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開始種田了

第二天,沈餘早早的醒了,沒得辦法,臉上還癢得人受不了呢。

這種懲罰太折磨人了,沈餘再也不想來一次。

這個時候還早,天蒙蒙亮,整個沈家院子都靜悄悄的,廚房裏卻已經冒起了青煙。

沈餘照着記憶,去了廚房。

今天正好輪到沈大嫂做飯,她看見沈餘,起初還有點驚訝,然後就笑着問,“小弟,你怎的起這麽早,不多休息會?”

沈大嫂姓劉,也是隔壁劉家村的,嫁進沈家的時候,沈餘才兩三歲,差不多是看着沈餘長大的,不說把沈餘當自己孩子看,對沈餘還是有幾分關心的。

沈餘出了那麽一趟子事,大家都去看了,只是沈餘還在昏睡,不知道,後來沈老娘幹脆讓家裏人別去打擾沈餘,免得他多想。

沈餘對着沈老娘叫不出娘,叫沈劉氏卻順溜,“沒事嫂子,早點起來,等下還要下田幹活!”

“爹不是說讓你休息幾天嗎?這麽慌做什麽?家裏人多,不差你一個幹活的人!”沈劉氏說道。

這個沈餘當然知道,昨天沈老娘就給沈餘說了,但是不行啊,昨天的任務挪到了今天,如果今天不完成,他晚上是別想睡覺了。

“我一個人在家,我怕會多想,出去幹活也沒時間想那麽多!”

沈劉氏聽了,覺得有幾分道理,也就沒再勸。

沈餘對竈房裏面的柴火竈很感興趣,也看着很多人燒過,覺得很簡單,就提出要把你沈劉氏燒火。

“嫂子,我來燒火吧。”

沈劉氏剛想拒絕,這小弟哪裏燒過火啊?別搞砸了。正巧鍋裏的水開了,她連忙起身,将玉米碴子倒進鍋裏。

做玉米碴子是有講究的,将玉米碴子倒進去後,等水開後,要不停的攪拌,不然會糊鍋!旁邊還要貼餅子,時間的确有點趕。

Advertisement

沈餘得了機會,就直接占了位置。

他還有點興奮,這還是第一次燒土竈啊!想當初,他跟着朋友一起去農家樂吃土竈菜,都是有人燒火,他根本碰不着。

他學着沈劉氏的動作,将柴弄成一小截的樣子,然後放進竈膛裏,別說還挺簡單的。

沈劉氏見他弄的還有模有樣的,于是放下心來,“小弟,你不用一直扔柴,看着火候,等柴燒得差不多的時候再放!”

沈餘聽得似懂非懂,知道意思跟做起來還是有差別的。

最終,這頓飯沒有被沈餘搞砸,雖然有時候火力大,有時火力又太小了。

沈家吃飯分了兩桌!男人們一桌,女人們分的一桌。

早飯就是玉米面煮的玉米碴子粥,裏面加了昨天沒吃完的拌野菜,然後每人一個玉米餅子。

沈餘看見做滿了兩大桌的人的時候,是真的被震驚到了,他雖然從原主的記憶裏知道他們家的确人多,但是親眼看見還是很有畫面感的。

沈老大夫妻有一女兩子,沈老二夫妻加上兩兒一女,老三沈平夫妻一個女兒,老四沈安夫妻還有他們的小兒子,再加上沈老頭夫妻和沈餘、沈梅,加起來就是二十個,加上開年才嫁人的沈魚,那就是二十一口人了。

媽呀,不得了,這麽多?

看見沈餘的時候,大家都吃了一驚,沈老頭直接問,“老五,你臉上怎麽那麽多紅包?”

沈餘搓了搓,“蚊子咬的!”

之前天還不亮,沈劉氏沒注意,這時候天亮了,也看見了,“嚯,哪裏的蚊子這麽厲害?”

系統出的蚊子,哪裏都不咬,專門叮臉上了,沈餘也是郁悶了。

“這時候都有蚊子了?”沈老娘嘀咕了一聲,“也是,你那屋太破舊了一點,防不住蚊子,我讓你爹下午去山上找點艾草熏熏!”

沈餘沒當回事,只要他今天乖乖做好了任務,就沒懲罰了。

吃了飯,沈老爹就準備帶着能下地的幹活了,就連沈老大家的十一歲大兒子和老二家的十歲的大兒子也沒被落下。

“老五,你不歇着,出來幹啥?”

“下地幹活!”沈餘說的理直氣壯,倒是驚呆了一群人。

“胡扯啥,家裏人多,不缺你一個幹活的人,養好了才是最重要的!”沈老頭沒說,沈老大倒是開口了,他昨天才見過沈餘半死不活,臉色發青的躺床上的樣子,誰信他才一天就好了。

“是喲,老五,你就聽大哥的!”老二也是這麽勸。

“老五,養兩天,要是沒得事就把鋤具修修!”

沈餘可不敢聽,今天不去,明天他臉上的紅包怕不能見人了。

“我好了,在家我也是在胡思亂想,倒不如去地裏幹活,也省得煩心!”沈餘又把忽悠沈劉氏的那套說辭搬了出來!

