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匕首
這三人打算先把大部分侍衛引去一個不存在的“村”,然後趁機下手,等侍衛們發現上當時,也來不及了。
人是誰派的,倒是一猜就能猜出來,周寅本以為北境戰況如此,太子再怎麽樣,也不會在這節骨眼上動王爺,所以所有人的防範心都不強。
只是沒想到太子這麽喪盡天良。
宋瀾下了馬車,那三人,連那個小孩也是,都死死盯着他。
“這些人是緋紅閣的刺客。”周寅從他們的匕首上看出點端倪,判斷道。
一個侍衛剛将小孩口中塞的布扯出來,準備問話時,卻看那小孩忽然兩眼無神,已經沒氣了。
原來小孩把藏在嘴裏的毒藥吃了。
宋瀾微微皺眉,道:“不必審了,都處理了吧。”
李思行倍感後怕,要是以他的性子,這不就着了道?可恨太子陰險!他心裏又慶幸,還好王爺及時發現不對。
于是李思行說:“王爺英明,竟能判斷出他們的身份!”
宋瀾神色一頓,說:“不是我判斷的。”
說完,他看了眼不遠處的馬車,周寅和李思行也随之看過,只看那馬車車簾輕輕一動,明顯是有人在。
李思行也知道此行王爺帶了個小跟班,便問:“是那個貼身小侍衛的主意?”
這回宋瀾沒有應,只是闊步朝馬車走去。
李思行以他的腦瓜怎麽也想不通,便問周寅:“到底怎麽回事啊?”
周寅只好回他:“是是是,就是那小侍衛的主意。”
李思行又問:“這侍衛誰啊,我咋沒聽說王爺還有什麽貼身侍衛呢?要做貼身侍衛,也輪不到他個新人,怎麽找也得是你或者是我吧!”
周寅無語片刻,說:“你想放着你的少将軍不做去做侍衛,可別拉着我,我還要做我的副都統呢。”
周寅想起當日和王爺說這計劃時,其餘幾人都不知道,畢竟這事不好聲張。
他好心提醒李思行:“想知道這貼身侍衛是誰?”
李思行點點頭。
周寅說:“最近你們幾次打賭王爺是留宿書房,還是卧房,明顯是留宿卧房贏面大,你知道吧?”
李思行一直賭的書房,已經輸了不少銀兩了,哼哧說:“知道啊,我媳婦本都要賠進去了。”
周寅笑說:“知道就好,接下來你還是少說話多做事吧!”
李思行嘟囔:“這和貼身侍衛有什麽關系?”
周寅嘆了句:“算了,榆木腦袋。”
就這樣,李思行也沒想通是怎麽了,只抓了抓腦袋,就去督促手下把那三人的屍首處理了。
那邊宋瀾一上馬車,華雲晏正襟危坐,好像剛剛掀開車簾的人不是她似的。
等了會兒,宋瀾坐好了,并沒有說什麽,華雲晏這才偷偷看了他一眼,小聲問:“他們都死了嗎?”
宋瀾“嗯”了聲。
華雲晏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她擡起眼,卻看宋瀾目光幽深,聲音也有些低沉:“死的不是他們,就是我們。”
華雲晏一愣,連忙搖頭,小聲說:“……我不是為他們惋惜,畢竟,要是死的是我們,誰為我們惋惜。”
宋瀾似是有些驚訝,微微擡眼看她。
華雲晏抿起嘴唇。
她真正嘆氣的是,宋瀾貴為王爺,出行時卻還會遇到這種蓄意謀殺事件,這王爺的日子并不舒心,這樣不舒心的事還有許多,比如說他娶她,也是因為一紙聖旨。
她偷偷看了眼宋瀾。
他正低下身子,從靴子後面抽出一把匕首,刀鞘看起來平平無奇,他抽出刀身,那鋒利的刀刃在光下一片森冷。
華雲晏一驚,眼睛轉了轉,他是不是要對她逼供,比如說她為什麽知道小孩有美人髻,大人就一定有。
要和宋瀾講遺傳學麽?不過,她倒是覺得這個道理放在古代是怎麽也講不通的。
正當她胡思亂想時,宋瀾橫着手上的匕首,道:“過來。”
華雲晏一愣,垂下眼睛,挪了挪剩下,離他近了一點點。
宋瀾沒說什麽,只看了她一眼。
華雲晏咽了咽,只好乖順地坐到宋瀾手邊,那明晃晃的刀鋒離她不過一尺多,她心裏惶惶,只看宋瀾把匕首遞到她面前。
“帶着防身。”宋瀾說。
華雲晏輕輕“欸”了聲。
她還以為宋瀾要用刀做什麽威吓她的事,不過顯然是她忘了宋瀾明明不需要多此一舉就可以叫她乖乖聽話了。
她心底裏為自己的小人之心忏悔一瞬,然後擡手接過宋瀾的刀,那刀比她想象中稍微重了點,她的手一沉,刀鞘有些滑,明顯這把匕首宋瀾已經用了很久了。
華雲晏拿着那匕首,有些手足無措,小聲問:“給我?我放在哪好……”
宋瀾指着她的靴子,說:“裝在後面。”
她彎身摸索,果然發現後面和宋瀾的靴子一樣有個暗袋,這匕首剛好可以裝進去。
裝好了,她擡了擡腳,感覺有點習慣了,才說:“……謝謝王爺。”
宋瀾道:“僅是備不時之需,其他時候不要把玩。”
華雲晏小聲回:“好。”不過,這是匕首又不是什麽好玩的東西,她怎麽會想沒事就□□玩一玩呢,嫌自己命大嗎?
當晚,華雲晏是自己一個人先睡的,她催眠自己得趕緊睡着,不然宋瀾一回來,她又會緊張會兒。
而在這個客棧的另一間房中,宋瀾剛屏退手下,便召來了密探,吩咐道:
“讓安插在伯府的人調查,看有沒有哪個丫鬟或者小厮知道,小孩有美人髻,大人也一定會有。”
密探領命就走了。
宋瀾目光沉沉,靜靜看着自己手上的新匕首。
剩下來的路程,除了一開始那件有驚無險的刺殺事件,再沒有遇到別的事了。
華雲晏倒是坐馬車坐得骨頭都要散架了,連興致都降了許多。
這日她剛起來,便覺得有些冷了,越靠近北境,這種感覺越明顯。
她套上了保暖的衣服,胭脂告訴她:“聽周都統說,下個城就是東臨城,我們可算到北境,不用再趕路了。”
胭脂給華雲晏挽了個男子發簪,繼續說:“今早,聽說東臨城出了點事,王爺和都統他們先去處理,已經快馬過去了。”
華雲晏一喜,這可是雙倍的好消息。
之前因為宋瀾在馬車上,馬車也走得快,現在剩她一人,她就讓馬車慢點走,直到午時才到東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