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賈赦跟賈政兩兄弟還有早朝要上,看天色不早,匆匆離開,兩人對着劉姥姥是兄友弟恭的很,出了院門,各自冷哼兩聲,一句話都沒有。
賈政瞧不起賈赦無能無為,空擔兄長之名。
賈赦瞧不起賈政裝腔作勢,慣會耍賤弄滑。
劉姥姥可不曉得兩兄弟私下的情況,見兩人相攜離開,贊道,“這兩兄弟瞧着倒是好。”
邢夫人跟王夫人呵呵兩聲,心道,如今老夫人說話越發有水平了,諷刺人一點都瞧不出。
“老二家的,咱家裏可有些老親,雖說遠了點,但也能走走,我瞅着整日無事,就想找幾個積古老人聊聊天,說說古。”劉姥姥試探的問道。
她那女婿跟王家是拐了彎的關系,祖輩在京城當個小官,不曉得怎麽搭上王家,算是連了宗,只可惜那老祖宗去的早,兒子不成器,女婿家就跟着家道中落,漸漸也不跟王家聯系了。她這心裏頭想閨女,又不能着實說,只能拐着彎問道。
“老夫人若是無聊了,可以下帖子找南安太妃他們聊聊,再讓琏兒媳婦去請個戲班子。家裏也能熱鬧熱鬧了。”王夫人笑着說道,她還以為老夫人真的變了,卻原來還是愛熱鬧,瞎折騰。
一聽什麽太妃,劉姥姥悄悄縮了縮脖子,她可不想跟那些老封君說話,就賈老夫人記憶中的東西,她根本就不懂,怎麽好像還跟皇家扯上關系了呢,什麽先太子啥的?
“上次回金陵,跟幾個老人聊聊天,倒是覺得有趣,就想找個村子裏的婆子缫缫,聽聽外頭的事情。”劉姥姥心裏想閨女,頂着氣道。
王夫人皺眉,只覺得老夫人真是一出一出的,也不曉得府裏多忙,盡是沒事找事。好吃好喝的供着還閑無聊。
王熙鳳倒是呵呵笑道,“老夫人這麽一說,我倒想起個人來,還是您在南邊的時候,到府上打秋風的。還跟二太太有點關系,說是王家一門遠親。我瞧她可憐,給了銀子,若是老夫人覺得好,孫媳婦再去打聽打聽,找來陪您老說說話,也是她前輩子修來的福氣。”
劉姥姥一聽,哎呦乖乖,這二太太家的遠親,不就是她苦命的女婿一家子麽,就是不曉得來的婆子是誰?
劉姥姥心裏激動,想到立馬就能見到乖孫子板兒了,眼睛透亮透亮。
邢夫人坐在一邊,看了眼二太太,捂嘴笑道,“沒想到二太太也有這樣的親眷。”呵呵,不是平日裏标榜自家娘家如何如何,還不是有幾門窮親戚。
王夫人瞪了眼王熙鳳,覺得她不會看人說話,積古的老人多的是,有必要非說跟她有關系。真有關系,她怎麽就不知道。
王熙鳳歉意的看了眼二太太,心裏邊也有話自己嘴巴快了,就聽老夫人說,“琏兒媳婦好,從不鼻孔看人,俗話說的好,皇帝還有幾門窮親眷呢,既然家裏有困難,求到咱們府上了,可不能裝作不知道,幾兩銀子的事情,咱們手指縫裏頭漏幾點,人家過一兩年呢。”
劉姥姥這是切身體會,有感而發,王熙鳳卻紅了臉,她可真不是心善啥的,不過是看在周瑞家的面子上給的,看那婦人跟周瑞家的好像有那麽幾分關系。
“成,琏兒媳婦,這事就交給你了,等明個有時間找來說說話。”既然女婿家跟榮國府搭了線,她也放心了。
王熙鳳自是點頭應是,邢夫人跟王夫人笑笑不說話,劉姥姥自顧自的樂呵,突然道,“琏兒媳婦,巧姐呢?怎麽沒瞅見?”
“巧姐?”王熙鳳納悶?
