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許親

蘇桐的神情吳能看的清清楚楚,不過吳能并沒像衆人想的點頭,還是在那沉吟。蘇桐額頭漸漸有汗珠冒出,難道說吳能并不願意把女兒嫁給自己?就在蘇桐胡思亂想的時候,丫鬟早已經跑進廂房,把事情緣由對柳氏說了,聽完丫鬟說的,蘇二嫂頭一個笑了:“這件事,敢是好呢。吳嫂嫂,我們兩家,又做一門親。”

柳氏此刻心中,卻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蘇桐只怕早已有心,喜的是女兒曾對蘇桐有意。但要說是驚多一些還是喜多一些,柳氏急忙之中卻沒分出來。

梁大嬸已經伸手拍柳氏一巴掌:“吳嫂嫂,你敢是歡喜呆掉了,這樣好事,為何不答應?”其餘鄰居也說幾句撺掇的話,好在柳氏雖然百般思量,但心中還是清明,對那丫鬟道:“雖說女兒婚事,我這個做娘的也該說話,不過你也曉得,我從來心疼茭娘,你這就去堂屋裏說,說這樁事,總要先問問茭娘。”

丫鬟答應着跑出去,廂房內各人頓時七嘴八舌起來,梁大嬸不無抱怨地對柳氏道:“這樣好的一樁姻緣,又是親口求的,換我,趕緊答應了才是,怎麽還要去問問茭娘,這種事,哪是女兒家能自己做主的?”

柳氏但笑不語,蘇二嫂在旁察言觀色,對梁大嬸笑着道:“我們也認得好些年了,誰不曉得吳嫂嫂兩口疼茭娘疼的不得了,這畢竟是她一輩子的事,去問問也平常。”她們在那彼此說笑猜測,柳氏的手卻不自覺握成拳,也不知道女兒會怎樣說?這孩子,越長越大,性情也越來越摸不透了。

丫鬟已經跑回堂屋把柳氏的意思說了,衆人聽的更加驚訝,吳能這才開口:“蘇小哥你先起來,你也休要怪我太疼女兒,這樁大事,你是親自開口,我呢,也要去問問女兒意思。”蘇桐的一顆心在那浮浮沉沉,聽到吳能這話心反而定了,對吳能道:“吳叔叔這意思,我明白,只是……”

不等蘇桐把話說完,蘇二叔已經道:“哪有去叫丫鬟問的道理,真去問了,姑娘家害羞,只怕也不會說出真話,我們就在這先喝着酒,我讓你嬸子去幫你問問。”蘇桐急忙對蘇二叔行禮,蘇二叔讓丫鬟去廚房把預備好的酒菜端出來,自己就往廂房去,走到廂房門口,蘇二叔停下腳步對裏面高聲道:“媳婦,還要你跑一趟,去問問我們家,可能多一個侄媳婦不成?”

蘇二嫂在屋裏聽見,噗嗤一聲笑出來,梁大嬸也在那捂住嘴笑,蘇二嫂對外頭高聲:“好了,我這就去問問。”

衆人都大笑起來,笑聲傳進堂屋裏,蘇桐不由往外張望,雖然在這裏望不到茭娘的面容,但能望得到吳家的樓上一角,也不知茭娘這會兒在做什麽,在想什麽?蘇桐望向吳能家的樓,眼神已經有些發癡。

茭娘正在自己房裏做針線,她早就曉得蘇桐已經回來,并且登門對自己的父親道謝,蘇家那邊,不時傳來笑聲,這讓茭娘想放下手中針線走到門邊去望望,又覺得自己這樣太過不矜持。況且當年和爹娘也曾說過再不嫁的話,這會兒又在這做這樣想,實在是,太不對了。

茭娘罵了自己一句,聲音稍微大了點,茭娘生怕話傳到外面,用手捂住自己的嘴,擡頭望向門外,見到門外并沒動靜茭娘這才重新做起針線來。

“茭娘侄女在做什麽?”樓梯上響起腳步聲,蘇二嫂人到聲到,茭娘忙放下針線走到門前迎接:“是嬸嬸來了,快些請進。今兒你們家,按說該是沒空來我家才是。”茭娘請蘇二嫂坐進屋內,又叫迎兒倒茶。

蘇二嫂并沒坐下,只拉着茭娘的手對她說:“你快坐下,我不是來找你讨茶喝的。”茭娘微笑着和蘇二嫂相攜坐下,蘇二嫂望着茭娘,十八歲的少女面容已經完全長開,曾經有過的稚氣已經消失,柳眉杏腮,手中的一塊帕子也是自己做的,上面繡着的梅花栩栩如生。

蘇二嫂這樣的打量讓茭娘有些奇怪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對蘇二嫂道:“嬸嬸今兒是怎麽了,難道平常沒見過侄女,今兒這樣瞧着侄女?”迎兒已經端着茶進來,蘇二嫂接過茶笑着道:“自然是見過你的,不過茭娘,今兒和平常不一樣。”

茭娘的眉微微一挑,雖然蘇二叔說的是,旁敲側擊地打聽下,可蘇二嫂見茭娘這樣,索性把杯子放下:“我來呢,是專門為你來。茭娘,我侄兒新中了舉你是曉得的,他年紀老大并沒定得親事,方才在我家那邊,他對你爹求親,你爹說了,要問問你,你是什麽意思?”

