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清明雨紛紛

誰知道第二天,沈大周就給沈織送了兩捆柴來。

“狗子說你缺柴,我就幫你送了來,不要錢的!”沈大周特意強調最後一句。

除了沈大周,沈織也找不到別的門路弄柴來。她低聲說了句謝謝,給沈大周倒了杯水。

不知怎麽的,兩個人的氣氛格外尴尬。沈大周枯坐板凳,沈織悶聲做針線,最後沈大周忍不住了,說了句“我先走了”。

“想必你還有事要忙,我就不送了。”沈織說。

沈大周一陣失落。

只要專心,沈織幹起活來速度奇快,給蔥娘的裙子和鐵牛叔女兒的小褂子已經做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幾天沈織一直在做荷包手帕,累得眼睛都睜不開,有時看東西都是模糊的,一到晚上倒頭就睡。

機械的穿針引線,裁布繡花,沈織感覺整個人都是麻木的。可是沈織根本不願和別人說,哪怕是狗子和漁娘。在村裏人眼中,沈織維持生計的活兒已經是頂頂輕松的了,挑三揀四是會遭天譴的。

在家不比在臨河鎮鋪子裏,有人說笑,能和陳娘讨論下花樣,偶爾還能指點一下新來的小姑娘。說白了,成衣鋪做的是藝術品,不計成本的要精美,而現在,沈織就是流水線上的工人。

鐵牛叔趕着小黃在沈織家門前停下,“織娘,我來看看你,衣裳做好了嗎?”

沈織請趙鐵牛進屋,拿着裝了衣服的包袱出來,趙鐵牛看得啧啧稱奇從懷裏抹了個錢袋給沈織。

沈織不收,“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哪能收鐵牛叔的錢!”

“你這樣就是見外了!”鐵牛叔說,“這可是你吃飯的手藝,難道村裏每個人來做你都不收錢?趕緊拿着。”

沈織掂着錢袋,分量不輕,應該是銅錢。沈織沒有辦法,只好收下了。

“鐵牛叔,你明兒去不去鎮子上?”

Advertisement

趙鐵牛滿心歡喜的撫摸着衣裳,“去啊,清明快到了,不少人都要去買東西祭奠祖宗哩,你要去,明早到我家來。”

“好嘞。”沈織笑着應了,幫鐵牛叔把包袱收拾好,又往裏面塞了兩個荷包幾條手帕。

趙鐵牛心滿意足的走了,沈織打開錢袋,發現裏面大概有近百個銅錢,還有一個銀角子。

沈織暗暗咋舌,這些錢加上買衣料的費用,基本上能在成衣鋪子買一身綢緞衣裳了。不過沈織又給鐵牛叔的女兒做了兩件小褂子,他也不虧。

翌日一早,沈織坐着趙鐵牛的牛車,去河溝鎮采買了一番。

上回收她帕子的店鋪掌櫃收了不少荷包,帕子卻只要了二十條,他明言告訴沈織,帕子已經很難賣出去了。整個河溝鎮能夠花十文錢買帕子的只有那些個人,沈織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清明之前就下起了小雨,到清明反而停了下來,整個村子水汽氤氲,山林青翠,空氣清新,江南水鄉的溫婉小意盡顯其中。

沈織撐着傘,挎着竹籃,裏面盡是香燭紙錢。按照記憶裏的路線,沈織找了半天也沒找到父母的墳,又找了幾個村民文,才找到地方。

從籃子裏端出一碗肉,還有一碗桃子,沈織點了香,對着墳頭磕了三個頭,然後堆了兩堆紙錢燒了起來。

“爹,娘,在天之靈保佑大哥今年中舉。”沈織蹲在火邊,一張一張的燒紙錢。

天下起了毛毛雨,沈織收了碗進籃子裏,下山的路上,遇見不少雀躍的小孩子。祭奠祖先是大事,大部分人家都要提上一斤肉回來。

“哎喲,這不是織娘嗎!”錢大嬸誇張的聲音根本不用認。

沈織笑着應是,對錢大嬸身後的花娘點點頭,和她們走在了一起。

剛到山下,錢大嬸就攔住了沈織,“先別忙走,有貴人要經過這兒呢!”

