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暑假檔

胖子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居然不僅僅只是一個武俠小說家,對于電影也這麽理解,尤其是對自己的作品,其實當果然說到王京第一部不錯的作品時候,王京難得的臉色紅了一下。

在外界,尤其是在果然這樣的臺灣同胞來看,确實很好,評價也不錯,其實他拍攝的那部電影實際票房并不理想,要不是王京他老爸王天霖豁出去這張老臉邀請了幾個好友前去捧場,說不定報紙上連報道都會沒有。

雖然胖子對自己的作品解釋那是自己獨到的藝術,你們都不懂,但是這幾年除了83年一部《花心大少》讓王晶幫助邵氏電影掙到不少錢外,其他要不是因為成本低,速度快,加上邵氏電影減産,就王京的成績能不能讓他這麽肆無忌憚的嘗試才是怪事。

這裏除了有看在王天霖的面子上,還有一點就是邵氏電影的沒落,自從邵大亨轉型無線電視臺以來,邵氏電影的輝煌就一再不去,加上邵氏電影那種斤斤計較的風氣,當然在電視劇上也是如此,更是讓人們對邵氏電影沒有興趣了。

這些年邵氏的電影一直都被其他幾家新近的電影公司壓着,嘉禾就不用說了,沒了李小龍接着捧出了一個程龍,尤其是近幾年,一旦有了成龍的電影誰還會看邵氏那老掉牙的武俠電影。

正因為如此才會允許王京嘗試,希望能找出新的出路,畢竟現在邵氏主要的電影還是武俠出品,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王天霖會買果然那部《鐵血天驕》版權了。

王京對于邵氏老是逮着武俠片死死不放很有意見,尤其是對于那老版的武俠片王京更是看不上,所以嘗試現在很流行的都市題材,近幾年大火的基本上都是這個題材,尤其是借着無線電視臺那些出名的演員倒是讓王京折騰了不少。

但是可惜沒有一部電影大火的,畢竟現在電影市場上份額就那麽多,如果沒有新穎的根本的不可能造成轟動,尤其是邵氏現在對電影的投資還是那麽卡。

所以現在王京只有走這種在別人看來鬼馬(風馬牛不相及)的電影模式,比如今年就會出現的《精裝追女仔》,就是借着當時最紅的《英雄本色》戲谑了影片的情節,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投合觀衆口味而票房大賣,誰叫無線有這麽多當紅明星呢。

可惜這也是邵氏一個痛,自己的演員出演的電影都火爆的不得了,但是可惜都不是自家出品的。

“哎,老弟我們真是相見恨晚啊,真的,也就你能說出我電影的精髓來,就算是我老逗,每次我說道自己電影獨到之處來,老豆都會毫不留情的打擊我這根本不是‘獨到’,是‘賭道’,其實我也知道自己片子很多都是爛片,不過我相信自己的這種電影能賺錢,只需要給我時間,讓我去嘗試!!”王京現在完全把果然當成了知己,拉着果然說的沒完。

“對了老弟你剛才說的暑假檔概念我十分感興趣可以說的詳細一點麽?”王京眼熱的繼續問道。

其實果然說的暑假檔在後世早就見怪不怪了,可惜在香港八十年代就連賀歲片都還要等幾年,不過香港很早就重視新年期間的電影份額,一些大電影都是排在九月到十二月期間,但是對于暑假,六月、七月、都看成是一種雞肋,就算是有這種概念也不會想到學生人群上去。

果然提出的概念就是,現在邵氏電影已經很沒落了,就算是有許多明星但是大家愛看的類型都已經被幾家壟斷了,動作片、喜劇片。鬼片等等……

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另辟蹊徑,尋找新的人群或者類型呢,大家都看重的是年齡在22歲到35歲的年輕群體,但是22歲,甚至16歲以下的人群就沒有開發力麽。

要知道在美國很早就有屬于兒童的暑假檔,但是在香港卻一直沒有,所以一經果然提出,王京就立馬覺得只是一個新的嘗試,反正按照王京的想法,不管行不行拍出來看看效果就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只是這個題材,兒童會有人看麽……?”王京雖然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但是兒童有消費能力麽,顯然沒有,這也是香港電影公司從來沒有想到這個地方的原因。

所謂燈下黑就是如此,大家都盯着有消費的人群了去了,怎麽可能想到拍這種兒童片子,文藝片就夠吃力不讨好了,好在那是為了能賺點獎項,最近幾年香港不是有了這種獎項評獎麽,公司為了多點獎項,導演為了能增加身價倒是還願意拍攝這種片子,但是要公司拿出錢拍攝專門為了兒童這種沒有消費群體的人群,除非腦子被驢給踢了。

“我看你理解錯意思,我又不是專門讓你拍兒童片子,那麽還不如動畫能更吸引人呢,我的意思是你們從來沒有想過主角是一個男孩或是一個女孩,甚至是一個嬰兒,這樣的戲份,這樣的‘電影明星’是絕對不怕人搶的……”

其實在說到這裏的時候,果然第一想法就是前世看過的《小鬼當家》,可惜果然在腦子裏第一時間就否定了,不是因為別的,而是許多的道具題材,比如電話、對白啦、教育等等都都沒法跟現在的香港相接……

