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章

? 樂月不加思考的看着王夫人說道:“母親,您這一生選擇了你愛人,可這個人不值得你愛。您雖然口口聲聲說恨他,可是沒有愛哪來的恨。樂月不想像母親一樣,母親,報仇有什麽意思?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把握現在的幸福。的确。有的人在得不到的時候,總是垂涎三尺,有的人卻在擁有的時候,不去珍惜,當一切都成為過眼雲煙的時候,又開始後悔。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乞丐有乞丐的美夢,富翁有富翁的煩惱。沒錢的時候,向往有錢的生活;有錢的時候,懷念沒錢的日子。單身的時候,向往愛情的浪漫;成了親以後,向往獨身的自由。忙碌的時候,向往閑暇時的輕松;閑暇的時候,向往忙碌的充實。”

樂月說完就愣了。

早在樂月說樂月說第一句話的時候,王憐花就想阻止她,因為他看見他母親的笑容已經消失了。可他現在動不了,也說不了話,他知道他被母親點穴了。現在他只能慢慢沖破穴道。

樂月愣了愣,回過神繼續說道:“樂月這輩子只想高高興興的活着。其實幸福的味道不是甜蜜,而是平淡;不是濃烈的芬芳,而是淡淡的幽香。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定,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選擇适合自己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

王憐花看見他母親臉上已經有了怒氣,他加快了沖破穴道的力道。

樂月似是沒看見王夫人臉上的怒氣,又繼續說道:“就像那些佛門中人,他們參佛參的是祥和,修佛修的是寧靜,信佛信的是安閑,悟佛悟的是美妙,求佛求的是淡然豁達、無欲無貪的信仰,人有信仰,是件好事,在困惑和混沌時,會豁然開朗,得到新生。但如果參佛修佛拜佛僅僅是姿勢,而不是一顆佛心,那拜與不拜也沒有什麽差別了,佛經裏沉澱的是千年的學識和力量,一味的不參不修不悟卻只是求佛,佛祖又何解救爾等之苦?一切皆有度,佛祖的指點便是新的□□,上天給了爾等和煦的風、滋潤的雨、四季變遷,給了肥沃豐厚的土地,又何嘗不是佛祖的解救?

佛祖教會了人們做人做事的真理,卻,還要野心四起,心起貪念、為禍生靈,又何必困惑于佛光不能普照蒼生?

母親一生都在執着,可曾有什麽意義,那人可想過母親分毫,母親又何須有整個生命去跟他拼呢?”

王夫人臉上的怒氣已經爆發了,大喊道:“不要再說了。”她随手一掃,樂月便趴在地上,口吐鮮血。

可是樂月也很執着,她雖然口吐鮮血,但還是繼續說:“母親,上天給了你一個可怨、可恨之人,讓你知曉了愛情的滋味,還給了你一個風華絕代的兒子,你還有什麽不滿足呢?母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是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會經歷的。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母親您放過您自己吧”。

樂月說完看見王夫人發怒了,她對着樂月就要出掌,樂月感覺到這一掌起碼有王夫人八成功力,不死也要去掉半條命,看來王夫人真的很生氣,樂月自知避不過,眼睛閉上了,等待着死亡的降臨,她想也許這樣也好,兒子她已經安排好了,她已經毫無牽挂了,那段失去的記憶再也不會折磨自己了。

可是耳邊只有重物落地的聲音,然後什麽都沒有,好像一切都靜止了。樂月睜開眼睛,就看見王憐花口吐鮮血的倒在一旁。

樂月爬到王憐花身邊,原來是王憐花替她擋了這一掌,在緊要關頭,王憐花沖破穴道,硬生生替她擋了這一掌。難道他不知道他很可能會死,即使不死也會要了他半條命。樂月不知不覺留下了眼淚。

王憐花看見樂月肯為他流眼淚,心裏很高興,對她說:“傻瓜,沒關系的。我調養一陣就會好的。”然後又對他母親說:“請母親原諒樂月今天的不敬之語,樂月不是故意的”。

王夫人似是傻了一般,可能她也沒想到會傷害到王憐花,看來她還是很重視這個兒子的,她這個時候回過神,轉過身去,擺擺手,讓他們走。

王憐花在樂月的幫扶下勉強站起來,對着王夫人說道:“謝母親”。

王憐花與樂月走後,王夫人看着自己的雙手,小聲的自言自語:“我真的錯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