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晚上睡覺分房時,黛玉看着弟弟想要先選房又礙于規矩而扭捏不語的樣子。就起了逗弄的心思。一會說四妹妹讓她睡在自己的房間,一會兒又說她四妹妹的房間比較暖和。

而林闕則是眼睛亮亮地看着黛玉,抿着嘴就是不說話。

本就精致的小臉,露出那種眼巴巴的小模樣,讓黛玉到底沒有堅持住多逗弄一會的念頭,将惜春的房間讓給了林闕。而自己則是住了離正房更近的那間廂房。

晚上休息前,黛玉特意吩咐身邊跟來的一個嬷嬷将今天發生的事情,明天一早就回府,然後一五一十的告訴母親。讓她過兩天便派人來接她們回家。

這破地方,她再也不來了。

而林闕則是穿着寝衣在這個廂房裏走來走去,四處打量起來。

惜春還是有些東西在這屋裏的,所以到也能看出一些她平時生活的影子。

小巧的一個紅泥小火爐竟然也被四姑娘放在了博古架上,這樣林闕也有些想不明白惜春如此看重是為了什麽。

難道是那句;‘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呵呵,到是有意思。

再轉到一邊,林闕拿起另一個本不應該出現在博古架上的物件。

那是被一個木雕的底架托着,上面一塊大紅色的絨布的珠母蚌。

這東西他知道在南邊多而常見,但在北方卻是少見的。

伸手打開蚌,裏面竟然并不是空的。

那是一個根雕的小貓戲球。而那球便是一顆小珍珠。

小貓很小,小到只有他手心那麽大。他過年才五歲,手心又能有多大呢。

Advertisement

林闕一眼便喜歡上了這個小東西。拿在手中把玩半天,這時差不多一般情況下都在榮國府這邊,名為看屋子,實為打探各種八卦的楊嬷嬷走了進來。

“給闕哥請安,我們姑娘說了,凡是這屋子裏的東西,您和林姑娘只要有看得上眼的,便都可以拿走。”

這是惜春知道林闕住她房間時,在心裏對楊嬷嬷吩咐的。

對于自己喜歡的人,惜春向來不心疼東西。但若是自己不喜歡的,那就是一根針,惜春都會心疼的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

被一個攪屎棍子盯上,絕對不是一般人願意的。

不過那些事情,林闕是不會考慮的。此時他正滿眼高興呢。白天因為一只兔子惜春跟寶玉鬧了別扭,又跟探春嗆了嘴。現在自己尚未說什麽,就打發嬷嬷過來傳話,讓自己別客氣,喜歡什麽拿什麽。

林闕心裏非常高興自己在惜春那裏的地位。原本冰山向的臉,竟然融化了一些。

可惜了,屋中的人就沒有幾個注意到的。

林闕不喜丫頭侍候,此次只帶來了兩個大丫頭。此時也讓林闕打發到黛玉那裏去了。這也是楊嬷嬷進來時,沒有人通報的原因。

“你是四姑娘的奶嬷嬷?”

楊嬷嬷輕輕行了一禮,道了一聲是。

林闕便從身上拿出一個裝了金銀锞子的荷包賞了楊嬷嬷。楊嬷嬷接過,仍是用平板無波的聲音謝了賞,便再不吱聲。

林闕看了一眼,非常滿意這種安靜的行為。那些個咋咋乎乎,一臉獻媚的嘴臉,林闕還真的看不上。

果然是四姑娘的人,看着就讓人舒服。

......

由于林黛玉的小報告,林家姐弟的榮國府之行也不過是呆了六.七天便結束了。結束的理由便是要帶着她們姐弟出門拜訪。

賈母見此也不好多留,但對于此次的林家姐弟來府事件,卻有些個不滿意。也正式地讓賈母對王夫人更不滿起來。

這一日,本來還想多留襲人一兩年的賈母,正式将襲人送到了賈政的房裏,言明開了臉,先當個通房,等到有了子嗣再升做姨娘。

“你身邊木納的木納,不着調的不着調。當娘的哪有不心疼的。這襲人在我房裏一向乖巧,又得你媳婦看重。給你收在房裏,我也放心。”

賈政本就是賈正經,一句長者賜,不敢辭,而晚就入了洞房。

一樹梨花壓海棠。

當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十歲出頭的女孩含苞待放,青澀的反應,嬌羞無力水瑩瑩的樣子,賈政這個假正經如何把持得住?

