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王熙鳳的擔心,倒是多慮了。為啥子這麽說呢。

在西府和東府所有人看來,秦可卿這個太子的私生女非常得太子看重,不說年節讓人送錢送物。就是日常有了什麽好東西,也會想着給秦可卿送來。

那東宮的小太監經常大包小裹的去東府,這條街上的人誰不知道呢。

當然這也是秦可卿能夠小小年紀坐穩賈氏宗婦的根本原因。

但是內裏的情況,卻是賈家一幹女眷不知道的。

可是賈家老少爺們,以及一幹女眷都不知道的事情,并不代表太子的那些兄弟不知道。

太子嫁女,沒有得到寧國府的支持,這件事情,滿朝文武誰不知道。天天被衆位兄弟指桑罵槐地說着賠了夫人又折兵,太子早就對秦可卿不滿到了極點,恨不得沒有生過這個讓他丢臉的女兒。

還送東西?哼,他可沒有那閑功夫。

于是在太子心中,早就沒有了秦可卿這個女兒。但是不代表太子宮中沒有關心秦可卿的人。

之前就說過了,秦可卿的姨娘入宮後,一直關心秦可卿的生活起居。再加上雖然不得寵,但是至少生下了太子為數不多的兒子,所以秦可卿的姨娘和血緣最親的弟弟一直有餘力關心着秦可卿在宮外的生活。

為了讓秦可卿過得好一些,經常讓東宮的小太監假借太子之名給秦可卿送東西。

及至後來,起名為水晏的秦可卿之弟,有了一定的能力後,對自己的這個姐姐也是照顧得更多,當年賈蓉賈薔兩兄弟一齊升入五品時,便是這位的手筆。

這些事情,各位皇子府在東宮的眼線都一一傳了回來。而這也讓幾位皇子不約而同的放下了朝秦可卿下手的計劃。

不過是東宮的一個侍妾上心的私生女,動不動,對于太子來說都是無關痛癢的。

将來一但他們上位,到是可以利用善待一個出嫁的私生女來彰顯他們的仁慈。而現在保持中立的東賈府,還真的沒有動手的必要和動機。

善待一個私生女,總比善待太子其他的兒女要強,也要更省心。

所以王熙鳳不知道,她的擔心非常的沒有必要。不但沒有必要,還正好想反了。太子上位,秦可卿過得不一定會好。但是太子不上位,日子卻會為了某些人的名聲和面子,過得相對更好一些。

......

這一日晚膳過後,惜春靠坐在暖炕的一頭,手中拿着那只敲詐來的荷包。

這東西于她真的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過仙家的東西,做工倒是很精細,比京城裏最好的繡娘制做出來的荷包還要精致好看。

手中憑空出現了個荷包的事情,劉嬷嬷已經下令她房中的人封口了。也因此,此事并未傳出她的正房外去。

至于林闕和黛玉姐弟,惜春倒并不擔心。兩人于她沒有壞心,而且又都不是碎嘴之人。

不過,她真的要和林闕定婚了嗎?

那個比自己小一歲,一臉冷冰冰的小男孩,自己真的要嫁給她嗎?

想到這裏,惜春滿腦子都是以前看電視劇時,十七.八歲的女主嫁給不足十歲的小男孩當童養媳的事情。

惜春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顫,然後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那是她自己吓自己。

她長大了,人家林闕也不會停止不長的。

不過這年頭,嫁給一個知根知底,又認識的人,總比嫁給一個不認識的人,生活在一個陌生的家族要強。

畢竟林家那一畝三分地,惜春表示除了前院,她都已經踩過點了。別說長久生活在那裏,就是臨時幹點違法的事情,也不會像別人那樣找不到門地。

只是她這個年紀,就內定了這樣的婚事,還是有些不甘心。

好多小說裏都寫了,什麽江湖呀,幫派呀,王爺皇子的。雖然她也不喜歡那樣人人都愛,一生折騰的人生。可還是有些羨慕那些穿越前輩的。

說起折騰,她是只喜歡折騰別人。而不是被人折騰。但不代表她就願意就這麽嫁人呀。

不過老太太的去世,惜春倒是真的成長起來了。也願意換個角度去想事情了,那些無法無天,不服管教的桀骜不遜也收斂了起來。

既然大家都覺得這門親事不錯,而林闕也對自己很好的樣子。嫁到林家去,也沒有什麽不好。

“姑娘,嬷嬷讓人熬了些湯,快些趁熱喝吧。”劉嬷嬷端着一個小托盤笑着走了進來。

惜春看到是劉嬷嬷,笑眯了眼,“老太太的孝期還有幾個月呢,嬷嬷這又是弄得什麽湯?”

