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中秋

說起來這個婦人和沈織還有過一面之緣,正是在河溝鎮衣料鋪遇見過的“劉夫人”。彼時劉夫人雖然對着趙鐵牛百般讨好,但是面色紅潤衣着光鮮,如今目光呆滞面容憔悴,沈織細細打量了兩遍才認出她來。

“劉夫人”背上用不帶捆着一個嬰兒,正彎腰在門口倒污水,根本沒有注意到沈織。

過來時大家都是這裏是沈織姑姑劉沈氏的屋子,沈織遲疑片刻,還是走了上去問:“劉夫人,你怎麽會在這兒?”

劉夫人擡頭,眼淚忽然湧了出來,這幾個月被人指着鼻子罵的次數多了,再也沒了往日的風光,猛然有人叫她“劉夫人”,她感覺到的只有心酸。劉夫人趕緊拿衣袖擦幹眼淚,顫抖着嘴唇問沈織:“...沈娘子,您怎麽會在這?”

沈織指了指她身後的屋子,“這原本是我姑姑家,怎麽現在劉夫人住在這兒?我姑姑他們呢?”

劉夫人帶着沈織進屋坐下,又給沈織倒了水,黑漆漆的套碗缺了不止一個口子,沈織喝了一口,唇舌鼻子同時感受到了一股怪味,不知道是碗的還是水的。

“我哪是什麽劉夫人啊。”劉夫人自嘲說,她解下身上的布帶把背後的孩子抱在懷裏,孩子哇哇的哭,她知道孩子是餓了,當着沈織的面扯開衣襟給孩子喂奶。

孩子吮吸着乳汁,安靜了下來,劉夫人繼續和沈織說話:“臨河劉家倒了大黴,我家那口子做買賣,成天就知道巴結劉家,剛攀上劉家不久,劉家一倒他把自己也牽扯進去了...”

她又嗚嗚的哭了起來,“我的命怎麽就這麽苦,嫁給他沒享兩年福,又攤上這事,要不是我偷偷拿了點錢置了這間屋子,我們娘倆該怎麽活喲!”

沈織無奈,只好先安撫她,等她情緒穩定下來,沈織也把她的遭遇理順了。

劉夫人娘家姓袁,如今被稱作劉袁氏。劉袁氏的丈夫攀上了臨河劉家,誰知道劉家忽然倒了臺,連累底下一幹人都丢了飯碗不說,人如今也關押在縣裏的大牢。劉袁氏生下孩子剛坐完月子不久,男人就把家裏的錢全拿走了,鋪子田産也都賣了,劉袁氏氣的和丈夫大吵一架,偷了家裏的錢帶着孩子跑了出來,買下了沈織姑姑的屋子。

孩子吃飽喝足,在母親懷裏睡着了。沈織不想糾纏劉袁氏和丈夫之間的矛盾還有臨河劉家的恩怨,開門見山的問道:“那你知道我姑姑她們去哪裏了麽?”

或許是胸中的郁氣吐了個痛快,劉袁氏臉色好了不少,搖頭道:“我不知道,自你姑父沒了,你姑姑在村子裏日子就不大好過,只和村口的洪嬸熟絡些,或許洪嬸知道。”

沈織剛準備問路,劉袁氏起身道:“我帶你過去吧,正好我路熟。”

沈織也沒有拒絕,笑着謝過,問她帶不帶孩子一起,劉袁氏搖了搖頭,把孩子抱回裏屋,自己出來鎖了門,帶着沈織一起去了村口。

村口就是沈織之前進來的地方,兩間孤零零的屋子立在小路邊,屋邊長滿了雜草,剛收過的田地顯得格外荒蕪。劉袁氏帶頭敲開了洪嬸家的破木門,好半天才打開,家裏只有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娃,守在竈邊燒火。

Advertisement

男娃看見劉袁氏直接皺眉,小小年紀尚不懂得掩飾眼中的厭惡,說話的語氣也不大好:“劉嬸,你來我家幹嘛?”

