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種田文專業戶
等沈織洗完碗出來,沈婆婆又拉着她說話。沈婆婆老伴去年沒了,老人家又不願意去鎮上和兒子一起住,沈織知道沈婆婆是一個人寂寞,自然陪着老人家說話。
“我看你今晚幹脆住我這好了!”
沈織笑着搖了搖頭,又想起明天進城的事,不由問道:“婆婆,我明天要去鎮上買些東西,你知道村裏誰家有牛車嗎?”
“你要去鎮上?”沈婆婆驚訝的看着沈織,“你不是今天剛回來?咋又要去?”
“我家那個樣子,肯定是要買些東西添置的。”沈織笑道。
沈婆婆覺得她說的話有些道理,“村西的趙鐵牛家有牛車,你今天去和他說說,定下明天進城的時辰。”
“趙鐵牛家,是去哪個鎮上啊?”沈織試探着問。
“那要看是哪些人去了,村裏沒什麽大事就是去離這近的河溝鎮,要是有買種子的大事,就去臨河鎮。”沈婆婆道,“不過前天趙鐵牛去過臨河鎮了,這幾天大家的地也種上了,應該是去河溝鎮吧!”
沈織心裏松了一口氣,“那我去找鐵牛叔!不過搭他的車,要多少錢啊?”
“給他一個銅子就行了!”沈婆婆哼道,“他那破車,也敢收錢!”
沈婆婆說着已經起身,對沈織道:“不行,我陪你去!看他那個沒臉沒皮敢不敢收老婆子的錢!”
沈織無奈,“就是一文錢的事,大家都是一個村的,別傷了和氣...”
回來花了三文錢的事兒沈織沒敢說。
“一文錢就不是錢?!你一個女人家掙錢也不容易,能省就省!這一文錢上鎮上還能買個肉包子!”
沈織知道老人家都是這個樣子,也不和沈婆婆死犟,只笑着說:“好。去那我就說是您老人家說的,鐵牛叔肯定不敢收我錢。只是天快黑了,這路不好走,婆婆你還是別去了。”
“老婆子得去!”沈婆婆橫了沈織一眼,“你四五年沒回來了,認識路嗎?!你鐵牛叔早搬家了!”
Advertisement
沈織無話可說,扶着老人家往外走,順便聽老人說趙鐵牛發家史。
鐵牛可謂是種田文專業戶,沈家村只有一個趙鐵牛,但是沈鐵牛卻有好幾個,可惜都沒有趙鐵牛的光環。
和所有種田文一樣,趙鐵牛家徒四壁,只有一間破草房子,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四個妹妹,一家八口全靠趙鐵牛。
趙鐵牛快三十了都沒找到媳婦,直到有一天,一個叫沈蔥娘的女人嫁給了他...
沈婆婆講故事的能力出神入化,說話之餘還能教沈織認路。這個時辰,沈家村炊煙大盛,不少漢子提着農具從地裏或者山上回來。沈織這才知道,沈婆婆見沈織中午吃的少,早早的做了晚飯。
走了近半刻鐘才到趙鐵牛家,沈織發現沈家村不是一般的大,都快趕上一個鎮子了。
沈家村裏大部分人姓沈,但是經過幾年通婚,也有不少外姓人。沈家村南面是山,因為有河流經過,東面卻是一塊大平原。不過通過沈婆婆的話,沈織知道,那上千畝良田,都是沈家的。
沈家是沈家村的大戶,雖然沈家村十個有九個姓沈,但是能稱之為沈家的,只有東邊的那一戶。
臨河沈家也是有名聲的讀書人家。沈家設有族學,沈家村有意讓兒子讀書的,都可以進去讀書。不過為了生計,沈家村大部分人只讓兒子進去讀個兩年,認些字就回來了。
沈織的兄長沈雲,就一直在沈氏族學裏讀書。
在這個年代,沈家村不少人都是認識字的,所以沈家村的村民走出去,都自覺都比別人高出一等。
周圍的村子裏的姑娘,都想嫁到沈家村。
趙鐵牛的家是青磚瓦房,看起來有七八間的樣子,矮牆圍着,在村裏算是氣派的了。
趙鐵牛是個憨厚的漢子,皮膚黑的發亮,笑起來露出一口白牙。和趙鐵牛說好明日辰初集合,沈婆婆一說,趙鐵牛忙搖着頭說不用給錢。
這時候一個中年婦人走了出來,對着趙鐵牛埋怨道:“你咋就這樣愛趕車?讓你買馬車你不肯,大黃已經很老了,不能再走了!”
沈織見她瞧起來也就三十左右的樣子,心裏猜想應該是沈蔥娘了。
沈婆婆聽到她的話,頓時不高興了,“牛不用來耕地拉車用來幹什麽,你還能殺了吃肉不成!我說蔥兒,你這有錢了,是不是看不上我這把老骨頭了!”