惜春是孫女輩,所以孝期只有一年。不過就算是如此,惜春也一直按着當初她為自己立的誓言,認認真真的守着孝。

往常最愛吃的肉食,現在也是一丁點都不動的。就算是饞得厲害了,也不過是讓廚房用豆腐皮做些素肉來吃。

惜春的這一堅持到讓很多人都跌破了眼鏡,要知道就算是西府兩房,也很少有人像惜春這樣堅持的。

“姑娘放心吧,嬷嬷省得,這是素湯,最是滋養身子。這半年姑娘都瘦成什麽樣了。”劉嬷嬷一邊将托盤上的蓋碗,雙手遞給惜春,一邊心疼地看着這個她自小養大的孩子。

昏迷的那幾天,惜春就瘦得厲害。原來還有的嬰兒肥,都掉了下去。而醒來後,也沒辦法進補,這身子是光長個,不長肉。如何不讓人心疼呢。

老太太去之前,劉嬷嬷好不容易硬得下來的心,這一回又軟了下來。那規矩不學就不學吧。反正姑娘的終身也有了,林家的姑太太也心疼喜愛姑娘。再加上,凡是還有她們呢。總不會讓姑娘吃了虧去。

“這是小米遼參?”

“是呢,這還是薔大爺着人弄來的呢。說是最是溫補身子。”說完這句話,劉嬷嬷便看見惜春放在腿上的那個突然出現的荷包。

唉,也不知是福是禍。

惜春看到劉嬷嬷的神色,想了想,然後一臉神秘地對劉嬷嬷說道,“嬷嬷,我偷偷告訴你噢,我夢見太太了,然後太太給了我這個荷包。”

惜春雖然覺得将那對邋遢的僧道說成小史氏,心裏有些個惡心。但是她現在一點都不想讓從小就疼她入骨的劉嬷嬷再擔心那些有的沒的。

劉嬷嬷一聽,雙眼一亮。也學着惜春的樣子,壓着聲音問她,“真的是太太給你的?”

姑娘昏迷了那麽多天,突然拿着荷包醒過來。估計就是太太在天之靈在保護他們姑娘了。

“嗯”,惜春重重地點頭,然後拿起湯勺拿碗裏的一塊海參和小米粥喂了一口給劉嬷嬷。

“姑娘自己吃就行了,何苦管我呢。我老了,吃這些東西,沒得糟蹋了。”說到這個,劉嬷嬷又想起前兩天惜春讓人送來的銀兩和地契,眼睛紅紅地問道,“姑娘這半年給了嬷嬷不少的東西了,怎麽又讓人送了銀兩和地契呢。”

将最後一口吃進去,劉嬷嬷叫來了一直站在一旁的柳兒,給惜春漱口。

自從惜春醒來,她屋中除了柳兒和楊嬷嬷,便很少放別人了。再加上年節将近,惜春便給身邊的丫頭下人輪流放了假。

不過就算是不放假,惜春的房間除了楊柳二人,以及兩位教養嬷嬷,也就只有身為大丫頭的入畫和茜雪能進來的。

以前惜春喜歡熱鬧,倒是願意讓諾大的房間多些人。可是自從遇見了那對僧道,惜春的這一想法就改變了。

趙姨娘都能賄賂寶玉的幹娘收拾寶玉和王熙鳳,那位将王夫人得罪死死的自己,豈不是更危險。

人少裏,被人做手腳的機會也就小了。

“我醒來後,總是會後怕。若是我再也醒不來了,嬷嬷将來可怎麽辦呢?以前出府,總會在大街上看到那些老無所依的人沿街乞讨。我現在滿腦子想的就是若是我沒有醒來,誰給嬷嬷養老呢。

那五十畝地是帶着個小莊子的。我已經讓焦大把地都租憑出去了,每年有了這些收上來的租子,嬷嬷手裏也寬裕一些。我還在戶部下面的錢莊給嬷嬷存了一筆銀子,那筆銀子,每月嬷嬷可以取上十兩,可以一直取到嬷嬷一百歲呢,還有那些衣服料子......”

