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火爆(求收藏)

PS:新的一周,新的開始,還請大家多多捧場,小弟努力更新,小子也想在這周沖擊下新書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鼓勵,新人新書多需要大家指點,最後求收藏,求票票……

=============================分隔線=============================

晚上範蕾回來,範運在餐桌上不停的打聽女兒今天和果然相處的怎麽樣,可惜被雷了一天的範蕾實在沒精神安慰範父,只是不停的說:“爸,你就不要再問了,我找果然純粹是為了工作上的事情,好頭疼,我先睡了啊……”

等女兒回到房間後,範運立馬奔到客廳,拿起電話就打給江浩南,在電話中範運打聽今天女兒和果然到底怎麽樣,怎麽回來後看女兒的神色不對勁,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老大哥,不會是今天你安排的那些搞砸了吧”。

聽到老戰友居然質疑自己本事,江浩南生氣的說道:“難道你還不相信我麽,今天那些安排可都是國外先進的泡妞理念,要是不放心,下次你自己弄去……”

“別,別,江大哥咱們這不都是為了孩子們嗎,我就是問問,主要是這個孩子回來的精神不對勁……”範運趕緊說道。

“可能是他們太過驚喜,高興過頭了,放寬心,這倆孩子都是我從小就看着的,我了解,你們兩個人一個是我老戰友,一個是我兄弟,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要是能把你們孩子撮合到一起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呵呵,那你就多費心了,改天我們使勁的喝上一頓……”範運也開懷的說道。

“好……”,等挂了電話,江浩南拿着兒子從他同學那裏借來的外國電影錄像有些遲疑的自言自語說道:“我可都是按照電影上面的情節弄得啊……”

“哎,爸爸你拿着我帶回來的錄像帶幹麽?不會也想看吧,那上面說的可都是英文……”江嘯天看到自己父親拿着借來的錄像帶有些疑惑的問道。

“奧,奧,說英文還怎麽了,難道聽不懂還不能看畫面了麽!拿給你,什麽破片子,一點用處都沒有……”

聽着老爸說着莫名其妙的話,江嘯天滿腦子的疑惑,就在江嘯天拿着錄像帶要回去睡覺的時候,江浩南叫住他,“那個最後,就是電影中最後男女主角最後怎麽樣了……”

“啊?”

“啊?什麽啊!,快點說……”江浩南一臉的不耐煩。

“我還沒看呢老爸……”江嘯天回答道。

“靠,行了睡去吧……”

Advertisement

香港金庸辦公室內,聽着範蕾帶回來的消息,金庸、胡總編、孫總編沉默了半天,還是金庸問道:“你那個同學真的是這麽說的?前五卷只能在《明報》上登刊?”

“還有那些奇怪的理由,如果不是這些理由,我還真覺得這個果然是一個自傲持驕的家夥……不過這件事上倒是也有點道理,而且也對我們有利!”孫總編接着評論道。

“不行,我不能答應,我承認這個年輕人寫的小說确實不錯,但就因他一外人就改變了我們早先制定的方針太過兒戲,也太過不負責任了……”胡總編生氣的反駁道,并且接着對範蕾問道:“我說範蕾,你那個同學是怎麽了,是因為我們給的條件太差了,還是怎麽了,為什麽一定要在《明報》上登刊,你現在可以打電話告訴他,條件可以在談,但是這個事情上根本沒有商談的餘地!”

“好了別弄得人家小姑娘下不了臺,再說只不過是先在《明報》上發表五卷而已,這樣也好,看看讀者的反應,我倒是對這個果然有些好奇了,剛才範蕾不說了麽,他需要利用這本小說給他正名,同時也對麒麟心出版社這種行為做一個了結,同樣作為文人,我能體會到他的感受,要不然這部小說也輪不到我們《明報》,呵呵,我現在還真想這部小說火爆起來,到時候看看臺灣那邊同行的表情一定很精彩……”想到臺灣同行的表情,金庸就不由得一笑。

“那?”孫主編遲疑的說道:“查總是決定先在《明報》上發表了!”

“恩,等火爆的時候,就轉到周刊上發表,單刊在月刊上,這樣吊着大衆的胃口,也能讓我們銷量多面開花。”

聽着金庸的結論,三人腦海裏同時想到:“高,高,實在是高,姜還是老的辣!”

