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因收到齊王出事的消息,趙佑離越發擔心楚涵嫣,不想她輕易出門了,可他也知道不能将她憋在院中,還是尊重她的意願,只是叮囑她出去時一定帶着冰隐。
“王爺放心吧,我出門一定帶冰隐。再說了,我最多就是去廟裏添添香火,走不遠的。”楚涵嫣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容易被人當了靶子,還是低調些盡量少出門好。
“照顧好自己。”趙佑離知道自己前腳進宮,她後腳就得出去,所以囑咐再三後才離開。
果真如他所料,他前頭一走,楚涵嫣就叫來了冰隐:“收拾一下,咱們去趟淩霄觀。”
從莊子到淩霄觀步行不過一炷香,比她預想的時間要短。對于上次來空手而歸,楚涵嫣還是失望的。但她還是抱有幻想,希望這次有幸能碰上天一道長。
都說只見有緣人,她如何能成為有緣人。
照理說,她能重活一次,應該就算是蒼天的照顧了。她這樣受到命運垂憐的人,應該有機會成為有緣人吧。
楚涵嫣去往淩霄觀碰運氣的時候,趙佑離已經入宮,人已進了禦書房的暖閣。
……………………
自從聖上收到齊王失蹤的消息開始,整個禦書房便猶如冰雪封山般寒冷。
一貫威嚴淡然的景孝皇帝在禦書房大發雷霆後,便坐在椅子上不說也不動,驚得太監們瑟瑟發抖,吓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因自己喘得粗氣惹禍上身。
就連總管太監沐公公都是心驚膽戰的,不知該怎麽安撫聖心。
恰好外面報了宴王已在門外候旨,沐公公不由得祈禱宴王趕緊帶來些好消息,趕緊将這滿室的寒冰消融了。
“你說說看,到底怎麽回事?”孝帝見到弟弟到了,終于擡眼,剛剛壓下的怒火再次升起,“他人到底能去哪?”
齊王趙霁寧自小養在宮外,但景孝帝是十分疼愛的,除了自己常常微服去看望外,最多的就是派趙佑離去。表面上趙佑離是奉旨探望,叔侄看似交流不多一切全是聖旨要求,實則二人私下感情極好。
而這情形就是景孝帝希望看到的,弟弟趙佑離算是他一手帶大的,品行能力都屬一流,最重要的是對皇位絲毫沒有觊觎之心,讓皇帝更加器重,希望他能輔助自己的兒子。
Advertisement
景孝帝一天一天老了,雖然皇帝都不服老,可自己身體什麽情況他還是心中有數的。原本他最屬意的就是先皇後的兒子趙霁佑。趙霁佑早年就因嫡子身份被封為太子,且他仁心仁德才幹出衆,确實是儲君的佳選。只可惜那年的圍獵傷身,無法繁衍子嗣,與皇位失之交臂。
後來太子因身體原因主動請奏,請求皇帝更換儲君。
不得不說趙霁佑是個十分知世,懂得舍去進退之人。在他确定自己的身體狀況後,就不再貪戀權勢,養好傷後便自請求去。
趙霁佑不愧是自小培養的儲君,能夠在對的時候做了最正确的選擇,急流勇退。不僅添加了皇帝對他的愧疚,反而更加重用他。
也就是說,除了皇位,他的未來也是無限尊榮的。
而齊王趙霁寧則是聖上選中的另一個繼承人,只不過他的身份尴尬,不是嫡子,早年喪母後,又一直養在護國寺。生母柔妃早殇,趙霁寧有沒有母族支持,索性聖上就将他散放到各地巡視。這樣的安排看似就是流放一般,使得朝臣均以為聖上不喜,也算是一種變相保護。
而這種安排不僅使趙霁寧這幾年經驗閱歷越發豐富,進步極大,在皇帝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默許下,也暗中培植了不少勢力。
可誰會想到,好好的人就這樣無端遇險,現在還下落不明。
“是臣弟的疏漏,請皇兄贖罪。”這件事确實是趙佑離疏忽了。
趙佑離一直被安排暗中護着趙霁寧,而他總覺得趙霁寧來去自由習慣了,還有工夫傍身,便沒有安排暗衛時時跟随。一來趙霁寧就是獨來獨往的性子,不喜他人多加幹涉,二來他不想侄子覺得他僭越,畢竟是未來儲君人選,君臣之禮趙佑離分得很清楚。可沒想到的是,在如今風平浪靜之際,竟有人打破了當前的平衡,直接擊殺趙霁寧。
若不是趙霁寧從小習武,功夫不俗,估計現在真的要派人去收屍了。
不得不說,景孝帝當初狠心送趙霁寧上山學武的決定,實在英明。
“現在不是追究你責任的時候,趕緊想辦法找到人。”皇帝這可是真急了,兩個心愛的兒子,已經廢了一個,這個再保不住,他可就真是哭都沒地哭了。以他這年紀,後妃就是在生幾個兒子,年紀太小,也壓不住諸位兄長了。再說,趙霁寧是柔妃之子,是他最愛的女人的孩子,他如何能不偏心。
“皇兄莫急,宣澈下落已找到。”趙佑離心道,幸虧楚涵嫣的人救了趙霁寧,不然皇帝這邊着實難以交差。
終于有了兒子的消息,景孝帝如同尋常人家的父親一樣,焦急問道:“他人在哪?”
