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退親

女兒的眼角發紅,還殘留着淚水,她卻直勾勾看着自己,把周芸看得心裏有些發毛。

林清嘉站起身子,原本她是坐在窗邊的書案邊的,此時拉着母親的手往屋裏坐了。

“娘。”

周芸被林清嘉這般慎重其事的态度弄得有些緊張,“怎麽了?”

“第一次在柳府的時候,魏世子見着你神色震驚。”林清嘉緩緩說道,“當時發生的事情太多,我顧不上問你,你說曾外祖父救的那位貴人……我現在想,那人是不是你救得。”

周芸聽到女兒提起當年的事,心中一震,艱難牽動嘴角,垂下了眼,“嘉嘉,你在說什麽。”

林清嘉閉上眼,還能夠回憶起魏邵和見到母親那一瞬間的錯愕。

“他肯定見過你。”林清嘉睜開眼,目光凝在周芸身上,“娘,你從來都只在姑蘇與餘杭之地,魏世子年少時候也從未下過江南,那他為何見到你會震驚?只能說明,他是從畫中見過你的。”

如果不是坐在床榻上,周芸只怕會被女兒的推斷吓得跌倒。

心中猛地一沉,好似回到了七年前。

時光流轉,記憶裏她站在瓊花樹下羞澀一笑,他作畫畫出當年她的模樣。

表情似喜還悲,當年想起就讓人羞澀的甜意被時光釀成了苦,周芸的手把衣擺都抓得發皺。

林清嘉說到了這裏就不肯繼續說下去,事情很明顯,當年救了母親口中那位貴人的不是就是母親自己,那人的身份貴重,許是比張閣老在朝堂之中還要重要的存在,所以魏邵和見到周芸的時候,去查清楚了當年的事。

那人也心悅母親。

位高權重之人,能夠讓長青王府改了主意的人。

林清嘉隐隐有些害怕心中推斷出的最後答案,強迫自己不往深處再想,在看看母親,就算是用了鹳子膏也瞧得出她面色蒼白。

Advertisement

房間裏是一陣沉默,只有透過窗的光懸着的塵上下浮動,忽咻向上又向下潛去。

“嘉嘉,你真聰慧。”周芸嘆息說道,“瞞不過你。”她的面上露出了釋然的笑,“他的畫做得很好。”當年到了別院裏給女兒請女師傅,最後定下是岑師傅便是因為她會做一手極好的丹青,這讓她忍不住想到了那人,定下了岑師傅教女兒作畫。

“娘。”林清嘉摟住了母親,心中說不出的複雜,“他在京都?”

“恩。”周芸深吸一口氣,摸了摸女兒的柔軟發絲,“他同我說,他姓王,我都是喚他王公子,哪家的身份我不清楚,只知道與大長公主有舊。”

“娘……”

周芸立起一根手指點在女兒的唇上,對她搖搖頭,“當年他要我嫁他,同去京都,我不告而別。這都是許多年的事了,他那般的氣度,只怕家裏頭的老夫人早就讓他再娶。”

她不想從女兒的口中聽到勸說的話語,當年她不告而別,便是負了他的情深。若不是為了女兒,她是定然不會去京都的,更遑論與他再續前緣。

這般的年歲,再談什麽心悅,談什麽再續前緣,都是虛妄。

林清嘉看着娘親,知道她此時不想提他,尚未到京都,說那位王家公子娶妻不娶妻都是枉然。

最讓人恐懼的往往是未知,此時的林清嘉知道了長青王府退親的緣由,心中放松了不少。

症結便是那位王家公子。

母親明顯不願多談,林清嘉也不想繼續讓自己心驚肉跳的猜想,也就索性暫且放下這事。

心中有一種隐隐的預感,所有的事情等到了京都自然也就會浮出水面。

哭過一場之後,伸手掩住口打了一個哈欠,她有些困倦了。

“我讓綠衣給你打水涼一涼眼。”周芸說道,“別想那麽多,你一說我也覺得心中奇怪,魏世子見着我的表情着實太過于震驚。只怕那位……”含糊帶過他,“身份不一般,所以才讓長青王府起了退親的心思,畢竟最近張閣老的家中有些不大平靜,生了禍事,就想了一個由頭退親了。”

“張閣老家的禍事?”

周芸笑道,“那封信你只怕都沒有看完,後面寫的有呢。”

林清嘉有些不好意思,只看到了長青王府與張閣老家退親,她就心緒激蕩,後面的都沒有看完。

周芸站起身來,“我去把信拿過來,”按下林清嘉的身子不讓她起身,“等會綠衣進來了,你就早點休息。”

林清嘉便應了下來。

手中握着秦霆軒的信,繼續看了起來,果然最後還有一張,說得是張家的事,張家的連襟為了一幅書畫逼得那人折了手,那人是要下考場的秀才,那手折的說是無法握筆。一個書生不能寫字,那就是生生壞了他的青雲路,此生沒有一丁點的指望。這位秀才因此就發瘋了,砍死了一家人,最後一把火把家裏頭燒的幹幹淨淨,自己死在了衙門口,身上穿着血紅字寫的衣衫,那血字赫然是一個大大的“冤”字。

林清嘉靠在引枕上,這事是張煜瑩的哥哥的妻弟引起的,她前世也曾聽過,是府裏頭最為忌諱不能談論的存在,林清嘉沒有想到竟是發生在現在。

若是早些看到後面的內容,她也不至于哭成這般模樣的。

想到這裏,越發覺得心中不好意思,只怕就算是沒有母親,前世的長青王府上下許是也動過退親的心思,再記上那位神秘的王家公子,這婚事也就退了。

原本激蕩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林清嘉感到松快不少。

綠衣端着水到屋裏的時候,見着自家小姐靠在床榻上。

“小姐現在休息嗎?”

“恩。”林清嘉點點頭。

綠衣見到了林清嘉通紅着眼眶,小心翼翼地給自家小姐涼了眼,蹑手蹑腳在外間裏候着。

在王家又待了三日,周芸便提出了告辭,王家再三挽留,周芸與林清嘉仍是離開。

秦霆軒的來信來的早,一行人從淮北離開,經歷了棗莊、臨沂、泰安……一直行到濟南,京都裏長青王府與張閣老家親事的散淡才傳播開來。

剛到濟南的茶樓裏小坐,就聽到了兩人的消息。

茶樓裏的雅間敞開了窗,可以聽到隔壁房裏那群少女的竊竊私語。

剛開始說得是當地的集社,到了後來說得就是京都裏頭的那些事。

京都裏張閣老的一脈正是從濟南發跡,聽說被退了親之後,張家的姑娘就被送到了祖宅這裏小住一段時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