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炖蘑菇【收藏滿1000加更】

烘幹的烤兔肉撕完了,骨頭跟炭火堆一起挖坑埋了,青梅挽着破籃筐拎着砍柴刀,擡頭看了一眼被茂密枝葉分割成一片片的天空。

這會兒大約已經下午五點多了,樹林裏天色暗得更早,此時已經逐漸昏暗,青梅不再耽擱,又砍了些筆直的桦木枝桠,回頭用來做箭矢。

除此之外,又摘取了些适合做箭羽的葉子暫時湊合用。

至于弓弦,自然不可能有牛筋給青梅用,所以她進來的時候就已經剝了十幾種樹皮嘗試,最後選擇了一種類似麻樹的樹皮。

外皮粗糙有裂痕,取中間那層白皮,空手繃開扯了幾次都穩穩的沒有斷裂變形的意思。

以青梅如今的力氣,能撐到這個程度,做弦暫時是沒問題的。

需要的材料都找到了,青梅辨別好方向,換了條路往外走。

因為走的不是進來那條路,回去的路上也撿到了不少菌菇,還挖到了一叢白蔥菇。

白蔥菇自帶醬香味,肉質肥美,青梅還是按照原主的記憶才知道這個是難得的美味,邊挖就邊咽起了口水。

現在的生活真美好,能吃肉,還能吃新鮮的各種蔬菜。

等二十年後領導人搞改革開放了,自己能吃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要是她能好好賺錢,到時候有錢了她還能走遍全世界,走到哪吃到哪。

挖叢野菇的功夫,青梅渾身洋溢着奔向美好生活的幹勁,挖完以後就腳步輕盈地拎着籃子拖着制弓材料大步前行。

秋天并不是吃野菜的好時候,青梅只拔到兩把帶頭的白蔥,可惜沒有鹽,要不然起一壇子鹽水,把野蔥頭洗了泡進去,幾天之後就能收獲酸爽可口的泡蔥頭。

青梅決定回去以後把野蔥頭好好收起來,等秋獵結束換了鹽巴就起鹽水泡進去。

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傍晚,都過了大食堂開飯的時候了,趙三明一聽見院門被推開的聲音,立馬就從屋裏走了出來,站在門口望着青梅咧嘴笑,“媳婦回來了?巧了,我剛打了飯回來,正準備給你熱鍋裏嘞。”

Advertisement

青梅看了他一眼,順手把院門關上,暗想趙三明恐怕是正準備把她那份一起吃了。

要不然依他的性格,能細心到關院門?更別說此時對方的笑裏明顯帶着忐忑不安,恐怕還在擔心她詢問中午屬于她的那份飯去哪裏了。

青梅也不是什麽暴脾氣的人,對于中午的飯沒多問,只“嗯”了一聲,把制弓材料扔在門口,籃子則拎進了屋。

趙三明看青梅沒有問什麽的意思,悄悄松了口氣,一雙不安分的眼睛又一陣陣往青梅挽着的籃子裏瞅。

籃子不大不小,底還爛了一半,被青梅這了枝桠墊着,明顯放不了什麽重物。見到裏面只是些散落的蘑菇野蔥,另外就是些葉子,趙三明有些失望。

原本他還想着,以青梅的本事,進林子裏肯定能弄到好東西,結果就是些沒油水的玩意兒。

老老實實在家吃了幾天清湯寡水,趙三明肚子裏的饞蟲又犯了,腦子裏琢磨着哪家的雞該生蛋了,或者哪家“鐵哥們兒”該請客吃飯了。

進屋就看見小木桌上放着三只碗,一碗炖菜,一碗裏放了三個黑灰□□頭,一個碗裏放了一個窩窩頭。

青梅回頭看趙三明,趙三明一個激靈,背脊骨一挺,嘻嘻笑着小跑上前,把裝了三個窩窩頭的那只碗端到另一邊示意青梅坐。

“嘿嘿,我不是想着我也沒咋下地幹活,所以剛才打了飯回來就想着我少吃點沒關系,這個家是青梅你撐起來的,當然要多吃點!”

一個人分了兩個窩窩頭,今晚的夥食開得不錯,或許是因為明天秋獵隊就要出發了。

青梅沉默地坐下,撿起筷子正準備吃,忽然想到什麽,停下動作,拿起窩窩頭挨個聞嗅檢查一番,又将兩個窩窩頭掰成兩半,将兩個一半的窩窩頭放到趙三明碗裏。

趙三明一看,以為青梅是要分他一個,剛準備感動,卻見青梅放下後,轉手就把他碗裏那個完整的窩窩頭給拿走了。

所以青梅是用兩個一半換他正個窩窩頭,最後青梅還是吃了三個,趙三明還是只有一個。

感動到一半的趙三明:“……???”

換完了窩窩頭,青梅又用筷子把炖菜攪了攪,看向趙三明,說:“你先吃一口。”

眼前這個混子可是個能打養着他白吃白喝的媳婦的,今天飯菜都經過了他的手,青梅可不放心。

趙三明滿腦袋挂着問號地乖乖先夾菜吃了一口,看終于放心動筷子的青梅,後知後覺地明白了,原來這娘們兒是在防備他給飯菜下耗子藥?!