惜春是真的想過若是她不在了,将她視若已出,愛若珍寶的劉嬷嬷晚年會如何凄涼。

雖然秦可卿和賈蓉一定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可是那畢竟不是自己,自己是說什麽都不會放心的。

柳兒和楊嬷嬷是傀儡,她是不用擔心的。若是她真的死掉了,他們也會在靈石裏的能源用盡後,漸漸地消逝于空氣中。

其他身邊侍候的人,都是托家帶口的。唯有兩個教養嬷嬷是孤孤單單的,但是想對後來的那位嬷嬷,是秦可卿找來的。小史氏找來的這位劉嬷嬷晚年豈不是更凄涼。

于是才會在這些日子裏,看到一些首飾或是布料都會給劉嬷嬷,讓她存一份家底。

惜春的話,劉嬷嬷越聽越是難過。她養大的孩子,何時會想這麽多。

這是她一直捧在手心裏的姑娘呀!

劉嬷嬷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惜春,哭了起來。

惜春那些日子畢竟是吓着了。現在見到劉嬷嬷這樣,一直壓在心底的恐懼瞬時都被放了出來。趴伏在劉嬷嬷的懷裏,大聲哭了起來。

娘倆抱頭痛哭了一頓,二人的感情不是母女更似母女。

......

東府這邊母女依依,西府那邊的王夫人卻也在心疼。

因為賈母的孝期,本來可以二六進宮見閨女的王夫人也要再等到三年出了孝期才可以再進宮去。

自從元春進宮,王夫人就再也沒有見到過元春。一來是元春位份低,跟本就沒有辦法做到召見家人。

二來,王夫人自己的诰命也低,宮中大宴的時候,就算是元春有幸參加,王夫人自己也沒有身份進宮去陪坐。

于是一來二去,娘倆也只有元春封嫔以後,才見了兩回面。可這第三回,還沒到日子,老太太就去了。娘倆商量好的事情也就無疾而終。

娘倆商量了什麽事情呢?

自然是寶玉的婚事。

賈家勢弱,二房勢弱,所以寶玉的妻族一定是要非常給力的。

薛家不行,原本以為是個有錢的。可這兩年再一看,竟然也是個空架子。逢年過節送的那點節禮,都不及在金陵時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薛家再有錢,那閨女的嫁妝也不會超過總家産的三分之一,這樣一來,商戶家的薛寶釵就不是個好媳婦人選了。

其實王夫人不知道,商人逐利。以前在金陵,王夫人在薛姨母那裏是什麽國公府的當家太太,老太太多麽多麽喜歡寶玉,宮裏的娘娘很得寵,将來一定會生下小皇子。

那個時候,薛家一心巴着賈家,自然是要使勁的送錢送禮。可是到了京城,薛姨媽就發現,事實與她印象裏的完全不同。

然後時間一長,大房又搶到先機打壓了二房。薛姨媽就覺得對二房的投資可以省下來了。

于是再到年節時,那禮自然就是普通家常送禮的配備了。

可是王夫人不知道呀,她看見薛家的禮品單子,再時常看到薛寶釵那半新不舊的衣裙,有些聯想倒也不能怪她。

再回來說說母女倆的其他人選。

史家的湘雲,雖然有兩個候爺叔父,可是她沒有親爹呀。兩個叔父又都是有閨女的。

出嫁前對史湘雲千好萬好,那也不過是盡一份不讓人說嘴的義務。可是出嫁後呢,自家女婿尚未提拔不過來,誰還會想到侄女婿。

掃過了前面二女,剩下的便只剩下林家的黛玉了。

這位,王夫人是打心眼裏不喜歡的。不喜歡賈敏,也不喜歡黛玉。通通的都不喜歡。

元春見此,也就不在說什麽了。畢竟林家人口單薄,空有爵位,但襲爵的長子太小。根本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商量來商量去,兩人便将眼光放到了更遠處。

可是這一放眼去瞅。兩人同時都失望了。

後宮不得幹政。元春就算是嫔,地位也太低了。再加上皇上年邁。還真的看不出元春有什麽好投資的。

再瞧寶玉吧。十來歲的半大小夥子了。書,書讀得不好。身份,還不如沒爹的賈蘭。

五品官的嫡二次,這身份上哪去找媳婦呀。

母女倆就都上火了。

于是準備下一次見面時,再好好商量商量。卻沒有想到下一次見面去要再等三年。

而三年的時間,變數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誰也不敢保證三年後,母女倆就真的能夠再見着。

“娘娘,太醫過來給您請脈來了。”抱琴看着對窗發呆的元春,輕聲地說道。

同類推薦