沈織不明白有貴人經過跟自己回家有什麽關系,不過鄉下婦人愛看熱鬧倒是真的,錢大嬸一臉“你看我夠意思有八卦帶你”的表情,沈織只好留下來。

不用沈織配合,錢大嬸自己已經開始了,“是沈家的公子,說來也是可憐,前幾年祖父沒了,三年孝期剛過,祖母又去了,守孝活活守了五年,本來已經中了舉人,就要參加會試了,硬生生給耽誤了...”

沈織不接招,“這樣也好,安安靜靜讀幾年書,會試不是那麽好考的。”

錢大嬸不樂意了,“話是這麽說沒錯,可是沈公子二十好幾的人了,都沒有娶親,身邊也沒個暖被窩的人,連娃都沒有!”

原來岔子在這,沈織笑着誇她,“要是錢大嬸你去給他說,肯定能給他說門好的。”

“人家高門大戶的,哪用得着我!”話雖這樣說,錢大嬸的表情确是理應如此。

“不過織娘,我跟你說...”錢大嬸做賊般瞄了瞄四周,然後踮起腳靠近沈織的耳朵。

“你最近可小心點,前些天王瘸子來我這,說要請我給你提親,他那副德性,哪裏配得上你,癞□□想吃天鵝肉,我給回絕了!”

沈織驚住了,沒想到王瘸子竟然打這個主意。

“謝謝。”沈織對着錢大嬸小聲的說。

錢大嬸毫不在意,“這有什麽,我家花娘出嫁,嫁衣還得你幫忙哩!不過你上回不是說你快成親了,誰家的小子?多大了?你錢嬸可不是吹的,不止這沈家村,附近的劉家村楊家村我都熟!”

沈織心裏的感動變成了無奈,拿了沈雲做借口:“我兄長今年要考舉人了,長兄如父,我都聽他的。”

“是這個道理!要是雲子考中了,你這聘禮可得漲啊!這十裏八村的,舉人妹子可不多!”錢大嬸還好繼續說,沈織拉住了她,用下巴指了指不遠處。

穿着白衣木屐的男子走在朦胧的煙雨中,他身量不是很高,帶着文人獨有的書生氣。

自從認識沈大周之後,在沈織眼裏,沒有沈大周高的都是“不是很高”。

那位沈公子經過沈織面前的時候,沈織發現人家高了自己一個頭。

沈織無法想象自己的身高能到沈大周哪裏。

貴人總有氣概,錢大嬸似乎呗懾住了,禁閉着嘴一句話也沒說,不過眼神卻不老實。山下看熱鬧的人多的很,大多是中年婦人,還有大膽的佃戶問沈公子,今年漲不漲租子。

沈公子停下來和村民說話。

雨下的大了,沈織和錢大嬸匆匆告辭,回了自己家。

中午的時候雨停了,有人敲響了沈織家的門。沈織奇怪的開門,看見穿着蓑衣的四個女人站在外面,為首的婦人瞧着四十來歲,見着沈織一臉激動。

“織娘!我的織娘!你可算回來了!”

沈織被她的情緒感染,眼眶也紅了起來,叫道:“姑姑!”

這個婦人是沈織的姑姑,嫁去了隔壁劉家村,後來死了丈夫,日子過得艱難。剛開始時沈織一家還時常接濟這個姑姑,後來沈織父親去了,沈雲擔起了家庭重任,就少了來往。

沈織開門讓她們進來,給她們倒了水,聽姑姑劉沈氏說話。劉沈氏身後跟着的是她的三個女兒,大的戶娘已經十九了,小的穗娘不過十歲。

“我去給大哥上墳,看見有人去過了,我就想着你回來了。雲子怎麽樣?什麽時候回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