雖然這部影片是在1990年拍出來,跟現在相差不了幾年,而且《寶貝智多星》不僅為廣大電影愛好者帶來了無限快樂,也使此片成了美國電影史上總票房排名第九的影片,是美國有史以來拍得最好的喜劇片。

但你怎麽解釋一個小孩子他從哪些電視上看到的、學到的那些東西戰勝兩個大壞蛋,不錯,這部電影在香港也非常成功,但是如果嫁接過來的話,果然懷疑會大大降低這個票房程。

而且小明星演員太難找了,就算找到果然也懷疑很難達到麥考利·卡爾金的程度,但是另一部同樣屬于《小鬼當家》題材的電影确是在果然心裏大大肯定,因為這一部不管怎樣樣在果然看來都是無解的題材,可以換到任何一個環境裏,主角不需要多少臺詞,甚至只需要一樣那就是微笑。

不錯,果然想到的不是幾歲的兒童,而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兒,這就是《小鬼當街》Baby‘sDayOut又名小鬼當家7:超能塞豆窿(1994)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就是九個月大的“塞豆隆”出身名門,極受父母和保姆的寵愛,不幸成為三個壞蛋綁票的最佳對象。三個壞蛋艾迪,法蘭和莫爾僞裝成照相師上門騙走了“塞豆隆”。

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塞豆隆”從他們的藏身之所爬着逃了出去。更可怕的是,三個大人一路追逐這位寶貝,竟然屢屢失手,個個弄得慘不忍睹。先是頭目失足掉下高樓,摔得亂七八糟,然後是三人被肥婆暴打一頓,到動物園裏更是讓大猩猩弄得叫苦不疊。後來,他們在露天草坪終于抓住了塞豆隆,結果警察的到來又不得不眼巴巴看着寶貝火燒連營,順利逃走。

原來,寶寶完全是按照一本“寶貝的一天”進行這次全程觀光的。下一個目标就是建築工地,聞風而來的壞蛋在這裏進行了最後的努力,卻總是功敗垂成...

這個不需要有《小鬼當家》中闡明的一些小孩子調皮搗蛋引起的批評,也不需要有一些解釋怎樣想到這些點子辦法,更不需要考驗小孩子的演技,确實是一個好題材,當然就是沒有《小鬼當家》題材那麽好就是了……

當然塞豆隆手裏的“寶貝一天”該換成“香港孩子最期待的一天游”或者什麽的,雖然劇情在王京聽來很扯,很不符合邏輯,不過電影就是這樣,尤其是這些不符合邏輯的劇情都用一些巧合來巧妙代替解釋。

不僅王京,就是範蕾和胡主編都從一開始漠不關心到好奇接下來會怎麽樣,可惜果然只是記得一點點,當然除非腦海中的懶洋洋能夠幫助果然使用那個什麽“回原卡”幫助果然回憶起所有的情節來……

就在最精彩的時候,也正是果然想不起來的部分,王天霖回來了……

PS:雖然邵氏自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之後,邵氏的電影業務就不斷收縮,減少電影,于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予潘迪生旗下新成立的“德寶電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産電影。

但實際上邵氏還是在生産電影,只不過因為主要已經發展到電視行業中,加上院線也賣了,邵氏基本上從原來每年30到50部電影減産到個位數,并且因為院線不屬于自己的原因,邵氏電影拍攝的特點就是簡、省、小、快、至于邵氏宣布所謂的放棄,在頸部理解就是電視為主,電影為輔罷了,不然你讓邵氏留着邵氏影城在那裏吃幹飯呢,當然邵氏影城也由電影主場轉到電視主場去了,不過按照邵氏投産至暫停減産制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産超過一千部電影。這個數字絕對開在世界各國電影公司排的上號。

這裏不得不讓頸部感到佩服的是90年代末期,本身已擁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寶三間電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權的衛星電視(STARTV,即如今的“星空傳媒集團”)曾多次出價洽購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以壯大其中文片庫的實力,但邵氏拒絕,最後,邵氏于2000年宣布将該批電影的永久版權以4億港元的價錢售予由馬來西亞收費電視臺ASTRO旗下的“天映娛樂”

當時頸部還感到一些遺憾,雖然這兩家都是屬于外國公司,也都是致力于發展亞洲電影,但是星空總部是設在香港本土,而且背後擁有者還是美國新聞集團,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市場,邵氏卻拒絕這個大鱷,轉給了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當時頸部真心覺得這是不是一個錯誤。

直到看到邵氏六七十年代電影的畫質比八九十年代的港産片的畫質還好之時才深深的明白,邵氏的這個決定絕對是對的,這就好像自己的女兒出嫁一樣,不求對方多麽好,只求對待自己的女兒多麽好,雖然對天映花4億買這麽多舊片來修複、播映、再販要多久才能回本是我曾疑惑的,但還是由衷的感謝天映娛樂,正因有它這些幾乎已被人遺忘的財富得以重現人間(我想就是邵氏也沒那個耐心去讓這些影片舊瓶換新裝)

當然頸部的小說可能跟現實有些差別,畢竟牽涉到一些情節問題,還有一些敏感的話題需要處理甚至删除,所以還請大家多多諒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