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平淡的生活1

楊三美從小沒有普通嬰兒的活潑,不像一美小時候,大人一逗咯咯的就笑着找人抱。雖然很小,但很難聽到她哭,王芳經常來看三美,看到這種情況她還趁到鎮醫院跟沈旗雲大夫學針灸的機會問過她是不是孩子不正常。赤腳醫生雖然上學上的不多,但每年都有一次接受縣裏或者鎮裏培訓的機會。上面的醫生也會不定期的到村裏打疫苗,給村民看病。沈旗雲就趁着一次給村裏普查傳染病的機會看了看楊三美。

那天楊大新去學校,趙秀梅正好頭天晚上去地裏澆地還沒回來,楊奶奶出門順便割點豬草,小豬是趙秀梅到她娘家佘回家的。楊奶奶的新家建在村邊上,隔着一條土路就是莊稼地,喂豬割草很方便。楊奶奶把三美放到個扁筐裏,把框擱在大門外邊,讓一美二美看着妹妹就下地了。一美雖然才五歲,但很有個姐姐的樣,也不亂跑,扯了根狗尾巴草編小螞蚱給二美玩。二美很聽一美的話,那個小板凳拉着三美的手對着三美笑。

沈旗雲從鎮裏找了輛二八的自行車,帶着自己的一套工具順着土路就到找到了三美。我們說了,柳花泊只有一條路通往外邊,而楊大新家在那條路的另一邊,也就是說,沈旗雲是專門繞路過來看看三美的。實際上不值王芳,沈旗雲也覺得三美能撿回一條命實在是玉皇大帝保佑,加上王芳也跟他說一說,不知不覺得也對三美有點另眼相看。

看到沈旗雲下了自行車,一美立刻跑過來,問:

奶奶,你找誰啊?你是大夫麽,從哪裏來的,要找我們家人麽。

沈旗雲看看她,笑着說:

對到你們家看看你小妹妹,也不知道長胖了沒有。

一美指使着二美:趕緊喊奶奶過來,鎮裏的大醫生來我們家了,我給醫生奶奶倒茶喝。

沈旗雲實際上并不老,但可能這些年過得不怎麽如意,白頭發比較多才被一美喊奶奶。

“去吧去吧,我看看一會就走。”說着拿着聽診器聽了聽三美的心跳。一美在旁邊插話:“奶奶,我妹妹好不好,沒病吧。”“沒有,挺好的”沈旗雲放下聽診器,抱起三美。“三美啊,這麽大了,我是奶奶”沈醫生哄着,順手拿個鈴铛。

三美看着沈旗雲,看着這個多災多難又堅韌不拔的女人,十五歲起獨自生活,四十歲就頭發花白,遭遇過背叛,□□,上山下鄉,九死一生遍體鱗傷的女人,眼睛裏滿是心疼和感激。“這孩子有一雙好眼睛”,沈旗雲對着趕過來的楊奶奶說“沒事,身體挺好的”。說完,就騎上自行車去村裏了。

三美靜靜的看着沈旗雲的背影,張開嘴嚎啕大哭。楊奶奶哄了她一會,哄不下。就忙着給趙秀梅和楊大新做飯去了。一美二美做着幼稚笨拙的游戲哄着三美,直到三美累的哭不動為止。

半歲大的三美呆呆的躺在扁筐裏,隔着從高高的楊樹中漏下的斑駁的陽光,看着遠方天上不斷變幻的雲。腦子裏不斷閃過各種各樣的畫面,關于自己的,關于沈旗雲的,關于毛毛的,還有關于崔行之的。有的場景很清晰,有的場景很模糊,這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場景弄的三美很累,很累。

當天夜裏三美就發高燒了,41度,累了一天的趙秀梅睡着都給燙醒了,她吓了一跳,趕緊抱着孩子去找王芳。王芳一插溫度計,也吓了一跳,拿着酒精和棉球對趙秀梅說,“擦,手心腳心,背上太陽穴,幹了就擦。都燒到41度了,你這當媽的都不知道”。趙秀梅找着理由:“今天太累了,幹了一天活,再說三美從小身體不好”。

