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待嫁(2)

這陣子黃奕婷在家,陸續有七大姑八大姨來做客,他們在黃爸黃媽面前,都好話不要錢似的,各種贊美。

黃奕婷只是出來露個面寒暄一下,就借故去忙自己的事了。

記得奶奶在世的時候,客人都是直接去小叔家的,只是來她家坐一小會兒就走。有時姑姑來了,甚至都不過來她家坐一坐。

兄弟兩家的房子是相鄰着的,直線距離不到三十米,真正拉大距離的,是她家的貧窮。

人情泠暖,口舌是非,她從小就見識了,習慣了。

她上高中的時候,眼睛近視了,要帶眼鏡才能看清遠處。村裏大多數人的視力都極好,而黃奕婷看不清幾十米以外的人。有時候看不清遠處的人是誰,就不好意思打招呼叫人。

她叔婆就在人多的小賣部那邊議論她,說她白讀書了,連禮貌都不懂。

叔婆的孫子們讀書沒有一個成績好的,也是這樣在外人面前議論她。

後來她配眼鏡了,能看清了,見到人都會打招呼。這下他們又說:“讀那麽多書有個什麽用?連眼睛都讀瞎了,女孩子戴個眼鏡難看得要命,以後誰願意娶她?”

.......

她又沒花他們的錢,又沒吃他們家米飯,父母心甘情願供他們讀書,礙着誰了?

很長一段時間,黃奕婷對那些是非婆都極度反感。

不過碰面了,還是會打招呼的,修養是自己的,不能因為他人的可惡而丢掉。

再後來她考上大學了,是村裏的第一個女大學生。村裏人和親戚對黃奕婷父母的态度,簡直是三百六十度轉變。

見到黃奕婷的時候也是笑臉相迎,不停誇贊。

現在,村裏人都多多少少因為黃奕婷得到了利益,改善了生活,對黃奕婷家人的親近更多了幾分。

Advertisement

不管他們內心怎麽想,至少表面上,大家一片和諧。

這樣也很不錯了。其他的,黃奕婷也不想深究。

難得糊塗吧,做好自己該做的能做的事就好。

有人說,人性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究竟身處的環境,喚醒的是人性的哪部分呢?黃奕婷相信,長期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氛圍當中,沒有人會天天想着作惡。

黃奕婷在空間喝茶,打坐,腦海裏浮現了一個新想法,她覺得可以落到實處。

茶廠的工人一直辛勤勞動,都沒有參加過茶會,也許可以借舉辦婚禮這個契機,請周文毅他們來這邊舉辦一場茶會呢!

工人們還在為豐富物質生活而努力,對于精神文明這部分,是缺乏的。茶會就是很好的傳播文化的方式,何必舍近求遠!

上次黃奕婷明确跟周文毅夫婦說了,他們帶過來的茶友,在黃奕婷這邊買茶,差價部分都會退回去給周文毅夫婦的。這樣黃奕婷也不會覺得賺了別人便宜。

有錢大家賺,互利共贏,生意才會更長久。何況,他們正在做的事,不僅僅是為了賺錢。

馬上要采新茶了,茶友們可以過來現場感受茶園的美。

周文毅覺得這個點子很好,當即答應了下來。

黃奕婷打算以後可以再建一棟房子做民宿,外地的茶友過來度假也方便些。她記得她家前幾年是買了堂三叔家的一塊宅基地的。

當時堂三叔家裏出了事,急需用錢,要賣掉那塊地。她爸覺得地皮可能以後會漲價,家人如果以後在家裏創業可能用得上,趁着手頭上有一筆錢,就買了下來。

不過這塊地是黃爸黃振林買的,可以說每個家人都有份,黃奕婷決定開家庭會議讨論這件事。“現在農村生态旅游挺火的,而我們自家有這麽大的茶園和農場,是現成的旅游資源。我們茶館有那麽多客戶,都是高消費人群,以後也是潛在的游客。

我覺得這個民宿可以開起來,大家合資建造,到時請專人打理,盈利之後,咱們都可以分紅。或者,我直接從老爸手中買下自塊地,我自負盈虧。大家覺得同意哪個方案呢?”

結果,大家一致同意合資建民宿。農場現在發展得這麽好,經常被鎮政府表揚,聽說以後縣政府還會幫忙推廣,一片好前景。這麽好的事,為什麽不同意呢!

黃奕婷這樣處理事情,黃爸黃媽都很欣慰。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作為父母倒是想一碗水端平,只是有些事情,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的,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每個人選擇之後,結果由自己承擔,誰也沒有理由挑事。

雖然都是一家人,但是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小家庭要考慮,有些事情還是要提前講清楚比較好。

免得以後有不滿或者糾紛,傷了和氣。

黃爸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家之前是什麽情況,大家心裏都是清楚。自從婷婷回來創業,日子才開始慢慢變得紅火。

婷婷花了很多心血,我和你們媽媽都是老人家了,其實也幫不上她多少,基本都是她自己想方設法承擔過來的。

如果她只是想着自己過得好,那她不用太辛苦,這輩子應該也可以衣食無憂了。

但是她是有追求的人,選擇了承擔更大的責任。她不僅有好處想着和自己家人分享,還帶着村裏的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現在村裏誰人不誇她!我希望我們大家都繼續支持她,咱們一家人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把這份有意義的事業做好。”

“爸,媽,謝謝!”黃奕婷眼睛酸澀,眼淚在眼眶打轉。老爸什麽時候變得這麽會說了,好感動!

大家都點頭稱是。

黃媽更是在默默抹淚。黃家有今天,真的不容易,她這小女兒更是不容易。

梁豔芳輕輕拍了拍黃媽的肩膀,把小桌子上的水果端過來,挑了一顆又紅又大的草莓,淺笑着送到她嘴邊:“媽,吃點水果。”

黃媽也笑。兒女兒媳都是孝順的,個個都腳踏實地,都這麽争氣,她這一輩子也知足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