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宣傳

? 為了給店裏新設計的衣服打廣告做宣傳,發傳單自然是一種辦法,可是想仔細一點,這是一個普遍上文盲很多的時代,發傳單還不如找一個夥計從街頭喊到結尾來得實際。可是,這麽過于簡單粗暴的方式,是她不會選擇的,所以她換了一種方式,那就是由自己穿上那些新設計,走遍全鎮大街小巷,用最直接的活招牌方式展現新衣服的便利和美觀,讓人們看見衣服穿在她身上是什麽樣的效果。

當然,活招牌不止她一個,店裏面其他繡娘,尤其是年輕的那兩個也是如此裝扮來出門,只是人家對于這種展示活動覺得很害羞,所以通常都是出門買點東西就回店裏了,真正打廣告的人還是只有她一個。

這種活招牌的舉動,還真的給店裏找來了新的生意。她穿着自家裁縫師傅裁的新衣走遍了整個鎮,不少人看見都問她的衣服是誰縫的、哪裏買的,不管是老婦人還是小丫頭都有湊近來問。

不過,因為早就知道大部份的人都傾向于自己做衣服而不是去買衣服,所以她這種新款的衣服她大部份用了比較高級的布料專攻有錢人市場,只有小部份用的是普通市民買得起的布料縫制的。這時代可不像那衣服都是用來買的時代,她現在推出了新款的衣服,說不定過幾天就能夠在街上見到了呢;大娘們的手工可厲害着呢,甚至不用給個模板,把衣服給她們全部摸一遍後,衣服該怎麽縫制馬上就心裏有數了。有錢人不計較衣服多少錢,只要求衣服必須要美美的,所以品質上是絕對上上層,并且他們店甚至是很多的店,都不可能供應太多高級布料散賣,所以尋常大娘們只能夠買比較平價的布料,到時候依然能夠清楚分辨出哪一個是成秀出品、哪一個是自家裁制的。

她早就想到賣衣服可能不成,但是賣布料卻是可行的。尤其業餘的大娘們其實不是很懂的配色,所以她已經吩咐店裏的夥計根據裁縫師傅們的建議把幾種顏色的布料捆一起賣,甚至交了那些夥計看客戶喜歡什麽顏色系列的就可以推薦哪一種配套的布料。例如,今天她穿的這身衣服在店裏也擺了一件,如果客人看了覺得很喜歡,但是又不想要買的話,夥計就可以趁機銷售布料,那尺碼可是直接算好給客人了,只要那個客人不是縫紉白癡浪費太多的話,絕對可以拿來做一身還有剩一些來做好幾個香囊什麽的。

裁縫師傅們的配色自然是非常厲害的,而大部份的大娘也不會在這幾碼的布料上扯皮說很貴什麽的,畢竟會來買布的大娘們必定是有原因才會去做新衣,難得奢侈一下也就不會太斤斤計較的,只問這些布是不是真的夠她們用而不會做着做着變短了一截。這種事情當然不會發生,畢竟畢竟店裏面不止夥計會扯布,就算萬一來了尺碼有點超過店裏面銷售配套尺寸的客戶來了,裁縫師傅不就在後面嘛,喚出來給量一下再扯布布就行了?

銷售策略行不行得通,就看店裏的生意如何。而近來店裏生意額有所上升,所以這個銷售策略行得通,不止客人開心,店裏的員工也開心,她也開心,大家都開心,一舉多得呀~

與此同時木匠處也多了新的産品可以賣了;衣架子和衣櫥晾架這種能夠展示自己收藏品的家具,不少的少女甚至是大娘在看見她店裏面這些擺設之後,都去找木匠或者懂木工的家人給家裏弄上這個新家具呢。會因此促進這種新産品的流動,她是完全意想不到的。後來她看見衣架已經被聰明的大娘們拿來曬衣服了,更加佩服這些大娘們的智慧。幸好她可從沒把這些古人當笨蛋,他們可全都聰明得很呢!

自從把店給盤下之後,她每一天的生活都十分充實。但是,她清楚記得自己還有着一份叫做“替身妾室”的工作。

她無法預測黎總裁歸來的時間和頻率,所以以防boss突然間回來了而她沒辦法出門,她細細寫好了接下來的各種銷售方式和推出新産品的時間。按照目前市場的回饋,大娘們對于新衣裳的接受度還是挺高的,就是沒見到人穿過的話她們就不敢試,但是一旦有人(她)穿着在大街走一圈後,大娘們都覺得“嗯,不止我一個人喜歡呢,還有人比我先穿了呢!”這樣,反而比較敢下手去買布或者買衣服。所以她在店裏留下了十多款的設計,加上裁縫師傅們被她這些服裝給啓發了之後,他們的設計更加地多,也更加地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觀。全部設計加起來都有三十多款了,每半個月推出一款都能夠撐上一整年呢!

只是師傅們的興奮勁還需要好好控制一下,因為太興奮了反而變得急躁起來,一直想要推出新品來試試市場反應,這樣的話會供過于求,反而會讓買賣陷入一種死胡同……畢竟,周遭都還只是村莊和小鎮,一個月也就只有這麽多的閒錢,這麽急着推出,就算款式多又如何?賣不出去啊!

因此在店裏有一種古怪的現象,應該很沉穩的老先生們一個個急匆匆的,反而她這個年輕的頭家娘總是會說“慢慢來、不用急,我們都不急”之類的話,和別人家的店裏老人家緩慢而年輕頭家急促是完全相反的情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