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宋李氏聽宋丁香說完, 瞅了她半天, 才道:“以前咋沒見你這麽能折騰呢?”

宋丁香心裏一咯噔, 随即吐舌頭笑道:“以前也想呢,但是爹娘寵着。再說以後也要嫁到徐家,能不能成行也不知道啊。如今嫁了人,手裏也有點兒銀錢了, 又沒有婆家限制着,所以才想自己鼓搗點兒東西嘛。”

宋李氏想想覺得也是這麽回事,她就算再怎麽厲害也絕對想不到自己孫女兒如今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孫女了,于是便道:“那水窪子不是不能買,只是平日裏幾家都會去撈魚什麽的。而且買了之後也挺麻煩,萬一誰家小孩兒淘氣掉進去,這可就說不清楚了。”

古代的法律不健全, 你買了這個地方,如果這個地方出了事你就是要負責的, 沒有人管你究竟是不是鬧事的自己下的手。

宋李氏又道:“其實咱家已經挺紮眼的了,不少人看着眼熱呢。那些莊稼果樹平日裏都有人盯着他們也不敢下手。你想想, 你包個水窪子,那麽大一片,誰看着?不管是養魚還是養藕,壞心的稍微動點兒手腳就是個麻煩事呢。”

宋丁香覺得也是這麽個理兒, 于是又問道:“奶奶,那水窪子是活水對吧?”

宋李氏道:“應該是活水,咱們南邊不是有河嗎?所以這邊叫北河溝子村。那水窪子的水估計就是從那河溝子引來的。”

河溝子原本就是個河溝子, 但是官府經常找人勞役挖河建堤,河溝子逐漸的變寬了,如今上面都能行個大點兒的船呢。這開春官府找勞役開渠,其實就是疏通河溝子和周圍種地的引水渠。

這原本是好事,只是給公家幹活勞累不說工錢也少的可憐,若是遇到兇狠的衙役,興許小命都能丢半條。所以不少人一聽到勞役這件事就發愁,誰都不願意去。

宋丁香家裏因為分了家,她爹和大伯都要掏銀子免除這個勞役。雖然拿得出這些銀子,但是一家五兩,掏出來确實讓人心疼。

“奶奶,那如果我們買挨着河溝子的幾塊荒地挖個藕塘,也不用多深,半米多點就成。然後從水窪子引水……這樣總不會擔心別人掉進去了。實在不行拉一圈籬笆,再養條小狗子看着?”

宋李氏看着她,道:“你就這麽想種藕?”

宋丁香掰着手指頭算,“奶奶,你看咱們也不多種,就種兩畝地的。兩畝地能出不少藕呢。而且那蓮蓬蓮子荷葉都能賣錢,藕挖出來鮮藕能賣錢,鹵了之後也能當下酒菜賣錢,或者磨碎了曬藕粉也能賣錢。總之不能浪費呢。種地這一年才幾個錢啊,又累……不如多佃出去幾畝地去伺候藕塘,這一年應該能比種地賺的多點兒。”

宋李氏覺得也是這麽個理兒,可是又擔心有人搗亂。

宋丁香笑道:“奶奶你忘啦,咱家還有個靠山呢。”

鎮上的王善人雖然頂着個善人的名字,但是好歹實打實的也是個員外,帶着品級的朝廷官兒。有他給幫忙,別人就算是想要下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

Advertisement

宋李氏駭笑道:“你這種個地難不成還讓王大人來給你守着不成?”

宋丁香道:“那自然是不需要的,咱們去鎮上買地,順便請王管家過來吃頓飯,帶着他去地頭上轉轉就成了。”

“你這主意真的是一套套的……”宋李氏被宋丁香說的心服口服,“那就算這個都成了,可是你的藕種去哪裏弄?”