劉袁氏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待遇,卻還是忍不住臉色發青,“這位是沈家村的沈娘子,找你娘有些事。”劉袁氏覺得自己把沈織帶到了洪嬸家,已經做的夠地道了,轉頭對沈織說:“你自己問洪嬸吧,我兒子還在家裏,我得回去看着。”

沈織點頭,給她讓了路。

劉袁氏剛一出門,洪嬸的兒子就大哼了一聲,沒好氣的問沈織:“你找我娘有什麽事?我娘在地裏,要晚上才能回來。”

沈織抿嘴,對于這種小孩有點手足無措,又怕自己說的他聽不懂,只好一條一條的跟他說:“劉袁氏買了我姑姑的房子,我不知道我姑姑搬去哪兒了,她說你娘和我姑姑熟,所以她帶我來找你娘,問問你娘知不知道我姑姑搬去了哪裏。”

男娃翻着白眼“哦”了一聲,轉身回廚房繼續幹活去了。沈織提着東西在原地幹着急,眼看都到正中午了,她連自己姑姑家在哪都沒找着,而且若不是遭了什麽事兒,姑姑怎麽可能無緣無故搬家還不告訴自己。

沈織準備板着臉吓唬吓唬這個男娃,讓他告訴自己洪嬸在哪裏。正做出兇狠的表情等着他,一個壯實的大嬸撞開了廚房的另一扇門,大嬸見一女子表情怪異的瞪着自己的兒子,甩下背上扛着的兩捆麥子,麥子摔在地上灰土飛揚,沈織嗆了兩聲。

“你是誰?怎麽在我家?”洪嬸盯着沈織打量了幾眼,很有信心道:“我以前沒見過你!”

沈織把手裏的東西都轉到左手上,從懷裏掏出帕子捂着口鼻,打了兩個噴嚏才緩過來,聽見洪嬸的話,扯了扯嘴角道:“您是洪嬸吧?怎麽不記得我了!我是織娘啊,我小的時候您還抱過我呢!”

洪娘并沒有想起來,臉上卻收了疑惑,恍然大悟道:“織娘啊!女大十八變都認不出來了!你是誰家的娃,來找我幹什麽?”

“她是劉大娘的侄女。”燒火的男娃接了一句,起身揭開鍋瞅了瞅,然後從竈臺上拿起碗,裝了兩大碗疙瘩湯。

得知是劉大娘的侄女,洪娘親切的問沈織吃了沒,沈織晃了晃手裏的東西,笑道:“今兒是中秋,趕着去我姑姑家呢,沒成想她搬了家,也沒跟我說一聲,把我急的。”

“你留在我家吃吧!吃完我帶你去找你姑姑!”洪嬸搶過沈織手裏的東西,小心的放在木盆裏,一邊把沈織按在凳子上一邊說。

她又重新拿了個碗,從之前兩碗疙瘩湯裏都撥了一些出來,端到沈織面前。她回廚房裏搗鼓了一陣,又端了一小碗切碎的酸豆角出來,三人碗裏一碗倒了些,招呼沈織一句,自己拿着筷子攪了攪碗裏的疙瘩湯,呼嚕呼嚕的吃了起來。

碗有點髒,面湯是泛着黃色,飄着細小的黑末,黃綠的酸豆角撒在碗裏,腌菜汁子四散。

沈織吃了一小口,不是很喜歡面疙瘩的口感,湯也不敢喝,嘗了點酸豆角,爽口開胃。折騰了一上午,沈織也餓狠了,她學着洪嬸一碗疙瘩湯攪了拌了,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洪嬸和她的兒子很快就吃完了一碗,母子兩埋頭喝湯,姿勢動作,連帶端碗的方式都一模一樣。雙手拇指食指張開卡住碗沿,左手的四個指頭扣住碗底,右手中指夾着筷子朝上,剩下的三根指頭往外翹。

沈織抿嘴一笑,學着他們的樣子端碗喝湯,一碗下去撐得不行,放下碗時母子二人都看着沈織,帶着笑意。

洪嬸吮了吮筷子上的湯汁,砸吧嘴,然後收拾碗筷。叫兒子洗碗看家,洪嬸讓沈織把東西拿上,帶着沈織出了門。

後面的方向沈織完全不認識,只能跟着洪嬸走,約摸走了三四裏路,洪嬸指着遠處的一個聚居地說:“這是董家莊,你姑姑就是帶着女兒搬到了這裏。”

沈織點頭,跟着洪嬸繼續趕路,望山跑死馬,董家莊雖然看着不遠,沈織和洪嬸依舊走了兩柱香的時間,沈織知道洪嬸是遷就她的步子,一路上不停的問沈織累不累不說,還幫着沈織提東西。

到了姑姑家,戶娘正在門口曬谷子,見着沈織和洪嬸吃了一驚,忙叫了自己老娘出來,“娘,洪嬸和織娘來看你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