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神棍秦大夫
112 神棍秦大夫
伴随着秦川飯量大漲的時間不斷延長,身體素質自然也會跟着水漲船高,這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相對于秦川的學習态度和學習方法,取得優異的成績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秦川到處給人診脈看病,錯時總比對時多,而且診斷過于雲山霧罩,完全是街頭騙子的形象,讓很多還在監視他的人都無語了……
于是乎,秦川似乎變得越來越“神奇”,監視秦川的人始終看不到他身上有什麽異常,對秦川的興趣也就變得越來越小。現在也就剩下蘊龍學院把秦川列為可以學習武術的培養對象,還處在進一步觀察過程中。
秦川經常打着“義診”的名號給同學把脈診病,“名氣”愈來愈大,越來越多的同學,包括外班的很多同學都經常來湊熱鬧,找秦川秦大夫“義診”。
随着把脈的次數、人數不斷上升,本來就神魂強大感知敏銳的秦川,現在“望聞問切”各方面、尤其是把脈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把脈的感覺也越來越敏銳,漸漸将自己在圖書館、互聯網上學來的大量知識融彙貫通起來。
現在,單憑把脈,秦川也可以大致診斷出一些脈象明确、明顯的病症……
秦川一直牢牢把握、向“病人”透漏病情的尺度。
為了不暴露自己的底牌,又不至于讓“病人”産生太多的否定、懷疑情緒,秦川看病後的診斷話語也是越來越有“一指神算”的半仙風範。
(一指神算的故事:
有三個讀書人上京趕考,路過一處高山,聽說這山上住着一位“半仙”,能推算一個人的功名爵祿。于是便上山去求教。
半仙見來了三個人,便緊閉雙目,端坐不動,聽三人說明來意後,便伸出一個手指頭,閉口不言。
三人不解其意,請他作解說。半仙搖頭說:“此乃天機,怎可洩漏。”三人無奈,只得下山而去。
當晚,半仙的徒弟悄悄問師父:“你白天對三人只伸出一個手指,究竟是什麽意思?”
“笨徒,這個訣竅你還不懂嗎?告訴你吧,來者共有三人,如果一個考中,那一個手指就表示只考中一個;兩個考中,那一個手指就表示其中有一個沒考中;三個都考中,那一個指頭就表示一齊都考中;三個都沒考中,那一個指頭就代表一道都落榜了。”
呵呵、哈哈……好玩嗎?)
秦川對前來義診同學的診斷,總是說的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Advertisement
這是秦川有意保留的結果,并非是他有意忽悠大家來彰顯自己的高大上,也不是他有意敷衍大家來遮掩自己的尴尬。
實在是秦川自知現在的自己太弱小,不敢把自己弄到風口浪尖的位置引人注意。一旦發生那樣的狀況,秦川又會變得身不由己,性命、命運被別人捏在手中。
秦川現在給“患者們”這種模糊的診斷,就像“一指神算”的那一根手指一樣,代表的含義可以有多種解讀!
對于平常人,尤其是那些确實身具病患的人來說,聽到這樣的診斷,多半都會自我心理誘導,把自己的病情自動進行對應。于是秦川的診斷就會被解讀成“神醫啊,說的太對了”;對于沒病且不信的人來說,秦川的診斷多半會被當成順口胡說。
就這樣,秦川給同學“義診”的事情,各大勢力幾乎都當成了“江湖庸醫”的騙人鬧劇。
秦川和同學們接觸的多了、漸漸地熟絡之後,很多同學發現秦川這人還是很好相處的。說話和氣、客氣,待人接物很有禮貌和分寸。怎麽也看不出,就是這麽一個斯斯文文的人,居然把高守華打斷鼻梁骨,咬掉了腿上一塊肉。
但是,卻也沒人傻到去挑釁秦川的忍耐極限,和秦川說笑也都會把握分寸。
即便背後,依然有人說秦川是飯桶、江湖騙子、神棍……但是當面絕對沒人再說了。
熟絡起來之後,每次聽到秦川那有些玄之又玄的診斷,都有同學忍不住開玩笑,鼓動秦川去車站、鬧市擺攤算卦……
秦川這樣的表現,沒有讓苗穎産生反感,反而讓苗穎覺得,這樣的秦川才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才更真實……
除了苗穎之外,也有其他女生對秦川越來越感興趣了。
人多的場所如果秦川在場、趕到休息時間,經常會有人主動找上秦川給看看病。有人是真心的來看病,但是絕大多數人是純粹的湊熱鬧。
“秦大夫給把把脈……”
秦川也是來者不拒,不管真心看病,還是假意湊熱鬧,對于他來說并沒有區別,都只是他練手的對象。
越來越多的同學在聊天的時候會提及秦川。不過,用的最多的稱呼不是秦川,而是“神棍秦大夫”。
“神棍秦大夫”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
為此,有一天,班主任董明軒都找秦川談話了。
董老師不知道秦川究竟是怎樣看待學醫的,秦川現在學醫用去的時間精力太多了,已經有可能影響到學業和特長訓練。秦川作為班上學習方面的重點“苗子”,作為班主任的董明軒還是很看重和關注的。
所以,他才找秦川談話了解情況,如果必要的話他會給秦川一定的建議或者是勸誡。
董老師在聽到秦川說自己有志于将來從醫,現在是為将來打基礎之後,董老師信以為真也就不再說什麽了。只是提醒秦川期中考核快到了,切莫耽誤了學習。
秦川自然不會耽誤學習和考核。
他給人把脈都是課間、休息時間,雖說被傳得轟轟烈烈,貌似給很多人把脈診病,但秦川自己心中有數。他每個月也不過把脈百人左右,平均下來每天也不過三四人,花費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
秦川學中醫的功夫與心思實在是沒少下。
原本退出計算機小組之後,他是很少去微機室的。很多中醫書籍都缺少的圖像或者圖片不夠精細,這對于他進一步了解人體是不利的。
他就到互聯網上查找相關的圖像資料,互聯網上關人體結構尤其是經絡、解剖學方面圖像資料還真不少,對于他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就這樣,他去微機室的次數反而比退出特長小組之前更多了。
在對于醫學的學習過程中,秦川對于人體的了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刻,在利用神識查看病人的時候,能夠通過對照很輕易判斷出“患者”的身體是否有明顯的“病竈”。
當然要檢查出那些隐秘的病竈,秦川目前的能力和經驗都不足,這一點秦川還是有清醒的自我認知的。
他相信,随着他掌握的有關人體方面的醫學知識越來越多,診斷的“病人”越來越多、就能夠積累越來越多的經驗,能力自然就會逐步跟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