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這就比較尴尬了

給穗娘選珠花沈大周給沈織也買了兩支,給穗娘買面人的時候沈大周讓老板照着兩人的樣子做了一對。沈大周雖然是不是惹怒沈織,但也精通哄好沈織的辦法。

買的東西多了,沈織不好意思收,就不會不和沈大周說話。

兩人說着進了銀樓。銀樓很簡陋,只有一層,賣的也不是什麽精致的玩意兒,但是鎮子周邊的人家成親,總會過來買上一兩件首飾壓箱底,所以生意好的很。

小二一看沈織兩人,就知道是定了親過來選東西的,笑呵呵的把沈織二人迎了進去挑選東西。

沈織看中一對小小的丁香花耳釘,想要買給穗娘,一聽價錢就打消了想法。反倒是沈大周在一邊左看看右看看。

雖然沒買,小二還是笑着送了沈織出門。天色不早了,沈織和沈大周回到鎮口,陸大亮和戶娘說的正開心,一頭豬栓在旁邊,到處拱鼻子。

見沈織兩人回來,戶娘和陸大亮都站起身,陸大亮把栓豬的繩子解了,招呼沈大周過去幫忙,把豬捆在的牛車上。大黃年紀大了,帶不動一頭兩百斤的豬。

捆好豬,沈織和戶娘上了陸大亮的牛車,就這樣駕着牛車回了家。

到家的時候天已經暗了下來,陸大亮幫戶娘拿東西送到屋子裏,姑姑出來幫忙,看見牛車上的豬吓了一跳。穗娘飛快的跑出來圍着豬打轉,以前村裏殺豬的時候穗娘都不敢湊過去看,因為豬叫的太慘了,但是這個捆在車上的豬穗娘不怕。

豬在車上掙紮兩下,又嚎了兩嗓子,一下午都是如此也沒人放了它,它幹脆不叫了。沈大周進門和沈雲劉沈氏打了個招呼,就和陸大亮回去了。一大家子圍着沈織新得的衣料看,唯獨穗娘拿着沈織買的珠花臭美,沈織把沈大周買給自己的兩支珠花分給了戶娘和榮娘,心裏告誡自己不能厚此薄彼。

吃完飯歇下,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就被穗娘拉着曬被子裁布料做被面。這活計沒有繡花的技術含量,有賀娘和穗娘幫忙,一天就把東西做好了。

劉沈氏已經把原先搬過來的鍋碗瓢盆洗幹淨搬去了新房子,沈織找到沈雲說自己準備和陳娘做生意的事,沈雲很是贊同,告訴沈織如果鎮上生意不好做,不如去縣裏。

“縣裏鋪子會不會太貴了?”沈織猶豫。

“不能這麽說,等你成了親,我也要回書院讀書了,村裏不常回來,我正準備把那兩畝良田賣了,去鎮上給你置些地做嫁妝。”沈雲說,“沈二周明年考了童生,再考秀才也要去縣裏,族學的夫子沈家已經辭了,再請來的也不知怎樣,還得去縣裏求學。”

“我和沈大周一說,他也準備去縣裏買地蓋房子,順便做些營生。你既然想做生意,我看幹脆我去和他商量商量,你們一起去縣裏買間鋪子好了。”

“這樣好嗎?還有陳娘...”沈織遲疑。

Advertisement

沈雲笑着說:“總要說了才知道好不好,這不還沒決定嗎?大約也要等過完年才能仔細思量這件事。”

“行啊。”沈織想着馬上要過年了,事情都很忙,也只能把這些事都往後放一放。

做好的被面床單洗幹淨晾幹,再套上被子,劉沈氏就準備帶着三個女兒搬過去,搬過去這天還請幫了忙了的人一起在新家吃了頓飯。沈織兄妹,沈大周兄弟,連狗子家兩口子還有陸大亮也叫了過來,席間沈織看戶娘和陸大亮說話,就問沈大周,“是不是有什麽事我不知道的?”

“哪有?你姑姑不是挺喜歡大亮的嗎?”沈大周笑這說,給沈織夾了一筷子菜。

起魚塘的時候沈大周和陸大亮給沈織送來不少魚,偏偏陳老漢一家也送來兩條,是陳大武送過來的,還扭扭捏捏的感謝沈織教賀娘認字。沈織一直以為這件事賀娘一家子都知道,去問賀娘,才知道陳老漢曉得女兒在認字竟然把女兒打了一頓,還說這樣的好事早幾年輪給兒子就好了。

沈雲搬回來以後沈織在家再也不用幹重活,洗碗做飯都有沈雲做,姑姑有一回回來看見了,念叨沈織說:“你現在不做,以後嫁了人怎麽辦?難道也不幹活?”