“還從小,孩子才多大就從小,一美二美你這樣過麽,你心裏這麽有數的人,還有一有點不對勁早就來了,到了三美就成這樣啊,楊大新就在家睡大覺,真放得下心。三美是個女孩又不是她自己願意的,你們不願意樣,幹脆送出去得了”王芳很生氣。

趙秀梅沉默了一會,“你也知道,現在正在宣傳計劃生育,大新是公辦教師,最先抓的就是他們。以後都不讓生了,楊家在柳花泊這樣,如果沒個兒子,以後還不得讓人欺負死啊。你看天天盼,天天盼,最後還是生個女兒,還差點把我這條命搭上。”

“現在都生出來了,你還能怎麽樣。孩子這麽小你們就這麽不上心,我還都還不如三美奶奶呢,人家心裏也是不高興,但也沒有耽誤看孩子。你這個當媽的再嫌棄她也是你生出來的,生了就要養。孩子現在還什麽都不懂,以後長大了你還這樣三美能沒想法麽。”

“我現在看見她就煩,現在家裏事事順心,就這一件事我說不上嘴,我出月子那天柳大柱她媳婦就差明說楊大新絕戶了,我怎麽能高興的起來”“柳大柱媳婦那個破褲腰嘴,你聽她的幹啥,她除了有個兒子那裏能比的上你。光吃飯不幹活,你也找個好的比”。王芳邊跟趙秀梅說着話,邊給三美打了個退燒針,等着三美的熱度下去,天也快亮了。

趙秀梅抱着孩子往外走,王芳一邊送她一邊說,“回去上上心,多觀察,如果再燒上來,你就用家裏的白酒給她擦擦,再看看身上起疹子不”。趙秀梅答應着回家了

回到家的趙秀梅吃了點飯就下地了,天越來越熱,中午幹不了什麽活,要趁着太陽沒升起來的時候抓緊把地裏的活幹幹,孩子就是楊奶奶看着。三美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又燒起來了,這下大家心裏有了點數,也沒很緊張,擦着白酒降溫,知道第二天三美的背上起了一片片的紅疹。一邊燒一邊出,等到疹子出完的時候是半個月以後的事情。

出完疹子的三美看着又大了一圈,臨近的街坊都誇楊奶奶會看孩子,楊奶奶笑呵呵的答對着也不怎麽上心。因為農忙的季節到了,麥收開始了,楊大新也放了麥假。這個時候都怕下雨,看到個好天趕緊把地裏的東西收起來,家裏能動的大人孩子都去了地裏和曬谷場,一美跟在爸爸媽媽屁股後面拾麥穗。趙秀梅是地裏的主力,沒時間管三美,把三美放到個樹蔭裏,讓二美看着點,隔斷時間給吃點喝點。

收完了麥,曬幹入甕,楊大新拿着筆一算,收成還不錯,跟家裏人一說都挺高興。楊奶奶稱了斤肉和趙秀梅準備包餃子,楊大新拿出錢讓一美去代銷點打瓶酒,再買點熟食,讓她自己買點愛吃的點心。一美拉着二美想一起去,二美說不去,在家看妹妹。一美剜了它一眼,自己走了,邊走還邊說“不去沒你的份”。二美慢慢的接了句“沒我的份,我也不讓你吃”,這時候一美已經跑遠了。

楊大新跟自己媽和老婆拉家常,“蓋屋用的房梁是借了三舅家200塊錢,賣點麥子加上這半年存的工資差不多能還100,剩下100明年還”。“你三舅家不着急用錢,咱家的麥子收完了,你們兩個去幫你三舅家把活幹幹,她家裏沒兒子,只剩下倆閨女,又包了地,沒幫忙的還不知道忙到什麽時候。”楊奶奶囑咐楊大新兩口子。趙秀梅心裏不太舒服,但也一聲不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