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二)

北境的冬日已然過去,暮春時節的草長莺飛不期然的來到,在上一年的朝會上,魏王頒布诏書,宣了魏國第二任世子,正是魏六公子,魏獻。

自從上次甚嚣塵上的群臣宴,不少人已經心裏有數,魏六有兵權,性子乖張,出身為嫡,這個世子之位,其實別的人已經沒有能力争奪,也不敢再争。

姜洗把賣完的豆腐攤收拾好,走回家去,只想洗個澡然後就躺到床上。

整個冬天過去,姜洗已經掌握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學會了靠着這個賺錢養家,同時魏獻率領的二十萬邊境軍已從北方凱旋而歸,就連這個小城鎮都傳的有鼻子有眼,說在那戰場上,是如何生擒了那敵軍首領,用的是什麽飛天遁地之術,當然,這是隔壁茶水攤的說書大爺說的,至于真能飛,姜洗是不太信的。

但不得不說,加了玄幻色彩之後,故事果然好聽不少,就連叫座的聲音也大了不少,連帶着激動的觀衆,姜洗的進賬也多了兩倍,勉強能吃上肉了。

原本姜洗的攤子是在一堆小吃的中間的,賣的是清水豆腐,雖說有個小豆腐西施的名號,小是因為大的那位在王都,姜家女自然是小。

雖說能賣臉,但是賣臉不是萬能的,姜洗在了解這邊的貨幣之後,終于明白,她不是一般的窮,是相當的窮,家裏有個老妪,是姜洗這個身份的爺爺的父親撿來的來北地流亡難民的女兒,如今已經是六十又八。

她剛來的時候,兩人吃的是類似于粟米粥的東西,一碗中的粟米幾乎可以數的清,菜是栽于後屋的野菜和黃豆,加菜的時候就是豆腐沒賣完的時候。

雖這樣說,但姜洗第一次脫光衣服洗澡的時候,還是吓了一跳,這幾個情境這個最窮,但發育的,只能用逆天來形容,十九歲,真的算是凹凸有致,腰細的盈盈一握,偏胸前相當的可觀,原身是日日綁着束胸帶才出得門,姜洗有樣學樣的綁了幾天,悶得受不了才弄的松了些,但仍舊是……

老妪自覺在家中是耽誤姜洗,每日四點就起來幫她做豆腐,中午送飯,晚間做菜,很是辛苦,但清水豆腐的銷量着實不高,加上姜家祖傳秘方做的豆腐,用大豆成本極高,又精細不用豆渣摻和,所以賣的價格也很貴,在底層人民中,受歡迎程度并不高。

姜洗後來才想到和隔壁說書的宿大爺合作,他說書提供茶水,姜洗提供小食,至于做法,就類似于豆腐腦,這個時代已經有蔗糖種植,雖說因為提取技巧不夠完善,蔗糖的質量不算好,但已經有了不錯的甜味。

甜味的是用蔗漿在豆腐花上均勻鋪散,鹹味的是黍醬汁調味,上面散了點自做的豆豉,至于剩的豆渣,也是如此,但價格稍低,成本不高,所以豆渣倒是比豆花更受歡迎,聽書的時候配以茶水同可以吃的豆腐,不少人願意消費,清水豆腐仍舊在賣,銷量和之前沒差,但幾天下來的收入,已經讓姜洗很滿意了。

再攢幾個月,就有錢能夠修葺雨天漏水的房屋,姜洗閉上眼睛,睡過去的時候,如此想到。

今年的春于北地已是暖和許些,柔和春風帶着花香味道,一路迎着進城的行人,魏獻戰時,胞妹瀾君同時被安置在雲州元城,勝時才收到來信,信中提瀾君受不住北地冬日冷寒,已然發了熱症,雖然情況已好,但食欲仍舊不佳,約是天寒所致。

魏獻便未耽擱,帶上胞妹,叢雲洲一路下益州,來到偏南的北地,準備去河北的卞城。

一路奔馳,糧草馬匹需再多備,幕僚禀須在前方停上幾天,好做整頓。

魏獻看妹妹精神不錯,但食欲不振,和寒冷已是沒多大關系,而且前方幽州漁陽郡靠着海邊,和暖許多,便道:“可。”

漁陽郡乃是北方的一個算是大的郡縣,因連同海上,有航運交易,所以多為富庶,扮作商人來此并不算突兀,城邊士兵見了牌子,當即要拜,王堪肅容道:“奉命來辦公事,你等無需伸張。”

他擡眼看了看遠處的城主府,笑了笑,“你該知我意。”

士兵了然,那就是連城主也不得告知了。

王堪乃是魏六手下得力副将,來辦的事自然不會小,雖說不伸張,但來往的探子已經一清二楚,是魏六來了這處,其實本不必隐藏,只因魏六從征戰之時,休戰期便會在魏國境內游走,消息傳的極快,因為魏六每去一處郡縣,都會停息片刻,等人進獻美人。

只因其喜美貌女子哭态,故進獻美人的讨好者甚衆。

王堪知道這次為什麽主公不張揚,大概是因為平陽郡主在的緣故。

雖只是心中猜測,但王堪仍舊問了魏獻,“主公,聽當地人說,這邊的菜式口味甚好,需不需要請人當作向導,我等在這漁陽郡逛逛?”