“就在內子的米行中養傷。”
“米行?到底怎麽回事?”皇帝一聽到有消息,心中大石便放下一半,可一聽養傷,心又揪了起來,便開始嚴肅詢問。
“實際情況臣弟還不清楚,不過已經派大夫去診治了,等會兒出宮後也會親自去看望。”趙佑離現在是娶了媳婦忘了哥,這種時候還不忘幫媳婦刷好感,“目前是內子的人在照料他。”
“就你家那小王妃?”皇帝聽到是宴王妃收留了重傷的兒子,确實令景孝帝很驚訝,不由得贊道:“她倒是個好的。”
他還記得趙佑離大婚第二日帶入宮請安的那個小姑娘,看着柔柔弱弱地,不經事。而且他一直以為弟弟娶她的原因,一是為與那些人周旋,二是因為這樣的女人好掌控。只是沒想到,這位年紀不大的宴王妃竟是個善良之人。
“她,還不錯。”聽到自家小王妃被聖上誇了,心有榮焉趙佑離握拳掩着嘴邊,輕咳一下。
知道兒子無礙,已有人去照料,景孝帝的那顆老父的焦急之心,暫時得到平複,看到弟弟微紅的耳朵,反倒有了調侃趙佑離的興致,“你倒是娶了個好王妃,之前若非你同意,朕是對她的身份還是猶豫的,如今看着倒是個善良大度的。”
對于同胞幼弟,景孝帝一直是當兒子養的。宴王選妃,景孝帝也是很用心的。從前他往宴王府裏送過美姬,他那些個不争氣的兒子也送過,可聽說一個都沒被留用,全都丢在院子一角,當擺設了。這種情況,景孝帝當然明白這個幼弟是不喜女色的,可也沒聽說傳出什麽不良嗜好,索性就由着他了。
可是宴王妃的位置,景孝帝确實想給他選個合适的,不僅是樣貌品行,家世也不能太低的。趙佑離是景孝帝選中的未來輔臣,娶高娶低,都是景孝帝要斟酌考量的事。
不得不說,宴王妃的人選,着實讓皇帝傷了一番腦筋,比給自己兒子們選妃都頭疼。
若娶了高門女,擔心貴女背後的勢力不甘就此止步,會慫恿他篡權。可若娶個門戶低的,眼界又太低,皇帝又覺得配不上幼弟。
總之在宴王娶妃這件事上,才能看出一個君王兼兄長的左右為難。
而楚涵嫣的身份,恰好屬中間,不高不低,又是趙佑離親口同意的,這才最終定下來她。
這些事,外人自然是不知道的。就像楚庭傑沾沾自喜,有個女兒嫁作宴王妃,能讓他出門臉上有面子,至于內裏原因到底如何,他是不會關心的。
就像當初設計趙佑離的人,根本不知道娶楚家長女也是趙佑離反設計的一計。
當然,時至今日,趙佑離也不敢讓楚涵嫣知道這些的。若是知道自己的婚嫁被人當做一場計謀,趙佑離不敢想象,家中那只小貓會做出怎樣的反應。為保後宅安穩,夫妻和順,趙佑離決定将這件事咽在腹中,決不能說。
“宴王妃一職,她當得。”趙佑離自然是了解景孝帝的,畢竟自小長在他身邊,多年的相處,哪會不知道皇兄的為難。他首先是君王,其次才對兄長。試問,世上哪有君王會不在意自己的江山,哪有人會讓弟弟威脅到自己皇位的,哪怕這個弟弟是他親手養大,十分重愛的,都不及皇權重要。
趙佑離本就是通透之人,對皇位确實沒有觊觎之心。能定下心來做個輔臣,也是為了報答當年皇兄和兩位嫂嫂的養育照顧之情,不然他倒是想做個游走天下的富商,遠離朝堂紛争,看盡世間繁華之景。可如今,看着小貓自己成長,不愁今後不能與之攜手于宦海內外。
“只要你覺得好便好,本來還想着若是她不行,在給你物色的側妃的,可如今看來,她還不錯。”皇帝對楚涵嫣沒有好感,但也不讨厭,就是個弟媳罷了,幼弟若喜歡,他就給點臉面,若不喜,再幫着尋個可心人便是。可現在看來,幼弟倒是十分滿意這樁婚事,楚氏有救了兒子,皇帝自然會高看一眼了。
“此時一了,朕定會重賞于她。”
趙佑離清楚,皇上說的此事是指齊王受傷一事。若是現在大張旗鼓的賞人,必然會引起有心人的猜測,順藤摸瓜,很容易找到趙霁寧養傷之地。所以現在什麽都不做,最好。
“臣弟替內子多謝皇兄恩賞。”趙佑離福身謝恩,接着說道:“臣弟會繼續派屬下尋找齊王下落。”
“找吧,朕這邊也會大張旗鼓找人的,還是按你的計劃進行吧。”皇帝終于安心地靠在椅背上。
“皇兄,您還是要保重身體的。”趙佑離看着景孝帝臉上起了皺紋,已略顯老态,不由得擔心叮咛。
“放心吧,在沒有定論前,朕會注意的。”接着閉上了眼睛,不再說話。
這個定論是什麽,趙佑離心中清楚,再次感嘆天家親情涼薄。
趙佑離看着皇上閉目後稍微放松的神情,心中了然,再次福身致禮,轉頭示意沐公公推他出去。
禦書房門外,沐公公說道:“幸好王爺您來了,不然老奴可真不知道怎麽辦了。”
“公公莫急,還請公公照顧好皇兄起居,宮外之事,佑離自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