宋丁香嘻嘻一笑道:“藕種還不好弄嗎?往南邊去就有人種藕,咱們托人帶一些回來,這一來一回的時間正好去開荒挖地。反正一開始咱們也不多種,先種個半畝地的。一年後自己就能養出藕種來,到時候在多開一些。”

宋李氏覺得确實是這個理兒,便道:“我是覺得成,不過你得問問你爺爺你爹,開荒種地這種事還得你爺爺出手,他畢竟是個老把式了。”

宋興義在後院開了兩畦地專門用來種旱煙。北方的旱煙是曬出來的,曬得幹幹的然後切成細絲就可以用了。宋興義抽的旱煙基本上都是自己種出來的,只不過旱煙傷地,他今年在前院開一塊地,後年就得挪到後院去,一院子的地方交換着種才能保證煙葉子長得好。

“爺爺……”宋丁香走到後院,老爺子正拿着個小鋤頭一點一點的給煙葉子除草呢。只要這兩畦地伺候好了,不但來年不愁旱煙抽,還能富裕一些拿出去賣,而且旱煙的價格不錯,着實能賺點兒銅板。而且他賣煙葉的這點兒銅板也不用交給媳婦兒,就自己攥着,平日裏給孫子孫女或者重孫子孫女買個糖塊糖人吃。

“二妮兒,咋,找爺爺有事兒?”老爺子在陽光下眯着眼,看着自己孫女直笑。

“嘻嘻……”宋丁香笑了聲湊過去接了鋤頭,“爺爺,我幫你鋤地呢。”

宋興義笑眯眯的看着她鋤地,順便指點兩下。等兩畦地都弄完了才道:“說吧,找爺爺啥事兒啊?”

“爺爺!”宋丁香有些不好意思,“沒事兒還不能來找爺爺了?”

宋興義掏出煙袋鍋子裝了一鍋子,用火石點了,慢悠悠的抽了口,才笑道:“那倒不是,只是一般沒事兒找我沒這麽殷勤。”

“爺爺!”宋丁香羞的直跺腳,“算了,我不說了,我生氣啦!”說完轉身就裝作要走。

宋興義哈哈哈笑了半天,才跟在宋丁香身後道:“二妮兒還學會生爺爺的氣了,好了好了,是爺爺不好,爺爺不該說你。說吧,找爺爺到底啥事兒。”

宋丁香的小碎步這才停下,看着宋興義的雙眼晶亮,“爺爺,我想弄塊地種藕。”她把和宋李氏商量的事又跟宋興義說了一遍,宋興義抽着煙琢磨了片刻道:“其實也是可以,我當年跑商的時候去南邊見過他們種藕的,藕田裏還能養魚啥的。而且那東西種了之後年年長也用不着多少人伺候。行,你想種藕咱就種,水窪子那邊?我回頭去看看有啥地方合适。”

“哇,爺爺你真好!!”宋丁香高興極了。

宋興義笑道:“又不是什麽不好的事兒,種出來就算不賣錢,好歹家裏添口菜。而且也花不了幾個銀子,不就是開個荒地嗎?得,幹脆我現在就去,二妮兒,走走,跟爺爺一起去。”

水窪子說只是個窪子,但是不小,怎麽都得有個七八畝地的樣子。水窪子周圍常年長着不少蘆葦水草,這些東西牛喜歡吃,所以他們家也經常來打草喂牛。而且蘆葦葉子能包粽子,蘆葦葉雖然沒有粽葉大,但是香味不同,也別有一番滋味。

這時候有幾個家裏沒事兒的老頭們湊到水窪子旁邊,搬了小馬紮正釣魚呢。

“喲,宋老四。咋,帶了你孫女過來釣魚啊?”見了老熟人,不少人都紛紛開始打招呼。

宋興義笑道:“掉啥魚啊,也就你們幾個家裏兒子多有空得閑的。我就是出來散散心,我孫女不放心要跟着呢。”

宋丁香也算得上村裏的話題性人物,若是如今有微博,那麽話題榜第一估計是現在的水渠勞役,但是前五絕對會有宋丁香。

村裏不少男人都覺得宋丁香可惜了,多好的一個大閨女啊,先是被人退婚,接着又被迫嫁給周鐵柱。好日子沒過幾天周鐵柱就去當兵了,這跟守寡有啥區別?

但是女人們就不這麽想了,宋丁香成了婚還能在娘家吃吃喝喝,跟當姑娘的時候沒啥兩樣。而且她男人在外面當兵還能掙銀子回來,也不用伺候公婆,日子過得多舒心啊。回頭不管是周鐵柱回來還是死外面了,她都是個有家底兒的,想再嫁也容易。

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宋丁香挨個的大了招呼,爺爺伯伯的喊了一串,然後就低着頭不說話了,一副嬌羞小媳婦兒的樣子。

老哥幾個聊了幾句,宋興義就帶着宋丁香去了別處,轉悠了一大圈道:“我倒是看到了個不錯的地方,挨着咱家種菜的那片地也不遠,地勢低好引水。唯一不好的就是如果買了那片地,就跟你三爺爺家的地挨着了。”

