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搭夥
沈瑤姐弟倆回家的時候沈國忠已經從大隊回來了,見她回來就問:“跟賀知青徐知青說過了?”
沈瑤一邊去打水洗手,一邊點頭說道:“就碰見賀知青,他說徐知青在休息,就他過來了,在後邊走着呢,幾步就到了。”
沈國忠笑,想到賀時來沈家村不算久,也不太跟村裏人走動,他知道五嬸家在哪嗎?問沈瑤說沒說她五奶奶家的位置。
沈瑤呆了呆,她忘了……
沈國忠一看自家閨女的表情就知道了,笑着說他出去看看。
賀時本就沒落後沈瑤姐弟多遠,沈國忠出院門就和他打了照面,有請客換鞋票這兩回的接觸,加之賀時給烈士家屬送糧送肉,沈國忠現在特別高看賀時這個人,笑着說:“我家瑤瑤馬虎,沒跟你說她五奶奶家在哪吧,離得不遠就幾步路,我陪你過去一下。”
賀時也是剛剛才想到他不知道那位五奶奶具體住哪,心裏還道沈瑤太不靠譜了,尋思着再把人叫出來給他帶路呢,結果沈國忠出來了。
沈國忠對他的态度他自然能感受到,笑着謝過他,視線似不經意的朝沈家院子裏掃了一眼,可惜院子裏只沈剛在洗手,連沈瑤的影兒都沒看見。
沈國忠這一送,叫沈五奶奶留下了陪賀時吃飯了,用她的話說:“家裏就我一個孤老太太,怕賀知青在這吃得不自在。”
沈國忠倒不是不願做陪,只是老太太日子不好過,他不願吃她家的糧食,于是說:“成,不過家裏也蒸了我的飯,我到家裏盛碗飯過來。”
這話說得叫老太太數落了一回:“你們家往我這送的東西還少了?怎麽五嬸家一頓飯都不能吃了?桌上的魚還是瑤瑤今天到溪裏撈了給我送來的呢,坐下坐下。”
賀時也笑,叫沈國忠坐下一起吃,徐向東沒過來,飯菜正好是夠的。
沈國忠也就不再矯情,平時給老太太多送點也就是了,看看那一桌子好菜,笑着說那我可沾一回光了。
老太太眉開眼笑,她自己也不先上桌,拿個碗夾了幾塊紅燒肉說:“你們先吃着,難得有點好吃的,我挾幾塊給瑤瑤和剛子嘗嘗。”
沈國忠早習慣了,笑着說:“五嬸那你跟雲芝說一聲我在你這邊吃飯了,讓她們別等我。”
老太太應了端了那碗出去,沈國忠就笑,說:“我五嬸最疼瑤瑤,但凡有點好的,她自己不吃也要給瑤瑤省下來的。”
Advertisement
說到這也就跟賀時聊了兩句沈老太太,說她前頭還有三個孩子沒養住,其中有一個是女孩。“瑤瑤長得和我那堂妹有幾分像,可能也是移情作用,所以我五嬸對瑤瑤特別好。”
這也是沈國忠他爹那一輩兄弟五個,沈國懷去了後他卻最照顧沈老太太的一個原因,就沖這老太太對沈瑤的好,沈國忠兩口子就沒少惦記着她。
話說到這裏,沈國忠少不得代老太太對賀時一番感謝,這感謝到後頭成了贊揚,直把賀時照顧沈老太太這一行為上升到了首都人民的思想覺悟境界上去了,賀時從小就是個沒被長輩誇過的主,還真不習慣人這樣誇贊他。
不得不跟沈國忠說了實話,道:“我真沒您說得那麽好,我讓東子幫我去買糧給老太太送來,是因為我哥也是烈士,這個本來沒什麽可跟人說的,只是當不得您這麽誇我,我也沒做什麽。”
沈國忠聽着盡然還有這樣的原委,少不得感慨戰争殘酷,他們現在的好日子是祖國多少大好兒郎用生命換來的。
等沈老太太送了肉回來,兩人都有默契的不再談這個話題,轉而招呼老太太坐下一起吃飯。
老太太這一頓飯當真是用了心準備,一盤碎椒炒雞蛋,一條紅燒鲫魚,一盤紅燒肉,還有三個素菜,這農村裏也就年節能有這樣的菜色。老太太吃着飯的時候跟賀時商量,讓他往後一個月就到她家吃飯,那些糧食算是他搭夥的。
跟賀時道:“村裏對我挺照顧的,這日子都能過,不好叫你們這樣破費,雖然說是城裏孩子,可這年頭城裏吃喝也不富裕,你們這些孩子下了鄉,也都得跟我們這些農村人一樣地裏刨吃喝,都不容易。”
老太太這是出去得少,消息太不靈通,一點不知道河對岸那頭看賀時都是香饽饽,幾天就能吃上一回肉的主。今天去田裏叫他來家裏吃飯,看他也在田裏插秧呢,只當是跟尋常知青一般的,家裏幫襯不了太多,得靠自個兒賺工分過日子呢。
