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皇子
長樂今天有幸,親眼見識了一場什麽叫後宮高手不動聲色、殺人于無形的技巧大戲。
她這舅母能穩坐後宮二十幾年,這手段不可謂不高人一等、出類拔萃。她娘當年的誇獎真是含蓄高明、十分有內涵啊。
莊皇後是個聰慧的女子,她從來沒有因為她當上了皇後,而放松警惕,更沒有因為娘家給力、她背後又有實權派蕭華長公主的支持而驕橫起來,她始終如一地保持着低調平和的形象。
是以她進宮二十幾年雖未懷有身孕,皇後之位卻穩如泰山,宮裏宮外、甚至民間口碑都是可圈可點,讓人挑不出錯處。
這惟一的遺憾也算得錯處的地方,就是她自己沒孩子為下,複元帝子嗣子不封為上了。
“聖上明鑒,大皇子之事,是臣妾錯了,”莊皇後借着長樂在已把複元帝進來時帶的那股子火氣哄下去不少的春風中,語調溫緩地先開口認錯。
哪怕在長樂看來,這件事裏,莊皇後根本沒有錯,但莊皇後這時伏小作低的态度,确實是最好不過的。
複元帝的一巴掌瞬間拍在棉花堆裏了,那最後一點怒氣也沉到了心底深處,但從他的臉色來看,他還是不高興的,只是礙于莊皇後已經把态度放低,又有長樂在,他不好發出來罷了。
長樂從莊皇後開口說第一句話開始,就已經退居局外了,她能幫莊皇後做的,都已經做到了,而且從剛剛莊皇後的表現來看,她這種嫩瓜檔的,還是要好好匿聲、跟人家學的。
在複元帝坐到正榻上後,莊皇後順其自然坐到側榻,長樂沒坐到莊皇後對面那張榻,反而跟着莊皇後,坐到了莊皇後的身邊,拿出就算是不出嘴也要出人的一種示好該有的積極向上的态度。
莊皇後一臉‘她都懂’地笑着,伸手拉着長樂的手,輕輕地拍了拍,輕聲道:“好孩子!”長樂裝不懂地嬌羞低頭。
莊皇後放下長樂,轉頭去看複元帝,笑得比之前更柔和似水,說話的聲音也更加的低轉委婉。
“臣妾總是想着,這幼小的孩兒還是要在自己親娘身邊養大才更好些,卻不想……,”莊皇後這一處斷得非常引人遐思,長樂用眼角的餘光瞥見她舅舅沉着的臉,有一轉瞬的變動。
“哎,到底還是臣妾的錯,是臣妾多思多慮了,不想惹這麻煩上身,”莊皇後說着還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卻忘記臣妾為後宮之主、一國之母,天下衆子誰人不為臣妾之子,縱便不是臣妾親生,只要接到臣妾宮中,臣妾悉命親養,又有聖上給臣妾這一身福氣貴氣,難道還連個孩子都養護不住嗎?”
莊皇後這一翻話說得實是厲害,不但把她自己身上所有的責任推得一幹二淨,這還是要把大皇子的撫養權争奪過來的節奏啊。
長樂聽得一陣心驚肉跳,她估計那個穎嫔要是知道莊皇後挖這麽一個天坑等她呢,怕是都要後悔死了。
Advertisement
也是穎嫔自己豬油蒙了心,腦子糊塗到不中用,用皇子争寵固寵可以,怎麽能夠不顧皇子的安危,總以這等手段來鬧,來把聖上往她的宮裏牽呢。
難道不知僅憑着她的出身和容貌,若不是老天賞臉,給她一個兒子,她現時怕已住得離冷宮不遠了,怎麽還能自視甚高,以自己為資本,不以兒子為重,反只想着争寵呢?
要是換個聰明的女人,怕是什麽都不做,每天只守在兒子身邊,時刻看守兒子,什麽聖上不聖上的,只要兒子在,難道還怕聖上不來嗎?縱是不看你這個娘,也得看自己的種啊?