說是挨着,其實也隔了十來米遠,中間有一條早就被踩出來的土路。如果是幾年前,宋興義完全不會有什麽跟兄弟家的地挨着會不會不太好的念頭。可是這兩年他對自己三哥家裏也有點兒抱怨,怕宋丁香膈應,所以才這麽說。

爺倆又去那邊瞅了幾眼,宋丁香道:“其實也沒什麽,不是隔着那麽遠嗎?咱們這邊圍了籬笆,圍的密實結實點兒就成了。”

那片荒地有五六畝大,宋興義想着反正也是荒地不值什麽錢,要買就多買點兒。如果種藕真的能賺錢的話,那來年就多開點兒地出來種,省的這片地被別人買了去。

宋丁香盤算了一下,左右看了看,指着遠處的一條官道,道:“這邊離官道倒是近,若是種了藕,周圍再移栽幾棵桃樹梨樹什麽的,在邊上蓋個小亭子,還能吸引人過來坐坐。夏日裏沒事兒就從這裏弄個茶水攤兒,好歹能換幾文錢零花兒呢。”

宋興義一聽就感了興趣,他上上下下的來回走了好幾趟,又道:“那就多買兩塊地,圈一塊做宅基地,以後等柱子回來你們就跟這邊蓋房子住。多買幾畝地等你弟弟們長大了也能來這邊蓋房子,到時候就熱鬧了。我瞅着這地方,真的是覺得越看越不錯。”

“那感情好,就這兒了?”宋丁香也覺得不錯,這地方離村子也不遠,而且她倆弟弟歲數也不小了,大的那個今年都十三了,小的也已經十歲。再過個幾年,大的虎頭就該說媳婦兒了。

等虎頭說了媳婦兒,那院子一準是住不開了,以後也就是長輩住在那院子裏,小輩們早晚都得搬出來。

爺倆商量好了就回去跟家裏人說。大伯家對做什麽都沒意見,他們現在也看出來了,只要是他們出力,不偷懶不找事兒,那就能分到銀子。一把子力氣又不值當什麽,能換銀子才是好的。

“那片荒地可不小呢。”宋李氏盤算道:“得有二十來畝吧?這開荒也是個麻煩事兒,買了地不種,官府可是能收回去的。”

宋興義道:“那怕啥,到時候劃一片出來做宅基地,離水窪子近的那邊挖出來種藕,其他地方種荞麥。反正前三年也不用交稅,荞麥雖然收成不咋地,但是對地不挑撿的。”

大伯宋志成也道:“如今春耕也過了,原本着就沒啥事兒,我家勞動力多,開個荒啥的不算什麽。只是如果挖藕田,那挖出來的土往那裏放呢?”

宋興義道:“那還能怕浪費了?雇倆泥瓦匠的徒弟,把土都做成土磚,先把咱養豬的那個院子的房子再起幾間。你們這孩子們都一個個的生,以後長大了總得有地方住不是?”

宋志遠也道:“我覺得成,反正夏天也沒地方殺豬去,我就不去鎮上找活兒幹了,先把自家的活趕出來。只是可惜了那鋪子,這幾個月都沒租出去,白花花的銀子沒了。”

宋丁香想了想道:“我看不如就把那鋪子利用起來,好歹賣點兒東西。如今豬肉攤子不出了,旁人要買醬菜秋油都找到咱家裏來,也不方便。”

“好是好,但是誰去看鋪子呢?”宋志遠也發愁。

這事兒大伯家就不好插嘴了,那鋪子畢竟是出嫁女的,他們若是說什麽萬一被人想多了,反而不美。

宋丁香看向方氏,方氏連忙把她小兒子舉起來擋着臉,道:“別看我,我可不給你去看鋪子。這來來回回的我還得照顧你弟弟呢。”

宋志遠想了想,對方氏道:“要不讓虎頭看鋪子吧,他好歹也十三了,前些日子還跟我說不想讀書了,就算讀也讀不出個秀才。既然如此,還不如讓他去看鋪子呢。”

虎頭也讀了幾年書了,雖然認識很多字,但是寫文章卻很是苦手。考秀才就得會寫文章,他如今寫文章的本事還不如十歲的弟弟虎子呢。

宋丁香笑道:“我看行,反正東西也不多,那就讓他去歷練歷練。每個月給他發工錢,若是做得好也給發獎金。”