求親?向自己。茭娘的臉頓時紅了一下,蘇二嫂見茭娘臉紅,剛要說這是一樁好姻緣之時,茭娘已經卷着手中的帕子對蘇二嫂道:“按說這是知根知底人家,他要求親,我本該說爹娘全做主。”

Advertisement

蘇二嫂也不打斷茭娘的話,等着茭娘後面的話,果然茭娘話鋒一轉:“但我的性情和別人有些不一樣,說爹娘太疼我也好,還是怎樣也好。嬸嬸,有幾句話,我要問問他,若他能答了,那我就任由爹娘做主,若不能,那我還是當年告訴爹娘的那句。”

蘇二嫂這下是真的驚訝了,對茭娘道:“也不是我自己誇自己侄兒,這是一樁難得好姻緣,若以後……”

“嬸嬸,我自然曉得令侄前途不可限量,他垂青于我,我原本該喜出望外的,只是嬸嬸,人這輩子,不管是坐到什麽地位,都不過是吃三餐飯,穿一身衣。”蘇二嫂不由拍下桌子:“倒沒瞧出茭娘侄女,竟有這樣心胸。”

茭娘已經喚過迎兒,把話細細地和她說了,讓她跟着蘇二嫂前往蘇家。迎兒聽命随蘇二嫂同去。

茭娘站起身,走到窗前,伸手推開窗,運河岸邊的柳葉,比前兩天又黃了一些。若是蘇桐答的不甚滿意,那自己和他也就沒有緣分,那點少女情懷,就讓它随風而逝。若是他能答的滿意呢?茭娘的臉微微一紅,用手捂住雙頰,果然在心中某個地方,還存着對蘇桐的念想啊。

蘇二嫂回到自己家,堂屋內的酒席正熱烈,她讓自家丫鬟把蘇桐叫出來,家裏地方狹小沒空地了,索性就在廚房旁邊一間小屋,由迎兒把茭娘的話給問了。

“我們家姐姐說,想問蘇舉人,何謂妻,何謂夫?為何娶妻?”迎兒口齒伶俐,說的話沒有錯漏一個,蘇桐仔細聽着,面上漸漸露出笑,迎兒見他微笑,急忙道:“我家姐姐還說了,所謂海誓山盟,有時不過是騙人的鬼話,想問問蘇舉人,人在世上,什麽才是最要緊的?”

蘇二嫂方才在吳能家的時候,已經聽到茭娘說過,但這會兒聽着,還是又笑了:“果然這茭娘,越發沉靜了,想的卻是些什麽?”

蘇桐已經笑了:“姐姐所說,我全知道。”迎兒和蘇二嫂都看向蘇桐,蘇桐已經笑着道:“人在世上,以信而立,以義而生。夫妻之間,也當存有信義,而非只記得夫為妻綱,任意淩辱。”

迎兒似懂未懂地點頭,蘇二嫂已經哎呀叫了聲:“這什麽信啊義啊一堆,桐侄,你還是寫出來罷,免得這小丫頭到時說錯了,誤了你的事兒。”

迎兒又在那重複一遍,蘇桐已經尋來筆墨,略一思索,文不加點,寫了長長一封出來。迎兒在旁看着,好驚訝地問:“怎麽才說了幾句,就寫了這麽長一篇?”

“方才不過簡略一說,此刻,自然是要多說幾句。”蘇桐閱讀了一番,把信疊好,交給迎兒。迎兒拿了信就跑。蘇二嫂看着迎兒背影,對蘇桐有些擔憂地問:“要是她不肯答應,你……”

“若她不肯答應,自然是我這樣的人入不了她的眼。”蘇桐答的很坦然,蘇二嫂卻啊了一聲:“你這樣好,哪有配不上的?”蘇桐又笑了:“嬸嬸,她說的相配,不是世俗間的,而是別的。嬸嬸,我沒想到,市井之中,竟有這樣的女子。”

這話讓蘇二嫂越發聽不懂了,只皺着眉:“也是,罷了,但願你能打動她的心。”

“人以信而立……”茭娘細細地讀着蘇桐寫的書,唇邊露出微笑,迎兒已經對茭娘道:“姐姐,您看這個,到底有沒有道理,還有,要怎麽回?”茭娘已經把信疊起來,對莺兒道:“你去和爹娘說,任憑爹娘做主就是。”

這就是肯了?迎兒把話告訴了吳能,吳能神色不由露出一絲驚訝,接着笑了:“既然由我做主,蘇小哥,你既不嫌小女貌陋,那小女就得配君子。”蘇桐那高懸着的心聽到這句話後,終于放心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