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早幾天那麽折騰過一場之後四爺就沒再過來,阿若也樂得清閑,兩人那晚鬧得忒刺激了些,這兩天阿若偶爾想想都後怕。這也就是自己欺負四爺平日裏沒被女人這麽哄過,真要是個不吃這套的自己現在人在哪兒那就說不好了。
“主子,爺明兒就要出門了,您要不要也給主子爺備上些什麽,多少是個心意。”新來的珍兒巧兒阿若還用不慣,就一直讓她們在外間伺候着,圓圓剛從花園回來遠遠就見着四爺從李氏那兒出來,李氏現在有了身孕也不能伺候人,四爺這時候過去十有**是去看她肚子裏那孩子的。
“你這是又看見什麽了?”圓圓這姑娘一出聲自己就大概能猜個**不離十,“說吧,你家主子爺又往哪頭去了?”這樣的事不是一次兩次了,自己早與她說過當奴才的整天盯着主子去了哪不是好事,偏偏這丫頭怎麽都學不乖。
“主子,奴婢知錯了。”圓圓聽阿若說話就知道她不高興了,白着一張小臉可憐巴巴的跪在阿若面前。可惜這回阿若沒像往常一樣慣着她,或是重拿輕放的帶過去。一次兩次的阿若能帶過,可這三番五次的犯毛病,那就只能說自己用不起這樣的丫鬟。
“你下去吧,把巧兒叫進來。”今兒內院的婆子出門采買,自己讓滿兒也跟着去了,提了份例之後福晉就說過采買的時候若是有什麽想要的也能讓人跟着出去買,阿若自己出不去就讓她替自己多買些新鮮玩意兒回來。
圓圓沒想到主子會讓巧兒進來替自己還想開口求情,但看着阿若連一個眼神都沒給自己就知道現在肯定沒轉圜之地了。圓圓出去沒多久巧兒便端着蜜橘甜茶進來了,現在院子裏的茶水都由她管着,平時有圓圓滿兒擋在前頭,來了十多天連遞個水的機會都沒有。好在巧兒不急,這不就給自己等到了。“主子,今兒的蜜橘甜,您嘗嘗味。”阿若接過已經剝好的蜜橘心裏吐槽,活在這地方人都被養懶了,連個橘子還得喂到嘴邊來。
換了巧兒進來阿若就明白了為何丫鬟也非得分出個一二三等來,若說滿兒圓圓是相處已久熟悉了,那巧兒這等大丫鬟靠的就全是本事。伶俐能幹不多嘴,只要阿若說過一遍的事就能記到心裏,甚至有些小事不用阿若說人就能替你記住喜好,連茶盞都能放到自己最順手的位置。
“巧兒,來了這麽久,在我這裏可還習慣。”下半晌無事,巧兒便坐在繡墩上打絡子。她們倆來了這麽久阿若也不是一點都沒上心,冷了她倆這麽久,珍兒的主意都打到卿子那頭去了,巧兒就還能穩住。
巧兒聽阿若這麽問手裏的活停頓了一下,“主子,咱們院裏的日子沒有再好的了。”誰能想到四貝勒府裏的庶福晉能這麽有本事呢,雖說不上專寵,可主子爺來這後院哪次不是往庶福晉這裏來,即使是庶福晉沖撞了主子爺,甭說罰不罰的話,總之人該留下的還得留下。“何況奴婢是伺候庶福晉的,哪有什麽不習慣呢。”
“那你知道今兒為什麽叫你進來伺候嗎?”說完這句話外頭就熱鬧起來,許是滿兒回來了。不過阿若和巧兒都沒理外邊的動靜,果然沒多久外面又靜下來了。
“奴婢知道。圓圓姑娘人好,可就是心直口快。主子,當奴婢是伺候人的,用不上心直口快。”巧兒知道宋庶福晉是要聽真話,那自己說的便句句都是真心話。“不過主子,圓圓說的話奴婢剛剛在外間都聽見了,這事圓圓說得,也在理。”
“你還替她說話。”阿若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倒不為別的,這才替了圓圓一個下午,就不怕自己消了氣立馬把圓圓給換回來?“知道你們都是爺叫人從內務府精挑細選出來的聰明人,老實說我倒不是一點也不想給爺準備,只不過這事有福晉操心着,我又何苦惹了他人不高興。”阿若一直都在回避最敏感的問題,自己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與理念和現在自己身處得到環境産生了最根本的分歧,這讓阿若一直都不知如何是好。相處了這麽久要說對四爺半點感覺都沒有那肯定是騙人的,可是真要自己做些什麽又怕犯了福晉的忌諱,只要想到福晉阿若就不自覺的心虛氣短。
“奴婢還以為主子在擔心什麽呢。”巧兒就說主子爺要出門了怎麽院裏這位主兒還能沒半點動靜,“主子爺出門肯定是什麽都不缺的,您啊不如捎帶點小玩意兒給主子爺,既不顯眼又叫主子爺也挂念着您。”這些東西在內務府的時候私底下沒少聽姑姑們說,為的就是以後能替主子們分憂。