大伯家大兒子媳婦招娣張了張嘴,但是最後看看自己男人,還是沒說話。

不過這一切都被宋丁香看見了,她又道:“光虎頭一個人也看不過來,虎子讀書不錯總不能不讓他讀了,我看大哥家的土蛋兒過年也九歲了,若是不怕累可以去跟着幫幫忙。”

“姑,我不怕累!”土蛋挺起小胸脯,道:“我可能幹了,而且我也認字!”他也讀了一年書,因為讀書這個銀子是自家掏自己的,土蛋讀書也沒啥長處,讀了一年就讀不下去了。如今在家裏幫着幹一些零星的活兒呢。

宋丁香笑道:“那土蛋兒也跟着去,到了要聽小叔叔的話,知道嗎?”

宋志遠道:“既然這樣,那我明日就去把鋪子收拾出來,然後把虎頭接回來。點點咱家有啥能往外賣的都收拾過去。”

鋪子安排好了,宋志遠總算松了口氣,表情看着都暢快了不少。

宋興義這才道:“那下半晌我去找村長商量買地的事兒,然後給我一個老夥計寫一封信過去,讓他托人帶點兒藕種過來。然後咱家一大家子就去收拾荒地,也不用多精細了,先把藕塘挖出來就成。家裏呆着的就用稭稈啊樹杈啊編個栅欄回頭圍藕塘用。”

吃完晌午飯,宋興義就急匆匆的往村長家裏去了,沒多久就跟着村長做了騾車往鎮上去,很快帶了牙行的人來丈量荒地。

“宋老四你咋又要開荒啊?這麽多地你種的過來?”看見宋興義又在弄荒地,旁人好奇的很。如果有銀子大家都喜歡買好地,能直接種莊稼。荒地雖然前三年不交稅,可是這三年想要把地養熟了那真的是一件麻煩事兒。如果這三年地養不熟,長不好糧食,仍舊得交同樣的稅。若是不種了賣給別人,也只能按照最下等的地來賣,根本沒幾個錢兒,還浪費了時間和力氣。

宋興義哈哈笑道:“嗨,反正閑着也是閑着。這片地我買了打算劃一塊給我家二妮蓋房子住呢,柱子出去兩年了,估計再過兩年就該回來了。”

服兵役都有個時候長短,基本上三五年就能回家。除非是那種家裏沒人又不知道去哪裏的,才會長時間在兵營,好歹不愁吃飯。

“是喲,一眨眼兩年多了,最多在有兩年周鐵柱也該回來了。不過這麽一大片,你們家是要蓋啥房子啊。”

宋興義只是笑,等把紅白契約都辦好了,村裏人才知道他們家是要挖藕塘呢。

光是宋興義家幾個勞動力自然挖不出來藕塘,所以得需要雇人,分挖土的和擡土的,挖土的一天三十個銅板,擡土的一天十五個銅板,不管吃喝。

挖土擡土都是力氣活,尤其是在荒地上,挖土的會更累。

一聽有錢賺,村裏沒有去服役修水渠的都跑來了,有男有女,熱鬧的很。

宋家老大老二老三家都來了人,畢竟幹一天賺一天的銅板呢,就算去鎮上找活兒幹也不過就是這些銀錢。再說了莊戶人家沒有怕累的,怕累還怎麽種地呢?

這件事宋興義出的面,他在宋家好歹輩分也高點兒,小輩們不好偷懶。在村裏名聲也不錯,并且誰家誰人什麽情況心裏也門清。第一天選了二十個人,幹了一天之後又換了幾個。

被換下來的拿了銅板也不好說什麽,只得自己說什麽閃了腰碰了腿之類的,不再往前湊活了。

宋老三家倆兒子和幾個孫子幹活到确實不偷懶,他家就是窮,加上稍微一點兒窮人特有的小奸猾,但是幹活卻是真的下力氣。

宋丁香把藕塘設計成了半月形,足足挖了十天才把藕塘挖好,最後結算了一大筆銀子出去。然後宋興義的老夥計也把藕種送來了,一家子人起早貪黑的把藕種按照那人帶來的方法種上,又挖通了和水窪子連接的水溝,很快,清盈盈的水灌滿了整個藕塘。

其他媳婦兒:伺候公婆小姑子和自家男人,又生孩子又幹活又受氣。

宋丁香: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賺賺賺,買買買!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漠雲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