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章

? 樂月現在在逛王憐花的宅子,那天晚上天黑,又着急給王憐花療傷,沒仔細看看這宅子。今天天氣難得好,陽光燦爛,還微微有風,她得好好逛逛。

王憐花富甲洛陽,巨室宅院,氣派自是不同凡響。一路上只見松木清秀,樓臺玲珑,一亭一閣,無不布置得別具匠心,再加上松巅亭角的雪,更令人渾然忘俗。但庭院寂寂,既無人聲,亦無鳥語,唯有松濤竹韻,點綴着這偌大園林的空寂與幽趣。

走到盡頭,也有數間曲廊明軒,三五亭臺小樓,旁邊也有。一排馬廄,馬嘶之聲,自寒風中不時傳來。

樂月住的那間房外,确切的說應該是王憐花的房間外,牡丹花品種繁多,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潇灑,富麗堂皇,也不知王憐花是什麽時候找到的。她知道洛陽牡丹冠絕天下,可沒想到王憐花也會有閑時間來養花,只要一看見花兒,她就會把煩惱忘到腦後,她就會心情愉快。何況這兒不止牡丹一種花,還有蘭花、梅花、菊花……

這些花的旁邊有一個秋千,樂月坐了上去,邊蕩秋千邊看花,心情愉快極了。

樂月這時心裏想的是其實每一種花都有一個故事,每一種花都有一個花語。雖然她也不

知道她為什麽會知道。先說說昙花吧。

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譽,它還叫韋陀花。相傳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她還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後來此事給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将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為每年只能開一瞬間的昙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鹫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麽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從昙花身邊走過,看到花神憂郁孤苦之情。便停下腳步問花神“你為什麽哀傷?”。花神驚異,因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羅金仙頭上有金光,剛剛從身邊走過的明明是一個凡人,如何看得見自己的真身。花神猶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幫不了我”。又默默等待韋陀不在回答那個男子的話。40年後那個枯瘦男子又從昙花身邊走過,重複問了40年前的那句話“你為什麽哀傷?”花神再次猶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許幫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離開。再40年後一個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現在花神那裏,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來更是奄奄一息。當年的男子已經變成老人,但是他依舊問了和80年前一樣的話“你為什麽哀傷?”。昙花答道“謝謝你這個凡人,在你一生問過我3次,但是你畢竟是凡人而且已經奄奄一息,還怎麽幫我,我是因愛而被天罰的花神”。老人笑了笑,說:“我是聿明氏,我只是來了斷80年前沒有結果的那段緣分。花神我是來送你一句: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說完老人閉目坐下。時間漸漸過去,夕陽的最後一縷光線開始從老人的頭發向眼睛劃去,老人笑道“昙花一現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說罷,老人一把抓住花神,此時夕陽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随即圓寂,抓着花神一同去往佛國去。花神在佛國見到了韋陀。韋陀也終于想起來前世因緣,佛祖知道後準韋陀下凡了斷未了的因緣。因為聿明氏違反了天規所以一生靈魂漂泊。不能駕鶴西游、也不能入東方佛國淨土,終受天罰永無輪回。

所以昙花的花語:剎那間的美麗,一瞬間的永恒。

愛情是甜蜜的蜜汁,愛情也是含笑飲毒酒。正所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生幸福。

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場心傷。

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段荒唐。

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陣嘆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