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赴宴(上)

蘇桐坐堂回來,茭娘也就和蘇桐說了明兒要去柳家赴宴的事。蘇桐聽完就笑着道:“這柳家,也算得上新渝的第一等門第,他們家老太爺,做過一任蘇州知府,轉升湖北臬臺,三品官員致仕。現在這位當家太太,就是老太爺在做蘇州知府任上代子聘的。”

茭娘哦了一聲:“你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蘇桐雖然笑着,但笑容稍微有些不自然:“我初授官之後,就把新渝的缙紳都有些什麽都打聽了遍,蔣師爺又是老作幕的,對這些比我還上心。”說着蘇桐就對茭娘感慨:“還要多謝舅舅為我這樣費心,尋來這位蔣師爺。”

蔣師爺是柳二爺認得的人,這樣初任官的幕客,他是不願意來做的,還是柳二爺備了厚禮,替外甥女婿再三想請,蔣師爺這才點頭前來。這一路上,蘇桐留心觀察,果然這蔣師爺十分老辣。

茭娘聽着蘇桐說多虧舅舅費心,心裏也很高興,但并沒忘記方才蘇桐那有些不大自然的笑,伸手扯一扯他的袖子:“你方才還有沒說完的話,快些說來。”蘇桐唔了一聲才道:“明兒你既要去赴消寒會,那我也就告訴你,柳太太姓陳,是你那位堂姐所嫁之人的妹妹。聽說,柳太太和嫂嫂姑嫂十分相得,常有書信禮物來往。”

原來如此。茭娘哦了一聲就笑了:“當天陳太太被我這樣說了,想來也會給小姑寫信,罵我不知好歹吧?”蘇桐拍拍茭娘的手:“當日就算你不肯,我也不會答應的。茭娘,我不是那樣自己成名後就負心的人。”

“那是,你丢了我,另娶高門,婆婆也會不高興的。”茭娘故意來了這麽一句,讓蘇桐噗嗤一聲笑出:“你們婆媳之間如此相得,看來就多了我一個。”茭娘握拳捶了他胸口一下:“說正事呢,你還取笑什麽?”

說着茭娘神色一凜:“既然如此,也不曉得柳太太會不會把這事記在心上,和柳老爺說了,聯合當地缙紳給你個不好看?”蘇桐順勢抓住妻子的手搖了搖:“這倒不會,蔣師爺替我打聽過,說柳老爺由監生中舉,中的舉人之後連赴了幾次會試,都沒中,索性就不去考,只在家安享榮華。他的兒子今年也有二十出頭了,遍延名師,已經進了學。”說着蘇桐面上有自得的笑:“我這樣的年輕進士,一科也不多見,柳老爺又想書香傳家,自然是願意兒子和我多交往的。”

茭娘狠狠掐了蘇桐一下:“好啊,你自個就又表揚起你自個來了,要外頭人聽見,還不曉得怎麽笑你?”蘇桐見茭娘滿面嬌俏,把茭娘抱了抱:“聽見就聽見呗,我怕什麽?”茭娘正要取笑他就聽到外面惠兒說外頭有人尋蘇桐。

這做了官果然不能再像原先一樣輕松,蘇桐把茭娘放開,點一下她的鼻子也就出去。茭娘整理下衣衫,既然明日要去赴席,這會兒又沒什麽事兒,就去請教請教裘娘子這大戶人家宴會上的禮儀也好。因此茭娘叫上惠兒就往裘娘子那邊去。

裘娘子聽完茭娘話話就拍手大笑:“也幸虧是蘇奶奶你,要是別個,我還以為是拿我打趣呢。”茭娘的眉挑起,一臉疑惑。

裘娘子笑完才笑着道:“蘇奶奶你也曉得的,我爹呢,雖說是個讀書人,但讀了這麽多年,還是個老童生,連個學都沒進。還要我娘操勞家裏那幾十畝地,勉強讓一家子過日子。等嫁到裘家,裘家雖說日子比我娘家好過一些,可我男人蘇奶奶也是曉得的,提起這些田土地租,也是兩眼抓瞎。裘家族內雖說也有幾個富戶,但他長年沒中舉,除了年節也是不來往的。後來中了舉,才算能請我一請,不過也沒那麽兩回。蘇奶奶你要問我這大戶人家宴會上有些什麽禮儀,我還真是不明白。”

茭娘哦了一聲就道:“原來是這樣,不過……”不等茭娘把話說完,裘娘子就打斷她:“不過呢,蘇奶奶,你也不用擔心,這天下,到哪都少不了一個禮字,你只要笑臉迎人,以禮相待,她們還能挑揀什麽?”