牛是用來耕地的,律法規定不能殺牛,更別說吃肉了。
沈蔥娘見沈婆婆這樣說,不由得急了,“哪裏呀!我這不說鐵牛嗎?想讓他買頭牛犢子回來,大黃耕了這麽久的地,也該享享福了。”
老人家皺眉,還要再說,沈織知道沈婆婆心裏有想法,趕緊道,“婆婆,天都要黑了,咱們早些回去!”
沈蔥娘這才主意到沈織,不過也沒多問,笑着對沈婆婆道:“沈婆婆,這女娃說的是,天黑了路不好走,我讓鐵牛送你回去吧!”
遠遠的有個人大喊了一聲:“鐵牛!”
趙鐵牛“嗳”了一聲,衆人都轉頭去看。
沈織見那漢子走近了,才發現比沈織高出不少,更何況這初春的天氣,這人竟然只穿着一件粗布單衣,露出古銅色的胸膛。沈織看着就覺得冷,也不想擡頭去看那人的相貌,直接拉了拉沈婆婆的袖子。
沈婆婆也不理蔥娘的話,叫了沈織跟上,“鐵牛還有事,我自個兒回去就成了!”
“那我就不送了!您老人家小心!”
沈婆婆只哼了一聲。
沈織隐約聽見那漢子也在和趙鐵牛商量進城的事,忍不住轉頭又看了一眼。剛才說話的時候沈織和趙鐵牛一起,趙鐵頭大約比沈織高了一個腦袋。可是這一看,那漢子和趙鐵牛,簡直就是趙鐵牛和沈織的翻版。
回去的時候卻發現沈織的家門口有人在吵架。
沈織不想沾上,想叫上沈婆婆一起繞路,沈婆婆卻說:“這可在你家門口!你繞道,去哪兒啊?”
沈織想着也是,和沈婆婆一起走近了。
“你蓋房子,怎麽能占別人家的地?!”一個約莫二十歲的婦人說道。
另一個年近五十的大媽不肯了,嚷嚷着說:“又不是你家的地!關你屁事!你個不下蛋的母雞,還管到老娘身上來了!你難道和這家底主人有一腿?!也是,你丈夫和人家好的穿一條褲子,共用一個女人也不是什麽大事!”
“你...你...你咋說話的!”少婦根本不是大媽的對手。
沈婆婆聽着都忍不住啐了那個大媽一口,罵道:“沈翠花你還要不要臉了!一把年紀欺負人家媳婦!”
翠花見沈婆婆來了,臉上有些悻悻,抱着手沒有說話。沈婆婆叫了那少婦來問清了情況,沈織忙跟在沈婆婆身後。
少婦看見沈織,打量了好幾眼,不由驚疑道:“你...你...你是織娘?”
沈織笑道:“是啊,我回來了。”
“我咋沒見你呢!”少婦和沈織說了一句,轉身對沈翠花道:“正主回來了!看你還敢占別人家的地!”
沈織還沒明白過來,少婦拉着沈織七裏八裏把事情說了一遍。
這婦人丈夫姓張,家在沈織隔壁。張嫂子的丈夫張江是和沈雲一起讀書的,沈雲去金陵的時候,把家裏的地交給了張江打理,沒想到第二年,張江也去了金陵讀書。
而這個沈翠花也住在沈織隔壁,沈翠花的屋子和沈織的屋子中間隔了一大塊空地,這塊地是沈織家的。沈翠花的屋前用籬笆圈起來了,養了雞,但是沈織家沒有人,久而久之,沈翠花籬笆圈的地越來越大。
開始張嫂子也不想管,畢竟鄰裏鄉親的,沈織家又沒人。但是沈翠花小兒子要成親,沈翠花叫了人來量地皮蓋房子,用的這地居然有一半是沈織家的,這就太過分了。
沈婆婆聽完這些話,也忍不住了,指着沈翠花的鼻子罵道:“誰讓你占別人家的地的,這地是沈河留給他兒子的,可是有地契的!你敢蓋房子,明兒雲子回來,把你房子拆了!”
“雲子都走了五年了!誰知道他啥時候回來!你有地契,先把地契拿出來看看!這籬笆圈的都是我家的地,誰不知道?!”沈翠花不上當,強橫的和沈婆婆對罵。
沈婆婆一拉沈織,“這是沈河的女兒!雲子的妹妹,事主在這呢!”
沈翠花看沈織一個女娃,不由哼道:“你随意找個人就說是沈河的女兒,我看是你這個老婆子想要沈河的地,不知道從哪個溝溝裏找了個女娃冒充的吧!你不是說有地契嗎!讓這個女娃把地契拿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