柔媚入骨的一聲‘老爺,奴婢受不得了’。奔五十的賈政差一點就死在了襲人的身上。

夜夜笙歌,紅燭到天亮。每日倚身入懷,柔弱無骨媚眼抛。

襲人的到來,到是讓趙姨娘失了寵。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寶玉的日子好過了。

襲人還以為她會一直在老太太房裏繡鞋墊,卻沒有想到老太太竟然将她給了二老爺,心中雖然更覺得寶玉和琏二爺那樣的才好。可是她畢竟不是自由身,也只能随波逐流。

年輕有也年輕的俊俏,而老子也有老子的好。就這身經百戰的能力,就讓剛剛成為女人的襲人滿意在心頭。

王夫人被賈母這一手,可算是氣炸了肺。房裏有趙姨娘那個小妖精不夠,竟然又來了一個來。

這死老太婆就是跟她作對。

幸好她早早就做了防備,就算是來再多的女人,也別想再下個蛋。

王夫人用手摸了摸鬓角,讓人緊緊盯住王熙鳳。一天不生産,那結果也不一定。

只要賈琏沒有孩子。這個府早晚是她們家寶玉的。

若不是需要那死老太婆活着牽制大房,她早就像對惜春那樣下些藥毒死她了。

想到這裏,王夫人又想到,都已經快出正月了,這四丫頭怎麽就只病了三五天,就又到處惹是生非了呢?

那包藥到底下了沒有?

自然是下了,惜春還嫌那包藥太少,她分兩頭下到了王夫人和寶玉的飲食裏。過去這麽多天了,竟然一點藥效都沒起,惜春其實比王夫人更好奇。

難道王夫人這藥是假的?還是時間太長失了藥效?

反正沒有留下一點讓人去辨識的惜春,是注定不知道王夫人到底要給她下什麽藥了?對于一直沒有發生什麽事情的娘倆,惜春也只能遺憾地少了一次看戲的機會。

五月中旬,過了端午節沒幾天,就收到了賈瑞傳來消息,薛家一行此時距離京城不足百裏。明天午後便到。

于是當天夜裏惜春便讓楊柳二人在三更後,榮國府門房最松懈的時候,将早就刻好的那塊‘一等将軍府’門匾換下了挂了上百年的‘赦造榮國府’。

想到一般下人是不會擡頭看正門的門匾的。再想便是賈政進出府都是走側門,想來明天薛家進京城前,是沒有人會發現榮國府的門匾被換了吧。

惜春只要一想到賈政一副主人的嘴臉留客薛家人,就止不住的想要看熱鬧。

“入畫,給我收拾衣服。我明天吃過午飯要去西府給老太太請安。”

在一旁做針線的劉嬷嬷差點紮到手上。

自從年前回來,老太太不說接姑娘回去。姑娘自然也沒有上趕着要過去。平時十天半月的去那府請個安,都是小蓉大奶奶三催四請。就那還不願意動彈呢。

這一回,可是她們姑娘自己張落着要去那府裏,事有反常,即為妖。她家姑娘這是又在算計了什麽?