“我就不幹。”昨天沈大周和沈織出門,沈大周見人就指着沈織說這是我媳婦,把沈織惹毛了,正在氣頭上。

沈大周過來賠罪,瞧着劉沈氏正訓她,上前說道:“沒事沒事,織娘不想幹就不幹,我是娶媳婦又不是買丫鬟,哪能讓她幹活呢?”

劉沈氏找不着幫腔的,也不自讨沒趣了,拉着沈大周問陸大亮家裏的情況。剛得了準信,回到家陸大亮的爹就坐在劉沈氏家的堂屋裏和戶娘說話。

劉沈氏看着陸大亮好,幹脆挑明了話和陸大亮的爹說,“陸哥,我實話跟你說了,我嫁給我男人十幾年,沒給我男人留個後,是我對不住他。大女兒我是準備留在家裏招贅的,但是孩子們互相看上了,我也不能棒打鴛鴦,三個女兒都是我親生的,我也不可能虧待誰。我就是那句話,要是戶娘生了兩個兒子,留一個姓劉就行,你也只有大亮一個兒子,我也不能讓你斷了香火。”

陸大亮的爹不是個胡攪蠻纏的人,見劉沈氏說的在理,也就應下了,還笑着和劉沈氏說,“你有三個女兒呢,總有孫子姓劉!”

“我就怕我這把老骨頭熬不到看他長大。”劉沈氏嘆到,兩個老人說中了各自的心聲,劉沈氏和戶娘笑着送陸大亮父子出了門。

沈大周殺豬的時候村裏圍了不少人,沈織好奇去看熱鬧,只看見綁在長凳上的豬叫的十分凄慘。沈大周那刀一抹豬的脖子,狗子趕緊拿了一個大木盆放在下面接豬血,等血放幹了,又開始燒熱水剃毛。沈織受不了這個味兒,就和穗娘回去了,傍晚只聽村民說沈大周靠着這頭豬又賺了不少。

一轉眼就到了過年,劉沈氏讓沈雲和沈織一起去新屋過年,把沈大周兄弟倆也叫上了。一群人從二十九早上就開始準備過年吃的東西,殺雞剖魚剁豬肉,忙個不停,有沈大周在,沈織理直氣壯的帶着穗娘在後院繡花偷懶。

年夜飯十分豐盛,村裏過年講究八大碗,雞鴨魚肉樣樣不能少。炖的雞湯煎的魚,炸的肉丸子再加上雪地裏剁回來的白菜蘿蔔,就算有三個男人在家也只吃了一小半。

沈織可以預見自己接下來的幾天都得吃剩菜。

吃完飯大家圍在堂屋裏烤火閑聊,沈大周說在山上打獵的事,沈二周說學堂的事,沈織說以前在成衣鋪子的事,沈雲說金陵的人情風貌,到最後變成沈雲一個人講故事,沈織一個勁的給他倒水。

鞭炮聲陸陸續續的響起來,沈織很少這麽晚還沒有睡,困得的直打哈欠,窗外飄起了鵝毛大雪,沈織穿着厚棉襖在屋子裏有些悶,就想出去走走醒醒神。

沈大周跟了出來,跟着沈織走。沈織只有這幾年在這裏才見過這麽大的學,一腳踩進去都能沒到小腿,姑姑家門前呢雪掃的很幹淨,沈織看着白雪覆蓋的田地和山坡,對沈大周說,“我想堆雪人。”

大半夜的看過去一片都是灰藍色,換了昨天都是鄉村無人的岑寂,今天是大年三十,四處響起的鞭炮聲噼裏啪啦的實在沒什麽氣氛。

沈大周正準備答應呢,沈織又說:“算了,回去吧。”

沈雲正和戶娘出來放鞭炮,穗娘本來已經睡了,這個時候又爬起來穿上衣裳看鞭炮。這時候鞭炮難有什麽花哨,尤其是在鄉下,沈織摸着她的頭讓她回去,“明年給你買煙花放,別凍着了。”

放完鞭炮就各自回家,沈織點着燈拿紅紙包了幾個紅包留着明天備用,熄了燈就睡了。

第二天起來沈織換了一身新做的衣裳,沈雲也穿着沈織給他新做的衣裳鞋子,墨綠色的厚棉襖,石青色的緞子面鞋,和沈織走在一塊,一看就是兄妹倆。

昨天走的時候姑姑讓大家第二天一早過去吃飯,沈雲兄妹和沈大周兄弟都答應了,如今正往那邊去,走到姑姑家門口的時候剛好沈雲兄妹剛好遇見了沈大周兄弟,兩行四人都立在了當差。

沈大周穿着墨綠色的薄襖,石青色的緞子面鞋。

沈織尴尬的說不出話來。一個村太小了,大家穿衣裳也不講究什麽顏色款式,偏偏這兩人穿的衣裳和鞋都是沈織親手做的,用的還是同一匹料子。這也不能怪沈織,一匹染了色的棉布買回來給沈雲做完衣裳還有剩,又不可能扔掉,給沈大周做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用上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