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包間裏的女人
“淼淼……”趙菲有些生氣,但是霍啓還在,她努力的控制住,“我們只是跟霍醫生拼個桌,他不會介意的。”
看着趙菲冥頑不靈,李淼淼有些生氣,她趙菲不要面子,她還要呢。
“你看不出來對面那個男人已經拒絕你了麽?”李淼淼直白的說。
“淼淼?”趙菲驚訝的看着自己閨蜜,她當然知道,但是被這麽直接的說出來,她臉上瞬間升起一抹氣急的紅。
“你要跟他拼桌,你自己拼,我走了。”看着閨蜜的反應李淼淼失望極了,說完轉身就走。
“淼淼……”被閨蜜扔下,趙菲心底更恨裏面的人了,迫切的想知道是哪個女人能跟霍啓獨處一室。
“霍醫生,我朋友臨時有事先走了,就我一個人,不介意了吧?”趙菲揚起一抹自認為好看的笑容說道。
聞言,霍啓震驚!
雖然他們離得距離不是很近,她們縱使壓低了聲音,但是他也聽了個大概,只是沒想到趙菲是這樣的人,以前怎麽沒發現呢?
“不方便。”霍啓還是重複着之前的話。
說完對服務員示意,接到信號的服務員很快做出反應:“你好女士,我帶你去我們的包間用餐。”
服務員做出請的姿勢,趙菲剛被霍啓拒絕,就聽到服務員的話,只得跟着他走了。
一步三回頭,看着霍啓轉身進去,卻還是沒有看清裏面的人是誰。
趙菲家庭條件不算好,今天來世紀大酒店都是閨蜜要來請她吃飯的,這會一個人她就只點了兩個菜。
包間的門特意讓服務員開着,雙目一直盯着門口,希望能看到霍啓他們經過的時候。
“抱歉。”霍啓進了包間歉意的說。
“沒關系。”其實已經聊得差不多了,加個人吃飯也沒什麽。
不過霍啓拒絕趙菲,還是讓方悠感到意外。吃了飯方悠就提出告辭,現在該說的基本已經說完了,她要回去安排一下供應的問題了。
“我送你?”霍啓紳士的說。
“不用了,我打車就可以。”世紀大酒店門口出租車不少,很好打車,霍啓點了點頭。
但是霍啓還是跟着方悠出去,路上兩人都沒有說話。
突然,在路過一個包間的時候,裏面竄出一個人來。
“原來是你。”竄出來的趙菲指着方悠說道。
霍啓平時從來不跟女人獨處一室,在醫院裏,就算有女生在也都是開着門的,現在他居然在酒店裏跟人獨處不說,還将房門密閉。
期間她是想靠近的,但是都被服務員擋了回來。
“你好。”跟趙菲有過幾面之緣,方悠打着招呼。
“你擋道了。”被擋住了去路,霍啓皺眉,說出來的話就更直白了。
“霍醫生,我……”趙菲今天連着兩次被霍啓掃了面子,女孩子臉皮本來就薄,這會氣的面紅耳赤說不出話來。
緊咬着牙,狠狠的瞪着方悠。
“我送你出去。”對方悠還是一往的紳士。
“謝謝。”方悠道謝,但是拒絕了霍啓:“你忙吧,我自己出去就可以了。”
說完,加快了腳步走了。
霍啓目光不善的看了一下趙菲,不帶任何情緒的說:“趙醫生,你這樣有損我們醫院的形象。”
趙菲今天的行為實在太匪夷所思了,霍啓有生之年第一次遇到。
但是此時已經被方悠跟霍啓獨處沖昏了頭腦的趙菲根本沒想那麽多,并不認為自己做的有什麽不妥,只是嘴上卻在承認錯誤:“實在不好意思,霍醫生。”
“實在是難得遇到你,有些醫學上的問題想跟你請教一下。”他們不是一個科室的,很難在醫院裏遇到,所以趙菲十分珍惜每一次的相遇。
醫生都太忙了,除了工作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我覺得你要請教的問題應該去找你的老師。”他們不是一個科室的,能給出什麽專業意見?霍啓輕笑。
說完轉身就走了。
出了酒店方悠就打車去市場訂購需要的工具,順便去種植基地看了一下。
種植的白菜和蘿蔔在路邊的位置,二十畝地已經一片綠了。
白菜長勢十分不錯,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上市了。
看到方悠來了,方浩放下手上的工具走了過來。
“悠悠,這個白菜蘿蔔長的太好了。”長的好不說,還快,這批種子一致獲得了方爸爸和三爸的好評。
“當然了,新品種的嘛。”方悠一開始就跟他們說這是新品種的,這樣種植出來有啥特殊的情況也好接受。
“大棚現在已經安裝完了,這兩天在測溫。”大棚安裝好方悠要求他們先測試,測試完沒問題才能投入使用。
畢竟這個他們都是第一次接觸。
“好,沒問題的話過兩天我把苗拉過來。”現在十月了,種下去要不了多久天就冷了,大棚到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行,到時候我給你打電話,我提前找好人,苗一來就可以種下去。”方浩接着說道。
對方浩的能力,方悠是越來越欣賞了。
“三爸,你上次好像說哪裏有個池塘?”方悠問道,這次她來也是想看看這個現成的池塘的。
“嗯,在山腳邊上。”方悠一說,他就知道她感興趣,就帶着她一路過去了。
“面積不小,要是能養點魚蝦也是不錯的。”
方浩一邊走一邊建議道。
離得比較遠,走了十多分鐘才到池塘。
方悠一看,這面積就占了三四畝地了,因為只是個池塘沒啥東西,也養不好,政府也就附送給了方悠。
方悠看着卻很滿意,這個大小能養不少東西呢。
“三爸,你這幾天找人把塘子抽幹,打理一下,我們養魚。”方悠說道。
“好。”方浩點頭答應,準備買兩百塊錢的魚苗放進去,先試試水。
“到時候你跟我爸去找幾家賣魚苗的,買個兩千斤放進去。”方悠豪氣的說道。
“啥?”兩千斤!這得多少錢啊?能不能養活都說不定!
養殖業不是那麽好做,他們村子裏也有人包了池塘養過魚,死了的比活得多,最後賠的傾家蕩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