一經想同,趙三明先是一愣,而後就是背脊骨一涼。

想想看,能想到這一點并且小心防備的人,是不是說明她以前就琢磨過這麽幹?

趙三明已經吓得出了一身白毛汗,原來他能活到現在,還得感謝家裏這娘們兒善良了一回,還沒來得及動手啊!

因為吓得太狠了,一頓飯的時間裏趙三明都膽戰心驚,時不時用驚悸後怕的眼神偷看青梅,菜都忘記夾了,只心不在焉地啃着手裏的窩窩頭。

青梅不知道趙三明為什麽忽然像受到多大驚吓似的傻愣愣的,不過看他不怎麽動菜,本着不浪費的觀念,十分愉悅的把兩人份的炖菜自己一個人就着窩窩頭吃了個幹幹淨淨。

身體被異能強化後,所需要的食物能量也多了,這點食物對青梅來說只能是無分飽。

強化後的身體消化能力強,可抗寒抗熱忍饑挨餓的能力也更強了。在有條件的時候,青梅更願意讓自己吃飽,身體處于養精蓄銳的狀态。

所以吃完飯後青梅沒管還在啃窩窩頭的趙三明,自己起身把自己的兩個碗用清水沖了,回來後點燃竈火,先煮土豆。

一邊煮,青梅一邊就着火光清洗摘回來的蘑菇。

明天她就要跟着大獵隊進山了,好幾天不回家,采回來的蘑菇當然要今晚跟明早兩頓裏就要吃掉。

野蔥被擰了葉子,蔥頭被青梅在菜園子裏挖了個坑暫且種進去,等買了鹽巴再處理,到時候也不會幹掉。

各種蘑菇掐根洗淨,燒大的白蔥菇則被掰碎。

忙完了,青梅又去裏屋開鎖拿出三合面,用木盆摻水小心翼翼地揉成面團。

大鐵鍋導熱很快,裏面的水已經咕嚕嚕燒開了,土豆在裏面煮着,偶爾被翻滾的水流沖得抖一抖,連帶着鐵鍋發出些許輕微的響動。

青梅很喜歡聽鍋裏發出的聲響,因為這代表了有食物可煮。

屋子裏煙霧缭繞,趙三明啃完了幹吃能噎死人的雜糧窩窩頭,跑去外面舀水咕嚕咕嚕灌了一肚子,終于從差點被耗子藥藥死的後怕中緩過來了。

看看屋子裏映出來的火光以及煙霧,趙三明嘀咕兩句,蔫蔫地蹲在了缸邊,摳着腦殼不敢進屋了。

屋裏,揭開鍋蓋戳了戳土豆,确定土豆煮熟了,青梅端着簸箕把土豆撿出來,用葫蘆瓢把裏面的水舀出來倒在專門裝髒水的破木桶裏。

家裏沒油,青梅只能把蘑菇加水煮了,鍋邊就貼了三合面餅子。

三合面本就不多,大概也就兩碗的量,而這些還是進山好幾天的自帶幹糧,青梅捏餅子的時候就沒捏得太大,個個都是半掌大,圓乎乎的貼在鍋邊。

雖然有原主的記憶,可到底是青梅第一次像這樣貼鍋餅,總擔心餅子貼不住掉進水炖蘑菇裏煮爛了。

所以青梅沒敢蓋鍋蓋,就敞鍋煮,過程中青梅就一直盯着餅子,做好了第一時間搶救餅子的準備。

好在這也算是凝聚了一放老百姓數十年智慧的法子,一直到餅子變得微微焦黃熟透,都沒餅子掉下去。

青梅掰開一個嘗了一小口,确定熟了,趕緊拿了提前洗幹淨的包袱皮過來,将餅全部撿進去包好。

這時候炖蘑菇也煮好了,量有點大,碗肯定是裝不下。

青梅拿個雙耳四足大肚罐洗了洗,當作菜盆将炖蘑菇全打出來,洗刷了一番大鐵鍋,蓋上鍋蓋,又往竈膛裏放了兩根木柴。

若是光燒水,剩下的炭火就足夠了,可青梅還要做弓,需要用到火。

剛做好冒着熱氣的炖蘑菇跟煮土豆就放在竈臺上被熱氣熏着,青梅卻沒急着吃,而是将院子裏的材料拖進屋裏,自己坐在竈前的木墩上操起砍柴刀,埋頭認真做弓。

剝皮,隔着火苗半臂遠熏木頭,而後将樹苗幹本身就有的弧度一點點按揉成更加理想的曲線。

鐵桦木硬度過大,這個過程并不容易,況且青梅是今天才去砍回來的,并沒有經過“泡”這一工序,熏木頭扭曲線的時候更需要注意別将木質纖維破壞了。

單單是處理樹幹這一步,就耗費了半個多小時,趙三明都已經蹲麻了兩條腿一瘸一拐地進來了,青梅還埋頭坐在竈前認真做事。

雖然嫌棄沒葷腥,可聞到滿屋子炖蘑菇以及烙餅子的香味,趙三明還是開始流口水了。

瞅了瞅火光印照下柔和了面部曲線的青梅,再一想剛才試藥的那事兒,趙三明揉了揉肚子,還是忍着沒敢吭聲,默默往裏屋摸去,翻身上炕,占了一個小角落安靜蜷縮着躺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