1986年10月,香港小說界殺出了一批黑馬,《明報》的銷量驚碎了衆多同行的眼球,不少老一輩武俠小說作家和老牌出版社都在驚呼,什麽時候新人作家這麽厲害了,太不符合常理了。

從第一天《大唐》在《明報》上發表後,就吸引了大批讀者,尤其是那些《明報》的忠實讀者在看到《明報》居然為了一篇小說特地的開了專欄後,就感覺這是一部很好的武俠小說,在金庸封筆,古龍逝去的年代,大批的武俠迷渴望看到心目中出色的武俠小說。

上次臺灣那個金庸一的作家,雖然有投機嫌疑,但是人家的小說确實不錯,可惜太短,根本不解渴,這次在《明報》專欄上看到這篇小說,尤其是還有金庸作序,更是讓這部短短才上報幾天的小說,就惹的全香港都知道。

而小說也不負衆望,香港看的人群越來越多,《文彙報》和《大公報》公開評價《大唐》:“毫無疑問,這是一本跨時代的小說,從來沒有想到武俠小說會有這麽大的時代場面,尤其是虛拟兩個不存在的人物,放在真實的歷史中,而且還能讓我們真實感覺到不沖突,明明是假的,我們卻相信那是真的,現在我都為作者在《大唐》裏給我們展示了隋末群雄争霸的歷史場面震撼,甚至因為這本小說我還特意的買了一本關于隋唐的歷史書,特意的就是對照上面出現的歷史人物,可以說《大唐》這部小說會在武俠小說界裏留下重大的一筆,更讓我驚訝是這位“果然”作家居然是位臺灣人……”

《文彙報》和《大公報》關于‘果然’這位作家是臺灣人的消息一時驚起千層浪,首先香港人都不敢相信,而臺灣這邊也是半信半疑,畢竟要是臺灣作家,為什麽會跑到香港那邊發表呢,尤其是看到《明報》那火爆的銷量,這才多少天啊!!

香港臺灣兩地的武俠小說一直是競争激烈,可惜的是自從古龍去世後,在香港那邊的影響力大大降低,忽然鬧的沸沸揚揚的《大唐》居然是臺灣作家,而臺灣這邊卻還不知道,這叫人情何以堪,不過接下來《明報》上金庸親自開口承認這本小說的作家就是一位臺灣同胞,這個消息的證實,讓臺灣武俠小說界大大争了一口氣同時也越演越烈。

香港居民紛紛質疑,為什麽臺灣的作家會在香港這裏率先發表,要知道作家也是有地域性的,尤其是那些火爆的小說,比如現在這部《大唐》按理應該說在臺灣先發表,然後再像前陣子《鐵血天驕》一樣,被看中買過來發行,就算因為某些原因,在香港這邊首發,但是在臺灣那邊也不應該什麽消息都沒有啊!

臺灣報紙雜志到管不了這麽多《臺灣時報》、《聯合報》、《中華時報》等報刊都體到了說《大唐》是在香港那邊的火爆的場面,同時也對《大唐》的作者很是感興趣。

其實在看到《大唐》的火爆場面後,不僅僅是香港那邊民衆反應激烈,就是臺灣居民也眼饞的很想讀到《大唐》的內容,尤其是知道小說的作家就是臺灣人的時候更是紛紛打給各個出版社,質問為什麽這麽優秀的本地小說家跑到香港那邊發表了,難道出版社裏的人都瞎眼了,這麽好的小說都看不上。

這是臺灣居民大衆的心思,其實在了解到《大唐》在那邊火爆的銷量後,臺灣各個出版社就眼紅不已,命令手下一定要找到這個筆名為‘果然’的作家。

而與此同時,在臺北的麒麟心出版色,主編看到‘果然’的名字後就大大起了一個疙瘩,這個‘果然’确實有才,前陣子借着他的小說自己出版色掙了不少錢,現在自己借着這次機會,趁機盜版了《大唐》在臺灣賣的很好,可惜自己內心裏有一股陰影老是揮之不去,也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人怎麽樣了,能不能解決,不過總編的心口在嘩嘩地滴血,當初自己的預測果真是對的,要是自己找到這個‘果然’,現在《大唐》就是自己出版社獨家發行了,到時候別說臺北,就是整個臺灣出版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惜……

PS:臺灣那個時候到底有幾份能通過大面積發行的報紙,小弟在網上也查找的不多,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本文主要是臺娛和港娛,希望哪位能多少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資料給小弟,不盡感謝,也讓小弟寫的更完善,更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