劉姥姥見此,奧了聲,笑道,“瞧我,真是老糊塗了,巧姐兒是我給妞妞取得小名,祛病消災的。倒是忘記告訴你這個當娘的了。”
“哎呦,我家巧姐兒可真有福氣,能得老夫人賜名,趕明兒她有了大造化,可得好好孝順孝順老夫人。”王熙鳳連忙笑道,心裏頭喊了幾聲巧姐兒,倒還順口。
劉姥姥樂的呵呵笑,見牙不見眼的,巧姐兒跟她的板兒就是有緣,不然當年怎麽就是她取得名呢。
“咱巧姐就是有福的,你得好好養着,待會兒你得閑了,去我那私庫裏找幾件好東西給巧姐兒,壓壓福氣。”對于自個兒的外孫媳婦,劉姥姥大方的很。王熙鳳聽了,心裏也高興,她如今就這麽一個閨女,身子還不大好,心裏能不擔心。這會兒,若是老太太看重了,哪個敢說她閨女不好,還不巴着哄着。
早上王夫人曉得老夫人給了不少寶貝給三春林黛玉,今個早上賈赦跟賈政也掏了不少給這四個閨女,要換成銀子,幾萬兩都不止,老爺給林黛玉的可是吳道子的畫啊,其他三個閨女的也是當朝名儒的畫作,一個拿出去都能當壓箱底,想想,心都在流血,等什麽時候要過來才成,她這兒還沒想到主意,那邊老夫人又開始作妖,想當年,那私庫看的緊緊的,如今倒好了,成了散財童子了,今天給這個,明天給那個,咋不曉得給她的寶玉。
劉姥姥可不曉得王夫人的小心思,村子裏的老古話,男娃要窮養,女娃要嬌養,上輩子榮國府一落敗,寶二爺不就考了個舉人,可見老古話說的一點不錯,寶玉這麽聰明的孩子,可不能糟蹋了。
幾個人又聊了幾句,劉姥姥就留下四個閨女加李纨陪着說說話。這李纨是個可憐的,是大孫子媳婦,記憶中大孫子賈珠是個好的,懂事孝順,讀書也好,當年老國公爺在的時候,最疼這個孫子了,可惜,命不好。這李纨也是個好的,發誓守節,劉姥姥也是個寡婦,曉得寡婦的日子不好過,也想多多照顧照顧這個孫媳婦。
“珠兒媳婦,你這年苦了你了,等蘭兒長大了 ,你就享福了。你那裏缺什麽不?要是哪個欺負你們,得跟我老婆子說,我活着好歹還能護着你們。”看着李纨眼裏的木然,劉姥姥心裏頭一酸,不守寡,哪裏曉得受寡人的孤苦,這孫媳婦才這麽點大,就自個兒一個人過,那都是熬啊,好在有個蘭兒,不然日子還比不過她這個老太婆。
李纨淡淡笑了笑,道,“老夫人放心,有您護着,我和蘭兒都好的很,雖說院子裏清淨了些,但平日裏有幾個妹妹陪陪,也不算太難受。”
“好好好,過的好就成。”劉姥姥高興的點頭。
劉姥姥帶過孫子板兒,後來女兒生了個丫頭,也是她帶大的,但是鄉下人帶孩子,不餓着不冷着就成了,哪像大戶人家,又是學這個又是學那個,她可不敢耽誤幾個小的,想了想道,“珠兒媳婦,我瞅你繡工不錯,以後你就帶幾個妹妹學學,過些日子,讓老大給他們找幾個先生,那什麽琴啊棋啊,都得學學,你要是覺得無聊,跟着一道,打發打發時間。”
記憶中,賈敏學的東西可真多,要她老婆子來學,幾輩子也學不完啊。
李纨心中一動,試探性道,“老夫人說的是,姑娘大了,是該學學本事。對了,蘭兒昨個還會背三字經了呢,早上還想背給老夫人聽聽,就是臉皮子薄不好意思。”蘭兒還小,但她必須得為以後謀劃謀劃,這會兒讓老夫人重視起來,日後讀書也方便。
二太太,她是不指望了,在她心裏,除了小叔子寶玉,哪裏還有旁人。
“哎呦,蘭兒這麽大出息呢,待會兒背我聽聽,他老子當年就有大本事,蘭兒随了他老子,珠兒媳婦啊,你可得好好教教,以後有大福氣呢,我看咱家裏,日後你福氣最大。”劉姥姥說的大實話,上輩子可不就是珠兒媳婦過的最好。
外面都說珠兒媳婦不孝,她老婆子可不這麽看,這得受多大委屈才能将心冷成那樣,誰天生冷心冷腸,還不是被逼的,心口裏憋了氣,要不然,就是裝裝樣子,外頭的話還不平息了,關鍵是咽不下那口氣。老話講了,佛活一爐香,人争一口氣,真正是寒了心才會那樣。
李纨聽劉姥姥這麽說,心裏也歡喜,她如今的日子跟潭死水似的,也就賈蘭的事情能帶來點點漣漪。
“走,等先生找到了,你們就忙了,這幾日,我老婆子帶你們好好玩玩。”劉姥姥哈哈笑道,當年板兒讀書忙的很,恨不得吃飯的時候也看書。
劉姥姥帶着李纨并四個閨女去了後花園,拿着小杆子釣鯉魚,一釣一個準,心道,這大戶人家的魚都笨點的。
今個得了不少好東西,探春幾個心裏也感激老夫人慷慨,這會兒陪着劉姥姥釣魚,順着姥姥的心情說話,一家子樂呵呵,暖融融的。就是後來幾個閨女都成了親,心裏頭也難忘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