老太太就尋思着,也不白得人家這麽些好東西,把人叫到家裏來一起吃,他出了米糧,老太太就貢獻出自家地裏出産的菜,偶爾雞下的幾個蛋,即不占了人便宜,也不辜負了人家的一番心意。
沈國忠聽得先是一愣,然後就覺得,好提議啊。
老太太是出于一片好心,也是想回報賀時一番,她不知道賀時的情況,沈國忠知道啊,說實話,人心都是偏的,沈老六是他隊裏的,但也比不上老太太是他親嬸子。
他下意識去看賀時,心裏挺希望這年輕人應下來,老太太糧票不收他的,但他三五天的買一回好的,老太太多少能跟着沾點兒光。
從老七走了,他這五嬸日子過得真不算好,只一年時間,人就蒼老消瘦很多,要是飲食上能好點,對老太太身體有好處。
賀時不知怎麽的,想起沈瑤那天吃甲魚肉的模樣來……
他眼裏有絲笑意,果斷的應了下來。“好,那謝謝五奶奶,不過可能不止我一個,東子應該是跟我一起的,當然,他會補糧票給您。”
老太太愣了愣,沈國忠就補充了句:“東子是徐知青,徐向東。”
她這才反應過來,聽賀時應了就高興得很,對于多徐知青一個一點也不介意,老太太孤獨,能有兩個年輕人來家裏吃飯她挺高興的。
至于沈國忠,他是知道他五嬸的,人厚道,做菜手藝也好,所以沈國忠覺得賀時他們換到這邊吃飯不虧,他五嬸在吃食上也能稍微有些改善,這是兩相都好的事。
賀時想的是剛才沈國忠的話,老太太很疼沈瑤,他往後買的好東西,多少能讓沈瑤那丫頭吃着一些,嗯,都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小丫頭這回總該對他客氣些了。
吃完上頓還有下頓呢,這橋她一時半會兒的拆不了。
所以說,三個人各有自己的考量,這事一定,皆大歡喜。
嗯,是這桌上的人覺得皆大歡喜,沈老六一家知道了指定喜不起來,但是這個又有誰管呢,知青搭夥本來也不固定一家,全由知青自己喜好。
等沈國忠回家把這事跟王雲芝說了,就是王雲芝都替老太太高興,和沈國忠說:“人都說好人有好報,咱五嬸是個好人,可惜子女緣上太艱難了,有知青在她家裏搭飯好,我往常空的時候過去看過,老太太自己一個人吃得太對付了。”
這事沈國忠也知道,只是能幫上的太有限,之前提過讓老太太搭在自家吃,老太太死活沒肯應,那以後上門走動都少了,怕給人添負擔。
王雲芝又說:“老太太對咱家孩子是沒得說的,白天已經分了點肉給咱們,可能是猜着那點份量不好做紅燒的,吃晚飯前還端了點紅燒肉過來,看着瑤瑤夾着吃一塊她自個兒笑眯了眼,高高興興回家去了。”
沈國忠自然曉得,說:“咱領老太太的情,國懷沒了,咱把她當自家老人孝敬就是。”
王雲芝點頭,想到她閨女吃晚飯時的樣子,笑了出來。
“你是沒看到,咱瑤瑤那個滿足樣,要照你說的那樣再給她單獨做碗白米飯配着,她晚上做夢怕都要樂出聲兒來。”
沈國忠也笑,他倒是交待了王雲芝給閨女單獨蒸飯,可這話交待完就是雙搶了,煮粥蒸飯這兩樣活計就都叫他閨女攬了去,還真沒輪上王雲芝幹這活,沈瑤也就一直紅薯飯吃着。
紅薯飯和新鮮紅薯完全是兩回事,這是把收上來的紅薯收上來曬幹切成米粒大小保存的,根本沒有新鮮紅薯那樣好的口感。
沈國忠笑笑說不急,等過了雙搶就把活接過來,到時再給她做大白米飯,夫妻倆說過一會兒話才叫上沈剛收拾着準備出門拔夜秧了。
次日,賀時和徐向東跟沈老六家說了聲,不在他們家搭夥了,說是才知道村裏還有烈士家屬,還是個孤寡老人,理應照應一點。
這消息砸得沈老六一家子都懵圈了,兩知青不在這裏搭飯,意味着她們吃不到肉,跟着沾不到油水了。
好在沈老六還算穩得住,心裏心疼得不得了,到底還是說:“沒關系,這個原本也是你們的自由,國懷犧牲了,照顧下五嬸應該的。”
賀時笑了笑,自顧上工去了,他一走,沈老六家最小的兩孩子哇一聲就哭起來了,哭得那叫一個驚天動地。
小孩兒過了一個月好日子,左右鄰居家的小夥伴都羨慕死了他們能吃肉,這下肉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