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回去的路上,沈國忠就嘆息,婚嫁之事還是要門當戶對才好。
同行的賀時汗毛都豎起來了,瑤瑤家裏人對婚姻有這種既定印象怎麽行,那不是一竹竿把他也打翻了?
連忙道:“這也不一定,古時候不還有低娶高嫁的說法嘛,主要還是看人的,東子家那情況只是個例,不能代表所有人。”
慢悠悠練習騎自行車的沈剛正好聽到,心下好笑,不過想想今天表姐結婚那場面,小家夥心裏也有點犯突突了。
上次幫着把她姐約出去那回,他們倆人說的話他隐隐聽到幾句,那時候只知道是說徐向東,卻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
後來聽說表姐要和徐向東結婚他才回過味來,今天看了這一場鬧劇,沈剛這心裏不免為自家姐姐擔心起來,想到這一茬,這會兒再看賀時眼裏就帶了審視。
賀大哥他媽,不會也跟那老太婆一樣極品吧?要真是那樣,他姐可不能嫁給他。
他心裏藏了事,惦記着得問問賀時,要他一個保證,不過當着他爸媽呢,也沒機會開口。
轉念想,保證這種東西一點約束效力都沒有啊,他同學給他保證的話十之五六最後沒做成,他也不能把人怎麽着,所以保證這東西不能信,他還是不找賀時了,等會兒回了家先找他姐,還是先別喜歡賀大哥了。
要喜歡,那也得等他家裏人客客氣氣歡歡喜喜上門來提親再說,今天那種場面,想想都可怕。
賀時還不知道他覺得自己收買得挺好的小舅子招呼都不跟他打一個,秒秒鐘叛變。
回了家裏,沈瑤先是被沈剛神秘兮兮叫到沒人的地方叮囑了一通,然後又被自家爸媽提點了一通,找對象千萬謹慎。
王雲芝不知道怎麽的,福至心靈想到了近來跟她們家走得挺近的賀時,叮屬沈瑤道:“你表姐現在住到咱們村這邊了,平時少不得走動,今天小徐這事給我提了醒,小賀那裏以後你還是避着點,別的都不怕,就怕有閑言碎語,人言可畏啊。”
沈國忠覺得也是,徐向東悶聲不響拐了王巧珍這事給他提了醒,自家閨女多漂亮啊。
他也說道:“是這麽回事,還是保持距離好一點,小賀人還是不錯,不過北京那地界太遠了,你看看你表姐,以後真進得了城,你舅舅舅媽想見她都難,更別說她被欺負了能給她撐腰了。”
“跟所有知青都要保持距離,你不喜歡人家,萬一人家看上你呢?咱不惹這個事,你呀,以後在江市找個對象,又能吃商品糧,我跟你媽還能照顧你,真有點什麽事,回家裏來也近便。”
Advertisement
夫妻倆個很是說得上,你一言我一語已經憧憬上閨女找個江市女婿的未來了。
沈瑤:“……”
吃完晚飯歇了會兒,九點多鐘大家都睡下的時候有人敲大門,王雲芝披了衣服去開了門,門外是原該過新婚之夜的侄女兒。
她心裏一突,問:“巧珍,這個點怎麽過來了?是不是那老太婆又欺負你了?”
王巧珍輕蔑笑笑,說:“沒有,我過來跟瑤瑤睡。”
王雲芝瞠目:“你今天結婚第一天啊,怎麽是跟瑤瑤睡啊?這……不合規矩啊。”
沈瑤聽到動靜也出來了,王巧珍知道,今天不說清楚她姑晚上得擔心得睡不好覺。她撇撇嘴道:“徐向東媽就一直坐在我們床邊。”
這話一出,連在屋裏沒出來的沈國忠都愣住了,這什麽人啊。
王雲芝問:“她變态吧,徐向東沒給她媽安排住的地方嗎?”
張秀蘭現在幹出什麽事,王巧珍也只當笑話看,她說:“安排了,讓賀時跟旁邊的宋知青睡,把他屋讓出來給他媽住,他媽也同意,不過呢,就是一直坐在我們床邊不走,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
老太太心理變态了呗,見不得她兒子跟別人親近,王巧珍無所謂,她反正也不願意見到那娘倆,看夠了笑話直接找沈瑤來了。
王雲芝跳腳:“那徐向東就由着他媽這樣?”
這都已經不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了吧。
王巧珍笑,他倒是想把他媽請出去,正兒八經的過新婚夜,委婉的說了好幾次,奈何老太太臉皮厚,愣是裝聽不懂。
她把這話說了,王雲芝簡直……
說不出話來了,太奇葩了。“那她……她現在該是走了吧?”