最後沈餘還是如願的跟着去了。

沈家田在沈村算是多的,上田中田和下田加起來足足有近四十畝。其中,上田八畝,中田十畝,下田十八畝,山坡上還開了兩畝荒地。

沈餘一想也對,要不然也不能養得活這麽一大家子人,還能給四個兒子都取上媳婦。

這時候正是二月,家家戶戶忙着春種,大家都行色匆匆的,但是沈家這麽一行十多人這麽呼啦啦的出去,回頭率也是杠杠的。

“沈老頭,要去幹活啦?”說話的人是沈家鄰居,沈祥。

“啊!你也去?你家今天種哪塊地?”

“牛角山下面,你們今天種哪塊?”

“巧着了,也是那裏。”

沈祥一聽,暗嘆,家裏壯勞力多就是好,昨兒還聽說在小土丘那邊,今天就到牛角山來了。

“哎呀,人多就是好哇!那麽快五畝地就種完了!”

“就種下去了!還沒有灌水,小丘山這邊灌水可是個大工程,一個來回不要半個時辰本來下不來。”

“牛角山這邊的水近,一刻鐘就走到了,到時候帶點母糞,沖大半桶水,也省得跑了了!”

沈老頭也是這個主意,今天上午就先把種子點上,明天來的時候,就把母糞帶過來,兌水也不怕燒種。

兩個老頭在前面說着,沈老大他們也跟沈祥的兒子們聊了起來,不過他們看沈餘的眼神有帶着同情,這也多虧昨天沈餘吃藥的事情被沈老娘攔了下來,沒有傳出去,外人只知道甚至被李家姑娘退了親有被羞辱了一頓,被氣到了。

不然,今天他們的眼神裏估計就不止是同情了,估計還有鄙夷。

到了地頭,大家就開始分工了。

沈家在這邊有七畝地,其中有三畝在上面,泥土還算松軟,沈老頭他跟幾個兒子商量過了,打算種麥。

說着這裏,不得不說作物真的不算豐富,根據原主的記憶,他們家大多只種四五種,比如稻,玉米,麥,還有菽,也就是豆類。

不過,稻和麥基本都是用來交稅的,自家也就過年能嘗一嘗。

沈老頭念着沈餘才出了事,就給他分了一個拔草的活計,同樣的還有沈老大家的沈雨水和沈老二家的沈驚蟄。

沈家小輩的名字都是沈老頭娶的,他沒讀過書,就只認識些字,年輕的時候去給鎮上掌櫃的當過小厮,被教了些字,不說什麽考科舉,一般用得着的人也都認識,其中就包括二十四節氣。

于是,有了孫輩,就都給用節氣來命的名。

不分性別,按着年紀來,沈劉氏頭胎是個姑娘,就叫立春,沈雨水是老二。

其實,沈餘覺得還挺好聽的,總比村子裏的那些大柱小壯的好。

沈餘記憶裏是有原主拔草的記憶的,才開始,他還有點生疏,動作很慢,甚至連十歲的沈驚蟄都比不上。

後來,有了實戰經驗,很快也就上手了,原主是幹貫農活的,他一連拔了一小片地方,也沒覺得腰酸背痛。

後頭看,沈老頭正帶着三個兒子松土,兩個嫂子就負責将地理平整,順便挖種子坑,身下的那個嫂子就負責播種。

“小叔,小叔!”

沈餘望過去,是沈驚蟄!那小子正滿臉興奮的看着他。

“幹什麽?”

“這裏有個田鼠窩,你來看看有沒有田鼠?”

說到田鼠,沈餘想起原主還有這麽一個特長,在地裏,只要有田鼠窩,他總能逮出來,家裏人也能碰上兩塊肉。

換上自己,沈餘都覺得好像有點玄。

畢竟原主那麽一個農活小能手,落在他這裏,連個十歲孩子都不如。

看見沈餘沒動,沈驚蟄又催促了兩聲,“小叔小叔,快來呀!咱們今晚能不能吃上肉,就靠你的了。”

擔負了這麽一個重擔,沈餘還是慫慫的去了,照着原主的法子,找到了藏在地下的那窩田鼠。

這田鼠狡猾得很,住的窩距離之前發現的洞口起碼有十多米遠,都到了沈家與別家土地的邊界處了,一般人還真找不着。

窩了一個冬,這窩田鼠看起來非但沒有瘦,一個個看起來圓滾滾的,皮子也油光水滑的,窩裏面還有不少的麥,看樣子不少于一兩斤。

沈老頭過來,看見田鼠,仿佛就看見了肉,“這畜牲在哪裏偷得麥?養得肥!”

的确肥,一窩十幾個,得有好幾斤了!

不光沈老頭眼睛放光,沈家其他人也差不多。

沈餘要娶媳婦,要再修一間屋子,兩個孫子過兩年也該議親了,到時候還要多張嘴,沈老娘整天扣扣搜搜的。

說起來,除了沈魚出嫁那次,都有差不多一個月沒吃上肉了。

沈老頭将田鼠逮了出來,将洞裏的麥撿了起來,招呼沈驚蟄,“二小子,把這窩田鼠帶回去,讓你奶做了,中午大家嘗嘗肉味!”

沈驚蟄像是抱着個寶貝似的,一溜煙跑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大家覺得寫的好,可以捧個人場,多多收藏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