還有,無論是帝王家還是百姓家,誰不願意自己的兒子聰明活潑健康硬朗,有幾個願意來一次見一次病歪模樣的?何況如複元帝這般子息艱難的……
怪不得生了個兒子熬到現在卻還只是嫔,就這腦子還敢和莊皇後叫板,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至于莊皇後這裏,長樂覺得莊皇後是早有抱養的心思,怕是大皇子出生下來時,她就應該有了。
為什麽莊皇後能挺到現在?
長樂覺得:一是就如她自己所說,她是嫡母卻不是生母,孩子放到生母那裏有個萬一,沒有人會說什麽,如果放到她這裏有個萬一,這個罪名和責任她實是耽誤不起,搞不好複元帝就能廢掉她;二是她不能在穎嫔剛生完孩子就硬性地伸手過去,從穎嫔手裏搶孩子過來,哪怕她在禮法上說得通,也怕因此落下把柄,以後不好周圓。
所以,她就慣着穎嫔的脾氣,終是把穎嫔慣到現在這般模樣,恃子生驕,又拿兒子争寵,她這時再伸手過去,就是合情合理了——瞧着大皇子生母不中用,複元帝肯定會一道旨意把大皇子順指到皇後名下,這樣與大皇子也好聽,一下子從庶子變嫡子了。
這兩邊都有好處的事,估計帝後兩人,都會覺得不錯,各占便宜。
還有一點,是長樂沒有想到的。
長樂并不知道那兩個現常駐穎嫔宮裏的太醫,都是莊皇後的眼線,如今,莊皇後已經對大皇子身體狀況如何了如指掌了。
大皇子幼時多愛生病,她不敢接也不能接,但能活到五歲,又有兩個太醫傳遞來的消息保證,她此時去接,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了。
于是,這個在大皇子落地,莊皇後就盤算着的計謀,終于可以收網填坑了。
莊皇後望向複元帝的眼神清明溫柔得如一灘春水,看得複元帝多少火氣惱怒都熄得無影無蹤了,又有剛剛那一翻話,說她這一身複元帝賜的貴氣福氣定能保住大皇子,這就是暗指大皇子的身體康健,有複元帝的龍氣護佑必是無事,複元帝怎能不開心。
長樂心裏已經暗挑大拇指,她還記得前一世她舅母走得也是這一條路,不過抱養的是生母剛逝的賢妃之子,也就是二皇子。
為什麽要抱二皇子來的……,她那時且糊塗着呢,怎麽就有點忘了呢?但後來之事,她還記得,因為那是翻天覆地之大事。
在她舅父暴亡後,已成為大皇子的二皇子也就是宮中惟一活着的皇子稱帝,因未到及笄之齡,她舅母以母後皇太後之身垂簾聽政。
那時,大皇子的生母穎嫔已入土多年了。想着以生皇長子自居、以後稱太後的願望,早就是意想天開了。
若不是她舅母一家子都是文人,把持得住內閣,卻蓋不住軍中,最後被那不軌之人政變奪宮篡了位,她舅母也算是人生贏家了。
既是想與莊皇後處好關系,長樂決定再幫着莊皇後一把,在帝後沉默之時,她裝作極心思單純地問一句,“咦,穎嫔娘娘平時不與煜兒弟弟一處睡嗎?”這裏的一處,自是指同室一床。煜是大皇子的名字。
複元帝或許随時都想要,但未必随時都想穎嫔,他後宮佳麗三千,便是勤着播種,要哪個不成,幹嘛非要一個已為他生過孩子、孩子身體質量還不太好且現今工作內容主要還是替他照顧孩子的宮內‘老人’?去年選秀進宮的那一批,還有幾個他現在還沒輪到摸呢。若論生育能力,那自是年輕康健的好懷好生了。
那麽,問題來了,聖上不留宿穎嫔那裏時,穎嫔娘娘不該摟着大皇子一起睡嗎?