“不顯眼?”阿若把屋裏看了一圈也沒找到什麽不顯眼的東西,最後還是巧兒揮了揮手裏的絡子阿若才明白,人大丫鬟連送什麽都給自己想好了。可是這東西阿若還真不怎麽會,只好立馬一點一點跟着巧兒學。既是要給出門的四爺捎東西,阿若就挑了個最常見的平安結,巧兒給自己挑的那些樣式繁複好看的一概都沒要。跟着巧兒一步一步來,大概學了四五次打出來的絡子就已經能看得過去了。
“你去一趟正院直接找蘇培盛,就說問問他這幾日天氣好了,什麽時候安排人過來把小廚房收拾出來。”吃過飯阿若把卿子叫進來,“順便把這個讓他給爺,別的就不要多說了。”阿若打的絡子把顯眼的紅色換成了绛紫,穗子上頭挑了塊不大的玉墜着挂在哪兒都合适。
卿子找到蘇培盛的時候蘇培盛剛和正院的人說完話,還沒走遠的王嬷嬷隐約聽見卿子在說小廚房的事,皺着眉頭的走了。卿子等到身後的腳步聲遠了才把絡子拿出來遞給蘇培盛,“蘇公公,這東西是庶福晉自己個做的,還勞煩您轉交給主子爺。”随着一起塞過去的還有個荷包。沒成想蘇培盛只接了絡子又把荷包給塞回來了,“行了,你小子少在這兒給我裝孫子。”這一下午等的就是這東西了。
Advertisement
知道四爺要出門,後院裏那些個女人誰沒往正院送東西,李氏讓人送了個貼身坎肩過來,後頭那些侍妾們有做護膝的有送手套的還有一位不知抽什麽風讓人送了個枕頭過來說是怕主子爺在外頭睡不安穩。要不是她們這麽一折騰,蘇培盛都要忘了後院還有三個沒名分的姑娘。就只有庶福晉那兒一點動靜都沒有,晚飯是直接擺在前院的,吃飯的時候四爺臉色明顯都不好看了,要是這東西再不送來還不知道怎麽辦呢。
“爺,福晉派人過來,說是出門的東西都收拾妥當了,這是單子拿來讓爺瞧瞧。”書房裏四爺正站着練字,聽蘇培盛回報頭也沒擡,“放一邊吧。”每次出門的行禮不管自己說了多少次福晉總要備上一份,其實前院伺候的奴才早就都備好了,福晉備的那一馬車都裝不完的東西從來都沒帶上過。頭一次自己還跟福晉說過用不上,後來見沒用也就不說了。主要是布爾和心太細,她做主帶上的那些個不中用又占地方的東西實在看着頭疼。
“爺,庶福晉那頭也叫人送來點東西。”蘇培盛見四爺是真不打算看福晉那頭的單子了,才又叫小丫鬟把放在托盤裏的絡子拿進來。知道宋氏得寵是一回事,做奴才的要巴結是一回事,但是府裏的規矩又跟這些都沒關系,福晉那頭不管人前人後那都得敬着,要不然第一個不放過自己的肯定是四爺。蘇培盛說完這話四爺依舊沒有擡頭也沒出聲,直到寫完一整頁字放下筆才招手讓丫鬟把托盤呈上來。
常見的絡子手工連過得去都算不上,一看就是宋氏自己打的,四爺扯了扯打得不算緊的絡子又把玉湊到燈下看過,“明兒把這個換上。”蘇培盛站在一旁看着四爺的動作心想說,您要是還想把這玩意兒挂身上您就別扯了,就這松垮垮的絡子哪經得起您挑剔啊。
“你這兩天安排人去宋氏院子,叮囑他們把活幹漂亮了,要是往後你宋主子在裏頭煮出來的茶不好喝,就拿你是問。”看夠了平安結四爺總算不再板着臉,跟着聖上出去得起得早,收拾幹淨便早早的睡下了。
四爺這邊歇下了,正院那邊聽了王嬷嬷的回話福晉也沒什麽過多的反應。小廚房的事四爺後來跟自己說了,升庶福晉的位這事基本在布爾和的意料之中。人人都說母憑子貴,可衆人都像沒長眼一樣看不見後宮裏多少娘娘生了兒子貴人,庶妃半點份位都沒動。但是小廚房還是讓自己心裏留了疙瘩,去一趟宋氏那兒就能随口許出去恩賞,已經這麽看重了嗎。不過好在宋氏還是個老實人,下午後院那些人跳梁小醜一樣的不消停,也只有宋氏記住了本分二字。
次日臨出門四爺還是往正院去了一趟,到的時候福晉已經起身備好早飯了,說是早飯其實天還沒亮,四爺去看過還沒起身的弘晖又随便吃了兩口粥便要走。布爾和把人送到門口不經意間看到他腰間墜的玉結,下頭挂的平安結一看就是新換的。四爺沒發現福晉臉色的變化轉身走了,布爾和看着走遠的背影只嘆了口氣什麽也沒說,頭一次沒等四爺走到連背影都見不着就轉身回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