王巧珍點頭:“我走了,她估計再跟她兒子說說話洗洗腦就該去睡了。”
老太太其實一早困了,就是為了守她呗,還真是辛苦她了,守吧守吧,她巴不得她在這守上一輩子好了。
徐巧珍只見這老太太一天,就大開了眼界,沈家人也跟着大開眼界。
她料得沒錯,約莫過了四十分鐘的樣子,沈家門又被敲響了,她悄悄起身,在門口就碰到準備去開門的王雲芝,她低聲道:“姑,你睡覺,也讓我睡個安生覺,別給他開了,發生這麽多事,我現在其實不想見他。”
王雲芝嘆氣,作孽哦。
“成吧,我今天也挺氣的,咱都回屋睡覺去。”
這姑侄女倆還真就各回各屋睡覺去了,沈家沒人給他開門,他在門外站了二十多分鐘,敲了六七次門,終于認清了沈家人不是睡着了,而是集體嫌棄他懶得給他開門的事實。
沈瑤回工廠上班,一周後回來見到她表姐,那位極品老婆子受不了鄉下的苦,呆了三天就回去了。
時間轉眼進了一月初,已經入了冬,年關也将近了。
賀時數着日子等着盼着,盼着他爸忙完公務有時間來江市一趟,簡直望眼欲穿,被徐向東笑話了不知道多少回,說他恨嫁。
賀安民單位裏忙,不到年根底下是抽不出時間的,賀時沒把他爸給盼來,倒是盼到了Q大和B大這一年額外招一批學生的消息。
這消息是沈瑤說的,因為她們江市食品廠就有三個推薦上大學的名額,消息一出,廠裏頭就炸了。
自1966年起,高等學校就停止了招生,直至今年八月Q大和B大兩所大學才開始試點招生,主要招收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在20歲左右,有相當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還有在單位表現特別突出的人。
一經當地“革命委員會”推薦,政治審查合格後,即可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沈瑤進了江市食品廠,初時就是想讓自己先進了城再謀出路,等從陳易口中聽說廠裏八月有工人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時,她就參加晚會的表演,以書法為舞,進工會後也着意表現出比較好的文化底子和好學,辦公室裏初中課本每天沒少翻。
做這一切,就是為了等這一天,原以為最快也得到明年九月,哪料到這一年B大和Q大會再擴招。
一經聽聞這個消息,沈瑤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進食品廠這半年,她哪怕調進工會,也為廠裏改良了六個方子,趙廠長曾說過,廠裏今年能評上先進,有她好大一份功勞。
四個名額,推薦誰去就成了大問題,廠裏數千職工呢,各方面條件能符合,平時表現又還比較好的,廠工會經過讨論以後定下了三十多人。
也就是說,上大學的名額将在這三十多人裏産生,沈瑤辦公室,陳易和荊亞梅都在列。
廠裏也不獨斷,搞民主投票制,特意發了通告,公布了競争這次名額人員的名單,投票時間定在周五,大禮堂裏,三十多個候選人全天在那裏呆着,等人來投上一票。
時間定在周五,也給了大家充分的活動時間,拉票!
工會和辦公室這邊和沈瑤交好的人,都沒等她開口,見到她就悄悄說了,票給她留着,不止這樣,還表示會幫着她拉下票。
沈瑤宿舍幾個姑娘也是,下了班各宿舍竄着給沈瑤拉票,沈瑤心裏對她們很是感激。
她自己也沒歇着,一家家車間走訪去拉票。
她的拉票意外的順利,為什麽,她進廠時間是不長,可論起來整個食品廠裏,還真找不出多少個群衆基礎比她好的人來。
因為什麽,因為點心啊,她在一車間時的三款點心就調動了三個車間的流水線生産,這三個車間可都是她親自去帶了幾天的,而後調到工會,也出了六個點心方子,可以說,江市食品廠,沒有哪個車間沈瑤沒進去做過技術指導的。
她因為着中秋晚會上的節目本就出名,又做出那麽多新式樣糕點來,還別說,人緣不是一般的好。
一人能有一次投票權,拉票的人多,有些在廠裏呆了多年的老同志認識的人也多,三十多個人呢,一個人經常被四五個人同時拉票,你投給誰去?
投給誰都得罪別人啊,等看到沈瑤進車間拉票,有那腦袋靈光的,一拍腿,投給沈瑤啊。
人對廠裏貢獻多大啊,看看每天通告欄上那字,人家也有文化,投給她那是覺悟高,那必須的。這樣那幫朋友誰都沒話說。
到最後,極富戲劇性的,沈瑤一個人得票985票,遠超第二名的303票足足六百餘票,穩穩妥妥拿到了名額。
沈瑤回村,第一件事就是把這消息通知給了賀時和她表姐。
賀時看重不看重這次機會,她都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的,而最最需要這樣一個機會的人,其實是她表姐王巧珍。
賀時聽到消息就找了沈家慶,沈家慶根本都沒聽說有這麽回事。
也是,一個市裏左不過一百多個名額,市裏各單位都分不勻呢,上邊分得差不多,才會有點名額漏到鄉裏來,沈家慶借了賀時的自行車就去了趟鄉革委會,還真是有這麽回事,可整個鄉也就三個名額。
得是下面各個村推薦上來,再由革委會選出三個人推薦上去。
這個周日,沈家村也沸騰起來了。村裏能推薦五個名額,不過到了鄉裏說不準五個全都會被刷下來也不一定。
可就是這麽一個初選名額的機會,也叫村裏的年輕人和一衆知青們紅了眼。
對農村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他們唯一可能成為城裏人,吃上商口糧的機會,對知青們來說,這是他們眼下能返城的最好機會,而且,讀個大學,出來就能分配進單位,未來可期。
事關利益,誰不争搶,村裏符合條件的後生讀到初中的不算太多,知青院裏那可是個個都符合的,平時關系好的不好的,這會兒也不紮堆讨論了,心裏思量着怎麽各顯神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