魏獻倚靠在車壁看兵書,其實他并沒有什麽興趣,看五歲小孩興致勃勃,便懶散答道:“可。”

仆婦上前抱着平陽郡主下了車,身後的侍女連忙跟上,為魏獻披上大氅。

魏獻曾在戰時受過傷,所以體質畏寒,春日和暖也要披上大氅,免得頭疼難耐。

王堪找來引路的當地人叫冠中,十幾代都在漁陽郡,為人活潑會說話,這還是王堪特地找人打聽找來的人,盼着能哄主公一分開心,免得在漁陽郡又落下不好的名聲。

其實魏獻根本無所謂名不名聲,他未曾治國,百姓并不知他如何,只知魏國六郎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擊退了北境外的匈奴,他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在說書攤上被人稱道以及瞎傳,優越的身份,牛逼的能力,以及聽說挺英俊的外表,加上那些似真似假的傳聞,能吸引一大票沒事做的州城閑雜人等。

“話說那魏郎,魏王六子,和蜀那一戰,從淮北至山陽,二十多萬大軍臨陣,魏郎于帳中,面不改色,于夜間突坐起,心生一計,以為極妙……”

人群後的魏獻嗤笑一聲,掀掀眼皮,和旁邊人道:“我何時夜間突坐起,又心生了什麽計,竟然傳到了這小小漁陽郡來?”

王堪笑道:“這便是百姓編出來的,總歸是為主公美名錦上添花罷了。”

錦上添花?

魏獻轉頭道:“王副将何時學會奉承于我了?”

王堪老臉一紅,諾諾道:“主公說笑。”

魏獻表情沒怎麽變,春風料峭,吹的年輕英俊如玉的世子唇色微微泛白,情緒淡的愈發明顯。

這處茶水攤很是熱鬧,看出來這漁陽郡确實富庶,小小一個說書人的攤位,竟然聚了如此多的聽客,也是,漁陽郡位于幽州,而幽州又在魏國的中間地段,兩邊都不用打戰,又靠海有鹽,富庶的體現,便是百姓夠不夠閑,至少那些世族子弟,都挺閑的,而百姓一年中有幾天閑日的人,不過爾爾。

看着平陽郡主已被仆婦抱着去前面看熱鬧,王堪便道:“不若去前面坐坐。”

“平陽郡主年幼,大約是前幾日興致不高,今日興致好,說不定能多食些。”

有道理,魏獻點點頭,“可。”

王堪偏過頭看那引者,問:“前面攤子處可有座位?”

剛剛兩人說話,并沒有顧忌他,所以冠中很快就知道了面前年輕的男人是什麽身份。

正是那說書人所說的魏王世子,魏獻,心裏慌了一瞬,又怕喜怒無常的世子一個不開心弄死自己,精神很是緊張,戰戰兢兢的慌忙道:“有的。”

他迅速說道:“前方是老宿的茶水攤,旁邊就是姜家女的豆腐攤,味道甚美,便聚了不少人,城中許些閑客,都喜歡來此聽說,說的盡是些魏六公子的戰場神勇之作為,引了不少人來看。”

神勇之作為?

真會說話。

魏獻嗤笑一聲,注意力卻不在這個上面,只淡淡反問道:“豆腐?”

王堪暗道不好,誰都知道主公是如厭惡那王都城中的豆腐西施,連帶着厭惡了豆腐二字。

冠中哪知道這等宮闱秘事,存着讨好的心思,立馬就接了下去,“姜家女是漁陽郡有名的美人,還有小豆腐西施之稱,聽聞曾被齊據觊觎,在魏六公子收複河南之後,才沒有被擄,她家的豆腐做的很是不錯,滑嫩爽膩,還有豆腐及豆渣弄的小食,得了不少人的喜歡,和宿仲的評書搭在一起,來客甚衆。”

冠中話音剛落,王堪就知道這姜女,約是難逃一死了。

小豆腐西施,齊據觊觎,難不成這世間的女子都如此般,學王都那位的做派,妄想身份低微,能靠着美貌和心計能得到位于人上的地位,魏獻輕輕笑了起來,眼尾泛着紅,目光緩緩掠過面前的人群,懶懶散散的開口道:“那便領孤看看,這位豆腐西施做的豆腐,可有那位的好。”

王堪和冠中聽了這不加掩飾的一句話,皆是齊齊雙腿打了個顫。

原來那家宴上,魏王世子讓宛夫人親做豆腐,宴請群臣的傳聞,并不是假的。

作者有話要說:

孤的自稱并不是一開始就代指帝王,唐朝以前,小國王侯都會這樣自稱。

and,這章留言發紅包,抱歉之前都沒寫。

明天下午六點更新。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I千時 1個;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kkkkkkkkou 5瓶;ymcmdbhlk 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