一塊門匾算什麽,惜春更過份的事情都做出來了。她竟然讓人模仿賈赦的字,偷蓋了賈赦的印章,‘幫助’賈赦向上遞了一份讓爵的折子。

當然爵位并不是給住在榮慶堂裏的賈政的,而是自家親生兒子賈琏的。

惜春一直讓人盯着宮裏的消息呢,想來明天宣旨的太監最晚下晌也會到的。

一般這種襲爵讓爵的事情,只要是正常的情況下,都是不會被刁難的。相反,朝.廷遇到這樣的事情,速度上還會更快一些。

一等将軍的俸祿可比三等将軍高出不少呢。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能省一點是一點。

而且這樣的小事,只要到了禦前,不過是看一看,便會照例下旨的事情,所以這一段普及過的惜春是一點也不擔心這事不成的。

賈琏若是襲爵了,那就是三等将軍了。之前為了成親好看買的那個同知,倒是可以丢到一旁去了。

住在父親的府邸,住在哥哥家,以及住在侄子家,這三者可是天大的區別呢,就是不知道賈政王夫人倆口子受不受得住了。

只是不知道明天又是發現換門匾,又是迎接傳旨太監,上門來坐客的薛家人,還能不能順利被留在梨香院了。

明天那樣的好戲,若是錯後了,豈不是可惜。

可惜蓉哥媳婦現在挺着和鳳姐一樣月份的肚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去看熱鬧。

“姑娘,你怎麽好好的想要去給老太太請安去?”她老了,就像過點安生日子。

“在家閑的無聊,出去走走呗。”

林家一家都去了郊外的莊子,之前雖然也有邀惜春同去。但是惜春總覺得跟着人家一家四口出去怪別扭的,所以便推了。現在整個府裏就她和蓉哥媳婦,天天對着,早就看厭煩了。

看了一眼坐在劉嬷嬷身旁的張嬷嬷,惜春又想到了秦可卿幫着林家請來的那位夏嬷嬷。黛玉身邊多了這麽一位教養嬷嬷,也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唉,姑娘一年大似一年。去了那府裏,再不要跟着三姑娘拌嘴鬧別扭了。還有,二太太畢竟是長輩,再不能總用‘童言無忌’那套了,知道嗎?”

惜春吐了吐舌頭,歪着頭,一臉壞笑。“嬷嬷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我保證這一次,無論誰說什麽,我都不人來瘋。”

如果那個時候榮國府裏還有人能夠惦記到她,那就太長心了。

一聽惜春這話,劉嬷嬷忍不住又嘆了口氣,這有說跟沒有說一樣。她也是這兩年被這丫頭磨傻了,竟然還會相信她的承諾。

明天讓張嬷嬷陪着一起去那府吧,她家姑娘雖然脾性不太好,但是年紀小,總這麽遭,也容易吃虧,張妹子脾氣規矩大了些,眼底不容沙子,又是真心疼愛姑娘的。有她跟着,自己也能放些心。

但願那府裏的人看着姑娘年幼,莫要欺負了她。

..................

那一邊經過半年的颠沛流離,薛家一家三口終于帶着行李和傭人仆婦,通房預備役走到了京城外。

這幾個月,對于薛家人來說,并不好過。連年都是在外面過的,就可以想像她們的日子是過成什麽樣了。

這一回終于進京城了,不論是薛姨媽還是薛寶釵都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有個落腳之處。

薛蟠一路騎着高頭大馬,看着比金陵還要繁華熱鬧的京城街道。心裏那股子意氣風發是壓也壓不住。美的都快找不着北了。

就是不知道他那股子勁是從哪裏冒了來的?被判成了死人,還能這麽張揚的,古今中外,也僅此他一個了。

一路走走停停,終于到了寧榮街。騎馬走進去,先是看見了東賈府,然後是西賈府的門匾,寧國府分家的事情王夫人在信裏倒是告訴了薛姨媽,因此薛家兄妹倒也是心裏清楚。

又往前走,一座氣派的大門就出現了,薛蟠知道那一定是榮國府,催着擡驕子的下人快走兩步,然後自己倒是一馬當先地奔了過去。

雖然文墨不通,但是幾個字還是認識的。

“一等将軍府?”薛蟠看着這五個字,拿着馬鞭一字一指的念了出來。

薛蟠揉了揉眼睛,看擡頭,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去。

沒錯,還是一等将軍府。

伸脖子再往那邊看,發現這條街上就只有這三座府門,薛蟠不明所已,打馬回到薛姨娘轎前。

“媽,這條街上沒有榮國府,到是有個一等将軍府。可是咱們打聽的消息,就是這裏?莫不是聽錯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