茭娘點頭:“多謝了。”說着茭娘就要福下去,裘娘子急忙阻攔:“不過就是這麽一說,蘇奶奶你比我聰明,自然明白這八個字的意思。”茭娘點頭,又和裘娘子說了會兒話,還不忘去告訴蘇母一聲,婆媳兩把明兒赴宴的衣衫準備好,也就等着明兒一早去赴宴。

晨起梳洗過,換上去見客的衣衫,茭娘瞧了瞧鏡中自己,一雙眼依舊那樣明亮。茭娘長長地吸一口氣,沒什麽可怕的,今兒赴宴的人,都是缙紳家的太太奶奶,就算柳太太想要瞧自己不懂禮儀,也不過是她這個主人沒有提醒的過錯。

茭娘告訴好了自己,也就帶了惠兒,去請蘇母一起去柳家赴席。蘇母也穿的整整齊齊,轎子已經準備好,婆媳各自上了轎,惠兒帶了個小丫鬟,和劉三嫂步行跟随。轎子到了柳家,柳太太聽到下人通報,本想讓管家娘子代自己出迎的,但想起柳老爺說的話,這面上的事還是不能忘了。

柳太太只得整理一下頭面,面上露出微笑,到二門處迎接蘇母和茭娘。蘇母和茭娘在二門處下了轎,正在那看着柳家宅子。舉目望去,只覺庭院一眼望不到頭,柳家的管家媳婦和丫鬟們,都在那垂手恭敬侍立。

果真是和別人家不大一樣,蘇桐中了進士之後,蘇母也被人請去過應酬,此刻在心中比較着和蘇州富戶的區別,面上神色已經贊嘆。柳太太雖然迎出來,但還是故意慢了兩步,遠遠地觀察蘇家婆媳的神色,見兩人面上都有贊嘆之色。

柳太太心中不由有些不屑,真是沒見識的人。不過柳太太心中雖然有不屑,面上卻沒有流露出來,緩步上前笑容相對:“蘇太太好,承蒙下顧,蓬荜生輝。”蘇母聽柳太太這說好,曉得這就是當家主母了,也笑着還禮。

蘇母和柳太太彼此行禮過,柳太太這才仔細望向茭娘,很小心地藏起心中那點不屑,這面容,不過就是小家碧玉,瞧她那點竭力裝出來的大方,真是可笑。柳太太心中品評着,面上已經笑了:“這位就是蘇奶奶,真是年輕漂亮。”

茭娘面上的笑剛堆起來,就聽到柳太太這個評論,茭娘倒愣了一下,還沒來得及回答,柳太太就笑着道:“是我不是,不該這樣說話,二位請。”蘇母和茭娘跟着柳太太往裏面去,一路來到廳上。

廳上已經坐了好幾位客人,其中兩位是前天來拜訪過的,茭娘和蘇母進了廳,這幾位客人已經站起身,各自和蘇母婆媳招呼。有位王太太已經笑着對柳太太道:“前兒我還和蘇奶奶說,柳太太是蘇州人,怎麽反不跟我們一起去。原來啊,是早就想好的,要辦個消寒會,這才叫想的周到。”

柳太太也嘲笑幾句,下人們又報有客人來了,柳太太也就迎出去。另一位姓鐘的太太反而疑惑地道:“柳太太平常不是從不請這位嗎?怎麽今兒就給這位下了帖子?”在一邊喝茶的茭娘聽出蹊跷,笑着問道:“這會兒要來的,是什麽人?”

王太太啊了一聲就道:“這位呢,也能稱一聲太太,不過她既不是原配,也不是續弦。”既不是原配也不是續弦,那就是妾?茭娘更加疑惑了,鐘太太點頭:“這位沈太太,原本呢,是沈老爺喪了第三位太太之後,說自己命中克妻,就不願再續娶,只納了這一位回來管理家務,生兒育女。這位的運氣誰知十分之好,過門後連生兩兒一女,家務管的井井有條。沈老爺這一高興,也就讓家裏下人不要再稱姨娘,而是稱太太,又讓這位出來應酬,雖沒行禮,又沒……”

“沈家自然不會做這樣扶正的事,再說了,沈老爺肯,他們族裏長輩也不會肯,因此也只有這樣胡亂混淆稱呼着。不過這位也有一個好處,曉得自己身份尴尬,輕易不出來,怎麽今兒就來了?”

王太太補充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外面傳來腳步聲,柳太太已經和一位客人走進來。茭娘見這位沈妾今年不過二十六七,面色沉靜,笑容恬淡,往她身上仔細打量了下。柳太太見茭娘仔細看着沈妾,唇邊現出一抹嘲諷笑容,果然是能讓姐妹去做妾的人家,見了同為妾的,就神色這樣激動。真是上不了臺盤。

柳太太心中鄙視着,卻把沈妾往茭娘身邊送:“先請坐,這會兒宴席還沒開,還請坐着閑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