剩于糧食存在缸裏的時候,張奶奶一整年都沒怎麽出去串門,就打着看孩子的幌子保護家裏的糧食。每天晚上都要檢查一遍自己家的大門,而且做了只有她一個人知道的記號,不管誰動了糧食楊奶奶肯定是過不了飯點就能檢查出來。而楊奶奶就像一只看家的老貓,緊緊地看住了家裏的東西。

楊大新有了正式的工作,家裏還有了存糧,他就在琢磨着蓋幾間新房子。當年他結婚的時候,家裏是兩間房,現在孩子有了兩個,一家5口人住兩間房就不夠住了。在一九七八年的除夕的晚上,一家人給過世的楊爺爺破天荒的準備了一只肥雞的好祭,楊大新一手牽一個女兒,給他爹結結實實磕了八個響頭。在全家人圍着圓桌吃餃子的時候,楊大新提出了新的一年要建四間新房,趁着國家還沒改政策,趕緊把房子蓋起來,缺點錢可以朝幾個舅舅借借,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加上來年的糧食賣掉可以很快就能把帳還完。建新房的時候還可以壘個豬圈,每年喂一頭豬也能增加點收入。張秀梅心裏早對自己住的那間漏雨的房子很不耐煩,一點沒有反對的意思。張奶奶心裏有點心疼存下的糧食,但兒子已經30多歲了,是整個家的當家人,也沒有明着反對,只是說蓋了房子欠那麽多債什麽時候能還完啊。不管怎樣,蓋房子的決定算是在家庭會議上通過了。

等過了陰歷二月二,楊大新帶着四歲的楊一美和三歲的楊二美在村裏的剃頭匠花了兩毛錢剃了個頭,拎了一斤豬肉到了他大舅柳西平家,柳西平是個木匠,在農閑的時候也會框土坯掙些零花錢。在楊大新的四個舅舅中,楊大新與他大舅心裏最親,有什麽話也願意和他說。。1f0e3dad99

楊大新到柳西平家的時候,柳西平正在教他的大兒子也就是楊大新的表弟柳順利在木頭上拉墨線,他剛接了個木匠活,給人做窗戶框。柳西平一看楊大新提着豬肉來了,趕緊停下手裏的活讓他進屋。喝了兩碗茶後,楊大新跟柳西平說了今年想蓋房子的打算,柳西平一點沒打亘,說沒問題,等收了麥子,挑好了麥稭就可以開始,到時候柳順利和其他的兩個兒子柳順方柳順行都可以去,到時候管飯就行。

正在說話的時候,楊大新的舅媽串門回來了,看到楊一美楊二美在,舅媽李桂芳還沒進屋大嗓門就飄進來了。

“一美二美來了啊,今天在舅姥姥家吃飯,舅姥姥給你炸魚”

李桂芳生了三兒子,一個女兒沒有,特別喜歡楊一美。一美的嘴也甜,

“舅姥姥,你再不回來我就要出去找你了,過了正月十五我還沒給你磕頭呢,我今天就想着這事了”。說着還真給李桂芳磕了個頭,把李桂芳高興壞了,轉進裏屋從櫃子裏撥拉出一個蘋果來。

“就等你來了,一美,舅姥姥的蘋果就等着你吃呢,等着,我給你和二美拿刀分開”

“我要有紅色的那面,那面甜”。一美跟着就進裏屋去了,二美擡了擡眼皮,接着玩手裏的溜溜球。

“大新晚上別走了,舅媽現在就做飯,你跟你大舅喝二兩”。李桂芳給一美二美分好了蘋果,就跟楊大新說話。

“不行啊,舅媽,晚上學校要開會,要開學了,等學校過星期天的時候我在來。”

楊大新邊跟李桂芳搭着話,一邊跟柳西平商量事情。柳西平讓他先跟村裏批宅基地,要不然出了二月再批就晚了,另外也要跟他二舅柳東平說一說,劉東平是他們四隊的隊長,收完麥子隊裏的自留地就空出來了,那地方四面透風,是做土坯的好地方。楊大新點着頭,心裏思量着,跟柳西平說:“行,大舅,我明天買四樣點心,讓我媽去看看二舅”。

如果說柳西平是類似楊大新半個父親的存在,心裏和他最親。柳東平從小最疼楊奶奶,楊奶奶一個寡婦帶着孩子,能從馬家鄉回到柳花泊立足,多虧了能在村裏說上話的楊東平。據說楊東平小時候一年裏有半年是在馬家鄉的楊奶奶家度過的,楊爺爺教會了楊東平識字,也耳濡目染的開闊了楊東平的眼界。在楊東平要說媳婦了,回到柳花泊,他的老丈人趙寶中一眼就看中了他,把自己的二女兒趙蘭香許了。趙寶中是四裏八鄉出了名的精明,她的女兒趙蘭香心眼一個不少全留下了。因此柳東平和趙蘭香結婚後的日子過得非常不錯,但在對楊奶奶的問題上,夫妻分歧不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