如若不摟着,那這個親娘确實不适合照顧孩子,孩子體弱多病,你還放心孩子自己睡?那得多心大啊,孩子他爹且不幹着呢。
如若是摟着的,那你是睡得多死,孩子都高熱燒迷糊過去了,你這個當娘的還沒發現呢?只知道事後向孩子他爹告狀,說嫡母不夠關心……,你睡旁邊的都不知道,你讓睡着隔好幾裏地的嫡母哪裏知道去,你這粗心大意到沒心肝更不适養孩子了。
道理這是一點就破,複元帝又不是傻子,受人撺掇、氣懵的時候或許有些失了神智,可這一旦說清楚,複元帝幾乎又要氣到死了。
穎嫔這賤人,竟敢拿他的子嗣作手段,不知道他都要快被斷子絕孫這事撓得如坐針氈了,若是這宮中他現有的惟二的血脈也保不住,他這皇上也是坐得夠困難的了。
說到大皇子,免不了就要提提三個月前剛剛出生的二皇子。想到了二皇子、準确地說是想到二皇子的母妃賢妃娘娘時,長樂不由得渾身一顫。
她那不出彩的大腦,在這個時候終于出了一道光,晃得她記起了一點她前世糊塗之世遺忘的事來。
——若她沒有記錯,前一世這個時候,賢妃娘娘……早已經魂歸西天了啊。
正是二皇子百日之時,因其無生母,皇上又疼他,就把他記名到莊皇後名下,由莊皇後親手撫養,可為何這一世她重生了,早該死了的賢妃卻沒有死呢?
長樂不懂得也不知道什麽叫蝴蝶效應,但是她不覺得因着她的重生,會影響到賢妃這種她兩世都沒怎麽接觸過的女人的生死啊?
相對于大皇子的母妃穎嫔出身低位,二皇子的母妃那絕對是高位出身,正是位列貴、德、賢、淑四妃中的賢妃,之前的賢嫔。
與穎嫔生了複元帝的長子才被提到嫔位相比,二皇子的母妃賢嫔那是一入宮就在嫔位的,其母族則是老牌權爵寧濟侯府,滿門的武勇将星。她是家中獨女,比複元帝小将近十五歲,據說被選進宮中,是因為皇覺寺的高僧占蔔出她是極品易男相,定能為複元帝開枝散葉,生出兒子來。
是以,複元帝破格召她入宮,直接許以嫔位,恩寵有加。
老天開眼,皇覺寺那高僧的占蔔應驗,在賢嫔入宮第二年,肚子果然有了好消息。
別提複元帝有多高興了,那賞賜如流水一般。寧濟侯府也因此水漲船高,幾乎一躍成為權爵之首。
賢嫔生了二皇子當時,就被複元帝就地拔起,從賢嫔升到賢妃,剛好比着早二十幾年進宮的淑妃,高那麽一小點。
這後宮女子所有之榮耀都被賢妃一人占去了。
長樂還記得,前一世,卻是賢妃的封號剛封下去,賢妃就産後大出血死掉了。
這事……她得記着才是,以後見着賢妃,她得仔細瞧瞧,這女人是吃了什麽金丹妙藥,才能活下來的。
還有,前一世賢妃死時,正值長樂被柳承熙哄得暈頭轉向之時,她自是想不到宮裏剛生了皇子的妃子死不死的,與後宮各宮娘娘和前朝朝政有何幹系。現在想來,無論是莊皇後,還是淑妃,怕都不會那麽幹淨吧。賢妃的死,怕也不只是難産這麽……好說的。
這一世因着賢妃沒死成,剛出生的二皇子抱養不來,長樂估計着,這也是促使着莊皇後不得不出手幹掉穎嫔、拿來大皇子撫養權的重要誘因之一。
——莊皇後已經等不起自己生了,而身坐皇後位,絕不能無子,且還有伴了十幾年的勁敵淑妃跟着,接又來了‘沒死成’的賢妃緊逼而來,更不能不提早下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什麽也不說了,黑眼圈都出來了,睡覺,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